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合集下载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关键词 :真一之 气 ;生命哲 学 ;源头 ;能量 ;告诫 中图 分 类 号 :B95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04—7387(2012)03—0107—05
气 的思想 一直 是 贯穿 中国思想史 的重要 内容 ,是 一 个涉 及 十 分广 泛 的 哲学 范 畴 ,遍 及诸 子 百 家 的 典籍文献。“气”一字在甲骨文已经存在 ,H 学界认为最早赋予 “气”以哲学 内涵的是西周太史伯 阳父 关 于地 震成 因乃 “天地 之 气 ”过 序 所 致 。 2 古 代 中 国哲 学 认 为 ,气 是 精 微 物 质 ,是 万 物 之 始 基 。《淮 南 子 》云 :“天 地 之 合 和 ,阴 阳之 陶化 万 物 ,皆乘 一 气 者 也 。”又说 :“道 始 于 虚 露 ,虚 生 宇 宙 ,宇 宙 生气 。 气有 涯垠 ,清 阳者 薄靡 而 为天 ,重浊 者凝 滞 而为 地 。”_3 古代 中国人 向来认 为 天地 的生 成 皆源 于气 ,轻 阳 的气相 互摩 荡 向上生 天 ,浊重 之气 逐渐 凝 固为 地 。又譬 如《管子 ·内业 篇 》:“凡物 之 精 ,比则 为生 。下 生 五谷 ,上列 为 星 。”
1 07
பைடு நூலகம்
I;; 学 2o12年第3期
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气此一概念的涵义极其深远宏富,在中国民问信仰 中,诸如 医学、风水 、建筑、艺术 、 养 生乃 至人 事命运 的解 释等举 凡世 间一 切 事物 几 乎 皆可 与之 相 涉 。真 可谓 六 合 为 巨 ,未 离 其 内 ;秋 毫 为小 ,待之成 体 。天地氤 蕴气 聚气散 ,化 生万物 ,展示 着无 穷无尽 的生命 力 。 J
中 国古 典生命 哲 学与 医学 名著 《黄 帝 内经》对 气 的论 述 极 其 详 实 ,《难 经 》所 言 生 命 之 元气 与 道教 内丹 学 “肾间动气 ”的认 识 不谋 而合 ,元 气是人 体 生 命 最 原始 的动 力 ,由先 天 之精 气 化 出 ,藏 于 肾脏 ,在 后 天依赖 水谷 精微 滋养 。这些认 识 今天 已经 成 为 中医学 的基础 理 论 。王充 说 :“元气 ,天地 之精 微 也 。” “万 物 自生 ,皆禀 元气 。” 认 为 元 气 是 宇 宙 万 物 的本 源 ,这 是 第 一 次 将 “元 气 ”作 为宇 宙 之 终 极 范 畴 。 张载说 :“太虚 即气。太虚者 ,气之体 。气之聚散于太虚 ,犹冰凝释于水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汉代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全面归纳了气 的思想 ,诸如 四时之气 、五行之气 、寒暑气 、血气 、伦理道德气 、乃 至治 乱 之气 、中药 之药气 等 十多 个义 项 ,涵盖 了 自然 、社会 、生 命 、伦 理 、精神 和人 事各 个 方 面 。特 别 是 , 赋予 气 以道德 属性 显示 了中 国文 化 的伦 理特 质 ,如 孟 子 的浩然 之 气 。王 充认 为 伦理 道 德是 元 气 的 内在 固有 的属 性 ,所 谓 “俱怀 五 常之道 ,共 禀一 气而 生 。” 董 仲舒 将 阴 阳二 气对 应人 性之 善恶 。中 国古人 在 寻思 宇 宙 的生 成 和生命 的起 源 时 ,独 创这 种 似物质 非 物质 、似精 神非 精 神 的最适 于直觉 体 验 的 “气 ”论 , 透视 了 中 国传 统 的混沌 模糊 的觉性 思维 方 式 。 陈荣 捷 教授 将 “气 ”翻译 为 the prime force,李 约 瑟 译 为 subtle spir its.乃至 breath,air,vital f luid等 ,其 实这些 译 词俱不 能传 达 中 国气 的独 特 神韵 。实 际 上 ,在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道家哲学中。

道家认为,气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也是万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力量。

在道家的理论体系中,气具有广泛的内涵和丰富的意义。

本文将对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天地之气道家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相反而统一的力量构成的。

