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身边化学物质实验2015416
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
![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f1dd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png)
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化学现象都在悄悄发生。
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烹饪到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化学现象无处不在。
通过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在化学实验课上设计相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1. 实验概述这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现象,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中。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发掘身边的化学现象,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2.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杯- 白醋- 小苏打粉- 彩色小纸片- 酒精灯3. 实验步骤步骤一:醋与小苏打的反应将透明塑料杯分别倒入适量的白醋和小苏打粉。
观察两者发生反应的情况。
学生可以观察到醋和小苏打结合产生了气泡并且冒出了气体。
步骤二:颜色变化的实验在另一个透明塑料杯中添加适量的白醋和少量的彩色小纸片。
观察纸片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可以看到纸片开始褪色,并和醋发生反应导致颜色变化。
步骤三:醋与酒精的比较点燃酒精灯,并将它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随后,拿起一个透明塑料杯,先倒入一些酒精,再倒入一些白醋。
观察两者的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醋和酒精之间没有明显的反应。
4. 实验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
他们会发现醋和小苏打结合产生了气泡,这是由于化学反应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而彩色小纸片和醋的反应,则表明了醋具有褪色的性质。
而醋和酒精之间没有发生明显反应则表明他们之间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化学的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实验技巧和观察力。
他们会了解到化学现象无处不在,而且通过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解释和改变身边的现象。
5. 实验延伸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和进行更多的实验。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不同果汁饮料与小苏打的反应,探究酸碱中和的原理;他们也可以研究洗衣粉与水的反应,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原理等。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35674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9.png)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和亲密的方式,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并享受科学的乐趣。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几个简单的家庭小实验,以帮助家庭成员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材料:- 白醋- 小苏打- 红色石蕊试纸- 两个透明玻璃杯- 水步骤:1. 将一些白醋倒入一个玻璃杯中,将一些小苏打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
2. 用红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白醋和小苏打的酸碱性。
将试纸蘸湿,观察颜色的变化。
3. 将小苏打逐渐加入白醋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当试纸上的颜色变为中性(红色试纸变为紫色),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解释:白醋是酸性物质,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酸和碱中和反应发生。
这种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红色石蕊试纸可以用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红色试纸在酸性溶液中会变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为蓝色,而中性溶液会使试纸变为紫色。
实验二:气体的生成材料:- 小苏打- 醋- 气球- 塑料瓶步骤:1.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塑料瓶中。
2. 慢慢倒入一些醋,然后立即将一个气球套在瓶口上。
3. 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解释:小苏打和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当醋与小苏打接触时,它们会迅速反应并产生大量的气体。
由于气体无法逃逸,气体会填满塑料瓶,使气球膨胀。
实验三:物质的溶解材料:- 盐- 水- 两个透明玻璃杯- 搅拌棒步骤:1. 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水。
2. 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小勺盐,用搅拌棒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3. 对比两个玻璃杯中的溶液,观察它们的外观和颜色。
解释: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
当盐加入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盐完全溶解。
溶液的外观和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所使用的物质。
实验四: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材料:- 红色葡萄酒- 氧化铁步骤:1. 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一些红色葡萄酒。
2. 将一小撮氧化铁加入葡萄酒中。
3. 观察颜色的变化。
解释:氧化铁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
生活化学实验
![生活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c4e1b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9.png)
生活化学实验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理解这些
