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解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风寒感冒,治疗感冒轻证,常配淡豆豉。
散寒通阳阴盛格阳,常配附子、干姜。
葱白 功效主治
通络下乳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
解毒散结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肝经。
发散风寒鼻塞不通
通鼻窍寒痰咳喘
鹅不食草 功效主治
止 咳寒痰咳喘
性味:辛、微温。
药性
归经: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
风寒感冒,常配伍厚朴、扁豆
香薷 功效主治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煎服3~9g
用法用量
发汗解表,不宜久煎;利水消肿,宜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假热下当忌用。
麻黄与香薷皆味辛性温,均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都可用治外感到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以及消肿兼表证者。不同之处在于,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其发汗之力较强、散寒之力较大,但无和中化湿之功,主要用于外感到风寒、恶毒寒无汗的表实证。同时,麻黄又能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也可用于风寒感冒而兼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毒心呕吐,腹泻等等(阴暑证)。因该证多见于暑假天贪凉饮冷之人,故香薷素有“夏月麻黄”、“夏月解表之药”之称。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羌活、白芷、细辛、藁本皆为辛温香燥之品,均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且止痛作用较好。其中羌活、白芷、藁本还能胜湿。四者都常风治风寒感冒或风寒夹湿的感冒,头身疼痛较甚;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白芷、细辛气味芳香,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故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泣者,白芷、细辛尤为适宜。同时白芷、细辛也常用于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不同之处在于,羌活气味雄烈士,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较强,其治痹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自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白芷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也可用于寒湿带下;疮疡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细辛辛香走窜,达表入里,散寒之力较强,表寒、里寒证均可使用。本品又能温肺化饮。也可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少阴头痛,偏正头痛,牙痛;肺寒咳喘。包括风寒咳喘证,寒饮咳喘证。藁本则性味俱升,上达巅顶,善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甚者。
第八章
解表药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功效: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使用注意: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同时,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出汗,解表药用理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且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性味:辛,微温。
药性
归经: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外感表证。治疗风寒证,常配防风、羌活,治疗风热
证,常配银花、连翘。
荆芥 功效主治 透疹止痒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消※※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止※※血吐衄下血
煎服,4.5~9g,不宜久煎。
用法用量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性味:辛、甘,微温。
性味:辛、微苦,温。
药性
归经: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 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常配伍桂枝。
麻黄功效主治:宣肺平喘 肺气壅遏的咳喘,常配杏仁。
利水消肿 风水水肿。
煎服,2~9g。
用法用量:
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宜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均当慎用。
性味:辛、甘,温。
适应范围:解表药主要用治恶毒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配伍方法:使用解表药时应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由于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合清热解毒药。
药性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外感表证
祛风解表
风疹瘙痒
防风 功效主治 胜湿止痛 风湿痹痛
止痉破伤风证,常配天南星、白附子。
止泻泄泻。治疗肝郁乘脾证,常配白术、白芍、陈皮。
用法用量:煎服,4.5~9g。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微温而不燥热,长于祛风解表(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毒风寒、头痛、咽痛,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不同之处在于,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同时,荆芥又能透疹、消疮、止血,也可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血、衄血、便宜血、崩漏等等多种出血证。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滑油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也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身重肢痛;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争;破伤风证,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等;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以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
白芷 功效主治 通鼻窍 鼻渊,常配苍耳子、辛夷
燥湿止带带下证
消肿排肿疮痈肿毒
祛风止痒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性味:辛,温。有小毒。
药性
归经:归肺、肾、心经。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治疗阳虚外感证,常配麻黄、附子。
祛风止痛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细辛功效主治
性味:辛、苦、温。
药性
归经: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
羌活功效主治祛风胜湿
止※※痛风寒感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是不是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胃、大肠பைடு நூலகம்。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祛风止痛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
分类: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有时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生姜功效主治
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解※※毒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附药:1.生姜皮 功能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生姜汁 功同生姜,但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到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
祛风除湿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宜使用。用量过大易致心烦、呕吐。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兼气滞者,常配香附、陈皮,兼痰多者,
紫苏 常杏仁、桔梗。
功效主治 行气宽中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解鱼蟹毒 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温中止呕胃寒呕吐,常规配半夏
紫苏与生姜均辛温,归肺、脾经,皆能发汗解表散寒、解鱼蟹毒。同时,可用治外感风寒,恶毒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二者发汗解表散寒之力皆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不同之外在于,紫苏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毒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万为适宜。同时,紫苏又兼能理气安胎,也可用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胸闷呕吐,以及气滞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生姜则善于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并能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毒。又常规用于脾胃寒证,包括寒儿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呕吐。本品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短命的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服半夏、天南星中毒或炮制半夏、天南星,用生姜以降低毒性。
经过多,皆不宜使用。
麻黄与桂枝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毒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风寒表实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外在于,麻黄辛散苦泄漏温通,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主要是适用于于外感到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同时,麻黄又善于宣肺而平喘息、利水消肿,又常规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至喘咳的要药;风水水肿。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又归心经,本品辛甘温煦,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为缓,故外感到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也常规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动悸、脉结代等证。
药性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 风寒感冒。治疗无汗的表实证,常配伍麻黄;治疗有汗的表虚证,常配伍白芍。
桂枝功效主治温通筋脉 寒凝血滞诸痛证。
心悸。
助阳化气
痰饮、蓄水证,常配伍茯苓、猪苓、泽泻、白术。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伤阴动血,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及孕妇、月
解毒消肿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适量。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胃经。
发表透疹麻疹不透
胡荽 功效主治
开胃消食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
性味:辛,平。
药性
归经:归肺、胃、心经。
发表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柽柳 功效主治
性味:辛、苦,温,有毒。
药性
归经:归肺经。
发散风寒风寒感冒
通 鼻 窍鼻渊,常配辛夷、白芷。
风疹瘙痒,疥癣麻风。
苍耳子 功效主治祛 风 湿
风湿痹痛。
止 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风寒感冒
辛夷 功效主治
通 鼻 窍鼻渊,常配白芷、细辛、苍耳子。
通鼻窍鼻渊,常配白芷、苍耳子、辛夷。
温肺化饮肺寒咳喘,常配麻黄、桂枝、干姜。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性味:辛,温。
药性
归经: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藁本 功效主治
除湿止痛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煎服3~9g。
用法用量: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喉咙,入汤剂易用沙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苍耳子与辛夷均能发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不闻香臭。为治鼻渊之良药。同时,二者也均可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者。不同之处在于,苍耳子有毒,又能祛风湿、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以及风疹瘙痒、疥癣麻风。辛夷则药势上行于头面,善通鼻窍,尤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