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动”起来,让孩子“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动”起来,让孩子“活”起来

摘要:语文课堂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生活的中心地带、动感地带教师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采取各种手段,让孩子们尽情展示自己的孩子气,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感地带巧设游戏善用评语妙演角色智抛问题生命活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就说过,人应该“按自己的本性去生存”。孩子的本性是什么?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孩子的本性,那么我们的课堂焉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动”起来了,孩子们就“活”起来了,知识在他们的主动建构下,自然洋溢着“活性因子”。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成为动感地带,让孩子“活”起来呢?

一、巧设游戏,让孩子的兴趣“活”起来。

游戏是一种活动。游戏对成年人来说,是消遣放松活动,而对孩子来说,游戏说是生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他们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

游戏在拼音及识字教学中运用比较多.如在识字教学中可玩玩这些游戏:1.你猜我演:师生或生生一方做动作,一方根据动作演示猜字。做动作的一方为了让别人猜出字来,往往手舞足蹈,恨不得用嘴直接说出,非常投入。2.开火车:这种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一开始,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开到哪儿?”“火车火车开到这儿!”,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小火车、双轨火车。此游戏操作简单,但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3.欢乐对对碰: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一般采用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山’和‘令’一碰,岭岭。”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土’和‘立’一碰,垃垃。”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此外,还有“唱反调”(反义词练习)、“摘果子”、“放气球”、“邮递员送信”、“打电话”、“坐飞船”(字词复习巩固时可用)等等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

识字的效果。

二、善用评语,让学生的信心“活”起来。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小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让孩子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信你能行”、“夸夸你自己”、“你的意见很有创见”、“你读得太棒了”等激励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习成为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味性活动。

激励式的评价还可以结合体态语言来给予激励性评价:翘翘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摸摸孩子的小脑袋。一个鼓励性的点头和赞许的笑容,都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生动丰富的激励性评价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师的肯定性课堂评价语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是恰如其分的,是情真意切的,如雨露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这样的评价语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催化剂,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能调节课堂气氛,也能让学习更热烈,更深化。

如笔者在教杜甫《绝句》时,一学生在读“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时,很轻,中气不足,我就说:“你这只白鹭啊,刚飞过屋顶。来再加把劲,飞上天空去吧!”学生听了,会心地一笑,再读时声音响亮多了。我又不失时机地肯定:“现在已飞过树林,正向高山

展翅。”学生读得更起劲了。另一个学生读时声音响亮,我就表扬他:“你真是一只领头鹭。来带其他小朋友飞一飞吧。”当学生说出一些优美的词语或句子时,我又称赞:“多富有诗意啊!你像一个小诗人。”就这样,“好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黄鹂!”“我好像听到了你非常动听的歌声。”“你真是一个想像家。”……这些善意的、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富有激励性,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是学生不断进步、建立自信的催化剂。

三、妙演角色,让孩子的感受“活”起来。

语文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人、熏陶人、教育人呢?因为是一个“情”字!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天生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生命融入在各种角色中。想象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魂魄。

要让课堂流动孩子气,就要注重为孩子的情感释放、想象放飞创造空间。我们可经常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的体验与他人分享,孩子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中、在想象的推动下,创造出活泼的语言。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人物有角色的文章很多。这类文章,往往情感意蕴丰富,留白的空间较大,值得咀嚼品味。学生如果能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并在角色体验中披文入情——无疑,这样的阅读和对话都是快乐的,学生的感受是鲜活的。

【案例】《平平搭积木》)

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之后——

生:(齐)“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师:(亲切地问)“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生:(齐)“一间给爷爷和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师:平平,平平,你为什么要搭一间房子给爷爷和书住呢?(曾有孩子质疑。)

生:因为爷爷很爱书,有很多很多的书,有一个书房才可以安静地看书,所以我搭一间房子给爷爷和书住。

师:真是乖孙女儿!(众笑,发言孩子笑得特别甜。)

师:(急切地问)“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生:(齐)“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指导读出抑扬变化。)

师:平平,平平,为什么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啊?

生1:因为我有一间房子多啊!(笑)

生2:可是,没有房子住的人太可怜了,所以我要搭房子给他住。生3:没有房子住的人有时要住在大街上,很冷很冷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生4:有些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非常需要房子;我们住得好,如果能够帮助他们,不是更好吗?

师:哦,多么善良的平平!平平,平平,你还要搭房子吗?

生:(齐读)“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