化学反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生活化学实验,看看化学在我们周围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酸碱中和实验。
我们准备一些醋和小苏打,将
它们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
然后,将小苏打慢慢倒入醋中,观察会发生什么。
我们会看到,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了气泡,并且释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这就是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也释放了能量。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氧化还原实验。
我们准备一些铁钉和一些酸性溶液,将铁钉放入酸性溶液中,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
我们会看到,铁钉会逐渐生锈,这是因为铁和氧反应产生了氧化铁。
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铁失去了电子,氧气获得了电子,产生了氧化铁。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发酵实验。
我们准备一些酵母和一些糖水,将酵母放
入糖水中,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
我们会看到,糖水会逐渐发酵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酵母在糖水中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就是发酵反应,糖被酵母分解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通过这些生活化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也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都能对化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之美。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身边的化学反应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身边的化学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24feea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png)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身边的化学反应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实验,发现许多身边的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不仅能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原理。
以下是一些大班科学活动中常见的身边化学反应。
活动一:鸡蛋变色材料:生鸡蛋、醋、玻璃容器步骤:1. 将生鸡蛋放入玻璃容器中。
2. 倒入足够的醋,让鸡蛋完全浸泡。
3. 观察鸡蛋的变化。
大约24小时后,鸡蛋的表面会变得粗糙。
4. 将醋倒掉,用清水冲洗鸡蛋,再次观察。
鸡蛋的外壳会变得柔软,可以轻松搓掉。
该现象的解释:鸡蛋的外壳主要由钙质组成,而醋中含有酸。
酸能与钙质反应,使得鸡蛋的外壳溶解掉。
通过这一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
活动二:红蓝变色剂材料:红色和蓝色的酒精墨水(可在办公用品店购买)、眼滴、无味食用油、透明玻璃杯步骤:1. 先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无味食用油。
2. 然后滴入几滴红色酒精墨水和几滴蓝色酒精墨水。
3. 观察颜色的变化。
该现象的解释:红色墨水和蓝色墨水之间发生了一种称为“扩散”的现象。
油的密度比墨水要小,因此墨水会向下沉,而且蓝色和红色墨水还会发生混合。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观察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活动三:胡萝卜变色材料:切好的胡萝卜、醋、食用色素(红、黄、蓝各一滴)步骤:1. 取一个碗放入胡萝卜丝。
2. 倒入一些醋。
3. 滴入红色、黄色和蓝色食用色素,均匀涂抹到胡萝卜丝上。
4. 观察颜色的变化。
该现象的解释:胡萝卜中的色素分子会与醋中的酸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颜色的变化。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酸碱反应对物质的影响。
活动四:酵母膨胀材料:酵母、糖、温水、塑料瓶、气球步骤:1. 在塑料瓶中倒入温水。
2. 加入适量的糖并搅拌均匀。
3. 加入一小袋酵母并再次搅拌均匀。
4. 将气球套在瓶口上,并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
5. 观察气球的膨胀。
该现象的解释: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它能与糖发生发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化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1f005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c.png)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的奥秘,即使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化
学世界的舞台。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生活化学小实验,让我们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食材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醋和小苏打
来观察化学反应。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加入一些醋,我们会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同时伴随着轻微的起泡声。
这就是小苏打和醋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用品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酒精和盐来
观察火焰的颜色。
将一些酒精滴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入一些盐,搅拌均匀后点燃酒精,我们会看到火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因为盐中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释放出了特定的光谱,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变化,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谱分析的原理。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材料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红蓝墨水和
牛奶来观察表面张力的作用。
将一些牛奶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滴入一些红蓝墨水,我们会看到墨水在牛奶表面形成了漂亮的图案。
这是因为红蓝墨水中的颜料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在牛奶表面形成了特定的形状。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