其中,阳气代表着积极、明亮和阳光的力量,而阴气则代表着消极、阴暗和阴冷的力量。

天地之气指的就是太阳、星辰和大自然中的气息,是源自天地的原始能量。

天地之气是道家修炼的基础,也是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

通过与天地之气的合一,道家信徒可以获得灵感、智慧和力量。

同时,天地之气也提醒着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人之气在道家哲学中,人之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力量和精气神。

道家认为,人之气是人体健康和长寿的关键,也是修炼道法的重要基础。

人之气分为天生之气和后天之气。

天生之气是指人类在出生时所具备的先天能量。

这种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气质和体质。

后天之气则是后天通过修炼、锻炼和饮食等方式所获得的气息。

道家强调养生保健,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运动来调整人之气,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三、道之气道家认为,道是整个宇宙的本源和根本。

道之气是指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形无象。

道之气是道家修炼的目标和追求,也是实现个人内心平静和超越的关键。

道之气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无法凭借物质世界的限制来描述,只能通过感知和领悟来体验。

修道者通过冥想、打坐和内观等方式,逐渐领悟和体会到道之气的存在和力量。

通过与道之气的合一,修道者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地。

四、神仙之气在道家哲学中,神仙之气是指修炼者所获得的超凡能力和灵性气质。

神仙之气超越了人类世俗的局限,具有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力量。

神仙之气是道家修行者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神仙之气通过修炼和悟道达到,它从内心到外在的彰显都不同于凡人。

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4、神气精

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4、神气精

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4、神气精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 4、神气精神气精:人身中之道物,分言则有神气与精之别。

神与气既是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又是生物体感知和精神现象产生的基础。

而精则是神与气交合产生之物,其出则能生人,而回则为人之日用,神与气的重要作用即是通过此物来具体表现。

为道者用此物可以去病健身成仙成佛。

神气精都有先天和后天两种不同状态。

“或有问生天生地者,团阳曰:这个先天,太极生之,《经》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是也。

万象之祖,两大之宗,无体无形,无声无臭。

始则杳杳冥冥,五行不到;又复恍恍惚惚,一气自然。

至于清浊判,玄黄别,则乾坤定位,天地分彰矣。

又有问生人生物者,团阳曰:这个先天,天地主之,一而三,三而一。

一者气也,三者精气神也。

鼓铸群生,不离三一。

以言其精为二五之精;以言其气,为阴阳之气;以言其神,为虚空之神。

虚空之神即与阴阳之气相来往,二五之精即与阴阳之气共生成。

其气灵,灵故神;其气妙,妙故精。

上蟠下际者气也,而天地之精神在其内矣。

人得此气而受生,即为天元之气。

”(李涵虚《道窍谈》)“又有真气、真神、真精,为我修丹之先天者。

学者不识真机,无从下手,何以觅其至宝?今夫先天者,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乃丹士致虚守静,借假还真,从无产有者也。

斯时也,三二一之道,分合自然。

神为不神之神,精为至精之精,气为真一之气,三也。

不神之神,神乎其神,龙性是也;至精之精,精而又精,虎情是也,二也。

至于真一之气,乃是了命真铅,即合龙虎情性,打成一片,号为丹母者也,一也。

得此真一而饵之,三尸五贼皆逃遁,六六宫中尽是春,夫岂受生之气精神所可同哉?又岂后天之气精神所敢歧哉?后天者,呼吸之气,思虑之神,交感之精。

三物可闻可见,可测可推,生身以后用也,故曰后天。

夫人在胞胎时,只有一点元气,并无呼吸之气。

及至十月胎全,脱离母腹,遂假口鼻之窍,外纳天地之和,此呼吸气之所由来也。

于是而思虑之神,亦缘此而进,借家为寓,夺舍而居。

道家生死观

道家生死观

道家生死观
道家生死观是道家哲学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理解。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死问题也有一些独特的看法。

生命和死亡的统一:道家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过程,生命和死亡是统一的整体。

生是死的根源,死是生的必然结果,两者密切相连,相互依赖。

自然流转的观念:道家强调自然的流转和变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遵循自然的规律。

生命如同天地一样,有起有落,有生有死,没有绝对的始终。

无为而治: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逆流而行,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鼓励个体顺其自然,不恐惧死亡,顺应生命的自然流转。

