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椎弓峡部裂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间盘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腰部
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种疾病,合理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下面介绍一些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1. 伸展运动。
腰椎峡部裂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拉伸腰部肌肉,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缓解疼痛。
2. 腰部加强训练。
腰部加强训练可以帮助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常见的腰部加强训练包括桥式运动、侧卧抬腿等,这些训练可
以有效改善腰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3.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增加腰部的柔韧性,减少腰部的僵硬感。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扭腰运动、腰部拉伸等,这些训练可以有效
改善腰部的柔韧性,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4.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全身的代谢能力。
常见
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腰椎间盘的修复和代谢,加速康复。
5. 避免剧烈运动。
腰椎峡部裂患者在锻炼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深蹲等,
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的压力,加重症状。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峡部裂患者,合理的锻炼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但在进行锻炼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
康复。
希望以上介绍的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
探讨腰椎椎弓崩裂的诊断与治疗
探讨腰椎椎弓崩裂的诊断与治疗摘要:所谓的腰椎椎弓崩裂(Spondylolysis)是指椎弓峡部产生的应力骨折状态, 也称峡部裂,发生率为6%峡部裂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如果产生双侧的峡部裂隙,椎体、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可在应力的作用下一起与椎板、棘突和下关节突发生滑行分离,即发生腰椎滑脱。
本文就发生椎弓崩裂有关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椎弓崩裂,腰椎;诊断,治疗1腰椎椎弓崩裂的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虽然腰椎峡部骨折可由一次性撞击引起,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部分情况是周期性负荷引起的累积微创伤导致的疲劳骨折。
疲劳骨折是指由小于一次引起骨折的负荷的反复作用引起的骨折。
疲劳可发生于全身组织,当修复的速度小于反复负荷引起损伤的速度时发生。
疲劳时限用来描述抵抗疲劳骨折的强度,Cyron等指出,在脊柱疲劳的时限决定于周期性的压力的大小和施加的方法,疲劳骨折最初发生在骨质最大压力处。
人类直立行走,体重通过腰椎传递,椎弓最窄的椎弓峡部由于对抗负荷横截面积最小而成为椎弓部承担负荷的最主要的应力集中点,关节突负荷是作用于椎弓的主要应力,所以注定了峡部缺损为人类所特有。
Gatt等估计腰椎后部结构承担站立时负荷的16%然而Klemenesics等却认为腰椎后部结构承担了过伸时总负荷的30% Grobler等通过对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认为在脊柱任一运动节段均存在剪力,上一椎体对下一椎体有向前滑移、旋转的趋势,这是发生椎弓崩裂的力学基础。
剪力的来源可以这样理解,把脊椎受力平面横切后分析所受压力,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分量:垂直作用于切面的正常压力和平行于切面的剪切力以及动量,动量在屈曲时又会引起压力。
椎弓崩裂和腰椎滑脱通常发生在L4和L5,原因是由于腰椎前凸的存在,使这一部位承受更大的负荷,更易受剪切力的作用。
脊椎周期性负荷的施加方式是影响椎弓峡部疲劳时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伸时脊柱发生旋转,脊柱的上关节突挤压上位脊椎的下关节突,这种接触力使下关节突发生向前上的弯曲,峡部的下方产生张力。
峡部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 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力能力的丧失, 腰椎失稳,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对于此病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遗传.在胚胎期,椎弓尚未形成,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约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联合,留下缝隙、缺口,则成为峡部裂.另一些学者认为此病系后天性,与外伤及劳损关系明确.Wiltse认为椎弓崩裂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虽一次严重的损伤也可造成急性骨折,但通常的发生机制是重复的应力.运动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崩裂的发生率较高.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脊椎椎弓峡部裂的症状的具体介绍:一真性脊椎滑脱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二假性脊椎滑脱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三后滑脱,较少见上述三种滑脱之共同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单纯性峡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腰骶部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出现滑脱者成年后症状明显.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疼痛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可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也有仅在过度劳累时始感疼痛者,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其而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者,卧床休息后疼痛较轻,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显着之腰椎前突,躯干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腰骶部凹陷、第5腰椎棘突显着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第5腰椎棘突部明显压痛、脊椎前滑脱明显的妇女、自腰椎前缘至耻骨联合之距离减小、宛如扁平骨盆、生产时影响儿童进入骨盆.