通过这些生活化学小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还可以在日常
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趣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奥秘,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467bd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4.png)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
实验目的:探究家庭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实验材料:
1. 小瓶白醋
2. 碱性物质(如小苏打)
3. 红色石蕊试纸
4. 透明玻璃杯
5. 小勺
实验步骤:
1.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一些白醋。
2. 用小勺取一些碱性物质(小苏打)放入另一个透明玻璃杯中。
3. 用红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白醋和小苏打的酸碱性。
实验结果:
1. 白醋的酸性反应: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入白醋中,试纸变成红色,表示白醋呈酸性。
2. 小苏打的碱性反应: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入小苏打中,试纸变成蓝色,表示小苏打呈碱性。
实验分析:
白醋中含有乙酸,是一种弱酸,因此呈酸性。
而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呈碱性。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白醋和小苏打的酸碱性反应。
这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家庭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化学的兴趣和了解。
希望大家在家里也可以尝试这个简单的实验,让化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化学小发现家发现化学在我们周围的存在
![化学小发现家发现化学在我们周围的存在](https://img.taocdn.com/s3/m/13d5c4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6.png)
化学小发现家发现化学在我们周围的存在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无处不在。
我们身边的每个事物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可以成为化学小发现家,发现化学在我们周围的存在。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探索化学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1. 晨起洗脸:肥皂与油脂反应每天早晨,当我们用肥皂洗脸时,也就是一个化学反应正在进行。
肥皂由碱液和脂肪酸制成,而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肥皂分子的一端亲水性,另一端亲油性。
当肥皂与油脂接触时,肥皂分子的亲油性部分与油脂结合,而亲水性部分与水结合。
这样,肥皂能够使油脂分散在水中,使我们的脸部彻底清洁。
2. 炒菜时的化学变化煮饭、炒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制作过程。
在炒菜时,我们使用的食用油与食材发生化学变化。
当油受热时,其中的脂肪分子发生裂解,产生大量热量和烟雾。
同时,油中的氧化脂质也会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因此,在炒菜时,要控制好油的温度和炒菜时间,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有害物质。
3. 咖啡与可乐的酸碱性饮品中的酸碱性也属于化学的范畴。
我们经常喝的咖啡和可乐就是两个常见例子。
咖啡是一种酸性饮品,因为咖啡中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如咖啡酸。
而可乐则是一种碱性饮品,可乐中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磷酸盐。
这些物质在口腔中与唾液发生反应,产生泡沫和气体。
了解饮品的酸碱性对于保护口腔健康非常重要。
4. 火柴的发明与化学反应火柴是人类发明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其制造过程也涉及到化学反应。
火柴的头部涂有磷化合物,当摩擦头部时,磷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火焰。
这个反应被称为氧化反应,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火柴的发明使得火种燃烧更加便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5. 铁器生锈的原理铁器生锈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它是由铁与氧气在水存在下的化学反应所致。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铁氧化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
铁氧化物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会导致铁器表面的金属逐渐腐蚀和锈蚀。
2015年中考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检测(两份含答案)-3.doc
![2015年中考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检测(两份含答案)-3.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df94e00c22590103029d07.png)
广东省201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专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二)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C
4、C
5、D
6、C
7、B
8、B
9、B 10、C 11、D
12、B 13、D 14、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三.能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方程式每条2分,其它每空1分共7分)
(1) Na2CO3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 ① Na2CO3+Ca(OH)2=2NaOH+CaCO3↓②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20.(每空2分共8分)(1)A、B 、C;银;蒸发结晶;Mn+ H2SO4 == MnSO4 + H2↑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OH(2分)操作③:用试管取少量KOH溶液(2分)22.(共12分)猜想3:
②现象:试管内溶液不变色(2分)③结论: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1分)理由是:酚酞试液本身含有H2O(2分);【拓展】①溶液变红色(1分)②密封(2分)23.(9分)【知识回放】Fe(1分)、Cu (1分)【作出猜想】Fe>Cr>Cu(1分)
【设计与实验】无明显现象发生(或无气泡生成,溶液也不变色)(1分)
