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尼采对“理性”的批判
对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解读
对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解读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是尼采哲学的起点。
尼采认为,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站在人生之画面前,将它的全部画意解释给我们听。
而每一种伟大的哲学所应当说的话是:这就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这里来寻求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吧。
尼采一生的工作主旨就是展开人生的全景图,撕开遮蔽在上面的矫饰,让生命的激情绽开。
它可以简化为两个词:重估与超越。
尼采在自传中说:“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就是我给人类最高自我觉悟活动的公式,这一活动在我身上已成为血肉和精神了。
”【1】尼采重估和消解的主要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中的道德观念。
一、重估和消解理性主义(一)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批判尼采在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向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据他自己说,这本书有两个根本性的革新:一是对希腊人的狄奥尼索斯现象的认识,把这一现象视为希腊艺术的根据之一,并首次对此进行了心理学分析;二是首次认识到苏格拉底主义是希腊消亡的工具,是典型的颓废派。
因为苏格拉底用理性对抗本能,而坚决主张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
尼采把苏格拉底作为代表乐观主义理论者的原型,他深信万物的本性皆可穷究,认为知识是真正的万灵药,而错误本身即是灾祸。
深入事物的根本,辨别真知灼见与假象错误,在苏格拉底式的人看来是人类最高尚甚至唯一的真正使命。
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可赞赏的天赋。
甚至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和灵魂的宁静,在苏格拉底及其志同道合的后继者看来,都可由知识的辩证法推导出来,因而是可传授的。
谁亲身体验到苏格拉底式的认知的快乐,谁就必定感觉到,世上没有比编织牢不可破的知识之网这种欲求更为强烈的求生的刺激了。
这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知识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但最后只是“随身拖曳着一大堆不消化的知识石块”,【2】而看不见人格。
尼采对理性主义做了这样的概括:“哲学家们,对表面、痛楚、死亡、肉体、感官、命运、束缚和一切无目的的东西,都报有成见。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与他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
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
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
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家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
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
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
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
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
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
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
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
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
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
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是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
【尼采哲学Ⅲ】尼采为什么要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哲学Ⅲ】尼采为什么要重估一切价值?我们继续分享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思想,前面我们介绍了尼采的生平,以及尼采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签,他为什么说“上帝死了”,这句话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我们继续分享尼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签:那就是,尼采为什么要重估一切价值?在西方,几千年来,有三个信念体系,宗教、理性和道德,前面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是标志着西方宗教信念体系的崩塌,接下来,我们聊聊尼采对理性和道德的批判。
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估西方几千年来,在伦理道德,在理性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体系。
在《道德的谱系》这本书中,尼采对西方道德的来源和历史进行了追溯,道德的起源是什么呢?尼采认为,道德是起源于强者和弱者的等级差异。
弱者不喜欢看到强者的出现,所以用了所谓的“至善”的价值去约束强者。
比如人要有功德心和同情心,要有节制、谦虚和宽容等等道德品质,这些观念看起来很好很高贵,但实际上,尼采认为,这些道德观的起源十分粗鄙。
在传统的道德观念的世界里,人在公众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有教养,但尼采认为,这些道德观念,恰恰束缚了人们的自由,压抑了人的天性和本能。
就像哲学家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除了批判道德观念以外,尼采还批传统的理性主义。
他首先批判的就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理性主义的代表: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批判苏格拉底呢?理性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让我们崇尚科学的精神,认为人的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
但尼采认为,理性的另外一个负作用就是,他也否定了人的本能和欲望。
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罪恶是源于无知,有道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这就等于说,有理性的人,才拥有幸福。
