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反应论中的读者类型
接受反应论中的读者类型
接受反应论中的读者类型接受反应论者把读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和视野,注重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他们对读者这一概念有诸多不同的理解,由此造成读者概念的不同类型。
主要可以概括为实际读者和假想读者。
本文从这一角度试图予以梳理。
标签:接受美学读者实际读者假想读者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到十四、十五世纪,对于文学的研究一直是以作家作品作为中心,读者和阅读接受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读者的存在长期以来被忽视,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西方文论中把研究的对象和视野转向读者,开始重视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不同的文论家理论背景不同,”读者”概念各异,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实际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的读者;二是假想读者,是由接受反应文论家根据文学文本的预期效果得以实现而假想出来的读者。
一、实际读者实际读者又被译为”真实读者”或者”现实读者”,是指实际阅读文学文本并作出反应的读者,具体地说,他们就是指那些生活在一定时代、环境中形形色色、实实在在地阅读着各种文学文本的个人读者和群体读者。
正是他们通过对文本的直接阅读才使文学文本得以转换成所谓的”文学作品”,从而实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由于不同理论家的方法和理论视角不同,对于这类读者的看法众说纷纭。
他们对实际读者的定义大致有时代读者、个人读者与社会读者。
所谓时代读者是相对而言,从姚斯对垂直接受的研究可以看出,一部文学文本的历史就是一个被读者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而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认识与评价是不同的,这既是由于文本具有的潜在意义非一时一刻所能理解,也是由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审美时尚等限制了一个时代读者的理解与认识,到另一个时代才克服这些限制,如此循环便造成了接受和反应的无限性。
如我国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就是从社会政治意識转向审美意识,再转向文化意识,这三个不同时代的读者意识或多或少会影响个人读者对文学的接受。
接受反应文论
接受反应文论接受反应文论是从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理论等学科角度解释文本和读者之间传播关系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描述了读者怎样或为何通过改变自身表达理解文本的内容。
外,它还涉及读者对文本的看法和对文本的反应,也囊括了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的新见解以及思考道德、文化和实践实施的能力。
“接受反应文论”一词由Richard Young和Beverly Holly的1975年的书《读者的书:一种新的理论》中首次提出。
该书中,Young 和Holly主张,当人们读一本书时,他们不仅收集有限的信息,而且建立他们自身的见解,这与读者自身的文化经验、价值观和语言非常相关。
接受反应文论强调文本的可改变性,读者在读文本时会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在一个文本中,文本的几何形状可能被一个读者做成直角,而另一个读者可能将其解释为三角形。
接受反应文论认为,这些不同的表现反映了读者对文本理解的差异,并可能是读者对文本看法或反应的反映。
接受反应文论还认为,读者在理解文本时,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语言熟悉程度,重新构造文本。
这种重构既可以发生在在文本的文本层面,如文法、句式,也可以发生在文本的意义层面,如文本的主题、内容主题等。
除了改变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外,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为文本赋予不同的意义。
接受反应文论还强调文本可以成为一种车辆,传达和传播读者的信息、情绪和文化观念。
它个体化和文化化的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意图,还取决于读者的经验和对文本的反应。
此外,它强调文本是个体和文化之间的中间桥梁,能够影响和改变读者的个人行为和思想。
最后,接受反应文论认为,文本不仅可以被用来接受和表达信息,而且还能影响读者的实践行为。
文本可以成为读者在理解文本和思考文本意义时,扩大视野,增加新见解和技能的媒介。
读者可以通过文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接受反应文论是一种能够全面解释在读者阅读文本时所出现的现象的理论,其重点是强调文本在个体和文化之间的沟通、穿越及其作用,反应不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文本如何影响并引起读者的行为。
读者反应论reader
读者反应论reader's response/responses of receptors
奈达早期的重要论点之一,在其《翻译科学初探》(1964)中提出。
他说: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接受者为服务中心,要根据不同接受者的要求而对译文作相应调整。
奈达既是翻译理论家,也是翻译《圣经》的专家。
他认为《圣经》传达上帝的旨意,其语言对古代读者和听众来说是浅显易懂的,今天没有任何理由为追求语言的精美而阻碍平民直接聆听上帝的教诲。
他强调指出,任何信息如果起不到交际即思想交流的作用,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
”也就是说,要判断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作的反应加以比较,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译界,是有争议的。
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
在伽达默尔看来,传统并不是人们应该加 以克服的消极的东西,而是理解和阐释不可缺 少的前提。不管愿意与否,传统都存在于我们 的意识之中,成为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先行结构。 即使是宣称彻底反传统的人也无法抛弃传统, 而只能在接受传统的前提下审视传统。