脊椎椎弓峡部裂具体要做的检查化验脊椎椎弓峡部裂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脊椎椎弓峡部裂的检查的具体介绍:影像学检查:对于脊椎崩解及轻度滑脱,临床诊断困难,需行X线检查,常用的投影位置为前后位,侧位与斜位.一前后位,椎弓崩解在前后位上常不易显出,如有明显的峡部缺损,当裂隙之平面与X线平行时,可在环形阴影之下,见一密度减低的斜行阴影,如有明显之滑脱,可见滑脱椎体之下缘与下部椎体相重叠,呈新月形密度增厚,第5腰椎横突与椎体前缘相重叠.二侧位、为两侧椎弓峡部缺损,可在椎弓根的后下方,上下关节突之间,见一斜行骨质密谋减低阴影,其后部高于前部,如缺损为单侧则不容易见到,,如有滑脱则椎体前移,但轻重不等,有整个椎体完全前移者,也有前移甚微者多数滑脱在1/3至1/4左右,间盘有退行性变者,椎间隙变窄.1.测位测量滑脱的方法⑴自第1骶椎平面之前缘,画一垂直线,该线应通过第5腰椎椎体之前下缘如第5腰椎向前滑脱,此线将通过该椎体Ullman线.⑵疑有第5腰椎向前滑脱时,可自第5腰椎的后上下缘,及第4腰椎体的后下缘至第1骶椎体的后上缘各连一直线,则两线可以相交或平行,正常时两线相交之角不大于2°,且在第4腰椎下缘以下,如两线平行其距离不大于3mmUllman线,有滑脱时其交点均在第4腰椎下缘以上,根据两线相交角度的大小或平行线距离的远近可将滑脱分为三度.⑶将第1骶椎上缘,分为四等分,正常时第5腰椎椎体与第1骶椎体后缘形成一连续弧线,有滑脱时则第5腰椎体前移,前移1/4者为1°、2/4者为2°、3/4者为3°,全滑脱者为4°.2.侧位片对诊断的鉴别侧位片能鉴别真性与假性滑脱,前者脊椎的前后径增加;后者无改变,并可见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质硬化,或唇样增生等退行性病变.三斜位片、左右45°斜位像为显示峡部之最好位置,正常椎弓附件形如猎狗,狗嘴表示同侧横突,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关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椎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侧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突.脊椎椎弓峡部裂应该如何治疗脊椎椎弓峡部裂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得到推广,临床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治疗脊椎椎弓峡部裂:单纯峡不连,椎体尚无滑脱,也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应避过劳,经常进行仰卧起坐等腹肌锻炼,减轻腰椎前突,防止滑脱,或用围腰或用支架保护.同时可贴服一些膏药,比如仙草活骨膏椎体虽无滑脱但有腰腿痛,或滑脱甚微尚无神经压迫症状者,卧床休息3~4周后可行植骨固定术,或贴敷仙草活骨膏椎体向前滑脱明显,且有神经压迫症状之少年或滑脱不超过一年之患者,应令患者双髋屈曲,仰卧2~4周,待椎体自行复位,神经症状消退后,施行植骨固定术.经卧床休息,滑脱及神经症状仍无明显改进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应在麻醉下令患者仰卧,双髋与膝关节屈曲并悬吊,将臀部抬高,靠躯干重力,使滑脱之椎体复位,同时贴敷仙草活骨膏.或令患者俯卧,徐徐向下牵拉下肢,使骨盆离床,然后屈曲两髋,术者以手掌按住骨盆背侧,徐徐用力向下挤压,使骶椎前移,整复滑脱.。
峡部裂锻炼方法
峡部裂锻炼方法
1、垫脚训练:对于峡部裂早期的患者,如果疼痛比较明显,可以在不引起腰骶部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垫脚进行腰背部的力量训练。
患者可取站立位,保持腰椎直立,反复垫高脚跟,可收缩局部腰背肌,每次可以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锻炼;
2、臀桥运动: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并收紧腰腹部,用臀部发力,用力往上挺身,让下背部抬离地面,停止1秒后重新开始下个运动,可收缩腰背肌;
3、小燕飞动作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双手向上向后,双腿向上向前轻轻抬起,也可取站立位,双手掌心向外平举、抬高,可锻炼腰背部肌肉。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首先,腰部舒展运动是腰椎峡部裂患者的首选锻炼方法之一。
这类运动可以有效拉伸腰部肌肉和韧带,缓解腰椎间盘的压力,减轻疼痛感。
常见的腰部舒展运动包括腰部扭转、腰部前屈、腰部后仰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在床上或地板上进行,每次持续15-30秒,每天进行2-3次。
其次,核心肌群锻炼也是腰椎峡部裂患者的重要锻炼内容。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肌肉、背部肌肉和盆底肌肉,这些肌肉的强健可以有效支撑腰椎,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
常见的核心肌群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桥起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在家中进行,每次进行15-20次,每天进行2-3次。
此外,有氧运动也是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良好选择。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行等运动方式。
这些运动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3-5次。
最后,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维持也是腰椎峡部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
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腰部支撑物品等都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预防疼痛的发生。
此外,在睡眠时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床垫和枕头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腰椎峡部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腰部舒展运动、核心肌群锻炼、有氧运动以及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维持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但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症状加重。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希望腰椎峡部裂患者能够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早日康复健康。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腰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不适感。
针对这一问题,合理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腰椎峡部裂的发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腰椎峡部裂患者适合的最佳锻炼方法。
第一,核心肌群锻炼。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腰部和髋部的肌肉,这些肌肉对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腰椎峡部裂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核心肌群锻炼,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腹部平板支撑等动作,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腰椎的压力。
