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理论的来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书理论的来源、内容及其意义性探究

110114136 许翠红摘要:“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这六书的名称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一些差别,后人多数沿用许慎《说文·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部分。六书用以解释分析汉字构造,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小学汉字学习等有着重要意义价值。

关键词:六书来源基本内容现实意义

广义上我们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是文字,而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要进行正确而又比较严谨的结构研究分析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和定律做依据基础。六书说则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一、六书的来源变化及定型认可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其中在列举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项目中提到: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而最开始将六书作为解释汉字构造的基本原则并指明内容则是在《汉书·艺文志》中指明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而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学者们理论来源虽相同但对六书有着不同的称呼和次序,后人多采用许慎的六书名称,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二、六书理论的内容涵盖及示例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就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用图形图画的方式描画出来。比如一个圆圈中间一个小圆点,像太阳的形状,故作“日”字;“月”字也同样是天上的月亮的形状中间加了一点来表示的。而合体的象形字,如( 州、洲) 字,中间的三个圈形,是水中陆地形,也是图画,所以眉和州( 洲) 是象形字。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是用抽象的形符,所代表的不是“物”的名称而是“事”的名称。指事与象形的区别,在于是用符号造字还是用图形造字。如“上、下”二字:用两横表示,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的是“下”,而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的则是“上”。

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把两个或多个意思相关的字组合起来,以提示该字的含义。如“休”字,左边单人旁即人,右边木即树,故而合意为人依靠在树旁即为休息。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一般都认为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部分所构成。声旁与汉字的读音息息相关,同一个声旁与不同的形旁组合可以组成读音相像或相同的汉字。如:“茱”,草字头表示一种植物;“蛛”:“虫”表示虫类;“株”:“木”表示树木;“珠”:“王”表示玉石,即外部色泽如玉,而这些字中包涵的“朱”都表示字音。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就是有和这个首字意思相同的情况,就把这个首字授( 古代“受”“授”同字) 给它,再加个偏旁组成新字。例如“叉”字,《说文》:“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错,分开、岔开。“叉”字,这里是说手分杈,分出几个手指。引申为“分杈”或“叉子”。以“叉”字为首字( 建类一首) ,凡遇到“分杈”或“叉子”之类的意思,就把这个首字授给它( 同意相授)加一偏旁组成新字。例如:树分杈就是“杈”,

王念孙说:“叉与杈同。手指相错谓之叉,树枝相错谓之杈,其义一也。”“水分杈就是“汊”,金属的首饰(簪子)分杈就是“钗”,衣分杈即为“衩”。“衩”本意为衣裙下侧开口的地方,至于“裤衩”则更是裤子分出两条裤腿儿了。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说语言中有某个词,文字中没有给它造新字( 本无其字) ,借用一个字音与这个词的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表示这个词( 依声托事) 。假借可以分为无本字,本字后起,本有本字三类。第一类如指事代词“夫”假借的丈夫的“夫”字;第二类如忧戚的“戚”本来借当斧类兵器讲的“戚”字表示;第三类如皮球的“球”。

三、学习六书理论的现实意义

1、对汉字基础教学有指导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初学识字的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以“六书”理论为指导,结合汉字以形表义的根本,将字形形象化、意义化,把看上去十分抽象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传承学习六书理论能丰富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利于汉字文化的推广和发扬光大。

汉代学者创立六书说,对中国文字学的发展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虽然六书的划分及其各自的范围界限有些不那么不清晰切合实际,但这一理论从汉代沿用至今,对我们汉字的基础学习及语言文学的研究传播仍旧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马万金,《对“六书”理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16卷第4期;

2、孙丽曼,《“六书"理论与识字教学》,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月第33卷第5期;

3、姚舟,《古代汉语“六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