2、理解的创造性 理解又不是对传统的复制,除了继承 以外,理解还有对传统进行批判、改造和 发展的性质。因此,理解又不是一种被动 的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活动, 它本身便包含了创造的因素。理解在本质 上是创造意义的活动。
五、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的具体运用
(一)发现空白 (二)研究接受史
(一)发现空白
发现空白的阅读要求把文本中的空白上 升为阅读的主要关注对象,读者应有意识地 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充分体味文本中那些 沉默的因素,分析空白在文本结构和技巧中 的作用,用想象和理智去参与文本的创作。
1、省略中的空白
‚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 ……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脱 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 《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
伊瑟尔的“空白”理论
空白是交流的基本条件,没有空白就没 有交流的必要;
空白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
暗含读者
”在这一概念中,存在着两个基 本的、相互关联的方面:作为文本结 构的读者角色,与作为结构化行为的 读者角色。”
(一)姚斯的文学史观
“在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 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的 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 史的又一种力量。文学作 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其接受 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 的。” ——姚斯
姚斯的文学史观
文学作品的存在史就是作品与接 受相互作用的历史。
美学和历史的沟通
简述乔纳森卡勒的读者反应批评接受文论
简述乔纳森卡勒的读者反应批评接受文论
(1)基本观点:
①卡勒的研究重点不在阅读行为而在读者的潜在能力,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来探讨文学作品的特性和意义。
他认为文学作品具有结构和意义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阅读它,这种可能的特性隐藏在对象自身之中,在被运用于阅读活动中的叙事原则所现实化了。
②文学作品的结构、意义和特性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读者按照文学原则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去阅读时,这种可能性才转化为现实性。
③卡勒提出了“文学能力”这一概念。
认为使读者按文学原则去阅读的前提条件是它具有一定的先入之见即文学能力,即一种带有群体性的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与一种被读者接受的习惯系统发生关系之后。
(2)评价:
①卡勒的观点比费希稳健而辩证,强调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对作品实现其文学特性的重要作用。
②又注意了群体阅读习惯对个体主观性的制约,但它对文本自身特性的忽视也存在片面性。
第五讲 文学接受论
第五讲文学接受论文学活动不能停留于作家写完作品这个阶段,文学作品的价值必须经过传播、消费——文学接受,才能实现。
在传播、消费过程中,一般性阅读是最基本的接受形式,而在阅读基础上形成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则是文学接受的高级形式。
一、文学阅读读者是文学阅读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客体),因此关于文学阅读的探讨可以从读者开始。
(一)关于读者的角色1、被动者角色认为文学阅读是读者寻求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
此观点在中西方文论传统中占据支配地位,直到20世纪初期仍然流行。
此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后来者的影响较大。
→康德“审美无功利”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理论支持。
《判断力批判》提出“审美无功利”,因此读者要以无功利的心志去阅读作品,从而领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
因此,读者受制于作家和作品,作家成为了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此后欧洲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论大体支持这种观点。
显而易见,他们忽视了读者的价值(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合理性。
→象征主义文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肯定。
法国象征主义领袖马拉美(1842-1898),认为诗人要把诗的意蕴一点点地暗示出来,而读者应该一点点去猜测诗的意蕴或象征意味。
再如,法国象征主义代表瓦雷里(1871-1945),认为对于象征主义作品,读者需要具有“克难”的能力,因而读者的阅读犹如“带着镣铐跳舞”。
2、主动者角色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相继兴起,从不同角度突显了读者的作用,使读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甚至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1)现象学美学对读者地位的重视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略讲),是由德E.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及《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一部分。
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出版考核试卷
C.心理分析批评
D.社会历史批评
14.下列哪个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
A.文学创作
B.文学批评
C.文学接受
D.文学制度
15.下列哪种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A.形式主义批评
B.现实主义批评