第二,腰部伸展操。
腰椎峡部裂患者常常伴随着腰部僵硬和不适感,因此适当的腰部伸展操可以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常见的腰部伸展操包括俯身触脚、腰部扭转、腰部侧弯等动作,可以有效拉伸腰部肌肉,减少腰椎的压力,缓解疼痛感。
第三,腰部稳定性训练。
腰椎峡部裂患者腰部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腰部疼痛和不适感。
因此,进行一些腰部稳定性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这一问题。
比如可以进行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腰部稳定性球训练等动作,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减少腰椎的受力。
第四,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对于改善腰椎峡部裂患者的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疼痛和僵硬感。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行等,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
总之,腰椎峡部裂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症状加重。
同时,在进行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意见,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可以帮助腰椎峡部裂患者缓解症状,改善腰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畸形
根据病因分类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idiopathic)
(1) 幼儿型(0~3岁)(2)儿童型(4~9岁)(3)青少年型 (10~16岁)
2.神经肌肉性 (1)神经源型 (2)肌源型 3.先天性 4.神经纤维瘤病 5.间质形成障碍
6.风湿性疾病 7.外伤性 8.脊柱外瘢痕挛缩
(1)脓胸后(2)烧伤后
9.骨软骨营养不良 10.骨感染 11.代谢性疾患
(1)佝偻病(2)成骨不全(3)高胱氨酸尿症
12.腰骶部异常 13.肿瘤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姿势性侧凸 2.癔症性侧凸 3.神经根刺激性侧凸
Milwaukee支具
又称颈胸腰骶支具。适用于治疗颈胸段和 胸段侧凸。
胸腰骶支具 胸腰骶支具适用于
胸腰段和其以下水 平的侧凸
年长峡部骨质硬化,血供减少,间盘退变
间盘退变需跨节段固定 MRI有助间盘诊断
手术适应证
无或有症状,青少年>50% 进行性滑脱者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畸形和明显
步态异常者 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综合症
手术方法
椎板切除减压 峡部直接修复植骨内固定 脊柱融合 复位内固定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还有不少患者合并有脊髓异常其中脊髓纵裂,脊 髓栓系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 侧凸患者应全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对于先天性
脊柱侧凸最重要的是判断侧凸的进展,但有时初 诊时很难作出决定。例如某些混合型畸形的患者 因为同时存在多种畸形,包括半椎体,骨桥畸形 不同的部位可能抵消了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使脊柱 达到平衡,进展可能性小。这样需要密切随访, 对畸形进展的潜力作出及时而正确的评估
螺旋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诊断价值
螺旋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腰椎峡部裂(ls)(又称峡部不连)是指脊椎一侧或两侧椎弓峡部不连接,是引起脊椎滑脱的主要原因之一1,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传统x线平片是诊断ls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获得的信息有限,容易误诊和漏诊。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2,3,ls的正确诊断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通过利用msct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对50例ls患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后处理技术在l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资料与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ls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3~68岁,平均40岁。
其中36例伴有腰椎滑脱。
主要症状有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或下肢麻木无力,骶尾部疼痛,会阴部放射痛,其中2例伴有间歇方法: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机,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从t12s2椎体下缘行螺旋容积扫描,并将螺旋ct扫描的各向同性扫描容积原始数据进行薄层轴位重建。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旋转一周有效管电流217mas,准直器宽度64mm×0.6mm,螺距0.8;重建薄层数据传送至工作站。
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沿椎间盘平面mpr;沿腰椎长轴矢状位mpr;容积重建技术(vrt)后观察椎弓峡部情况。
图像分析:经过工作站处理过的图像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读,诊断腰椎椎弓峡部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同方法诊断率的比较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50例ls患者当中,34例患者存在腰椎椎体滑脱,其中l4~513例,l5~s1椎体滑脱21例,10例患者为先天性ls,6例为应力性骨折所致。
其中l5左侧3例,右侧2例,两侧21例,合并滑脱21例(图1~4);l4右侧1例,左侧2例,两侧22例,合并滑脱13例。
平行于椎间盘横断位mpr诊断准确率0,腰椎矢状位mpr 100%(94/94),vr 78%(73/94)。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是指腰椎骨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裂缝过宽的病症,通常会导致腰部疼痛和不适。
在进行腰椎峡部裂锻炼时,应该避免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冲击,以免加重症状。
以下是一些适合腰椎峡部裂患者的锻炼方法:
1. 游泳:游泳是一种低冲击性的锻炼方式,能够加强核心肌肉,并增加腰部的灵活性。
选择自由泳、仰泳、蛙泳或背泳来加强腰部的运动。
2.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是一种低冲击性的锻炼方式,并能够增强腰部和腹部的肌肉。