但尼采并不这么认为,尼采认为,过度的理性压抑的生命的本能,反而失去了一个人追求自身幸福的可能。
所以,尼采提出了“酒神哲学”,如果说,理性主义强调用理性思考去理解这个世界,那么尼采就认为,我们应该用身体或者本能去感受这个世界。
尼采哲学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反对把逻辑 、 理性视作形而上 学的根基 , 认为逻 辑和理性都起源于 非理 性, 反对把理 性等 同于人 的本 质, 强调感 官在认识 中的重要性 ; 次, 采主张用主观的相对 的透 视主义取代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 其 尼 从根本上否定客观 的绝 对 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 视既然是 多元的, 透 那么世界也是 多元化的, 是无限可解释 的。正是 尼采哲学的这 些
tk n o i n ai n lt st e f u d to fmea h sc n n sn t r a ig lgc a d r t ai a h o n ain o tp y i sa d ma ’ au e,c n i r o i n a o y o sdes lgc a d r —
ig eo d i zcede o tikta u i a rt x t,b tavct eueo bet e n .S cn ,Ne sh osnt hn ht lm t t h eis u d oa st s f u jcv t t e u s e h s i
p r p ei im ot k h lc fe se lg frto aim ,a d t i k h ti e pe tv so v r e s e t s t a e te p a eo pitmo o yo a in ls v n h n st a fp r ci ei fdie - s st hewo l sas ie sfe n a x li e .I st e e c a a trsi so i h ls p y t a i y,t rd i lo dv ri d a d c n bee p an d ti h s h r ce t fh sp io o h h t i i c
尼采哲学思想浅析
尼采哲学思想浅析尼采哲学思想浅析浅析尼采的悲剧哲学及其对西方传统人生观的超越【摘要】文章梳理了西方两种典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之相对比,主要阐述尼采悲剧哲学的思想以及相对的人生观的超越之处,提倡尼采悲剧哲学中直面现实人生、审美生存的思想。
【关键词】形而上学;尼采;悲剧哲学;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哲学一开始就关注世界问题,进而关涉人生问题。
古希腊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理性的觉醒,经过两千年的过度发展,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西方文明引向了彻底的虚无主义。
此时尼采一反传统理性主义,把目光投向古希腊悲剧艺术,提出酒神精神学说,创立了悲剧哲学来慰藉生命。
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人生观及其困惑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发展的历史即是构建了二元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历史;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贬黜现实生命的过程。
(一)柏拉图式形而上学世界观与乐观主义人生观的缘起泰勒斯的发问“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种下了形而上学的种子。
早期希腊哲学家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水”、“无定者”、“气”、“火”、“四根”、“原子”等,但它们作为本原尚不是精神性的、超验的、超自然存在。
只有当本原被解释为一种根基性存在,作为万物产生的原因、原则时,才潜在的含有二元性质(产生者即始基、本原与被产生者即万物、现象)的倾向。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把世界彻底地划分成存在与非存在两个断裂、对立的世界。
“存在”的世界是完满自足的、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连续不断的一;“不存在者”是偶然的、虚假的、转瞬即逝、不真实的。
只有对存在的思想把握才是真理,而对不存在这生灭变化的现象世界的感官知觉只是意见,与之相对的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
“存在即思维”,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假设被默认为形而上学的前提,并为以后的唯理论打下了基础。
到此为止,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那便是:一个集能动性、创造性、永恒在场性、无限性、圆满性、必然规律性于一体的真实世界和一个集被动性、流变性、有限性、多样性、偶然性于一体的现象世界。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
尼采哲学思想内涵浅析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尼采哲学思想浅析一、叔本华及尼采尼采所处的时代人们高扬理性关注物质生活,认为理性和科学技术能给人带来终极幸福。
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在遇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之后开始瓦解,叔本华将世界本质看做是生命意志,每个个体都被生命意志支配,个体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整个生命受伟大的生命意志的控制,于是摆脱生命意志枷锁唯一的出路就是结束生命。
叔本华自身的学术观点不够彻底,但是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中国清代学者王国维就以亲身经历贯彻了叔本华的思想,他自杀了。
尼采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基调也是悲观的,但是他称自己的哲学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两类,即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
缥缈消极的虚无主义是现代人在否认一切价值观念之后表现出的一种无所适从和自我沉沦的状态,一切旧传统价值遭到否认之后处于彻底的价值虚空之中,丧失信仰无人管束做什么都可以的失控儿童。
而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指在批判一切传统价值之后重新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在对一切旧价值感到失望之时,身处绝境却不自暴自弃,起身反抗从而克服虚无主义,这种反抗精神在尼采思想中就表现为高扬生命活力的酒神精神和权利意志。
其积极的虚无主义使他认识到生命本身的悲剧性质,即能够自由运用理性思索整个宇宙的人生命却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宇宙之间的张力使人必须承认自身的悲剧性。
但同时,在认识到个人是被伟大的生命意志所控制之后,应该勇敢地面对悲剧的人生,用顽强的生命力来战胜掌控一切的生命意志,这也就是尼采与叔本华最大的区别所在。