C.唯美主义批评
D.意识流批评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A.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A.文学创作论
B.文学批评论
C.文学接受论
D.文学发展史
2.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
A.鉴赏
B.解释
C.评价
D.创作
3.以下哪些批评方法属于形式主义批评()
A.俄国形式主义
B.结构主义
C.读者反应理论
D.新批评
4.精神分析批评主要受到以下哪些人的影响()
A.弗洛伊德
B.拉康
C.马克思
D.阿尔都塞
15. B
16. C
17. B
18. D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AB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D
9. ABD
10. ABC
11. ABC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
17. ABCD
8.文学接受理论中,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_________提出。
9.在文学批评中,_________批评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
10.后现代主义批评倾向于否定文本的_________意义。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生理学教学中的接受反应论
想 象和再创 造 , 发 了 读者 的灵感 和创 作 欲 望 。也 激 正是 由于读者 的补 充 和 阐发 , 品才 呈 现 一种 新 鲜 作
的生机 。接 受 反应 论 指 出 , 学研 究 如 果 把文 学 事 文
o y ta hng g e c i 。
Ke o d y w r s: Rea e ’ es o e; u en’ on co n s fma n b dy; d rs r p ns Std t c s ius e so i o s Phy ilg a h n soo y Te c i g
与 国家提 倡 的现代 教育 的要 求特 别是 着重培 养学 生 的 主体意 识相差 甚 远 。江 泽 民 同志在 第三次 全 国教 学工 作会议 上 提 出 : 面 对 世 界 科 学 飞速 发 展 的挑 “ 战, 我们必 须把 增强 民族 创 新 能 力 提 高 到 中华 民族
兴衰 存亡 的高度 来认 识 。创 新是 一个 民族进 步 的灵 魂, 是国家 兴 旺发 达 的不 竭 动 力 。 那 么 , 样 才能 ” 怎
接受 反应 论虽 然 源 于文 学 研究 领 域 , 目前 但 已引用 于各类 教 学 活 动 中 , 生 了广 泛 的影 响 。按 产 照接受反 应论 的观 点 , 一部 作 品 的生命 存 在 于 由创 作 到接受 的 动态过 程 中。读者 对作 品的接 受不 是 被
动的 , 而是 积极 地 参 与 、 象 和再 创 造 。这 种 参 与 、 想
生 理学是 医学 院校 的重 要 基 础课 程 之一 , 好 生 理 学
读者反应论
•
Reader ’ response theory
•
真正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到翻译标准中的第一 人则是奈达。 他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 要评价译文质量如何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 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 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比较,看两者反应 是否基本一致。他强调说:“不对信息接受者的 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文际的任何分析都是 不完整的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则努力迎合 读者的要求,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它不指望 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而倾向利 用读者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
译文一: 所罗门说得好:“有着爱的以草作餐,比带着恨的豢养的肥 牛还要强。“现在我不愿拿革特谢那里的日常奢侈品来换罗活德和 它一切的窘乏了。 —李界野译 译文二:所罗门说得好“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 恨。”现在.我可不愿意拿劳活德和它的贫困去换盖兹海特府和它平 常的奢华了。 —祝庆英译
以上两种译文均为名家所译。不可否 认两者都是正确的译文。对于一般读 者从阅读欣赏的角度认为译文二为好。 而学习原语的学习者可能会认为译文 一好一些,因为它保持了原文的语言 形式和单个词义从中便于理解原文的 句法、词法和句义。
• 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接受群体,重 译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的需要、反映他们的期待视 野、缩短现时读者与已有译本的审美距离。读者反应的 变化往往会引起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变化。 • 读者反应论认为,译者可以合理选择读者(即目标读者) , 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应充分关注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 审美偏爱和审美能力。否则,这一理论就会失去它的指 导价值,这样的实践最终也是失败的实践。 • 读者反应论并不排除直译。相反,只要目的语提供了可 能性,它提倡这种方法的合理应用,因为人类有着共同的 经验世界可能还有普遍的信息处理策略。翻开翻译的历 史,我们同样也发现直译对丰富译语语言、传播文化信 息起到了积极作用。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 体现了对 读者反应的不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把握读者 反应,并使之与翻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关系到翻译的得 失。.
第五章-读者反应批评
(3)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新作品 与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从矛盾(审 美脱离)到统一(通过期待视野的 改变达到新的统一)这样一个效果 历史的过程。
比如对金庸文学的评价、对朦 胧诗的评价都是这样的。
司汤达:“我的作品也许一百年以 后才会被人理解。”
如何理解文艺欣赏中 的“曲高和寡”和 “万人空巷”现象?
