浅谈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的重中之重,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管理,更是离不开德育。

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事物的处理,我们都是依靠德育展开,仅仅是依靠我们的班会课是远远不足的,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想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至关重要,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各位同行的指正。

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德育的渗透主要要借助我们的教材,教材中每一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选材,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从“情感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去备,设计好目标之后,我们让学生去认真的品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和感悟,以完成目标,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

我在教授《选择》(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这篇短文的时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导读,我预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受到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王渊的爱国行为。

然后我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再次感受王渊为什么会放弃“总统学者奖”。

同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她与父母的对话,感受王渊那颗赤赤的爱国之心。

在感,读,悟的基础上,学生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我利用了单元的课文,很好的渗透了爱国主义这个德育主题教育。

学生不会觉得“爱国”是那么空洞的一个概念,而是在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体现。

利用这样的契机,我还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怎样爱国》,学生畅所欲言,达到了很好的德育的效果。

浅谈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浅谈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浅谈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发布时间:2023-07-14T08:53:02.910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5月总第451期作者:罗春胜[导读] 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德育课程。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宁新中心小学514500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学生对个人品德、社会道德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往往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而道德与法治课通过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积极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育人功能品德修养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德育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学习的方法。

如:在学习《安全记心上》时,可通过“闯红灯”“争当文明小卫士”“我为交通安全作贡献”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并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二、以实践为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学的知识。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导言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

而开放性教学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实践与交流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一、开放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开放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开放性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法治知识。

开放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导,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容易出现学习倦怠的情况。

而开放性教学则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在开放性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开放性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交流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开放性教学的实践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采用开放性教学的策略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以下将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课程内容设计。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生活案例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法治知识。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选择。

在开放性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实践的机会。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析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析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析特殊教育学校是专门面向发展迟缓、智力低下、残疾及多重残疾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学校。

在这样的学校中,德育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能够在社会中生存。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德育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每天在学校开展早读和放学后的读书时间,可通过朗读优秀文学作品、古诗词、经典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思考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此外,在每周集会、课程中,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讲好道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鼓励他们为之努力。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无形的引导。

有些学生热爱绘画,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鼓励他们花时间学习绘画知识,让他们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什么是美,锻炼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这便是个别德育教育的体现。

另外,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还可以通过情感经历来实现。

学生的情感往往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游戏、实践项目等方式,来给学生创造非常棒的“情境”。

教师可以在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对挫折和困难有一定的抵御力。

在以上方法上,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自我提高和学习,深入了解学生的背景、习惯、情感等各方面,为实现个别化德育教育作出充分的准备。

其次,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包括赞扬、惩罚以及激励和吸引方式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总的来说,在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上述措施和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103教育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道德品质尚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并且抓住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合理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德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能力、有品德、有素养的优秀人才。

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片面强调对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一定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没有对知识进行实质性的掌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德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将德育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

老师应该意识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是必然趋势,只有改革才能促进该课程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

原有的教学更加重视考试成绩,经过新课改实施后,教学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地位,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体现了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实践性。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高师生德育素养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德育素养直接决定教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升师生的德育素养。

首先,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

教师要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道德立场分析问题,理解道德价值,掌握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观。

其次,教师要注重法治教育的渗透。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以及传承和弘扬法治精神。

实践法治思想、遵守法律,才是实现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的重要目的。

最后,教师要注重德育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知识丰富、风格优良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也能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发掘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二、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育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合法、合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坚实支持者。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育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并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活动和实践中,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从而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鼓励性。

三、创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创建良好的德育氛围,也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尊重规则、尊重师长、尊重他人、建立诚信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倡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遵守纪律、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

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设计,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

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

那么英语学课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大家知道英语学科授课时主要使用的语言不是母语而是英语,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课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接受教育。

我的做法是适时地、自然地、潜移默化地进行。

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教学常规,培养学生有礼貌、互相关心、谦虚等好品质。

如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就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Glad to meet you! Nice to see you,boys and girls!等的使用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

在Daily talk 中,采用的对话也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如Is everyone here? How are you today? 通过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同时也明白了应该关心、善待他人,这就是学科德育的一种方式。

再者,我认为激励和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因此我常常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当同学表现好,老师发奖券或奖品鼓励时,要求全班都表扬Good! Very good!得奖同学应回答:Thank you,teacher.对于受表扬的同学来说,是种鼓励,下次会争取更好,培养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并与之相辅相成。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虽然不少小学都开展了德育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所取得的实效。

