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七年级数学公式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可分为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可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3、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4、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5、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6、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9、(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0、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2、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3、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5、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6、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7、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8、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9、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0、求n的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

指数。

2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22、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3、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

是科学记数法。

24、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5、数或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

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6、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

式里次数最高项的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7、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8、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9、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

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30、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

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31、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3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3、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5、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6、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

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7、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

的是面。

38、经过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9、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40、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1、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

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

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42、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3、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0(平角),

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44、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5、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6、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

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

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

47、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48、买卖问题:

总金额=单价×数量;

数量=总金额÷单价;

单价=总金额÷数量

49、顺流、逆流问题

(1)顺水航向船的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速

(2)逆流航行船的速度=船在静水中速递-水速

(3)顺速-逆速=2水速

顺速+逆速=2船速

(4)顺流路程=逆流路程

50、环形跑道问题

(1)同时同向出发: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行跑道周长(第一次相遇)

(2)同时反向出发: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行跑道周长(第一次相遇)

51、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行距离+乙行距离=总路程

52、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

(1)同时不同地:慢行者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距离=快行者的距离

追及时快者行驶的路程-慢者行驶的路程=相距的路程

(2)同地不同时:乙行距离或慢者所用时间=快者所用时间+多用时间

追及时快者行驶的路程=慢者行驶的路程或慢者所用时间=快者所用时间+多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