第三节 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特征
一、反对作者和文本中心,强调读者的中 心地位。
费什:“感受文体学”(强调读者的阅读 感受)、“意义即事件”(文学的意义是 一个发生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事件和行为)
姚斯:批判“实证论”和“形式主义”的 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历史就是读者 阅读的效果史。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 “李杜”评价为例。
电影中的“空白”:如表现男女亲热镜头, 镜头摇至床上,但紧接着画面又切换成别 的内容,这时观众虽没见到两人在做什么, 但可以想见他们在床上做了什么。
写意画中的“空白”:“留白”、“飞 白”。如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
三、召唤结构
1、西方理论家论“召唤结构”
英伽登:文学作品是一个“图式化”的结 构,这种充满“空白”的“图式化”结构 会对读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它就像 一个主体一样“邀请”读者的阅读和再创 造,使它的潜在的意义得以具体的实现。
(美)罗森布拉特:读者的阅读是一 种“二度创造”,文学文本意义的实 现有赖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
2、兴起期(50年代)
(美)沃克·吉布森:区分“现实的读者”和 “冒牌的读者”。
“现实的读者”:具体阅读行为中的真正读者。
“冒牌的读者”:指作者假想的但不一定会成为 现实的读者。比如一个作家创作一个作品,他假 想他的作品的读者是农民,但最后真正的读者却 是知识分子。那么“农民”就是作者假想的“冒 牌读者”。但这里不是否定“冒牌读者”的意义, 因为假如作家在创作时没有这样一个假想的读者, 他的创作也就失去了对象和依据了。至于他的假 想的读者是否能成为“真正的读者”,那有赖于 很多具体的现实因素。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接受美学这一文学理论的重要分支,重点关注姚斯、伊瑟尔等学者的贡献和影响。
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它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来赋予。
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于推动接受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姚斯和伊瑟尔的学术思想及其对接受美学的贡献。
接着,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姚斯和伊瑟尔在接受美学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
我们将对接受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二、姚斯与接受美学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名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20世纪德国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姚斯以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深入的实践研究,为接受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姚斯主张,读者的接受过程是文学作品的完成和实现的关键环节。
他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逐渐成形。
读者通过自身的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阅读期待,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从而使作品获得生命和意义。
姚斯的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文学理论中将作者和作品视为文学活动中心的观念,将读者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姚斯看来,接受美学不仅仅关注读者的接受过程,还强调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读者的接受活动受到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读者群体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偏好。
因此,姚斯主张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概述诺曼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概述诺曼·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1)霍兰德是美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他把精神分析学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科学哲学和控制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套可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模式。
(2)身份主题说:①霍兰德认为每个人在儿童时代都发展出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使我们可以能动地观察世界、建构现实,这一能动的过程是受到个人风格或身份控制的。
②他认为,这种个人的风格是由人体、文化和个人独一无二的历史构成的,因此,人的身份也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三部分。
(3)读者反应之下的思考:①是指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使个人历史身份所控制。
②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的关系,文学作品把读者的潜在愿望与恐惧变成了社会可以接受的内容,因而可以给读者带来快乐。
③波拿巴把文本看作是作者心理的表征,霍兰德却把文本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沟通的场所。
(4)他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是一种“个人交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去理解文本。