二、尼采对理性的批判尼采对理性批判的靶子首先对准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强烈地批判苏格拉底以来欧洲历史上的理性主义。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句话成为后世理性主义的开端,这里知识就是理性的代表,苏格拉底认为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才能得出对人类有用的知识。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先驱之一。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哲学、文学和艺术。
尼采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他的理性主义思想激起了无数探索和思索的思潮。
在尼采的思想体系中,理性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和规范的思考方式。
他批判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们过多地依赖传统道德,导致理性被压抑。
他主张以理性为基础,解放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从传统的束缚下解放自身。
尼采主张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如好与恶、真与假等,提出了超人(Übermensch)的理念。
超人是一种追求个体价值和完善人性的理想形态,他们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以自身的意志为指引。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个基于理性主义的理想形态,在这个形态中,人们能够超越传统的道德和规范,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也与现代科学有一定的共鸣。
他强调人类需要基于理性和观察来获取知识,而非凭借宗教信仰或权威的教导。
他批判了德国的哲学传统,认为一味地沉浸在抽象的概念中会导致对真实世界的失去兴趣。
他主张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实践,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尼采并不认同理性主义的绝对主张。
他认为理性是一种有限的工具,不能回答所有问题。
他警告人们不要过分依赖理性,要理性与情感和直觉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认识。
他主张创造属于自己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抱着对抗一切的态度。
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相契合。
他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提倡自我实现。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而非盲从于传统或社会的期望。
这种个体主义的思想在当代社会日益重要,人们越来越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
然而,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他的一些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和极端,尤其是他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以及对权威和宗教的质疑。
一些人认为,尼采的理性主义思想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和情绪的需求,而且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
尼采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也是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尼采认为,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它忽略了人类存在的众多重要方面,使得现代人陷入了重重困境。
首先,尼采认为,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过于理性化的观念,它过度追求的是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和精确性,而忽略了人类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尼采看来,这种观念使得现代人处于一种无法理解的世界中,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目标,感到一种巨大的不安和困惑。
其次,尼采认为,科学主义的世界观也导致了人类对自己的忽视,认为人类只是一种机械的存在,只能被机械的规律所支配。
这种观念忽略了人类的意志和意愿,使得人类变得面无表情、僵化而且无法适应变化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孤独、焦虑和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有何意义。
最后,尼采认为,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对宗教和艺术的重要性进行了扼杀。
它认为宗教和艺术只是一种虚幻的幻觉,不具有真实性和价值。
但实际上,宗教和艺术是人类达到精神境界的另一种途径,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理性范畴,寻找到更高级的天堂和美好世界的感觉。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是对现代人思想层面的深层次剖析。
虽然科学主义世界观有自己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并不是化解现代人存在所面临的问题的最佳方式。
相反,尼采认为人们应该重新寻找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发掘拥有自己思想和感受的独特性。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适应变化的世界,实现自我完成和自我超越的突破。
尼采与理性
尼采与理性摘要:尼采作为十九世纪后期以来十分重要的哲学家,是西方古典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
他对理性的积极批判使人类的思想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多数人都聚焦他的非理性时,却鲜有人去审视他与理性的微妙关系。
本文试就尼采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尼采、理性、非理性、酒神精神、强力意志尼采,这位十九世纪后期的思想大师,是现当代的人们进行哲学思索和人类前途走向探寻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长期以来,由于他狂放不羁的秉性及作品的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使他成为一位最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他对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对于当时受希腊理性主义思潮和基督教传统及人道主义精神所主宰的西方文明、现代文化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更是向世人大声疾呼“上帝死了”,他给他的时代和之后的时代以震撼。
尼采的震撼力,其中一个方面便是他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积极批判。