文章结合实际,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标签:小学;德育工作人人都说,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好做。

我想说,现在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不好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

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這个难关,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铺平道路1 找学生多谈心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他们难免犯些错误,如吵口、打架、破坏公物等。

而毕业班学生在这些方面尤其突出。

近年来,毕业班学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早恋、网恋、心理问题等。

如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实践证明,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找学生谈心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关爱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错误,改正小错误。

2 把德育工作的放在首位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

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能给学生以做人的熏陶。

同时,教师的品格及教学态度、教育方式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还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其德育意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简述德育管理的方法

简述德育管理的方法

简述德育管理的方法
1. 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规范: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行为规范,让学生清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2. 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包括奖励和惩罚制度,以激励学生积极践行良好品德。

3. 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素质。

4.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品德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德育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7.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德育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摘要: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对于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于基础文化知识教学,也要加强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

而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知识的讲授就是引导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与现实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科目,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的提高。

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知识课堂讲授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氛围不活跃面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师的“我讲你听”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活跃课堂氛围。

虽然课本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且容量较大,但是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不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1.2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较少目前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往往会忽略师生情感上的交流,而且在一小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往往会形成“一言堂”的局面。

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隔阂,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状依然存在,而教师也认识不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3课本内容较单一,教学效率较低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大多数存在的都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原理,学习内容相对枯燥,再加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例子在现实中发生得较少,这就会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缺乏教师的正面引导,不能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措施2.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教与学主要强调的是教授学习方法,古人语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的提高,而且对以后的成长会带来不小的裨益。

在小学德育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打破被动局面。

浅析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浅析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同的方式掌握所要学 习的知识 , 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改变 了传统教 学方法单一性 的问题 , 能够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 内 容 的设计 上 , 要设计一些能够激 发学生兴趣 的内容 , 带动课堂气 氛的活跃 。针对某一问题 的教学时 ,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 习当 中, 通过 自己的亲 自体验 , 能够形成正确 的判 断能力 , 分析 、 解决 问题等各方面 的能力都会有很大 的提高。总之 , 通过多种教学方 法, 能够有效提高德 育课堂教学 实效性 。
这种特殊 的教学形式 , 能够培养学生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 德育教学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 了很大 的提高 , 但 是在教学实效 性方面仍存在着一些 问题 ,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 改进德育 课 堂教学 实效性 的措施 , 以期促 进学 校德育课 堂教学 的 良性发
展。
学生适应社会 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对教学 内容进行精选 , 突 出主 题性 , 便于学生掌握 , 在讲解完毕一个专题之后 , 要运用 现实生活 中的例子给予说 明 , 增强教 学的实效性 。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 生进行道德社会实践活动 , 通过活动提高道德修养 。教学与实践 结合的过程中 , 要坚持科学性 、 系统性 , 防止理论教育与实际生活 需要相脱 节。
No . 1 2
堕 T I ME EDUCAT I ON
Dec em ber
浅析提高德育课课 堂教学实效性 的措施与方法
朱巧玲
摘要 : 课堂德育在培 养学生能力方 面具有重要 的作 用,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 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 , 德育课 堂教 学中存在一些 问题 , 教 学效果不太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 , 本文在研 究的基础 上, 对德育教 学的重要性进行 了分析 , 提 出从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 , 理论联合 实际 进行教 学, 以及 对教 学 方 法进 行 改 进 等 方 面 改进 德 育课 堂教 学 , 以提 高德 育教 学的 实效 性 。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育方法有哪些。

首先,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学校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德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

其次,德育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通过德育课程,学校可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和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德育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榜样示范、德育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德育管理等。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面的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中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包括语言文字说服(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和事实说服(参观、访问、调查)。

2. 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 实际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

4. 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 品德评价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您阅读《中学德育大纲》等文件,或咨询中学德育老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9篇

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9篇

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9篇第1篇示例: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而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德育游戏教学法德育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知识和品质。

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来引导学生模拟各种日常生活场景,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德育情景教学法德育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讨论对应的道德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领悟道德规范和原则。

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模拟各种社会场景,让学生面对各种道德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情感。

德育体验教学法德育体验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体验和实践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感受到道德品质和行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或者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德育文化教学法德育文化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美德和良好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诗词歌赋、寓言故事等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启迪和心灵力量。