读者的阅读再创了独特的个性,阅读是一种从主观到主观的作用过程,是接受他人所表达意义的过程。
(5)他的批评理论主要建立在弗洛伊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第二心理地形”理论之上的。
他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被诱导出来的,是一般经验的一种修复性延伸,把文学文本作为其作者的个人存在对于外部现实的反应的产品。
(6)他认为,如果幻想存在于作者的无意识中,它们也存在于读者的无意识中,因此批评家应该更多的关注读者的心理或者自我,关注读者的阅读过程和反应,于是以读者与文本关系为核心的霍兰德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便建立起来了。
(7)此外,霍兰德还认为,这种批评是永无休止的对话与交流,结论总是暂时有限的,因为它依赖于上下文语境和同行的评价。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
收稿日期:2010-05-15 作者简介:方汉泉(1940—),男,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No .6,2010JOURNAL OF S OUTH CH I N A NOR MAL UN I V ERSI TY(S OC I A L SC I E NCE E D I TI O N )2010年12月Dec .,2010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方汉泉(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
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
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
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
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
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关键词:;文本与读者关系;阐释团体;有知识读者;文本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0)06-0054-08 当代美国文论家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 ),作为读者反应批评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早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密切关注。
但对其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还谈不上特别深入;对费什提出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及其文本的分析方法,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鉴于此,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论析。
一、关于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在读者与文本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可谓独特。
他认为不存在着文本的自足体,不是通过作者将文本传递给读者,而是读者生成文本。
所有“形式”,包括作者及其意图和有关文本的“细节”,都是由读者构建产生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浅析读者反应理论
解 释 学 作 为一 个 词 .很 早 就在 希 腊 文 中 出现 了 在 希 腊 文 中 .解 释 学 一 词 的最 初 含 义 就 是 解 释 .就 是 使 隐藏 的 含 义 显 现 出来 .使 不 清 楚 的 变 得 清 楚 由方 法 论 解 释 学 向本 体 论 解 释 学 的转 向则 是 解 释学 的重 大 革 命 这 一革 命 的先 驱 人 物 是海 德 格 尔 ,而 集 大成 者 就 是 伽达 默尔 。海 德 格 尔 认 为 .理 解不 是把 握 一 个 客观 事 实 ,因而 理 解 不 是 客 观 的 ,而 是 主 观 的 。 不 仅 如 此 .他 认 为理 解 还 具 有 历 史 性 .因 而 个 体 的 理 解 就 具 有 了 一 种 “前 结 构 ”.而 所 有 的理 解 都 要 以这 种 “前 结 构 ”为 前 提 伽达 默 尔 正 是 在 继 承 海德 格 尔 的 这 一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了 自 己一 系 列 的 概 念 .丰 富 和发 展 了解 释学 的思 想
二 、汉 斯 .罗伯 特 .尧斯 汉 斯 .罗伯 特 .尧 斯 的接 受 美 学 深受 海 德 格尔 和 伽 达默 尔 的 影 响 尧 斯 理 论之 中的 核心 范畴 “期 待 视 野 ”即是 脱 胎 于海 德 格 尔 的“前 结构 ”和伽 达默 尔 的 “视 野 ”。尧 斯 认 为 :“一 部 文学 作 品 . 即便 他 以崭 新 面 目出现 .也 不 可 能 存信 息 真 空 中 以绝 对新 的姿 态展 示 自身 ”事 实上 .这 些作 品将 唤醒 读 者 以往 的 阅读 记忆 .使 之进 入 一种 特 定 的情 感 态 度 .出 现某 种 阅 读 的期 待 。 阅读 之 中 , 这种 期 待将 会 对作 品产 生有 力 的 回应 和反 弹 。阅读 持 续 展 开 的 时候 .这种 期 待 或者 得 到顽 强 的保 持 ,或 者发 生 变化 和 转移 。 尧 斯 观察 到 .读 者 的期待 视 野并 非 一成 不变 。期 待 视野 的形 成 与特定 的历 史文 化 息息 相关 各个 时代 的读 者 拥有 参 差不 齐 的 理解 水 平 .这 必然 导 致 了 一个 后 果— — 不 同 的历 史 时 期 ,同一 部 作 品可能 呈现 不 同 的意义 尧斯 正是 在 这个 意义 上 指 出了作 品 的 历 史性 :“一部 文 学 作 品 .并 不 是 一个 自身 独立 、向 每- ut,代 的每 一 读 者均 提供 同样 的观点 的客体 它不 是一 尊纪 念碑 .形 而 上学 地 展示其 超 时代 的本 质 它 更像 一部 管 弦乐 谱 .在 演 奏 中不 断获 得 读者 新 的反 响 .使 本 文从 词 的 物 质形 态 中解放 出来 ,成 为 一种 当代 的存 在 ”尧斯 的观 念 之 中 .正 是读 者 的阅读 赋 予作 品无 穷 的 意 义 .从 而让 一部 作 品一 代 又一代 地 承传 不 已 尧斯 的接 受 美 学 认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派 与 形 式 主 义学 派 的 文 法都 在 生 产 美 学 和 描绘 美 学 的封 闭 圈子 里 理 解 文 学 事 实 ,而 削 减 了 文学 的一 维 .即文 学 的 接受 和作 用 这 一 维 。