【结论与解释】1(1分)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1分)
【知识运用】能(1分)Cr+FeSO4=Fe+CrSO4(2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每空1分共4分)(1)8;3︰4︰7︰1(2)NH4NO3;40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报告单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004ace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0.png)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质的变化过程;2.学习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观察新物质的形成过程。
实验材料:1.洗手液;2.水;3.红色食品染料;4.醋;5.小碗;6.搅拌棒;7.纸巾。
实验步骤:1.将适量洗手液加入小碗中;2.向洗手液中添加一些红色食品染料;3.使用搅拌棒均匀搅拌洗手液和染料;4.将洗手液溶液分成两份,每份都倒入一个小碗中;5.向一碗加入适量的醋,然后用搅拌棒搅拌;6.用纸巾擦拭另一个小碗以清除污垢;7.观察和比较两个小碗中溶液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加入醋之前,洗手液和红色食品染料的溶液呈现出均匀的红色。
然而,当加入醋后,可以观察到溶液开始变得浑浊,并且逐渐出现颜色变深的现象。
与此同时,溶液中开始产生一些气泡。
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物质的变化过程。
最初,洗手液、红色食品染料和醋是分开的,它们各自保持着自己的性质和特征。
然而,当我们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当我们向洗手液中加入醋时,洗手液中的成分与醋中的成分发生了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
这种新物质的形成表明了化学变化的发生。
通过观察溶液变得浑浊和产生气泡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变化是由于气体的发生或溶质团聚导致的。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物质在发生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通过加入醋,我们观察到洗手液和红色食品染料溶液的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溶液状态的变化以及气泡的产生。
这种变化表明了物质的性质和特征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合适的条件可以将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判断物质是经历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总体而言,这个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物质变化过程的机会,并加深了对物质性质和特征的认识。
通过这种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以及理解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
生活场景化学实验报告
![生活场景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83f3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6.png)
实验名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究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2. 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家中实验材料:1. 食盐2. 白醋3. 洗洁精4. 烧杯5. 滴管6. 镜子7. 纱布8. 纸巾9. 水彩笔10. 彩色气球实验步骤:一、食盐的溶解实验1. 将一定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3. 用滴管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二、白醋的酸性实验1. 取一小片面包。
2. 在面包上滴几滴白醋。
3. 观察面包的变化。
三、洗洁精的乳化实验1. 在一个容器中加入一些油。
2. 滴入几滴洗洁精。
3. 用手轻轻摇晃容器,观察油和水混合的情况。
四、镜子的清洁实验1. 将镜子上沾有的灰尘用纸巾擦拭干净。
2. 用湿布轻轻擦拭镜子表面。
3. 观察镜子的清洁效果。
五、水彩笔的着色实验1. 将彩色气球吹大。
2. 用水彩笔在气球表面画上图案。
3. 观察图案在气球表面的着色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食盐的溶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食盐在水中逐渐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这说明食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
二、白醋的酸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白醋滴在面包上后,面包表面变软,有轻微的酸味。
这说明白醋具有酸性。
三、洗洁精的乳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洗洁精能使油和水混合,形成乳浊液。
这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四、镜子的清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经过清洁后的镜子表面光亮,灰尘被有效去除。
这说明湿布擦拭可以有效清洁镜子。
五、水彩笔的着色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水彩笔在气球表面画出的图案颜色鲜艳,着色均匀。
这说明水彩笔的颜料容易在气球表面附着。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食盐的溶解、白醋的酸性、洗洁精的乳化作用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化学试剂。
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cec5be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5.png)
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材料准备:玻璃杯、清水、鸡蛋、食用盐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一个玻璃杯倒入半杯清水,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晃悠悠的沉到了杯底。
第二步:我们不断往杯内倒盐,鸡蛋就浮起来了。
原来随着盐水密度变大,浮力也增大,所以鸡蛋就得救啦。
实验二:白醋+小苏打利用化学原理吹气球材料准备:气球、小苏打、白醋、饮料瓶。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一张纸折成漏斗形状,放到气球口上。
第二步:通过漏斗往气球里加入一勺小苏打。
第四步:小心的把气球套在饮料瓶瓶口上,先不要让小苏打掉入瓶中。
第五步:将气球里的小苏打快速倒入瓶中,就能看到气球被慢慢吹大啦。
实验三:白醋+小苏打有趣的泡沫小实验所需材料:白醋、洗涤灵、小苏打、盘子、色素(绿+粉)、玻璃杯。
实验步骤:第一步:向两个玻璃杯各倒入半杯白醋。
第二步:把绿色和粉色色素划分滴入两个杯子里。
第三步:再在玻璃杯中各加入4-5滴洗涤灵,搅拌均匀。
第四步:快速往玻璃杯中加入1-2勺小苏打。
实验原理:白醋是酸性物质,和小苏打混合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加入洗涤灵则会让泡沫更加丰富。