道法自然:道家追求与道合一,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和法则。

生命的起源与结束都是由道决定的,相信生死都包含在道的运行之中。

相对平等的态度:道家不强调个体的永恒性或个人的特殊性,对于生命和死亡持有相对平等的态度。

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个体在宇宙间只是短暂的存在。

总的来说,道家生死观强调生命与死亡的统一,认为生死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与道合一、顺应自然的态度。

道家鼓励个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追寻与宇宙共生共存的境界。

道家的生命哲学

道家的生命哲学

道家的生命哲学上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

学会在颜面和舌头的望诊中,读出健康状态、趋势和隐患,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道家贵生”,既珍惜今世今生。

这是对人的生命历程进行了最深刻地理解,和对“死亡”充分认识后,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而建立起来的现实主义“生命观”。

自然规律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人们面临“死亡”的困扰时,往往显现的更多的是力不从心的无奈。

儒家和佛教面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方式是躲闪回避、和超度来生。

当孔子的学生问及“死”和“鬼”的问题时,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对“死亡”是讳忌谟深的。

而佛教,则完全否认了“死亡”的存在,以“轮回”理论,表述人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把希望寄托于无休止的“下辈子”。

道家则很坦然,认为,生,来自自然,死,是回归自然,万物归属于“道”(自然和宇宙规律)这个大系统。

在这个永恒的系统中,“时光荏冉”,人生如“白驹过隙”,认为生命是有限的。

人生的所有问题,只有在今生今世来解决,不可徊避,更不能寄希望于来世。

人生的价值,才能在实实在在的生命中得以体现。

道家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对生命尤为珍惜。

如何“与天地共休,与日月同寿”?“健康”!这是延续生命的最有效途径。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强健的身体,是一方面;同时,心情的愉悦、身心的舒畅、行为的飘逸和洒脱,也是极为重要的。

“乘物而游心”,“举重而若轻”,保持心理精神状态的一贯平和,“致虚极、守静笃”,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对山川河流、草木鸟兽的钟爱,使道家在融于大自然的同时,精神情操也得到极大的陶冶。

特别是对“自由”的追求,思想境界进一步的升华。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健康”,首先是心理、精神的健康。

东汉末期,道家的思想深入到民间,以扬朱倡导的“全性葆真”和尹文主张的“情欲寡浅”的修身养性、、返朴归真的理念,已十分流行,并由此产生了以老子为崇拜偶像的“道教”。

修身养性、强身键体的思想,此时已非常普及,怎样克服影响人寿命的“疾病”,便成为道士们研究的首要课题。

“道”“气”与“命”——浅析庄子生死观的理论基础

“道”“气”与“命”——浅析庄子生死观的理论基础

149文化纵横“道”“气”与“命”道众所周知,“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

“道”一字不见于甲骨文,但金文中已有“道”字,“道”从“行”从“首”,其含义即人行于途中,也即道路。

西周末,“道”一字发生了意义上的演化,含义也越来越丰富,言说之道,原则之道,方法之道等大量出现于文献中,“道”已由具体向着抽象方面演化。

春秋时期“天道”一词频频出现,如《春秋左传》中有“天道远,人道迩,非其及也”,《国语》中有 “天道皇皇,日月为常”等。

天道、人道之称,不仅具有抽象涵义,而且是正、常、不变的,“道”已初步具有哲学意义。

但此时的天道是指天的法则,其重心在天。

[1](P.24)哲学意义上的“道”在道家那里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被提升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

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老子首先赋予道本原论的意义,本原论是古代哲学家探讨宇宙万物起源和由来的观念及理论。

[2](P.106)在老子以前就存在着“上帝”和“上天”崇拜,随着理性思维的发展,老子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存在“道”,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为“万物之母”。

其次道还具有本体论的范畴,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也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庄子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知北游》)“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

”(《庄子·天道》)万物之性得之于道,天下万物纷纭均蕴含着道体,道超越于时间、现象之外,不可限量。

道虽成就了万物,但其成就并非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无为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也即是道自生、自化、自成,“自本自根”(《庄子·大宗师》);道成就万物也是完全自然无为的。

庄子在继承“道法自然”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道产生万物特别是人的具体过程,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继承了前人气的思想,将道化生万物的机制归结为气的聚合变化,道是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和根据,而气是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

道家的生命哲学

道家的生命哲学

道家的生命哲学以医入道最为快,因为医人之身就有天下之相,就有宇宙之相。

---道家的生命哲学。

以医入道--- 读《黄帝内经》有感以医入道最为快,因为医人之身就有天下之相,医人之身就有宇宙之相。

古人也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中国医学所囊括的智慧绝不仅仅治病救人这么简单。

在曲黎敏所著的《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胡维勤所著的《将中医进行到底》,以及南怀瑾对《黄帝内经》的一些演讲稿,均阐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学习中医有两本书一定要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前者讲医理,后者讲医术,古人说:“内圣外王,以道御术”术易学,道难悟。

