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6课《三民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精选-高一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word文档

精选-高一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word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旧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

孙中山还受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欣赏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

受到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唐朝民族和睦思想、黄宗羲等反君主专制思想、洪秀全均田思想的影响。

以知难行易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然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①积极: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迅速成为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②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因此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在宣传上重民族主义轻民权主义。

4、实践:①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②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内容)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但都先后失败。

(教训)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还可以萌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1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吗?它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请大家简要分享一下自己的了解。
3.邀请一位学生扮演孙中山,为大家简要介绍他的革命事迹和三民主义的核心理念,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详细讲解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1.首先,介绍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阐述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时代意义。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1.请简述三民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历史中的应用。
2.结合所学,分析三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请谈谈你对三民主义在当代中国现实意义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背景,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2.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认识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理解他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3.掌握三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三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影响。
2.其次,详细讲解三民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接着,阐述三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影响。
4.最后,分析三民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三民主义的发展变化,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历史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历史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关于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问题一、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问题二、新三民主义同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小结:以问题代替小结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新课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师生交流看书。教师点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
2、提出:学生看书列举:中国同盟会 纲领 《民报发刊词》
3、内容:学生看书解释,教师投影内容
4、从内容中分析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提一下局限性)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回忆列举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捍卫共和的重大事件。
过渡:实践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西方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没有放弃----实现了他一生当中的有一次重要的飞跃。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一、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中心问题探索
1、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
教学过程(集体教案)
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课
1、单元引言:投影三次历史巨变
2、出示图片,缅怀孙中山。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3、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主要活动,你知道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是什么?
4、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你知道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创立三民主义的理论?
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孙中山一生中两次转变,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Leabharlann 我们应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什么?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新人教必修3)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新人教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识记: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三民主义的内容;(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3)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言分析】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结合引言,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导入新课】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继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然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

因此,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对于孙中山先生很多称谓: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2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2

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比较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学习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分析法、表格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板书设计】一、背景二、内容三、评价四、实践五、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出示孙中山的照片,师问: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说说你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

生答:略。

PPT出示孙中山简介,师讲述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

过渡:在革命的实践中,孙中山形成了他的思想理论——三民主义。

讲授新课:一、背景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概括时代背景:①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师问: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出哪些救国主张?生答:略。

PPT出示表格总结:师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答: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

师补充: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

过渡:当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过程:①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向西方学习;②1905年组建中国同盟会;③《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三民主义。

二、内容师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夺取政权)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政权)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巩固政权)表格总结:三、评价材料一(1911年)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人教新课标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

人教新课标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学习目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

学习难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____________不断加深。

(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________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

(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

2.提出(1)1905年,孙中山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纲领。

(2)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内容(1)民族主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____________。

(2)民权主义指“____________”,就是通过________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____________”,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________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________共享。

4.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启迪,提出的____________纲领。

(2)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________、________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3)局限性: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________局限和________局限。

答案:1.(1)民族危机(2)救国(3)资产阶级革命派 2.(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封建统治(2)创立民国政治(3)平均地权原主国民 4.(1)民有、民治、民享民主革命(2)政治经济民族独立民主权利(3)时代阶级(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辛亥革命(1)过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____________,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必修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重难点: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新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和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过程导入:这张图片想必大家都看过,左边是蒋介石,右边是毛泽东。

在这张图片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学生回答。

老师:对,他们都穿着中山装。

中山装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前身四个口袋表示,礼义廉耻。

正面的纽扣表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合称无权分立。

袖口的三个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共同领略和体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师:看一看本课课标要求及重难点。

(出示本节标题1.孙中山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师: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

,思考: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应运而生?看材料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师:诗中描绘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貌‘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北上联军八国众”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怎样的处境?生:师;列强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师: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设计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思想的内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精选典型材料,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学习史论结合的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思想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百折不回的坚毅品质。

4、基于课标与教材的分析,依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学情分析1、我们学校是一所县级农村普通高中,目前我所教的是高二普通班,学生基础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经过调查,普遍存在这些问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太会听课也没有积极思考,学习动力不够,积极性不高。

3、针对以上学情设计如下对策:首先用多媒体开门见山打出提问;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其次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史料,开展讨论探究活动,加深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其三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3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确定依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突破:史料分析、质疑解答、事例分析。

难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关系和评价_----确定依据:思想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活动2【讲授】讲授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探究一、革命理论探索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1)政治基础: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救国方案失败。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高中历史三 第6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高中历史三 第6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2、理解:三民主义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3、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分析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再现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运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观点分析重点难点.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其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感知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高贵精神和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突破方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知识比较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板书形成体系化,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试图挽救民族危亡。

在这一过程中,把先进的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一步步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而指导这些实践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看看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能够使中国人民觉醒?资料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

级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级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4)、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2、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段自制视频文件,整体感知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中国20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的重大人物及他们创立在理论成果,然后直接切入本课学习内容。

新课讲授:教师设问: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问题引领,层层深入,从而完成三民主义形成背景的分析)具体表述如下:利用ppt:4--6张从经济、政治、思想等三方面分析并进行总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之前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

