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学校英语教学(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学校英语教学(一)
【摘要】年龄是外语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的概念,及其中外学者对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启示。【关键词】关键期假说;外语;二语;英语教育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在学习英语,代写论文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学习者人数最多的外语。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发文,要求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部开设英语课,几年过去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学生与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学生在中学毕业时相比,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儿童与少年学习外语谁更具有优势?关键期假说对在学校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有多大解释力?在学校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小学是否是最佳年龄段?本文旨在这方面做些探讨,以便对今后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来源于生物学,这个观点最早是由神经生物学家Penfield(Penfield:1975,引自詹姆斯:1997)和Roberts(1959)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中,人可以在自然环境下、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捷地学习一门语言(FromkinandRodman:1983,引自刘振前:2003)。这一观点后来在60年代被Lenneberg 接受并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l0~l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困难。由此引发了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各个方面采用各种方法与实验对关键期假说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研究的焦点主要是围绕二语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问题而展开,即二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是否与学习的最终结果或好坏直接相关。
(一)反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观点
自从关键期假说提出以来,在语言学领域就有许多反对的观点相伴而生。Ellis(1985)明确提出“习得语言的年龄越小,语言习得越容易”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充其量只是部分正确。事实上,习得语言年龄小的优势只在语音方面。但是,截止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说一口纯正的、典型的目标语即接近母语水平的标准作为制定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
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一些方面遭受到来自这一学科的挑战。一些研究表明大脑侧化的确切年龄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而且大脑侧化究竟要多长时间完成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由此开始质疑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生理神经基础。Seliger,Krashen和P.Ladefoged在1975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青春期可能是语言学习的一个转折点,但是Lenneberg对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关键期是以大脑发育为基础的,也没有证明在成年期的二语学习者在语音习得方面一定不如儿童或达不到本族语水平。C.Snow和M.Hoefagel—hohle在1978年就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作了细致全面的研究,根据这一假说,代写毕业论文母语习得在大脑侧化以前就已经完成;二语习得在青春期以前相对快和容易成功。他们选取不同年龄的说英国英语的荷兰语的学习者做被试,历时性地研究了荷兰语的自然习得。研究者在荷兰语试验的第一年对被试进行了三次语言测试,他们发现在最初几个月的学习荷兰语的过程中,12到15岁的年龄组与成人组的被试进步是最快的,到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8到10岁与12到15岁的年龄组的被试对荷兰语掌握得最好,然而,在所有测试中3至5岁的被试组测试结果是最差的,这项研究结果与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反。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究竟在什么年龄一直无统一的研究结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存在着
无法将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简单地进行比较或对比的困难,比如说,在历时性方面,既有基于对同一起始年龄的研究(C.Snow和M.Hoefagel-hohle:1978),又有基于对不同起始年龄的研究(Burstall:1975);在共时性方面,既有对单个的、不同的学习者什么时候开始二语学习与学习结果的研究,也有对他们二语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结果的研究(Oyama:1976);另外,在实验研究方面,各研究者所采用的评定学习结果的方法与标准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实验性研究案例中,被试不是随机抽样选来的,语言测试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另一些实验性研究案例中,检测了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的语法化判断(Coppieters:1987),而在有些实验性研究案例中,却检测的是被试的母语水平的语言使用能力(Scovvel:1981),因此,这些研究最后达不成一致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分析国内学者对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发现许多学者都持反对的观点。桂诗春在他的《心理语言学》中指出:“对于什么时候是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是否存在一个关键期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结论,而应该研究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然后再全面运用于教学当中。”束定芳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后,总结指出:“……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在12岁开始学习外语,这样的学习者只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下,最终也能达到或接近说母语的水平。”同样的结论,戴维栋指出:“起始年龄几乎对习得过程没有影响,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都能学好,⋯⋯”他认为,中国人学外语的最佳时间是12至15岁期间。王立非在综合分析了过去几十年对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后认为:“二语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和是否不同的语言技能有不同的关键期都需要更深的、进一步的研究。”刘振前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事实上二语习得并不存在关键期,尽管有许多以不同的方法、目的、理论基础与结果的研究,但至少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其存在;甚至在语音习得方面,虽然起始年龄早的学习者优于起始年龄迟的学习者,但其结果不是年龄单方面的因素,而应该是合并了其他相关因素的结果。”来自陈宝国的研究也表明,即使有关键期的存在,也不能夸大关键期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二)支持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观点
支持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学者如Oy-area(1976),Coppieters(1987),Patcowski(1980:1990)等人就年龄因素做出过比较明确的结论,他们认为,开始二语学习早的儿童能比开始二语学习晚的成人最终达到较高水平的假设是有一些支持的证据的,而没有任何实证性的反证;Krashen在对许多有关外语学习的实验报告综述之后也给出了同样的结论。
Johnson和Newport(1989)的研究被认为是二语习得领域支持关键期假说的最好证据,在他们的关键期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中,Johnson和Newport承认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确实存在,他们认为人在6岁以后学习外语的能力开始衰减,这一研究结论是Johnson和Newport 对46名不同年龄段开始将英语作为二语学习的中国人和朝鲜人进行研究对比后得出的,被试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和职员,并且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这项调查研究中,每个被试都得到用于检查英语词法和句法的12条规则的语法判断题,结果研究发现,年龄成为被试能否取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即在美国较早开始学英语的被试比那些迟学即年龄大的在测试中的分数要高,以此作为关键期假说存在的依据。后来Johnson(1992)又以笔头方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7岁之前移居美国的被试,英语水平与本地人无明显差异;7岁之后移民的被试,英语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研究者将7岁前后学习英语的差异归因于生理因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实验同时也发现语言学习的衰退期始于7岁,而不是Len—neberg所说的青春期。这说明即使有关键期存在,开始于何时却是一个无定论的议题。,Patkwosky(1980)通过他本人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的关键期确实有存在的可能性,他发现
15岁以下的学习者达到的句法方面的语言水平比15岁以后才开始接触语言的被试高,Patkwosky在他的研究中被检测到的所有因素中,代写硕士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年龄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