实验四:有趣的油水烟花小实验需要准备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温水。
实验步骤:第一步:在玻璃杯里倒入少量油,选取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如红、黄、蓝)滴加1-2滴。
搅拌,油和色素不会融合,而是呈小颗粒装。
第二步:将调好的油全部倒入温水中。
尝试五:简单的油水分离小尝试需要准备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水。
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两个杯子,一杯中放水,滴加色素,挑选和食用油色彩差别大的色素。
第二步:把油缓缓倒入水中。
油比水轻,会浮在上面。
第三步:充分搅拌,油水颜色变模糊。
静置15分钟,油水会分离,油轻在上,水重在下。
尝试六:绳子钓冰块需要准备材料:冰块、盐和棉绳。
尝试步骤:第一步:把冰块放在盘子里,然后让绳子的一头接触到冰块,接触面要稍微大一点哦!第二步:然后往绳子上撒盐,绳子和冰块就会冻在一起,小心提起绳子,就会发觉冰块也被钓起来啦尝试七: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让油和水变成好同伙小同伴们有无窥察过将油倒入水中的情景呢,二者都很臭屁的互不答理,分为明显的两层。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发现身边的化学变化实验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发现身边的化学变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9a404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b.png)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发现身边的化学变化实验1. 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知识的起点,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开始。
让孩子在玩中学,通过简单、直观的实验,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而在幼儿园的科学探索之旅中,化学变化实验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能够让孩子们在简单的实验中,发现身边的奥秘和乐趣。
2. 实验1:小苏打和醋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空瓶子和小苏打、醋2) 将小苏打倒入空瓶子中3) 慢慢倒入醋,观察反应结果: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起泡和气体释放解释: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会有起泡现象。
3. 实验2:生活中的酵母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酵母在糖水中的发酵反应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瓶子和热水、干酵母、白糖2) 将热水倒入瓶子中3) 加入适量的干酵母和白糖,轻轻摇晃瓶子结果:瓶中的液体慢慢变浑,产生气泡解释:酵母在糖水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中的液体变浑并产生气泡。
4. 总结与回顾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中,通过观察化学变化实验,孩子们能够在简单的操作中,了解物质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 个人观点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探索,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化学变化实验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方式,可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的小事物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6. 结语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却是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知和感受。
通过简单但有趣的化学变化实验,可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能在探索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是一场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探险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还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科学的知识。
与生活贴进的化学小实验
![与生活贴进的化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029a6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b.png)
与生活贴进的化学小实验化学实验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与生活紧密相关。
实验一:自制酸奶材料:牛奶、酸奶菌种(可以从市场购买到)步骤:1. 取适量牛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40℃左右。
2. 加入适量的酸奶菌种,搅拌均匀。
3. 将容器盖好,放置在温暖处静置6-8小时。
4. 酸奶制作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
实验原理:牛奶中的乳糖经过菌种发酵,生成乳酸,使牛奶变酸,成为酸奶。
实验二:自制发酵饮品材料:水、糖、葡萄、酵母步骤:1. 将适量的水煮沸,加入适量的糖搅拌溶解。
2. 将葡萄洗净,捣烂取汁,加入糖水中。
3. 在糖水中加入酵母,搅拌均匀。
4. 将容器盖好,放置在温暖处静置24小时。
5. 发酵饮品制作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
实验原理:酵母中的酶可以将葡萄糖发酵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使糖水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制作出发酵饮品。
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纸材料:紫菜、细碎纸张、酒精、盐酸、氨水步骤:1. 将紫菜用酒精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捣碎。
2. 取适量的细碎纸张,用酒精湿润后撒上捣碎的紫菜。
3. 用盐酸滴在纸上,纸变红即为酸性。
4. 用氨水滴在纸上,纸变绿即为碱性。
实验原理:紫菜中的天然指示剂可以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发生颜色变化,用于检测酸碱性质。
实验四:自制胶水材料:明胶粉、水、白醋步骤:1. 取适量的明胶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2. 将搅拌均匀的明胶溶液加热至溶解。
3. 加入适量的白醋,搅拌均匀。
4. 将胶水倒入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实验原理: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加热后溶解,与醋反应形成胶凝物质,制成胶水。
