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和浮士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浮士德:人类积极精神的象 征性形象
浮士德形象的内涵极为丰富: 从哲学层面来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 从道德和伦理学的层面来看,浮士德又是“善”的代 表。浮士德多次强调:“我是神性的写真”。但浮士 德所代表的善与天帝所代表的善又是有别的。 从社会学的层面来说,浮士德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 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他不满现状, 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特别是他 从一生经历所得出的教训中,否定现实中一切具体的 丑恶。 正是上述诸种因素融汇在一起,构成了浮士德作为人 类积极精神象征的内涵。
大文豪歌德的旧居
3
(三)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 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 的束缚与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放激情为 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剧作《葛兹·冯·伯 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 恼》;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 “魏玛十年” 与意大利之游。放弃了狂 飚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崇尚自 我的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淳朴的、现 实的“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剧 本《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革尼 4 亚》
歌德手稿
5
四 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根据本人亲身经历的 爱情体验和友人的事件而 写成的。作品一出版, “搅动了每个胸怀着无名 的骚乱和渴望的不满”的 青年。 小说通过青年维特与少女 绿蒂爱情悲剧的描写,深 刻地体现了德国“狂飚突 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 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8
勃兰兑斯的论述
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 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 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 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 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 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 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 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 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 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 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 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 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 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
20
(五)《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浮士德》
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 1、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 作品中的人物,均是活生生的。 浮士德的苦闷、热恋、享受、追 求等,无不具有现实生活中常人 的情感特征。学者书斋、下层酒 寮、皇帝宫廷等,也富有鲜明具 体的形象性。但作品中出现的人 物,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浮 士德与魔鬼的赌赛、上天入地的 追求等又并非是现实生活中可能 发生的情节。作家正是通过这些 形象化的场景和人物的活动,展 示了人类精神的演进过程,表现 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哲理。
青年歌德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 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他们合作写诗,共同 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二人的创作实践和 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 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 两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 谣。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 以及《浮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融圆时期(1805—1832) 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 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 “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 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理化的深 度开掘。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 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 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 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长篇小说《亲和 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 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 昏杂咏》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 《浮士德》第二部。
6
维特:18世纪德国新兴市民阶级 维特:18世纪德国新兴市民阶级 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追 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 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 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 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 侮辱。 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有 着浓厚的市民阶级道德自尊心。维特一方面 接触到专横傲慢的贵族圈子,另一方面又过 着闭塞狭隘的小市民生活,这使维特产生了 对环境深深的厌恶。在与环境的冲突中,他 深深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无力,面对强大顽固 的封建力量,他毫无反抗之力。维特看不到 自己的前途,自杀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15
回顾与总结欧洲300年来新兴资产 年来新兴资产 回顾与总结欧洲 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
阴暗的书斋是中世纪精神牢笼的象征。 浮士德从书斋中走出来,表示了作家 对中世纪思想体系的否定以及他要恢 复人与自然联系的渴望,这既是人文 主义思想家精神的写照。 爱情生活及其悲剧表现的是人文主义 的个性解放及其评判。 政治生活概括了歌德本人十年魏玛宫 廷生活的体验,也是对17世纪古典主 义依附王权,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 于开明君主的改良的艺术思考。
2
(二)精力过人、兴趣广泛、富 于激情、多才多艺