如胡维勤所说的“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

”以独特的角度非常精辟的阐述了中西医的不同。

医易同源,在中国文化里,中医与《易经》是紧密相关的,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这一点。

因为《易经》是讲阴阳变化的,我们的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那来的,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孟子,庄子,鬼谷子的思想均源于《易经》,以至于中医,归根结底讲的都是阴阳之道,站在数的角度,整个中国的文化都是二进制的。

如果问中国的文化究竟是什么,借用南先生的一句话就是“道”。

我们有行医之道,为人之道,为官之道,治国之道,等等。

道教经典《清静经》对”道”的解释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在任法融著的《道德经释义》中他说到:“ 《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浑圆无极,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气机。

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长存。

拓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

老子为了使人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庄子对“道”的形容也十分生动“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先天地而生,自古已固存,在太极之上不为先,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家的自然哲学与生命观

道家的自然哲学与生命观

道家的自然哲学与生命观道家的自然哲学和生命观源于先秦时期,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

在道家看来,自然是神秘而又神圣的,自然是人类最伟大的教师和启示者。

自然是道在道家看来,自然是道,道是自然。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而这个规律,正是道的表现。

因此,道就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道的体现。

在道家的自然哲学中,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因此,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自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自然界的美是道的美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美妙之处,这种美妙与道是不可分割的。

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美是一种超越人类的美,是一种真正的美。

这种美妙并不需要人类的干预,它本身就是道的表现。

因此,道家强调现象本身的美,不追求外在的形式,追求内在的气质和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领会到道的精髓。

天地万物皆有灵在道家的生命观中,天地万物皆有灵。

这种灵并不是人类所认同的精神或灵魂,而是一种深层的力量和本质。

这种力量能够使得万物生长茁壮,同时也能够保护着它们不受破坏和伤害。

因此,道家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无论它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

对于这些生命的存在,人类应该尊重它们,并与之和谐相处。

生命是一个过程道家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生命体都会经历成长、衰老、死亡等不同的阶段。

因此,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在道家的生命观中,人类并不是像现代社会那样追求永生不死的存在。

相反,人类应该接受生命的变化和终结,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深刻含义。

结语道家的自然哲学和生命观是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生命的过程性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实践这种思想,塑造出更为美好的未来。

道教生命观的哲学阐释

道教生命观的哲学阐释

道教生命观的哲学阐释道教生命观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生命结构上的“形神相依互持”论,其典型表述为“形者,宅也;神者,主也”;生命本质上的“道生气化”论,即生命形态万千殊异,本质上却都是禀道受气的结果;生命能级上的可化论,就是说,生命存在以气为基础,气是生命能级的标识,而气本身是可以变化乃至升华的,提升气的层级,就意味着升华生命能级,当下形态的“人”可变化气质而迁化成“仙”,“仙”就是化气合道而“长生久视”的“人”,是“人”应然的生命境界。

“笃志至信”是道教修炼不可或缺的生命信仰。

在道教信仰中有一基本观念,那就是“道不远人、身中蕴道”,这是修道合真、不死成仙的基本前提。

如《老子河上公章句》强调“善行道者,求之于身”,告诫人们“善保身中之道”。

道教将生命的现存视为道的具象,认为长生不死的可能性和基础存在于人的自身生命之中。

“身中有道”是道教根本性的生命信仰之一,没有对此的“笃志至信”,生命修为便无从谈起。

元代道士陈致虚撰写《金丹大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提出生命修炼的原则——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所谓顺,即“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所谓逆,即“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成神,炼神为虚,金丹乃成”。

要言之,顺乃大道生人的路径,逆乃返道成仙的程序,而且逆返尤为重要,它是道教结丹证道的必由之路,也只有丹成道了,生命方可不朽。

“长生久视”的仙,突破了凡人的生命极限,实现了生与道的合一,他们“登虚蹑景,云轝霓盖,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1](P52),出入于不死的生命境域,获得了真正的逍遥自由。

仙界胜境既有殷实的物质享受,又有精神的逍遥自由,而且神仙生活不在人生彼岸,亦不在生命尽头,就在当下生命之内,是生命修为之正果。

生命诚可贵,贵在生命单程,生命真乃重,重在生命之操行,所谓“寿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1](P15)。