欧洲的近代是理性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几乎十六世纪以后的思想家无论他信奉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同趋于一个共识,即尊崇理性,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相信“知识就是美德”,相信科学能够造福人类。
进入十九世纪,对理性的批判并非尼采一人,早在他之前,备受尼采推崇的另一位思想大师叔本华就为了批判传统理性而奋斗多年。
叔本华逝去,尼采在接触叔本华哲学之后,便渐渐地成为批判理性的新旗手。
长江后浪推前浪,尼采的批判比叔本华来得更深刻,也更有破坏力,使西方传统哲学面临严重的危机。
正是由于尼采不遗余力的理性批判,不得不使人们给他的哲学冠以非理性之名。
也正是由于他如此卓越的功勋,每当人们在梳理二十世纪以来的人本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时,都会对他进行诸多沉思,因为他告诫人们应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危险的、破坏生命基础的势力,倡导理性,用理性去劝阻本能,无疑是灭绝生命的激情和欲望。
在尼采看来,“艺术比知识更有力量,因为它渴望生活,而知识却只是惦记着它的最后目标——剿灭。
谈谈你对尼采人性思想的理解
谈谈你对尼采人性思想的理解首先我对于尼采人性思想的总体感觉是与中庸所提倡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这是一种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我们既不能常常通过否定现实逃避现实来应对苦难,也不要过度的强调理性,追寻所谓的真理等从而丧失了一个人人性上的生动。
尼采之于人性的思想在于否定极端化,肯定超越性个性以及差异化的整体。
对于人性方面,尼采的最主要的批判思想有批判虚无主义即“否定的虚无主义”以及对传统道德和形而上学的批判,称之为“人性的太人性的东西”。
对于虚无主义其实比较好理解,当一个人在遇到不顺的时候会很正常地幻想如果我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如果我有这样的能力等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日梦”。
“上帝死了”无疑是对这种思想的鄙夷和讽刺,读遍了漫长历史,人们口中祷告的上帝真的存在么,若果他存在,那么眼前的历史又是谁来书写的?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抨击在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中就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否定逃避现实,那么就会很自然地变为一个弱者,一个强者是不会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强者的。
所以,我们要正视苦难,正确面对苦难,我以为,面对苦难最好的心态莫过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纵然苦难会让我们痛苦,可是一味的逃避真的就躲得掉么,它就在那里,只不过你连正眼看它的勇气都没有。
纵使难过,纵使悲伤,忍着痛抹一把泪水,继续上路便好。
苦难就像一柄大锤子,如若你正视它,便会将你锻造得越来越坚毅。
另一方面,是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
形而上学最显著的特征是认为变化、生成和矛盾的世界是虚假的,热切渴望一个真实的、绝对的、无矛盾的“存在”世界。
这种说法对于尼采来说是深恶痛绝的,这种对于生命力增长的否定,是有损于生命力的,这种只注重于逻辑思维推断而忽视人的劳动产物的想法无疑是极端的。
那么什么是为尼采所肯定的,我想这里就必然要提到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毫无疑问尼采对于权力意志是持肯定的态度的。
尼采对西方传统道德价值的批判
浅谈尼采对西方传统道德价值的批判摘要:尼采立足于人的生命意志,批判了西方传统道德价值。
他认为道德价值是人为的,起源于非道德的人类欲望;基督教与理性主义哲学的道德,设置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与道德价值的分离,造成了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并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
故而尼采否认任何客观的道德价值,主要以“善恶彼岸”的价值立场,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中心的自然主义道德,并提出了“超人”的理想人格。
关键词:尼采;价值批判;非道德中图分类号:b51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78-04自诩为“第一个非道德主义者”的尼采,对西方传统的道德价值做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在他看来,“包括康德在内的所有哲学家都是在道德的驱使下工作的”[1]33,他们不过是在为自己向来坚持的道德观念寻求各种形式的合理化证明,却从未怀疑过道德价值本身。
因此,尼采大胆地说,“我们必须批判道德的价值,首先必须对道德价值本身的价值提出疑问”[2]6。
他认为价值的中心是人,正是人创造了有价值的世界。
价值高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
若道德本身正与这样一个目的相反,若道德会导致人类的退化、颓废和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换取此刻的舒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道德的价值?正是怀着这样一个疑问,尼采开始了对道德的批判。
一、关于道德价值的起源(一)基于生命意志的价值观尼采对道德价值的批判,是与他的人性论相联系的。
受叔本华的影响,尼采认为人性的真实本质乃是意志,理性只是意志的工具。
但他又反对叔本华的二元论思想,反对将意志视为超越本体,以及将意志理解为单纯求生存的欲望。
尼采认为,意志追求生命的自我表现、自我创造与自我扩张,它在个体生命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对异己的东西和弱小的东西的占有、伤害和征服”[3]186。
这种意义上的意志,被尼采称为“权力意志”,人应当努力追求权力意志的实现。
以此为标准,尼采对善恶的定义是:“凡是增强我们人类权力感,增强我们人类的权力意志以及权力本身的东西,都是善……凡是源于虚弱的东西都是恶”[4]68。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摘要】尼采是一位对传统观念持批判态度的哲学家,他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颇具深度。
在对真理的批判中,尼采认为真理是由特定权力关系和需求所塑造的产物,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而在对道德的批判中,尼采指出道德是基于弱者的利益而建构的,他主张超越传统道德规范,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力。
尼采的批判思想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对人类认知和行为准则的重新思考。
尽管尼采的观点颇具争议,但他的思想却为人们带来了对真理和道德更为深入的探讨,激发了人们对于权力、自由和个体价值观的思考。
结合尼采的批判和观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真理与道德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进而拓展我们对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关键词】尼采, 真理, 道德, 批判,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引言"是文中的开端,也是引领读者进入主题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