通过这些简单的化学小实验,我们可以在家中进行有趣的科学探索。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这些实验的材料和步骤都比较简单,可以轻松在家中进行。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并享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化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fb82a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c.png)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反应,有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生活化学小实验,用醋和小苏打来做一个有趣的发泡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杯白醋、一勺小苏打、一个小碗和一些纸巾。
接下来,我们将白醋倒入小碗中,然后在一侧撒上一勺小苏打。
当小苏打和醋
接触时,它们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形成了有趣的发泡现象。
当两种物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会不断地往上冒,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发泡现象。
这种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当我们用手去触摸这些气泡时,会感觉到一些微微的冰凉。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有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化学原理。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这个实验,比如在清洁马桶时,我们可以用醋和小苏打来清洁,因为它们的化学反应可以去除马桶上的污垢和异味。
通过这个生活化学小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在玩乐中学习,还可以在实践中感受
到化学的神奇。
希望大家都能尝试一下这个有趣的实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1 身边的化学(新)
![1.1 身边的化学(新)](https://img.taocdn.com/s3/m/ab14cc8880eb6294dd886c67.png)
1.1 身边的化学
2020.08.31
教学目标:
1、 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 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 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 学习的内容。
4、 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现象。 5、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2、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1.家庭厨房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一种
酸 醋酸、一种盐
食。盐
2.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它会与血液中血红 蛋白结合降低输氧能力。
3.做馒头时,要向面粉中加入小苏打 才能使馒头松软, 不致于发酸。
4.活性炭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5.为防止大脖子病,我国卫生部门大力推广食用 加 碘 食盐。 6.为中和土壤的酸性,我们通常施用 熟石灰。 7.我国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环保,如汽车在加油时 应提倡使用 乙醇汽油;洗衣时应用 无洗磷衣粉。 8.有些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冒充名酒,结果会使 人中毒,这是因为其中含有甲醇 。
化学课学 习的内容 是什么?
化学有趣 吗?
化学对个 人、家庭 和社会有 什么用?
怎样才能 学好化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化学与家居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家里的有些物品还
可以用来做化学实验呢??
牵牛花
月季花
.观察活动
实验1-1
.化学与出行
.化学与环境、健康
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 必须减少和处理“三废” ( 废渣 、 废水、 废)气。
课后温习:
1.阅读教材1.1全部内容
2.联系生活或上网查找社会生活 中的化学知识,并做好记录,下 节课课前进行交流。
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实验
![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51db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b.png)
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化学理论,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日用品其实也蕴含着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一、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酸碱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观察酸碱中和的现象。
实验材料:1. 柠檬汁(酸性物质)2. 小苏打(碱性物质)3.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溴蓝)实验步骤:1. 取一小杯柠檬汁,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 逐渐加入小苏打,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3. 当颜色变化停止时,记录下加入小苏打的量。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柠檬汁的酸性会被小苏打的碱性中和,颜色变化会由酸性的红色(或黄色)逐渐转变为中性的紫色。
记录下加入小苏打的量,可以了解到酸碱中和所需的化学量。
二、气体生成实验气体生成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类型,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气体生成实验。
实验材料:1. 苏打水(含二氧化碳)2. 醋(含乙酸)3. 小瓶子或试管实验步骤:1. 取一小瓶子或试管,倒入适量的苏打水。
2. 逐渐加入醋,同时观察瓶子内的气体生成情况。
3. 当气泡停止产生时,记录下加入醋的量。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苏打水中的二氧化碳与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气体,观察到瓶子内产生了气泡。
记录下加入醋的量,可以了解到气体生成所需的化学量。
三、溶解度实验溶解度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进行溶解度实验。
实验材料:1. 盐(氯化钠)2. 水3. 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取一透明容器,加入适量的水。
2. 逐渐加入盐,同时搅拌容器内的溶液。
3. 当无法再溶解更多的盐时,记录下加入盐的量。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盐会逐渐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溶液。