从道教视角解读生死语录

从道教视角解读生死语录

从道教视角解读生死语录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宗教哲学思想体系,对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观点和解读。

本文将以道教的角度解读《生死语录》,探讨其中蕴含的道教智慧和生命哲学。

一、生死的本质在道教看来,生死是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是阴阳交替、生灭变化的体现。

《生死语录》中提到:“生者死之机,死者生之地,生死无端,桃之夭夭。

”这里指出生与死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不存在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将个体的生死视为宇宙运行的一部分,人的生死像大自然里的花朵一样,在生命中绽放,然后又汇入自然的怀抱。

二、生死的无常性道教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生死亦然。

《生死语录》中说:“幽明复转,极否之际。

”这句话意味着生死并非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生者终将死去,死者也有可能再度重生。

道教倡导顺应自然,摒弃执着和分别的心态,因为生死的无常性使得我们无法真正把握和预测事物的发展。

因此,将生死看作一种必然而自然的变化是道教对生命关怀的表达。

三、生死的涵义和修行在道教的修行中,生死被看作是脱离尘世的归宿和解脱的途径。

《生死语录》中强调:“修道者忆暮年,无为者何所欲。

”这句话让我们意识到修行者要时刻铭记自己有限的寿命,追求无为无求的境界。

道教认为,人生短暂,修行者应当舍弃欲望和功利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通过修行,修道者可以洞悉生死的真相,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四、生死的解脱和超越道教追求的是人的内心有别于世俗的宁静,把生死看作是脱离轮回的机会。

《生死语录》中提到:“若薄寿者,留连尘世劣生;若坚志者,智往矣何殁。

”这句话告诉我们,寿命的长短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内心的坚定和智慧才是重要的。

对于道教来说,生死是变化的,个体死亡只是人生轮回中的一环,真正的解脱和超越来自于内心的修行和觉悟,而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

五、生死的关怀和思考道教倡导的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关怀和思考方式。

从《抱朴子》看道教生命哲学

从《抱朴子》看道教生命哲学

从《抱朴子》看道教生命哲学
《抱朴子》是一部关于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不仅包含了许
多关于道教信仰、修行和文化的内容,更包含了道教生命哲学的精髓。

在《抱朴子》中,道教生命哲学表现出真理、自然和平衡三个
方面,下面我们一一来探究。

真理:道教强调的是真理,它认为真理不是可以被证明的,而
是需要由内心直觉发现。

在《抱朴子》中,师说:“通于之所非,
以得通于之所是。

道欲涵万物,而无所输出,亦不尽在于虚空庵版
本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只有当一个人敏锐地感知到事物的本质,他才能真正领悟到它们的本质。

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真
正理解道。

自然:在道教中,自然被视为万物的本原,因此人们应该与自
然和谐相处。

在《抱朴子》中,有一句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道是自然而然的事物,它应该被铭
记在我们的行动中。

因此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像大自然一样
不强求,任其自然流动,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平衡:道教生命哲学主张平衡,这种平衡是因为它认为一切事
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在《抱朴子》中,有一句话:“曲成其器,理存其情。

”这意味着我们在模仿自然的过程中,不应该忘记自己物质生活的需要。

我们需要保持身体和精神的正常
生活。

总而言之,《抱朴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学思想的道教经典。

它强调了真理、自然和平衡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现代生活中仍然
具有深刻的意义,并有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气在道家的概念

气在道家的概念

气在道家的概念气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在道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气则是联系人与自然,构成万物的重要因素。

在道家的哲学体系中,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宇宙间的气,也即是宇宙的精气神,另一个是个人体内的气,也即是人体的精气神。

气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

下面将从宇宙气和人体气这两个层面进一步阐述气在道家的概念。

首先,从宇宙气的角度来看,在道家的世界观中,宇宙是由无形的气所构成的。

宇宙气包括了宇宙的起源和运行的规律。

道家认为宇宙的本源即是「道」,而「道」是无形无物的,不可捉摸的。

然而,「道」通过气的存在来表现和运行。

道家将气看作是宇宙的精华,宇宙的本体。

宇宙的气随着天地的变化永无止境地运行着,形成了万物。

在宇宙的气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道家称之为「太和」。

太和意味着万物的和谐统一,万物皆由气所构成,气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气的运动、转化和变化所引起的。