尼采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在其著作中对传统的观念提出质疑,并倡导人们重新审视真理与道德的概念。
尼采认为,传统的真理观念是一种权力的工具,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观念则是一种约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与创造力。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尼采对真理与道德的批判,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尼采的思想,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思考与反思。
2. 正文2.1 尼采对真理的批判尼采对真理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之上。
尼采认为,传统的哲学观念中,真理被视为客观存在的绝对标准,而这种观念导致了对人类主体性的忽视和剥夺。
他指出,现代哲学一直试图通过客观的、普遍适用的真理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存在,然而这种真理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无法充分理解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多样性。
尼采认为,真理是由人类主体根据自身经验和感知构建的,而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独立实体。
他提出“意志到权力”的概念,主张真理的建构应该是个体主体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接受外部规范的过程。
重估一切价值(尼采)
重估一切价值尼采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它改造了许许多多构成西方思想遗产的观念和价值——例如理性、自然、上帝、时间、宗教和德性等等。
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而此颤栗的最后意义尚未被估价出来[1]。
加达默尔在90岁的时候曾评论道,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2]。
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福柯、德鲁兹和德里达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大陆哲学家。
而他直接影响的文学家也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在英美,他的著作逐渐被广泛接受,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人们发现第三帝国完全不知羞耻地歪曲了尼采的著作,纳粹对他的哲学所作的解释是令人无法容忍的误读。
不过,除了许多认真细致的诠释之外,有些误读也扩大了尼采的影响。
他的思想一直被视为一种过程形而上学,并把他和柏格森、怀特海和新达尔文主义者相比较。
他还被解读为一位伦理学家,一位以权力意志取代了上帝的奇怪的神学家。
他的哲学更通常被理解为虚无主义的,只是一大堆无从确证的信念和洞见,支撑生存的希望和信心。
但尼采不是一位形而上学家、道德学家、神学家,在这些词的通常意义上也不是虚无主义者。
他的思想力度已经穿透并超越了那些构成宗教、道德和哲学传统的价值、观念;同时,他又开启了一种思考和评价的新方式。
尼采哲学与其说主要是在致力于构造一个完美的思想体系,并加以不断的修正、补充和捍卫,倒不如说是一个生命的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的过程。
正如尼采借查拉斯图特拉(或译苏鲁支)之口所说的:‚这便是生命亲自说给我听的秘密:‘看呵’,他说,‘我便是那必须时常超过自己的东西。
……’‛[3]尼采自幼身体孱弱,但勤奋好学,极具语言和音乐天赋,且生就了特立独行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气质。
1865年,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的尼采,与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一见如故,并为之倾倒。
浅议尼采的伦理思想
浅议尼采的伦理思想作者:陆婵彬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4期摘要: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对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开始了他唯意志主义的哲学之路,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在伦理学上的探索。
尼采认为,道德主要有两种类型,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本文以此为基础,探讨尼采的善与恶、良心与谴责等伦理思想。
关键词:尼采;主人道德;奴隶道德中图分类号:B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04-02一、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在尼采之前,理性被奉为可靠的,相对的,感性是不可靠的。
这是从古希腊到叔本华、尼采之前的欧洲哲学以来的哲学传统。
这个传统最初形成于古希腊。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的口号,当将知识当做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时,理性就会被推到很高的位置,以至于认为理性是万能的了。
既然如此,拥有理性就行了,人的直觉和本能这些感性的东西都没有了用处,最后被忽略、被否定了。
人们一方面否定感性,认为只有摆脱感性束缚的知识才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却不能说明为什么理性为何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于是,在资本主义没落的十九世纪,被奉为神圣的理性的秩序和道德观念已经弊端辈出,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日益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时代提出了它的需要:对以往一切重新评价,给未来指路。
此时,尼采已经察觉到了西方文化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转折,他明确地指出当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堕落和虚无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念,被禁锢在神学的领域,变得麻木、软弱了。
这一切都是理性主义传统所导致的,因此,必须批判以往那些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做真理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
这样,尼采开始了他以权力意志为理论基础的伦理探究。
二、神话来源尼采的思想,包括权利意志、价值重估以及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都源自酒神精神。
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
试析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性主义道德的批判