当无法再溶解更多的盐时,说明达到了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小学化学教案:身边的化学反应与实验观察
![小学化学教案:身边的化学反应与实验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24112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6.png)
小学化学教案:身边的化学反应与实验观察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应用广泛的科学学科,而化学反应与实验观察是小学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篇教案将介绍几个身边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相应的实验观察,以帮助小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二、酸碱反应与中性化实验观察1. 酸碱溶液指示剂实验材料:蓝色蓝母鸡蛋清溶液,红色红茶溶液,盛水的玻璃杯,滴管操作方法:- 取两个滴管,一个滴入蓝色蓝母鸡蛋清溶液,一个滴入红色红茶溶液。
- 将蓝色溶液滴入盛水的玻璃杯,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 再将红色溶液滴入同一杯水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观察:- 蓝色溶液滴入水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红色溶液滴入水中,溶液颜色也无明显变化。
- 将蓝色溶液和红色溶液混合后滴入水中,原本蓝色的溶液变为紫色。
实验分析与结论:- 拉丁蓝和红茶溶液都是酸碱指示剂,分别对应酸性和碱性溶液。
- 在纯水中滴入酸碱指示剂时,水中的中性物质会使指示剂保持原来的颜色。
- 混合酸碱溶液时,产生了酸碱中和反应,导致酸性和碱性指示剂混合起来,溶液呈现了紫色。
三、金属与酸反应与气体的观察1. 锌与盐酸反应实验材料:锌片,盛有盐酸的试管,试管架,玻璃棒操作方法:- 将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
-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一下,观察试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实验结果与观察:- 在锌片放入盐酸中后,试管口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从试管口冒出。
实验分析与结论:- 锌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氢气呈现气泡的形式从试管口冒出。
- 金属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气体。
四、碳酸盐与酸反应实验观察1. 白石粉与盐酸反应实验材料:白石粉,盛有盐酸的试管,试管架操作方法:- 将白石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
- 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结果与观察:- 在白石粉放入盐酸中后,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并且溶液呈现起沉淀。
实验分析与结论:- 白石粉属于碳酸盐,盐酸可以与碳酸盐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
Fe2O3
H2O、CO2
(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
Ca(OH)2
CaO CaCO3
CO2
Na2CO3
CaCO3
CO2
H2O
Hale Waihona Puke O2CuCuO
CuSO4
两酸:
两碱: 几盐:
几氧化物:
几单质:
突破口(1)常见物质的分类
H2SO4 HCl
NaOH Ca(OH)2
NaCl CaCl2
Na2CO3 CuSO4
NaHCO3
CaCO3
CO2 CaO
H2O H2O2
CO Fe2O3 Fe3O4
O2 H2 C Fe Zn
突破口(2)常见物质的颜色
颜色 黑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紫色 备注
CuO、MnO2、Fe3O4、木炭、铁粉 Cu、Fe2O3、 红磷
物质
FeCl3、Fe2(SO4)3等(含有Fe3+的溶液) CuSO4、CuCl2等(含有Cu2+的溶液)、 FeSO4、FeCl2等(含有Fe2+的溶液) 石蕊试液、KMnO4 除上述物质外,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粉末状时多为黑色粉末);固体多为白色,其溶液多为无 色
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 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 人工降雨 温室现象 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 舞台舞美效果 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 石蕊试液变色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 ·不锈钢餐具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 ·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 ·金属的切割与焊接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③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Ca(OH)2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A
B
H2、O2
H2O
H2CO3
C6H12O6、O2
③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CaCO3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A
B
H2CO3 CO2
Na2CO3
C6H12O6、O2
③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Fe2O3 CuO NaOH Ca(OH)2 CaCl2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身边物质考试说明
2014年22分 2015年26分
常温下A和B是气体 常温下A和B是液体
常温下A和B是固体
CO、CO2 H2O、H2O2 Fe2O3、Fe3O4
A和B组成元素相同
1.氧三角:
H2O2
4.酸、碱、盐三角: NaOH
H2O 2.碳三角:
O2 C
Na2CO3
Na2SO4
CO
CO2
3.金属三角:
CO2
Na2CO3
CaCO3
Na2CO3、CH4、O2、HCl、CaCO3 Fe
Cu
Ag
CO2
H2O
(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
Ca(OH)2
CaCO3
H2O O2
HCl
H2O
(14年24)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氧气 水 甲烷 稀盐酸 稀 硫酸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钙 石灰石 反应物二氧化碳;产物氧气 氧化钙 铁粉(双吸剂 还原剂 一氧化碳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突破口(5)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
组成元素的种类 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氧化物 HCl CH4 三种元素组成 H2SO4、NaOH、Ca(OH)2、CaCO3、Na2CO3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关注课本上的配图
分别体现CO2的什么性质?