其次,气的概念在人体中也非常重要。

道家认为人体也由气构成,气贯穿于整个人体,是人体运行的重要力量。

人体的气主要包括精气神三个方面。

首先,精是人体气中的精华,是人体的本源,代表着人体的生命力和繁衍之能。

其次,气代表着人体的能量和活力,是人体运动和思维的基础。

最后,神是人体气中最高级的形式,涵盖了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方面。

神是人体气的最高形态,也代表着人的灵魂和意识。

在道家的修炼中,自我修养的关键就是通过调节和练习自身的气。

以宇宙之气为参照,人们可以调节自身的气以达到身心和谐的境地。

通过修炼和磨炼,人们可以提升自身的气,增强自身的精气神。

比如通过呼吸调节、气功练习、冥想等手段,可以调节气的流动和平衡,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清明。

此外,道家还认为人的气可以与宇宙气相通,与自然融为一体。

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确保与宇宙的和谐,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益处。

综上所述,气作为一种哲学概念,在道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道家内省功夫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生命哲学”精神发秘

道家内省功夫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生命哲学”精神发秘
( 成都 610065) 。
詹至莹,女,韩国大真大学设计系硕士生( 韩国抱川 15874) 。
100
道家内省功夫的最高境界———《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生命哲学” 精神发秘
例如河上公章句本谓之“ 辩德” ,白玉蟾《 蟾仙解老》
老子这句话暗示“ 德” 乃是“ 道” 的能量发挥的行为、
为“ 辨别” 之“ 辨” 。 清代道士宋常星则以“ 尽己” 为
道家 学 派 的 理 论 奠 基 人 老 子, 为 世 人 留 下 的
“ 道” 为理论基石的学术流派;广义的“ 道家” 则包括
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人们雅好《 道德经》 ,是因
先秦黄老道家与汉代以来的制度道教之间划一条鸿
《 道德经》 ,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为《 道德经》 作注者
为这部经典著作所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普遍问题,
要么只以数字标列顺序,但有一些版本却另取章名。
收稿日期:2020-06-11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三五” 规划文化重大工程“ 中华续道藏” ( 中央统战部统办函〔2018〕347 号) 。
作者简介:詹石窗,男,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哲学博士,教育学名誉博士
修养德性,而文武百官必须去除私欲和骄傲自满的
心态。 从操作层面看,“ 修德” 既是内在的精神反省
过程,也是外在的道德践行过程。 无论是内在反省
还是外在践行,都可以看作是“ 治理” 过程。 在古汉
知,则智及之矣。 然后立志,果而安命,分乃至
语中,“ 治” 与“ 辩” 相通。 许慎《 说文解字》 谓:“ 辩,
辨善恶、是非的理趣。
经过以上稽考,我们回过头看河上公所拟定的
章名,大体可以明白,所谓“ 辩德” ,就是通过内省功

《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养气之道——道教养生(1)》

《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养气之道——道教养生(1)》

《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养气之道——道教养生(1)》道教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

《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道教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

《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

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

”道教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均来自祖国医学中的精气学说。

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称为“清气”。

二指先天父母媾精时的元气,称为“先天之精气”。

三指通过饮食物质所生的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气”,或称“后天之精气”。

道教认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服气——养气之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服气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气”功的基础上结合导引、按摩而成。

服气亦名吐纳、食气,即呼吸吐纳之法。

非但服己身之气,尤要能服天地阴阳之气。

《楚辞·远游》所谓:“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庄子》李注云:“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天玄地黄为六气。

”《楚辞》王逸注云:“《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

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

并天玄地黄之气,是为六气。

”六气即天地日月之气,即服食日精月华之谓耳。

道教认为,“人身一小天池”,“天地感应”,“天人合一”,吸入天地间四时之正气,日月星辰之精气,即可延年益寿。

服气之道的孕育过程,相当久远,早在《庄子·刻意》中就记载彭祖因“吹响呼吸,吐故纳新”,而寿至八百。

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有专文论述服气。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一)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一)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一)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

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对生命苦短的怜悯与关怀,但又不像道家那样在死亡问题上顺其自然转而追求精神的逍遥,而是试图以人力突破死亡的限制,进入肉体与灵魂一起长生不死的境界,并把具有此种超人能力的“人”称为“神仙”。

所以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对生命(尤其是肉体生命)的珍惜、长生的信念及修仙的道术,而最能反映这些独特之处的则是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