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 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 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8岁写诗,11岁编剧本,精通 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 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文 论、绘画、音乐都有造诣。 历史、哲学、自然科学(颜色 学、解剖学)都有研究成果。
13
《歌德谈话录》中歌德的说法: 歌德谈话录》中歌德的说法:
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 体现的是什么观念,仿佛我懂的 是什么而且说得出来。 从天上下来,通过世界,下到地 狱,这当然不是空的,但这不是 观念,而是动作情节的过程。 此外,恶魔赌输了,而一个一直 在艰苦的迷途中挣扎、向较完善 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解救, 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 许多问题的好思想,但这不是全 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念 为依据。
17
三个同心圆:歌德的一生、 三个同心圆:歌德的一生、300年 年 来的欧洲、 来的欧洲、人类精神的发展
“歌德与其替身一生 的生活内容,就是尽 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 的精神意义,了解其 悲剧而努力,以解决 其问题,提出解救之 道。所以有人称《浮 士德》是近代人的圣 经。” ——宗白华
18
人生意义的 寻求和寻求 中的矛盾
第二节
歌德 与《浮士德》
1
一、生平创作
(一)地位和影响
1.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 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 国社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 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 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 亚齐名。 3.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 文学发展中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11
(二)情节结构
两部,12111行 天上序幕(帝—魔) 两次赌赛 书斋(魔—浮士德) 学者生活 恋爱生活(玛甘泪) 五个阶段 政治生活 追求古典美 理想事业
12
(三)主题思想
丰厚、深邃、驳杂 国外的几种看法: 1、宗教的善恶斗争; 2、哲学中善恶相依的观念; 3、人生的真义是努力; 4、内心世界之神的神秘幻 影; 5、指导烧丹炼金、魔法符 咒。
14
象征地表现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 界的矛盾运动形式及其发展演进过程
《天上序幕》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人究竟是善还是恶, 人在世界上是进取还是沉沦。 天帝坚信善的威力和 “造化之功”,认为追求进取是人的本性。魔鬼对世 界、对人生的看法与天帝完全相反,他不相信历史的 发展与进步,认为人必然堕落。 书斋的赌赛将天庭的 “至善”和“至恶” 形象化、 具象化。从作品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浮士德在没有成 为打赌对象之前,他只不过是封闭书斋中的一个行将 就木的老翁,陷入精神绝境。只有当善与恶的矛盾作 用到他身上之后,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浮士德 之所以处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前进进程中,根本原因 在于他是始终受至善至恶矛盾制约的。 浮士德自身也是个矛盾体,灵与肉、成与毁、上升与 沉沦构成了他的内宇宙,有着向善和作恶两种可能。
22
运用了多种诗歌艺术体裁和 包容有多种艺术形式因素, 包容有多种艺术形式因素, 并将其有机地融为一炉。 并将其有机地融为一炉。 整个作品中,有抒情诗、哲理 诗、散文诗、叙事诗,也有感 情纯朴、音韵优美的民歌,当 时所出现的各种诗歌样式无所 不包。歌德又总是根据内容的 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诗体与韵 律作为其表现手段。例如在塑 造玛甘泪形象时,为了充分刻 画这个姑娘纯洁善良的性格, 诗人较多地运用了抒情诗的形 式。而在海伦悲剧的部分,又 采用了具有古希腊悲剧风格的 诗行。多种多样的诗体形式表 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使得作 品色彩纷呈,变化无穷。
Baidu Nhomakorabea23
9
浮士德》 二 《浮士德》分析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 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 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 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 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 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 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 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 入地狱。
10
(一)题材与创作过程
1770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就有创作计划 1774—1775《原浮士德》,1790《浮士德 片断》,1806第一部,1832第二部。 传说中的浮士德:约翰·乔治·浮士德 (1480—1540),学者、魔术师、星象家, 四处漫游、无所不能,不服教会迫害,我 行我素。 史皮斯《约翰·浮士德的生平》(1587)、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莱 辛、克林格尔。20多种语言,2万多作品 浮士德故事广泛流传的原因;时代精神。
16
回顾与总结欧洲300年来新兴资产 年来新兴资产 回顾与总结欧洲 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 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续)
追求古典美集中有力地否定了 17世纪古典主义者和18世纪 下半叶德国一些思想家试图通 过艺术来改造社会的主张。 理想事业实质是19世纪初期欧 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浮士德人生探索的每一个阶段, 都有现实的根据和时代精神发 展的依据,每一个阶段都反映 了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精神发展的某一个时期。
21
2、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 在诗作中主要体现为现实主义因 素和浪漫主义因素的相互交织、 有机融合。作品对于德国市民社 会的描写,对于封建朝廷荒淫无 耻生活的描写,都是真实而富有 典型性的。但是,《浮士德》全 篇构思又是幻想性的,诗作中除 了包含大量古代的、中世纪的各 种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之外,有 大量情节又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如浮士德因喝魔汤而变得年轻, 海伦与浮士德的结合以及瓦普几 司之夜等描写,都是主观幻想的 产物。
7
理解作品的背景:恩格斯的论述
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 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众意识 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 舆论,甚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 也没有,——除卑鄙和自私就什么 也没有;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 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 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 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 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 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
19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是由歌德笔 下的浮士德形象概括出 来的精神现象。指一种 永不满足、自强不息、 积极实践、不断进取的 精神。浮士德形象启示 我们,人具有一种内在 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 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 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 伟大的历史使命。
中 , 与 魔 鬼 赌 。 打 年 逾 古 稀 的 浮 士 德 博 士 在 书 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