要确保自行车的鞍座高度适当,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3.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提高核心稳定性。
可以尝试单脚站立、台阶爬升和平板支撑等动作。
4. 瑜伽:瑜伽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并帮助改善姿势。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腰椎峡部裂患者的瑜伽姿势,如桥式伸展和猫伸展。
5. 腹肌锻炼:强健腹肌可以提供更好的腰部支撑,并减轻对腰椎的压力。
适当的腹肌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和腹部收缩等动作。
在进行这些锻炼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锻炼技巧,避免过度用力和损伤腰部。
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锻炼,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频率。
如果疼痛加
剧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
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双侧椎弓峡部裂是一种骨折伤情,通常由于椎弓峡部的骨折或裂纹引起,可以导致脊椎不稳定和神经损伤。
评残是对受伤者进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估,以确定其残疾程度和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医疗和社会服务。
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主要参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历资料:评残的第一步是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伤情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记录等。
这些资料可以提供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治疗过程和康复进展等信息,有助于评估残疾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2.体格检查:评估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双侧椎弓峡部裂的部位和程度、检查神经系统功能、测量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受伤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3.功能评估:评估受伤者的功能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技能、社交交往等方面。
常用的功能评估工具包括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测验(FIM)、国际脊柱损伤学会(ASIA)功能分级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量化评估受伤者的功能丧失程度,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
4.疼痛评估: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评估人员需要对疼痛进行评估。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量表(NRS)、疼痛强度指数(PI)等。
评估疼痛可以帮助确定受伤者的疼痛程度,并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案。
5.心理评估:受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评估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6.工作能力评估:对于需要评估工作能力的患者,可以进行工作能力评估。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工作技能、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
评估工作能力可以帮助受伤者恢复工作,或者为其提供适合的职业康复计划。
除了以上评估内容,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评估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和特殊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评残的结果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措施和社会福利,以帮助其尽快康复和融入社会。
颈椎椎弓裂疾病详解
疾病名:颈椎椎弓裂英文名:cervical spondyloschisis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Q76.4概述:颈椎椎弓裂是一种少见的颈椎畸形,1951 年Perlman 和Hawes 首次报道了一例青年男性第6 颈椎椎弓裂合并颈椎滑脱,迄今全世界报道此病的总例数仅百例左右。
颈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呈圆柱状结构,通常称为关节突间部,而不称峡部。
因尚不清楚的先天性因素导致该部骨缺损或连续性中断即为颈椎椎弓裂;在此基础上,由于退变或头颈部应力作用导致病变椎节移位,即为颈椎滑脱。
从解剖学方面考虑,颈椎椎弓裂相当于腰椎峡部裂与滑脱,但其发病率远低于后者。
Waldron 统计了 52 例脊椎椎弓裂与滑脱,其中发生在颈椎的仅 1 例。
而由于病例少见,目前尚无确切的发病率统计。
发生于两侧者较单侧多见;从颈椎椎弓裂发病部位看,文献报道的好发节段为颈6,约占75%;其次为颈2,约占18%;而颈1 和颈7 椎弓裂尚未见报道。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先天性畸形。
发病机制:本病常合并颈椎部位其他先天性畸形。
如脊柱裂、椎弓根缺如、关节突发育不良等。
由于胎儿上下关节突实为一个骨化核所形成,即该处的缺损不在骨化中心融合处,因此并非原始骨化中心未闭合。
可能在胎儿早期,原始骨化的椎弓因某种因素导致形成不全,或在此畸形基础上发生轻微骨折所致。
随着年龄增长,局部缺损越来越明显(但部分人此处为软组织或软骨所填塞,获得相对稳定,则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由于颈椎上下关节突前面毗邻神经根,当该部位退变、增生、不稳时,则造成椎间孔狭小,并有刺激、压迫窦椎神经及脊神经的可能性,产生局部或根性症状,严重者可压迫脊髓。
然而,至今在对新生儿的检查中尚未发现此病。
另外,尚难以解释其为何多发于颈6。
Morvan 曾提出疲劳性应力骨折学说,但在伸屈活动中受应力最大的颈5 很少发生,颈7 也从未见报道,似不能支持这一观点。
腰椎峡部裂l5伤残等级鉴定
腰椎峡部裂l5伤残等级鉴定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腰椎峡部裂 l5 的定义和原因
2.腰椎峡部裂 l5 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3.腰椎峡部裂 l5 的伤残等级鉴定流程
4.腰椎峡部裂 l5 的康复治疗方法
正文
腰椎峡部裂 l5 是指腰椎峡部在 l5 节段的裂缝样缺损,通常由于腰椎的过度劳累、外伤、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这种病症可能会导致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腰椎峡部裂 l5 的伤残等级鉴定十分重要。
在我国,腰椎峡部裂 l5 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进行。