作者: 杨茂明[1]
作者机构: [1]深圳大学,广东深圳518060
出版物刊名: 贵州社会科学
页码: 11-15页
主题词: 理性主义道德;生命;实践性
摘要: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性主义道德始终站在肯定“酒神精神”的立场上,批判其张扬抽象理性以贬损真实生命。
尼采认为,理想主义否定了身体生命的基础性,残害了生命的活力和创新;其个体幸福主义削弱了人的生命力,促进了人的生命的虚无化;其普遍主义维护了世界的颓废统一性,压制了人的生命的个性化创新。
尼采的批判从微观个体层面揭示了古希腊理性主义道德的对抗和异化性质,维护了道德价值取向的现实生命维度;其根本局限在于离开了人的实践性来理解这种道德,没有发现其历史的合理性。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
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赵修义本文提要:尼采著作中,真理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合义。
辨析这些不同含义便可看出从否定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入手,根本否定认识论范围内的真理,进而否定本体论上的真理(即真实),把真理问题归结为价值问题,并且把“真理”视为少数强者通过灵感和直觉获得的体验,以及运用想象力和虚构力所创造的人生理想和世界图景,这就是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思路。
真理问题历来是哲学论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尼采的哲学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他在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方面的诸多思想。
然而,尼采对真理问题的论述,有许多互相矛盾的论断,给人以扑朔迷离的印象。
他时而声称:“并没有什么‘精神’,也没有什么理性,什么思维,……什么真理,这一切全是无用的虚构”(1),“根本没有真理“(2)。
时而又说:“我是真理之声”,“我是第一个发觉虚伪之为虚伪而发现真理的人”。
(3)那么,尼采在真理问题上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主张呢?如果有的话,何以作出如此矛盾的论断呢?笔者认为,尼采虽然常常被称为诗人哲学家,他的著作本身往往是格言、片断的汇集,似无严密的逻辑,但他的思想仍有其一以贯之的内在联系,在真理问题上也是如此。
不过,尼采在表达这些思想时,往往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同一个概念以不同的含义,使人难以捉摸。
就“真理”概念而论,尼采有时是指认识论上的真(与错误相对立),有时是指本体论上的真实(与虚妄相对立),有时则是指价值论上的真诚(与虚伪相对立);在认识论范围内,有时是指符合论意义上的真,有时又是指效用论意义上的真。
辨析这些不同的含义,澄清尼采在不同场合不同论断的真实意义,便可理出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主张,从而加以恰当的评价。
本文拟就此做一尝试。
一真理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中主要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标准等等,一直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符合论的真理概念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观念。
所谓“符合论。
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命题或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尼采哲学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尼采哲学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周莉
【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7)006
【摘要】尼采哲学具有鲜明的反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尼采对理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反对把逻辑、理性视作形而上学的根基,认为逻辑和理性都起源于非理性,反对把理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强调感官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其次,尼采主张用主观的相对的透视主义取代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从根本上否定客观的绝对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透视既然是多元的,那么世界也是多元化的,是无限可解释的.正是尼采哲学的这些特点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其哲学具有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周莉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合肥,2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47
【相关文献】
1.后现代主义:一种应予理性审视的反理性文化思潮 [J], 董明
2.理性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与反进化理论——以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为视角[J], 冯合国;朱学兰
3.对后现代主义反主流心理学整合观的理性思考 [J], 李炳全
4.尼采哲学反本体论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J], 周莉
5.论尼采哲学中反理性与反基督教的联系 [J], 葛欢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
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探究其深层含义及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体人生的启示。
尼采,作为19世纪德国的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人哲学,作为尼采哲学体系的核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理解与实践指导。
我们将概述尼采的超人哲学的主要观点和理念。
通过对尼采著作的深入解读,我们将揭示超人哲学的核心思想,即超越传统道德束缚,追求自我实现和创造力的人生理想。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尼采对于个体自我超越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现代社会道德困境的批判。
本文将分析尼采超人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从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出发,探讨超人哲学如何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也将反思超人哲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过度自我中心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问题。
