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的教学反思

思源中学代米良

对于教学环节的反思:1、对新课导入的反思,对于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展示图片:远古时代人们用火取暖、获得熟食等,古代人们利用火冶金、烧制陶瓷、制造火药等,到近代内燃机、蒸汽机也是利用到燃烧的知识;再到当代圆梦太空燃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凸显火对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到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紧接着出示火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火,因此让学生强烈的感知学会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如此重要,激发求知欲和责任感。

2、对于燃烧定义的建构,我是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做过的红磷、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实验的现象,归纳出燃烧的一般特征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以此得出一般意义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追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呢?出示酒精、水、石头、蜡烛、纸张等一些常见的物质,要求学生依据经验判断它们是否能燃烧。在学生判断石头能否燃烧时,我展示了火烧圆明园的遗址图片(几根石柱),这个事实再次说明石头没有可燃性,并将情感升华到少年强、中国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听课的老师在评课时提醒说一般的石头是没有可燃性,但是若含有二硫化铁的石头是能燃烧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精准。

3、对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拿起蜡烛,问蜡烛是可燃物,为什么现在它不燃烧呢?学生回应,需要条件。进入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设计实验印证猜想。当学生对比试管中的白磷、热水中的白磷、试管中的红磷变化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条件: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我追问:如何让热水

中的白磷燃烧起来,目的是通过深挖来巩固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种方案,其中曾维朵提到用镊子将白磷取出,观察是否燃烧。在备课时我预设到会有学生提出此方案,我考虑到,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空气,而且五氧化二磷若与水结合会生成有毒的偏磷酸,因此我事先准备了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视频,当学生提出来时,我鼓励了她有智慧的方法,考虑到环保我们观看视频,并渗透了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环保的理念。我再次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若不改变条件让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同学继续发散思维,找到方法。此环节在课后的导师们评课中,我认识到我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完善:(1)重视结论更应该重视过程,思维过程到得出结论,要舍得留足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2)重视收集证据。(3)重视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4、对于灭火方法的教学,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找到熄灭蜡烛的方法最多。这个活动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面和度都很广泛。第一个小组起来发言时一下子说出了五种方案分别是:用嘴吹灭;用剪刀剪掉烛芯;用水浇灭;用沙子盖灭;用烧杯罩住。别的小组看到这种情况就急了,自己想到的方案全都被第一组的同学先说了,这时张北洋同学急切的站起来,直跺脚,又急又气,我鼓励他冷静一下,还会想到不同的方法,没想到张北洋也说出了好几条方法:用二氧化碳;用干冰。林彦俊又站起来说可以用稀盐酸。许雅刻又马上起来反驳说“不能用稀盐酸,应该改为碳酸,利用碳酸不稳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来灭火。这个环节生生、师生互动热烈。这个环节吴益平老师在评课时,提醒说“教师若能将众多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出各自的灭火的原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温度更有深度而且学生的思维更是深刻的不肤浅。”赵放老师评课时也说到,课上老师不要急迫的将答案告知与学生,要深挖、重生成资源,新课时老师舍得放手,不要

计较教学的内容是否完成进度,要关注学生的学,今天的放手是为了明天的放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