葛洪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人物,他的《抱朴子》(内篇)则是为神仙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从《抱朴子·内篇》来看,创建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论证神仙的实有,亦即长生的可能性。

对于这个信仰方面的问题,葛洪采取了理性的方式进行论证,这也体现了神仙道教作为一种上层(士族)道教的知识型特征。

这些论证主要集中在《论仙》卷中。

对于神仙的实有,葛洪先是从正面引用历史典籍的记载:“列仙之人,盈乎竹素”,“鬼神之事,着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论仙》,),而“古之真人,宁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诳误将来,何所索乎?”(《对俗》)然后又抓住人的感官认识的局限性,反驳神仙虚诞的观点:“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

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虽有禹益齐谐之智,而所尝识者,未若所不识之众也。

”(《论仙》)有许多事物是不能为人的感官所认识的,但这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

”(同上)何况神仙多隐匿行踪,为凡人所不识,“况彼神仙,何为汲汲使刍狗之伦,知有之何所索乎,而怪于未尝知也。

”(同上)此外他还批评凡人囿于偏见、成见而不相信神仙之道:“暗昧滞乎心神,则不信有周孔于在昔矣。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

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对生命苦短的怜悯与关怀,但又不像道家那样在死亡问题上顺其自然转而追求精神的逍遥,而是试图以人力突破死亡的限制,进入肉体与灵魂一起长生不死的境界,并把具有此种超人能力的“人”称为“神仙”。

所以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对生命(尤其是肉体生命)的珍惜、长生的信念及修仙的道术,而最能反映这些独特之处的则是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

葛洪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人物,他的《抱朴子》(内篇)则是为神仙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从《抱朴子·内篇》来看,创建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论证神仙的实有,亦即长生的可能性。

对于这个信仰方面的问题,葛洪采取了理性的方式进行论证,这也体现了神仙道教作为一种上层(士族)道教的知识型特征。

这些论证主要集中在《论仙》卷中。

对于神仙的实有,葛洪先是从正面引用历史典籍的记载:“列仙之人,盈乎竹素”,“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论仙》,),而“古之真人,宁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诳误将来,何所索乎?”(《对俗》)然后又抓住人的感官认识的局限性,反驳神仙虚诞的观点:“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

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虽有禹益齐谐之智,而所尝识者,未若所不识之众也。

”(《论仙》)有许多事物是不能为人的感官所认识的,但这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

”(同上)何况神仙多隐匿行踪,为凡人所不识,“况彼神仙,何为汲汲使刍狗之伦,知有之何所索乎,而怪于未尝知也。

”(同上)此外他还批评凡人囿于偏见、成见而不相信神仙之道:“暗昧滞乎心神,则不信有周孔于在昔矣。

何为?先天虚无真一之炁?

何为?先天虚无真一之炁?

何为?先天虚无真一之炁?缘督子曰:先天之炁,自虚无中来。

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气产阴阳。

道光云: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此言:先天之气,为生物之祖气,乃自:虚无中来,为万象之主,天地之宗。

无形无象,无声无臭,非色非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无形,而能:生形,无象,而能:生象。

以言其神,为:不神之神;以言其气,为:真一之炁;以言其精,为:真一之精;名曰:真种、金丹、他家不死方。

非后:天呼吸气、思虑神、交感精可比,亦非:元精、元气、元神,可同。

元精、元气、元神,在后天、则为:阳,在先天,还为:阴。

先天真一之气,历万劫,而不坏,超群类,而独尊,生死不拘,有无不立。

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为:先天精气神之主宰,乃:至阳之物,天上之宝,人罕识之。

此物,不在内,不在外,不落五蕴八识,不在:五脏六腑、六根门头、百骨穴窍,而在:玄关一窍。

有意寻之,则:着相;无意守之,则:着空;思之不得,议之不可;此物,本来自有,因其:阳极生阴,走于他家,不为我有。

至人,用法追摄,以实形虚,以有形无。

静极生动,先天一炁,从虚空中来,采而修之,以阴符阳火,煅炼成丹,结就一粒:大如黍米珠,吞而服之。

点先天之宝,以无生有;化后天之物,转阴成阳。

三尸五贼,尽皆:灭踪;八万四千毛神,俱化为护法。

故曰: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迷人不知:此,先天虚无之一气,是:生人生物之祖气,是:鸿蒙未判之始气,是:混沌初分之灵根。

先天之炁,是:混元祖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动静如一,阴阳混成;在先天,而生其阴阳,在后天,而藏于阴阳;乃是真一,而非假一。