该标准将腰椎峡部裂 l5 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明显,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严重受限,需要依赖他人照顾。
二级: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较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明显受限,需要部分依赖他人照顾。
三级: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较轻,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但能够自理。
四级: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轻微,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基本正常。
在鉴定腰椎峡部裂 l5 的伤残等级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腰椎峡部裂 l5 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理疗、康复训练等,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体融合术等,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在康复治疗方面,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腰部肌肉锻炼、瑜伽、普拉提等,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预防病情的复发。
腰椎峡部裂医学知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正常腰椎解剖结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腰椎峡部裂图片
腰椎峡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腰椎峡部裂图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定义
• 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为腰椎一 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 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患者多为青 少年,女性发病率为男性4倍;可能为女性腰椎肌 肉、韧带相对较薄弱,同时又有孕产等因素共同 存在而引起。可发生在任何节段。椎弓峡部裂多 发生在L 4 或L 5 ,也可L 4 和L 5 同时发生,其裂 隙宽度不一,常发生于椎弓根下2.0~9.0mm,断 端呈锯齿状或圆钝,可有骨桥形成。缺损处常为 纤维软骨组织所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鉴别诊断
• 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 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骨折、慢性损伤等原因而 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 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 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 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 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 做假性腰椎滑脱。
• 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 1/4者。
• Ⅱ :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 • Ⅲ :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 • Ⅳ :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
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标准
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临床表现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评估。
一般而言,评残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障碍程度:评估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受限的程度,如弯腰、
后仰、侧弯等动作的完成情况。
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评残等
级可能越高。
2.疼痛程度:评估患者腰部疼痛的程度、频率以及对日常生活和
工作的影响。
疼痛越剧烈、越频繁,评残等级可能越高。
3.影像学表现: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椎体峡部裂
的具体情况,如裂口大小、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影像学表现
越严重,评残等级可能越高。
根据以上因素,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的评残等级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具体评残等级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判定。
峡部裂精品PPT课件
过脊神经前支出现向臀部或股后部之反应痛。
2.压迫或刺激性神经根痛
3.椎间盘 4.脊椎滑脱 ①腰骶部软组织及关节的劳损。② 骨结构改变。③下腰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受
到压迫或刺激而痛。
5
三、临床表现 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在无意中经X线检查发现。80%见于L5,90% 为双侧。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 开始时有下腰痛,或同时有腰腿痛,很少至小腿。 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般并不严重, 仍能从事一般劳动。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 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加剧,卧床休息时, 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又可加重。 滑脱时腰椎生理性前突增加,腰部屈伸活动可减 少。严重时可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腿部肌肉萎缩。
腰椎峡部裂 spondylolysis
1
又称为腰椎峡部不连、 椎弓崩裂。上下关节突之间 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 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 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 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 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 导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 力能力的丧失, 腰椎失稳, 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16
17
18