本文将对尼采超人哲学的现代价值进行评估。
我们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超人哲学,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通过这一探讨,我们期望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二、尼采“超人哲学”的内涵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一种独特的哲学理念,它突破了传统哲学的束缚,提出了全新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在尼采看来,超人是一种超越了传统道德和伦理束缚,追求自我实现和内在力量的人。
超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以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为核心的新时代。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的人。
他不再被传统的道德和伦理所束缚,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理想来塑造自己。
超人敢于面对生命的痛苦和困境,他通过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来克服这些困难,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尼采的超人哲学强调了内在力量的重要性。
超人不仅仅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更是一个具有强大内在力量的人。
这种内在力量包括了创造力、意志力和生命力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超人能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内在力量,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强大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认为,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世界或理性的世界,这类世界全是虚构出来的。他还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表现为逻辑性,是因为我们事前就把这个世界逻辑化了;同样,这个世界之所以对我们呈现为一个理性世界,也是因为我们事先就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它了。[8]所以尼采反对把这种关于世界本质的理性的解释看作真理,他认为它们只是谬误的堆积。在他看来,柏拉图以来的所有真理体系都是对理性世界的虚构,或者是对这一虚构的注释,没有一样是真的。
第三,他反对逻辑虚构的体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价值标准,并用它对人类进行精神统治。他认为,对真实世界虚构的最高阶段,就是最高道德的设置。他反对用道德的眼光看世界,更反对道德对人性的禁锢。#p#分页标题#e#
理性的骨架和根基当然是逻辑,但尼采所要批判的重点是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虚构出来的道德体系。他并不否认逻辑的实用价值。把道德归结为逻辑的虚构,因而和理性联系起来,这正是尼采慧眼独具之处。在尼采看来,道德正是理性错误发展的极致。
尼采说,逻辑从何而来?当然来自非
逻辑,这非逻辑的范围本来必定是极其广阔的[4]。他认为, 逻辑的产生完全出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它在开头并不被看作真理。尼采指出:逻辑一开始被看作缓解剂、表达方式不是真理后来它起了真理的作用[5]。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必须对所面临的情况迅速作出判断, 以便行动。渐渐地,一种思维的化繁为简的习惯养成了。没有这种习惯,人类就很难生存。因而这就说明了这种习惯形成的原因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完全出自人本身的欲望和生存所迫。[6]这种习惯长期积累,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通过一些形而上学家之手,被精致化为一套系统的逻辑理论,以致于被看作绝对的、自明的真理。它的出身则被人所遗忘。
其次,理性不但起源于逻辑,它在本质上就是对逻辑的迷信。尼采认为,正是这种迷信造成了形而上学的虚构,造成了对现象世界的不信任,造成了精神和肉体的分离,造成了精神的实体化和人性的迷失。近代理性主义者对待理性的态度可以说是对逻辑迷信的典型:一、他们不但以逻辑作为思维的唯一出发点,而且把逻辑思维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他们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逻辑,认为世界本身具有逻辑性;第三,他们把人视为理性的动物,认为人在本质上也是受逻辑支配的。[1]
尼采作为一个非理性主义者当然不承认逻辑的权威性和绝对可靠性。他否认逻辑是先天自明的真理,并反对那种假定逻辑作为真理来源的做法。[2]由于这个前提, 他对那种由逻辑产生出来的真理不抱任何信任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他看来,逻辑只是一种人为的工具,由它产生的被视为真理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只能是有人运用逻辑进行的主观虚构。也就是说,这种逻辑的真理是有人强加给客观世界的。他说,在我们看来,世界表现出了逻辑性,因为我们事前使世界逻辑化了。[3]的确,任何逻辑虚构的真理都不是世界本身的意义,尽管它有时被标榜为客观的。由于自柏拉图以来的所有形而上学体系、宗教体系及其他价值体系都是建立在逻辑虚构之上的,所以尼采把它们统统归结为理性,加以否定。
3.理性的非理性起源
尼采认为理性从一开头就错了,它不应该从逻辑出发。他指出了逻辑本身是不可靠的,认为由它构造出来的真理的体系也是错误的堆积,从而剥夺了理性合理性的权力。而且他还指出逻辑起源于非逻辑就等于说理性起源于非理性。这就等于说理性背后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并把理性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全部拆除了。
尼采哲学有个非理性的标签,所以要想弄懂尼采哲学,就必须弄清尼采所说的理性、非理性究竟指的是什么。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可以说是理解尼采哲学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比较完满的解决。人们尽管对尼采哲学中所涉及的理性与非理性这两个概念理解不同,但由于大家都使用着同一语词说着不同的意思,所以争论不但毫无结果,反而使问题变得越发扑朔迷离、难以把捉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对尼采的误解是惊人的。
归纳起来,尼采对理性的批判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他否定理性的基石逻辑的绝对可靠性和权威性。他认为逻辑起源于非逻辑,并不是先验的、自明的真理。在他看来,逻辑只具有工具的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他反对理性主义者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逻辑。他认为,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逻辑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所谓真实世界或理性世界全系形而上学家们用逻辑虚构出来对抗现实世界的。所以,这里同时具有双重含义:在反对逻辑虚构的同时,又反对逻辑虚构的体系。