至于:千门万户,诸多旁门,俱是:认贼为子,弃正从邪,不知:真一之炁,为何物色?难怪:到老无成,终落空亡。

若得:真师口授心传,始知:虚无是虚无,真一是真一;不于我有,不从他得;不可言象,不可画图;以意契之,以神会之;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通天彻地,为圣为贤,成仙作佛,皆出于此。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余强军;胡孚琛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气的思想是一涉及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甚至已经渗透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本文在考察了气的思想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道教内丹生命哲学的语境,论述了道教真一之气这一极其重要范畴.真一之气又称为先天一气,是天地人物未生之前的元始祖炁,是天地万物之本根与源头.文章以清代内丹学家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为基点,结合道教内丹学典籍,条分缕析,层层叠进,阐发了真一之气的真实内涵.道自虚无产一气,在道教生命实践中,相比于道而言,真一之气是最大的生命动力和能量,是具有完美的流动性和直观体验性的能量形态.在人体生命能量的逆转中,顺利招摄真一之气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是绽放生命之花的真种子.此外,文章指出了时下各类气功养生术对气的虚妄认识而导致的种种流弊和胡乱运气采气的严重后患,值得警醒.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余强军;胡孚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长沙,41008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8
【相关文献】
1.道教"元神"与中国古典生命哲学
2.生命与道——论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3.生命与道——论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4.道教“元神”与中国古典生命哲学
5.宇宙、身体、气与“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道教的生命理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元吉:论真一之气

黄元吉:论真一之气

黄元吉:论真一之气为师念生辛苦多年,未了然于此一气,不妨预为抉破。

此个虚无一气,又谓真一之气,又曰真一之精,又曰天然元气,又曰清空一气,种种名色,不一而足,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

然如此难思量,难揣度,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孔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足见此个元气天然自然,未尝一息偶离,离此即不得生,又何以成人耶?然必如何而后可觅哉?虽然,著一觅字,又千差万错,增数十重障蔽。

惟有如生等所说,一切放下,一丝不挂,万缘不染,此个虚无之气即在个中。

生积久功深,谅已明白无疑。

要知此个虚无一气,天地人物同是一般,富贵贫贱均是一理,极之生死患难,亦不为之改移。

气息有盈虚消长,而此个元气无有盈虚消长。

第后学浅见,不知人有清浊明暗皆是气机运行,而专以气之清明寻虚无一气,而于昏浊之际则以为不在也。

讵知此个元气,不因清明而有,亦不为昏浊而无,只怕不知去欲存理,闲邪归正,于气清时,有一流连顾盼之意,于气浊时,又加一忧郁烦恼之心,明明元气当前,如日月之照临,无不光明洞达,反因此障碍心起,遂如浮云遮蔽,而日月无光矣。

尤要明得此个元气,本无朕兆,亦无形色,实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先天精气神之主宰。

故虚无一气,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于阴阳。

总之,人能打扫得闲思杂虑、一切起心动念的障碍,干干净净,不染纤尘,足矣。

然在后生小子,气息壮旺,易得会其真际,而在年华已迈者,犹难调和气血,保养灵光,采此一点至阳之精,此又将奈之何哉?吾再示生一个采炼法程。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生等于元气未见时,不妨以神光下照,将此神火去感动水府所陷之金,久久自然水中火发,而真金出矿矣。

此感而彼应,其几有捷于影响者。

故古人教后学,于寂然不动中无可采取,教以神光下照之法,而于通处下手,以采取先天一味至真之气出来,以为丹本者,此也。

亦非此个动气即元气也,要知此个元气,方其未形之时,未尝不在,然而清空之气不可见也,及其既形之际,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气,而要不过此真一之气之所发皇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教生命哲学的真一之气
作者:余强军, 胡孚琛
作者单位:余强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长沙,410083),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2)
刊名:
船山学刊
英文刊名:Chuanshan Journal
年,卷(期):2012(3)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1979
2.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徽 1990
3.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上) 1989
4.王充论衡 1954
5.张载张子正蒙 2000
6.李存山气的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殊 2006(09)
7.老子道德经[外文期刊] 1954
8.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 2009
9.黄元吉;蒋门马乐育堂语录 2003
10.道藏 1988
11.胡道静;陈耀庭藏外道书 1994
12.萧天石《莲藏精华》第三集之四第 2001
13.胡孚琛道学通论 2004
14.席泽宗科学史十讲 20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xk20120302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