利用ppt:8、9张说明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密切相关。

另外用一段视频概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多三民主义形成的影响。

教师设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的纲领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依据课本自主学习,并回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1)依据民族主义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对象是谁?(清政府)推翻亲政府有什么历史进步性?(反封建,客观具有反帝国主义的进步性)那么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观上反对帝国主义吗?(出示材料ppt:10张,并总结: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既得利益,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2)依据民权主义内容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目标: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并进而总结:这有利于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ppt:11张。

(3)结合材料分析民生主义的内容:ppt:12——15张“……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发展教案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理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二)教学过程
 【复习】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课设计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的实现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程在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的位置:《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中隶属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一部分,其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即辛亥革命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开始,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此课内容在中国民主思想史上具有航向标的作用。

2.课程三维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践活动。

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研习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认知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虽然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是其影响下的辛亥革命等民主革命实践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道路真正的开始;孙中山先生不屈不饶,天下为公的民主革命精神是至今为止的精神财富。

3.人教版教材分析本教材从链条主线介绍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是三民主义的背景、提出、影响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另一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其实践价值。

本教材内容一方面诠释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民主革命努力奋斗的高尚品质。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评价。

(二)学情分析1.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高一的历史学习,对孙中山辛亥革命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三民主义的认识缺乏历史客观的分析评价。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六章第一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我设计这一课的指导思想是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本课作为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开篇,它既是对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理论的一次继承、总结,更是一次升华,对以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根据教材地位与作用和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①让学生掌握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学会正确评价三民主义;②让学生了解《临时约法》,掌握《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③让学生掌握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②通过材料解析,使学生学会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③通过对比分析教学,使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②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三民主义不能指导民族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

③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向伟人致敬,向伟人学习。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①教学重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突破: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的一系列问题来讨论突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教学设计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设计思想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民主义思想,如果简单呈现,将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将史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与三民主义思想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时代背景、人物的言论、行为和人物思想相结合,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初步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空洞抽象的思想变得形象易懂,贴近自己。

按照这一设计思路,在课前分组上,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分成五个板块组织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的活动:孙中山的活动和社会环境,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个组成部分,孙中山思想的新变化等。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有侧重地进行史料研究活动,又使其有机会尽可能全面地获得孙中山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一般知识,为本课的总体学习提供条件。

在课堂上,学生展现史料,师生共同分析,共同探究,既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教学内容分析20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变化,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巨变。

而三民主义则是这次巨变的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思想史上意义重大。

本课通过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间段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实践、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三民主义这一重大思想成果进行比较全面深刻地分析和把握,也深化了他们对20世纪初中国革命思想演变历程的认识,甚至有利于体会中国整个20世纪的思想追求。

本课的重点是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难点则是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知识与能力:识记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了解它们实践的概况。

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分析它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尤其是它们对民主革命发展的推动作用。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选修二: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课程提纲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历史纵横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但没有得到答复。

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用和平手段,不可能挽救统治危机。

孙中山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毅然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一)背景:1、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阶级状况: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实践状况: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

这些主张,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但是,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历史纵横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痛陈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局面:“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在中国人民面前树起了革命大旗。

(二)提出:1、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起义。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海外。

在英国,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学思之窗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学校:教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的“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内容难点: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分析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初中及高一学习的基础上,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鉴于本课内容比较多,学生基础比较差,因此,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本人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只讲三民主义的形成部分,发展部分——新三民主义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

四、授课方式: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新课讲授:江泽民在十五大上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这三次巨变跟三位伟人有关,他们分别是孙中三、毛泽东和邓小平。

三位伟人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三次巨变呢?(显示单元线索)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三民主义的提出”,从政治、经济、思想及渊源、阶级、个人、组织等因素概括20世纪初“三民主义”产生已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政治: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之前的救国方案相继失效;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Word版含答案.pptx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Word版含答案.pptx
【重点难点】
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2、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用近代爱国者谢缵泰的《时局图》,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 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面对这一危局,以孙中山先 生 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作何反应?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种种救国主张屡屡碰壁(1900,1901),资产阶级革命派登 上历史舞台;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壮大; 3、思想(外因):西方民主、民生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孙中山主动吸收西方思想;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标志:1905 年,日本东京《民报》发刊词 2、内容
四、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1、标志: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内容
学无止 境
3、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 1 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最大的“新”】 2 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 3 新三民主义关注农民、工人的生计 【合作探究】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比,有何异同?
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理论发展,是孙中山先生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体现,反 映出孙中山先生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坚持民主革命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要继承 和 发扬这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 三 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 面反 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具有 崇高的人格品质。
学无止 境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三维目标】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理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二)教学过程【复习】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

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历史背景【探究】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出示《时局图》)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三民主义考试说明学习要求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4.联系必修Ⅰ中的辛亥革命和大革命、必修Ⅱ中的民族资本主义和必修Ⅲ中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有关史实,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
1、政治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2、经济阶级条件:19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危机时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主观努力: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一边学习资产阶级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名称政纲基本内容三者关系和局限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
统治
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
治革命的根本。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
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但没有
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要理论指导。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局限: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

这就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注意——辛亥革命的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双半社会的性质。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失败。

三、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
1、条件: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③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④孙中山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

2、提出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党一大宣言》内容:
①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对比
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②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体为目标。

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
新民权主义主张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权,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③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评价:
性质: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影响:①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国民党一大以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国民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