伊瑟尔读者反应理论
伊瑟尔读者反应理论【内容提要】伊瑟尔后期转向了文学人类学研究,认为自我的呈现与超越是人的基本需要,而文学虚构正是人类呈现并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这是文学何以存在、人类何以需要阅读文学的深刻根源。
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概念,如越界、表演与文本游戏等,包含着与重视文学对经验现实的再现关系的模仿论以及看重语言能指与所指分离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的批判性对话关系,也是伊瑟尔补足并打破他既往的拒绝接受美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下对文学的性质与功能所作的一个富于鼓舞意义的思索。
虽然人们一般都将文学视为一种虚构,但对何为虚构,它包含哪些要素或步骤,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致说来,西方对文学虚构的探讨有两种类型:一是模仿论的观点。
它按照文学与经验现实的关系去认知文学虚构,文学被指出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恶搞。
这样一来,虚构问题被放在一种认识论的框架中,文学做为虚构与生活或历史形成投影,虚构话语正视某种现实,文学就是对现实的置换,是一种反观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手段。
模仿论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当代的卢卡契、奥尔巴赫等,延绵不绝;二就是语言论的观点,它基本上就是20世纪初蓬勃发展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语言哲学在文学虚构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这种观点将虚构视作文学语言的一种特定的抒发效果,一种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偏离现象,代表性见解有理查兹(i.a.richards)的“伪陈述”(pseudo-statement)① 、塞尔(j.searle)的“寄生性”(parasitic discourse)话语② 等。
到后结构主义那里,文学虚构的范围被无穷予以不断扩大,沦为与社会历史毫无关系的语言能指的民主自由游戏,“人们已不仅仅把文学中的事件当做虚构,这些事件在获得定义时所表达出来的‘意旨’或‘对世界的观点’,也被当做虚构。
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Rhetorical Criticism-- One of the earliest forms of language stud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study of how language (written and spoken) shapes or affects readers/audience. Looks at techniques for moving or persuading an audience or reader. 2. Romanticism (Wordsworth)-- Emphasis on the Author. The author is the locus of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text is an extension or expression of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feelings.
作品
艺术家
欣赏者
注重作品(文本)本身的批评是客观说 (objective approach), 注重艺术家(作者)的批评是表现说 (expressive approach), 注重世界(语境)的批评是模仿说(mimetic approach), 注重欣赏者(读者)的批评是实用说 (pragmatic approach)。
Through the transactional process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produce a new creation or poem. The text is now defined as an EVENT (or Literary Experience) that takes place and is crea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A new poem or literary work is created each time a reader interacts with a tex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反应论中的读者类型
接受反应论者把读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和视野,注重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他们对读者这一概念有诸多不同的理解,由此造成读者概念的不同类型。
主要可以概括为实际读者和假想读者。
本文从这一角度试图予以梳理。
标签:接受美学读者实际读者假想读者
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到十四、十五世纪,对于文学的研究一直是以作家作品作为中心,读者和阅读接受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读者的存在长期以来被忽视,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西方文论中把研究的对象和视野转向读者,开始重视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不同的文论家理论背景不同,”读者”概念各异,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实际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的读者;二是假想读者,是由接受反应文论家根据文学文本的预期效果得以实现而假想出来的读者。
一、实际读者
实际读者又被译为”真实读者”或者”现实读者”,是指实际阅读文学文本并作出反应的读者,具体地说,他们就是指那些生活在一定时代、环境中形形色色、实实在在地阅读着各种文学文本的个人读者和群体读者。
正是他们通过对文本的直接阅读才使文学文本得以转换成所谓的”文学作品”,从而实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由于不同理论家的方法和理论视角不同,对于这类读者的看法众说纷纭。
他们对实际读者的定义大致有时代读者、个人读者与社会读者。