1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1
12
13
对于某些滑脱是否采用内固定尚存争论, 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固定,常用的 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附以椎间植 骨、椎间Cage或横突间植骨(见下图)。随 着固定器材的发展,内固定的使用也日趋广 泛。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
腰椎峡部裂最佳锻炼方法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对于腰椎峡部裂患者来说,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加强腰部肌肉、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腰椎峡部裂患者适合的最佳锻炼方法。
首先,瑜伽是一种非常适合腰椎峡部裂患者的锻炼方式。
瑜伽可以有效地增强腰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腰椎的灵活性,并且通过深呼吸和放松的方式缓解腰部的疼痛。
在选择瑜伽动作时,建议避免过度扭转和弯曲腰部的动作,选择一些轻柔的伸展动作,如桥式、猫式和下犬式等。
其次,游泳是另一个适合腰椎峡部裂患者的锻炼方式。
在水中,身体的重量得到减轻,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同时水的阻力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
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腰部肌肉,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对于改善腰椎峡部裂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腰部的核心肌群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肌肉、腰部肌肉和骨盆底肌肉,它们共同维持着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通过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腰椎的压力,改善腰椎峡部裂的症状。
常见的核心肌群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桥式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腰部和腹部肌肉,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最后,定期进行伸展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腰椎峡部裂患者往往伴随着腰部僵硬和肌肉紧张的情况,定期进行伸展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情况。
常见的伸展动作包括腰部伸展、腿部伸展、腰部扭转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舒缓腰部肌肉的紧张,增加腰椎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腰椎峡部裂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扭转腰部的动作。
通过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腰椎峡部裂的症状,增强腰部肌肉,改善腰椎的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最佳锻炼方法对腰椎峡部裂患者有所帮助。
腰椎峡部裂
THANKS
滑脱的手术原则为: 减压、复 位、融合和稳定脊柱。手术目的 是解除病人症状, 故术前要准确判 断好症状来源的原因, 部位和范围, 术中在减压、固定、融合等几个 步骤中有所侧重,再结合相关的 影像学检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手 术方案。
单纯峡部修补植骨融合能保留病变节段运动功能,对腰 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操作技术简 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仅适用于单纯峡部裂患者。对于合并椎体滑脱,即使是 轻度椎体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需广泛减压 的患者没有此种手术指征。
2.适用于青少年患者。对于年龄超过30 岁者,直接修复很 难获得成功。
后路椎板植骨融合术包括有火柴棒植骨和大块H型植骨。目 前因其假关节发生率高较少采用。椎体间融合术有植骨量大、 植骨融合快、融合率高、支撑椎体前柱并保持脊柱稳定性等 优点。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椎体间植骨融合是理论上的修 复前中柱的理想方法。椎体间融合术的主要术式有经前路 (ALIF) 、后路( PLIF) 、经椎间孔入路(TLIF)。
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① 不是所有的腰椎滑脱都需要治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腰 椎滑脱患者终生无腰痛症状,无需治疗;
② 伴有腰痛的腰椎滑脱并非都需要手术。对有腰痛症状的腰 椎滑脱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 是否与滑脱有关,因为与滑脱部位相邻椎间盘的变性、小 关节病变或软组织损伤等都可导致腰痛;应针对其原因进 行对症治疗,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如制动、理疗;保守治疗 无效或确定其疼痛与滑脱有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与非器质性下腰痛者大多 相同。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无意中经 X线检查发现。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 一般在20~30岁时症状缓慢出现,开始时有下腰痛, 或同时有腰腿痛,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 般并不严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仍能从事一般劳动。 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 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 疼痛又可加重。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 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但是并 非每个患者都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只有约 50 %。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2期(总143期)146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8.[4] 蒋满红.常规化疗联合中医药疏肝化瘀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8):1329-1331.[5] 何玲玲,赵亚林,杜林林,等.益气养阴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医学报,2015,30(7):931-933.[6] 郑璇,李艳,殷莹,等.中医补肾健脾法对HBeAg 阳性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5):1624-1626.[7] 刘宏杰,李琦,韩植芬,等.补肾健脾方对裸鼠肝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3):53-56.[8] 蒋岩.扶正抑瘤汤联合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CD44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973-975.本文责任编辑:王聚乐●讲座·综述●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周维山武警西藏总队医院骨科 西藏拉萨850007腰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包括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