以上所介绍的创新教学方法,都是适用于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式(3篇)

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式(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品德、塑造人格的关键环节。

德育课堂教学实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式。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1.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 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与渗透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2. 渗透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等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3. 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指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品德。

五、加强家校合作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德育教育的方法。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导语德育原理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了提高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德育原理课程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

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道德理论、伦理规范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德育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具体的道德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4.讨论法讨论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5.实践法实践法是将德育原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共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二、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示道德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教学的空间。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浏览德育网站、论坛等,了解社会道德动态,提高道德素养。

3.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德育经典著作、道德故事等,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修养。

4.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如道德讲座、道德沙龙、道德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5.德育评价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关键词:德育渗透标准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1、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如此足见,教师的那种丰富、纯洁、高尚的情感,无疑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

在教学时,我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中的“一寸”、“一声”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知道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呻吟,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邱少云没有这样做。

引导学生理解邱少云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的。

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渗透点。

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明白: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构建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构建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构建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简介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一个有效的德育课程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提升德育课程的效果。

教学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构建德育课程的首要步骤。

教师应该明确想要培养学生具备哪些道德素养和品质,并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

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将关注力、合作能力和尊重他人设置为目标,而中学生可以增加自我管理、决策能力等目标。

内容设计合理设计德育课程内容是成功实施的关键。

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真实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德育课程。

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法,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和言辞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

另外,互动讨论、反思练习和情景模拟等方法也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和思考。

评价方式评价是德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除了传统的测试方式外,可以采用观察记录、项目作业、小组评价等形式来进行全面评估。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构建德育课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

同时,与专家、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合作和交流也是改进的有效途径。

结论构建德育课程需要因材施教,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设计合理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持续改进能够使得德育课程更加有效,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重视德育渗透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生物课程是关于生命科学的,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学概念、知识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现象,认识自然,启发学生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究中,形成和培养科学精神、品德和自我修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探究生命秘密,发现生命的奥秘,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妙、生命的尊严等。

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生物环境保护、尊重生命、拥护健康的观念。

这些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德育意义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德育意义,增强对学生德育的渗透。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1、培养生物环保意识。

生物使人们的生活、工作、生存与环境密切相关,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应该保护生物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共生。

2、尊重生命。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生命形式,尊重生命的诞生、发展和灭亡过程,让他们逐渐形成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生物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文化学科。

教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发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即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协作精神和观察精神等。

这些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重视生物伦理道德。

生物伦理是生命科学、伦理学和法律学的交叉领域,涉及到个体生命、集体生命、人类生命、动物生命等多个方面。

教育者应该让学生了解生命伦理、人的尊严和生命权利,让他们逐渐形成保护伦理和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5、培养健康观念。

健康是生命的本质特性之一,教育者应该让学生了解保持健康的生物学基础和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疾病的防治和常见健康知识,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式德育渗透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摘要]德育是现代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实现德育教育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道德意识;多元化;道德实践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现阶段我国中职德育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课堂知识。

所以,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外,还应充分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为核心,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让学生走近书本,走出课堂,主动参与,走向社会,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感,从而把职业道德知识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

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职业道德意识为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当前,中学教育外部环境纷繁复杂,各种功利思想的诱惑和侵害,使中学生极易迷失自我甚至道德沦丧。

但是上德育课绝非简单的针对于就业的思想塑造,更不是为了谋得一份职业而装腔作势,而是对一个人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教学并非是技能与技术的灌输,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灵魂的启迪和塑造。

它主要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现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上、功利和诚信的选择上、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上、看待问题的态度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困境中生存的毅力上、对待非公平待遇的理性处理上等,这些教学内容无论是在未来的工作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交往中,都是中职学生必将会面对的,学生只有学会科学、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

二、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保证德育课堂的实效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情况使得中
职德育教学效率低下。

在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学生进入职场后可能遭遇的职业情境,引发学生对职业道德选择的探讨,使学生收获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些宝贵的探讨和体验中,学生的思想自然会发生转变,形成了职业人的心态,用最合适的方式处理一切事物,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教无定法,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教材上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固有的思想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知荣知耻。

三、以道德实践活动为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要走出“书斋”,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进行,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学校要倡导、组织学生投身于社会生活,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学校还要利用实训实习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学校要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劳动者。

参考文献:
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