首先,这一虚构是由把概念实体化开始的。这一虚构就是把所有从个别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统统看作是真正的存在,看作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而把现象世界中和这些一般相对的个别的具体事物看作是非存在,是一般的摹本。我们知道,一般就是逻辑中的关于某事物的概念。因而,这一虚构是借助同一律进行的,是其他虚构的前提和基础。尼采说,在我们长期推行了同一化,简单粗糙化之后,我们就成了物、同一物、主体、谓语、行为、客体、宾语、形式的人了[9]。
其次,就是把这些虚构出来的实在用因果律串联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这些存在进行等级分类,设置一个最高级的存在作为其他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如上帝、天国之类。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秩序俨然、有条有理的理性世界就形成了。然而尼采认为,这些最高等级的存在更是最大的编造。它们和现象世界毫无任何对应。他说,他们正在伪造存在物,把并不存在的东西统一起来[10]。
(一)无论理性具体所指是什么,在它所处的时代,总是被认为完全合理、绝对正确的。
(二)虽则时代不同,被称为理性的东西总离不开逻辑,并且其自身也表现为一种方法论。
(三)被称为理性的东西总要以一种最高价值的身份出现并形成对它的信仰。
首先,逻辑是理性的前提。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起,逻辑就诞生了。没有逻辑就没有形而上学。而宗教神学和关于天国、上帝的一切基督教的知识体系都是在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可以说,神学也离不开逻辑。到了近代,理性主义更是把逻辑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说宗教神学和逻辑的联系比较间接,那么理性主义和逻辑简直就是混然一体了。逻辑是理性主义者手中的唯一权杖和武器。所以,在尼采看来,逻辑是一切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一切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大厦的营造都离不开逻辑作工具,作框架。
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另有一套和传统理性主义相反的解释世界意义的道理。正因如此,他以非理性主义者自命,称他的哲学是非理性主义的。他坚持只有自己的非理性才是大理性,是大地的意义,而传统理性主义的理性则是错误的堆积。总之,他要向世人表
明的是:被称作理性的东西并不合理,而他的被称作非理性的东西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
理性在不同的时代所指不同,有时身份、名称也有所变化。在古希腊,理性意味着正义、正当;在欧洲的中世纪,宗教的教义被认为是理性,上帝就是理性的代言人,信仰上帝就是理性的;到了近代,理性又成了唯理主义哲学派别用以和经验主义哲学派别的经验相对抗的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尽管两个派别在本质上都是理性主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性又演变发展成了反对宗教迷信,宣扬人性解放的科学精神。但是,无论理性这个概念如何演变发展、改头换面,在不同时代有三点是不变的:
尼采认为,自然界仅有必然性,没有命令者,也没有服从者,也没有违反者[12]。只有现象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他反对这种虚构,认为这种虚构是形而上学家们不诚实的表现。他认为这个所谓的理性世界是消极的、毫无意义的。他说,人们对形而上学的世界只是断定一个他在,一个达不到的、不能理解的他在,一个具有消极性的东西,关于它的知识将是一切知识中最无用处的[13]。因而,他主张完全取消它。
理性世界是由逻辑虚构而成的,那么这种虚构是怎样进行的呢?尼采认为,理性世界的形成实际上是和形而上学的形成分不开的,虚构的活计全是由形而上学家们一手操办的。在尼采那里,理性世界、真
正的世界和形而上学的世界都是同义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所谓理性,对尼采来说,就是逻辑及其虚构的体系。对他来说,狭义的理性就是逻辑本身,而广义的理性就是逻辑虚构的体系,包括所有的价值体系。理性就是实体化为绝对存在的逻辑。
2什么是尼采所反对的理性
理性之所以被称为理性,并受人尊崇,是由于它被认为合乎道理,绝对可靠。长期以来,理性就是正义、公理的同义词。然而,一批包括尼采在内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却对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他们否认它的绝对可靠性和权威性,并把它贬入谬误的一栏。他们认为理性本身是错误的,是虚构的,不配以绝对正确的身份自居,已成为不合理的东西了。这就是尼采所说的理性的迷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理性的世界就是把逻辑实体化。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已经彻底忘了这个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也就养成了一种完全把逻辑的标准看作世界的标准的习惯。可以说,这是十足的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
按照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世界就是一部机器,人只是这部机器中的链条的一环,只是服从于最高存在的傀儡;人已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已被割裂为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因而,尼采认为我们不应该相信这种以反对生命为目的的形而上学和这种看不出任何生命迹象的理性世界[11]。
逻辑的非逻辑起源说明了理性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在的存在,也不是天经地义的真理。逻辑明明是起源于非逻辑的制作,为什么非要把它看作客观存在的真理呢?原来是为了进一步的虚构。
二、对理性世界的完全否定和对旧价值体系的彻底摧毁
1.形而上学与理性世界的虚构
正是借助于逻辑,形而上学家们构造出了理性世界。这一理性世界的实质是逻辑的。然而,这一逻辑虚构出来的东西却被认为是唯一真实的,现象世界反而被认为是它的摹本,是不真实的。尼采认为,逻辑对真实世界的虚构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谎言,理性世界是编造出来的。[7]
关键词:理性 非理性 逻辑的虚机 理性的迷途 价值体系 肉体 生命
尼采哲学曾是是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已基本做到了归还其本来面目。在分析、理解尼采哲学时,人们逐渐用哲学的眼光取代了政治的眼光。他的许多哲学范畴,比如超人、权力意志等等,都得到了比较公允的哲学解释。然而,尼采作为一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身份是难以改变的。这不仅已成为不同哲学派别所公认的定论,而且尼采也以此自命。毫无疑问,尼采是反理性的,但尼采所反的理性是什么呢?由于人们哲学观点的不同,对尼采哲学中所涉及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实质,有着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