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送别诗(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专题——诗歌类别及鉴赏要点

一、赠友送别诗的概念

赠友送别诗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古代诗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

二、赠友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

(2)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3)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

(4)乐曲:《阳关曲》、《骊歌》

三、赠友送别诗常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祝福友人为主,兼抒别情

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6、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

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

依惜别之中。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

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

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

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四、赠友送别诗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常用表现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

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1、直接抒情:一般有两种情况:①描写离别时凄凉

阴冷的景物,既交代离别的地点和季节天气特点,

又暗示人物悲伤的心境,渲染悲凉的气氛,奠定全

诗的感情基调。②描写绚丽明快的景色,即所谓的

乐景,反衬哀情。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

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

满怀信心和力量。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触而伤怀、

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如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

风引雨等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

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

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

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

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

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

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

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

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

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

挚感情。

4、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

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

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

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

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

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

流”。

5、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

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

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

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

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

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

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6、比喻: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

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

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

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

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

的悠长。

7、细节描写:所谓细节主要指不易为人察觉却又最

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微的

行为。理解细节描写的关键是通过外在的行为揣测

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如柳永《雨铃霖》中

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词人以非常细腻

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

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

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

方法外,还应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

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在对这类诗歌进行鉴赏

时,可遵循这样的答题模式:什么景——什么特点

——渲染什么气氛——烘托什么情感。

五、真题演练

1、(12湖北)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有关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

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

简要分析。(4分)

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

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

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

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

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

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

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

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

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

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2、(1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

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

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

凉心情。(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

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

具体分析。(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

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

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