知识结构
水和溶液
氢 、氧 元素的转化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原理: (2)装置: (3)药品: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实验目的): (6)误差分析 (7)装置评价:先密闭后反应
两种图像;
归纳:实验中H2O的作用
吸收白烟 吸收热量
生产实际分析
海水的综合利用、含金属废水的回收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业生产中的碳循环问题、炼钢厂降低污染的问 题、氨、尿素的合成、高纯硅的制备 符合以陌生情境换取难度的思想
(12年)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①物质间的连续反应
HCl
NaOH
②物质间的连续转化 含一种元素
A BC D
CO2
Ca(OH)2
A B CD Fe Cu Ag
Na2CO3等 (有去无回)
②物质间的连续转化
含两种元素
用到较多的是: 容易忽略的是: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A B CD
(有去无回)
A、B组成元素相同 A、B不含相同元素 可转化成三角关系
。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代号)。
(13年)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① 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② 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O CO2 HCl CO2
H2O2 H2O
Fe2O3
CO2
H2O
CH4(HCl)
CO2
H2O
CO2
H2O
Fe2O3
CO2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②物质间的连续转化
A B CD
含三种元素
H2SO4 CuSO4 FeSO4 ZnSO4 MgSO4 Ca(OH)2 NaOH Na2CO3 CaCO3
(有去无回)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空气中O2体积分数
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吸收热量、吸收生成的 二氧化硫
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使红磷达不到着火点) 隔绝空气
作溶剂 反应物
对溶液的认识 从定性到定量(溶液组成、溶解性、溶解度) 从宏观到微观 从静态到动态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与CO2/Na2CO3反应 T↑,S↓,溶质析出 投入了CaO,水↓,溶质析出
A
B
FeCl2
Fe Cu
Na2CO3 H2O CaCO3
Fe3O4 Cu(NO3)2
(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
④物质间的连续相互转化
A
B
C
Ca(OH)2
H2O
O2
CaCl2
CaCO3
CO2
Na2CO3
NaOH
(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 A
B
C
HCl
(H2SO4)
A
B
C
Na2CO3
Ca(OH)2
(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
突破口(3)常见物质的状态
无色气体: N2、CO2、CO、O2、H2、CH4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HCl 产生酸雾:HCl 常温下为液体 H2O H2O2
供给呼吸 常用溶剂 天然气,沼气 除铁锈 改良酸性土壤 治疗胃酸过多 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 光合作用 食品干燥剂 炼铁
突破口(4)常见物质的用途
黄铜渣
过量 稀硫酸
I
溶液A
过量Zn II 溶液B
①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 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加热蒸发 冷却
硫酸锌晶体 溶液C
推断题
(1)做反应物比较多的物质是: O2、酸、Na2CO3、Fe、CuSO4等 做生成物比较多的物质是:H2O、CO2、CaCO3、Cu、FeSO4等
③ 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14年)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 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 + H2SO4 = ZnSO4 + 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1. 知道层次(★ ) 8个知识点 (26个,30.8%)
2. 认识层次(★★ ) 17个知识点 (36个 ,47.2%)
3. 理解层次(★★★) 7个知识点 (共36个,占19.4%)
选择题分析——删掉的题
考试说明中样题的变化
非选择题
1. 知道层次(★ ) (0个)
2. 认识层次(★★ ) (7个)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 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 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