所谓时代读者是相对而言,从姚斯对垂直接受的研究可以看出,一部文学文本的历史就是一个被读者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而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认识与评价是不同的,这既是由于文本具有的潜在意义非一时一刻所能理解,也是由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审美时尚等限制了一个时代读者的理解与认识,到另一个时代才克服这些限制,如此循环便造成了接受和反应的无限性。
如我国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就是从社会政治意識转向审美意识,再转向文化意识,这三个不同时代的读者意识或多或少会影响个人读者对文学的接受。
所谓个人读者是强调读者的个体性。
在接受阅读时,由于读者的个体因素不同必然会造成每个个体读者有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的阅读反应和阅读效果。
这些因素大致有:个体读者的世界观、审美观、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经历、性别、年龄等外在因素以及个体读者的接受动机、兴趣、审美需要等内在因素。
这在传统文论中已有很多论述。
社会读者主要指一些社会机构如出版社、书店、图书馆、批评机构、文学期刊、教学研究、广播电视以及一些会议如关于文学的座谈会、研讨会、颁奖会等等,他们一般代表了某个社会的、阶层的、集团的意识,带有强烈的倾向性,也往往会利用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影响个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接受。
由此可见,作为接受反应一极的实际读者是具有历史性和个体性的品质,换言之,它以历时性读者和共时性读者的面目同时出现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从而使每一个实际读者的阅读都有别于其他实际读者的阅读。
面对同一个文本,每个实际读者的阅读是惟一而非重复的:这不仅指不同的个体实际读者,即使同一个个体实际读者,不同的阅读时间也意味着不同的阅读历史和阅读经验,许多貌似无关的社会读者也可能引起个体实际读者的种种变化。
因而,每次阅读都会带来新鲜的经验和感受,这就使得阅读过程既充满创造性又有许多不确定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实际读者的研究更复杂也更难于把握。
二、假想读者
实际读者的意义主要在于当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特殊阅读群体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时,就要求助于他,不论文本可能会传达什么判断,它都会反映那个阅读群体各种不同的态度和规范。
研究者可以据此对文学及文本的效果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对不同时代实际读者的研究有赖于当时的文字材料,而实际情况是时间越久远,所能得到的有关实际读者的文字材料就越少,所以研究者就不得不依靠从文学文本中搜集,就得依靠另一种与文学文本关系密切的读者类型---假想读者。
假想读者是与实际读者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就是指接受反应文论家根据文学文本的预期效果得以实现而假想出来的读者类型。
与实际读者不同,假想读者纯粹是一个虚构的读者,没有太多的现实基础,但却可以填补在研究阅读效果和接受反应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任何间隙,因此他是接受反应文论研究的重点。
由于文论家各自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视域不同,给它的定义也五花八门,有吉布森的”冒牌读者”、普兰斯的”零度叙述接受者”、里法泰尔的”超级读者”、伊瑟尔的”暗含的读者”等等。
“冒牌读者” 是美国批评家沃克·吉布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在从事文学批评和研究时必须要认真区别一部文学文本的作者和文本中的说话者(叙述者),叙述者才是真实的,以往的研究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可忽略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即关于读者的区别。
应该从读者身上剥离出来类似说话者的角色来加以研究,这个角色就是所谓的冒牌读者。
“零度叙述接受者”是热拉尔·普兰斯提出的假设性读者概念.普兰斯从强调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出发,认为对在作者与真正读者之间担任中介调停的角色---叙述接受者加以探讨和研究是有必要的,于是他把所有可能接受一部文学文本的各种读者分为三种:真正的读者(手里拿着书读的人)、虚设的读者(作者认为自己是为他而写的、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以及理想的读者(对文本能完美理解的人)。
迈克尔·里法泰尔提出了”超级读者”的概念,这种群体包括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学者以及其他为普通读者提供关键消息的人,正是他们才得以把文体事实建立起来。
伊瑟尔认为”:超级读者就像一个探矿手杖,我们从中可以看见文本中潜在意义的编集密度。
作为一个各种各样不同能力的读者的集合术语,它把
文本启示中所包含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内涵的根据考虑在内,这种根据可以在经验上得到证实。
”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超级读者类似于理想读者。
伊瑟尔对接受反应文论诞生以来有代表性的读者概念进行了研究和批判,并提出了”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指完全按文本的召唤结构去阅读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一种与本文结构的暗示方向相吻合的读者,即受制于文本结构的读者,但它又不是单向地决定于文本的结构,它还包含着读者再创造的能动性和对于作品意义的参与和实现”。
由此可知,接受反应文论家从接受角度来定义读者,把读者分为实际读者和假想读者。
接受反应论者把读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和视野,注重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接受传播学视角.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4]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 霍桂桓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 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