其中,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条较为狭小的皮质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一部份骨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我们称之为腰椎峡部裂(或腰椎峡部不连)。
腰椎峡部裂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从事高强度及重体力的患者,腰椎峡部裂引起的下腰痛更为常见。
近年来,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1腰椎峡部裂的病因腰椎峡部的断裂,使得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力的能力大大减弱,腰椎的稳定性降低,有部份患者往往因为峡部裂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1858年,Lambel 首次报道腰椎峡部裂,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腰椎峡部裂的病因可能受遗传因素,解剖因素以及生物力学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
峡部裂新旧伤鉴定
峡部裂新旧伤鉴定
峡部裂是指峡部骨折的一种类型,常见于颈椎骨折。
颈椎位于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部位。
因此,峡部裂的伤害往往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新旧伤鉴定是指对峡部裂进行时间鉴定,以确定伤害的发生时间。
这对于法医学和司法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进行准确的新旧伤鉴定并非易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一般来说,新旧伤鉴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是伤口愈合情况的观察,新伤的伤口愈合程度较浅,而旧伤的伤口愈合程度较深。
其次是伤口周围的瘢痕情况,新伤的瘢痕较为鲜红,而旧伤的瘢痕已经变得较为淡薄。
此外,还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的检查来判断伤势的新旧程度。
在进行新旧伤鉴定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凭一种判断方法来确定伤势的新旧程度,而是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以及不同人体器官的愈合速度和表现形式等因素。
峡部裂的伤害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颈椎骨折会导致颈椎骨骼的不稳定,进而造成脊髓损伤,甚至导致瘫痪。
因此,对于峡部裂的新旧伤鉴定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能够为司法领域提供科学依据,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峡部裂的新旧伤鉴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准确判
断。
通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瘢痕情况以及医学影像学的检查等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峡部裂的伤势新旧程度。
这对于法医学和司法领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司法判决提供科学依据,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椎弓峡部裂
概述
骨不连可发生于锥体一侧或两侧。
其棘突或正常,缺如或合并脊椎裂等其他畸形,但在临床上无症状或滑脱。
此种骨不连称为脊椎崩解症,这是发生腰腿痛的潜在内因。
脊椎滑脱多发生于第5腰椎,其他部位较少见。
病因病理
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
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并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
约在胚胎第十周后,又开始出现三个原发性化骨核,包含在原发性软骨核内,慢性生长,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
出生后1~2
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并出现脊突。
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
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
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区,即为椎弓根峡部。
如该部骨化不全,或有潜在的软骨缺损,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
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板无骨性联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
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也可导致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
其机理与疲劳骨折相似。
临床表现
可分为三类:
(一)真性脊椎滑脱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
(二)假性脊椎滑脱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
(三)后滑脱较少见。
上述三种滑脱之共同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单纯性峡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腰骶部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
出现滑脱者成年后症状明显,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
疼痛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可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也有仅在过度劳累时始感疼痛者。
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其而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者,卧床休息后疼痛较轻,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加重。
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
病人有显著之腰椎前突,躯干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
臀后突,腹下垂、腰骶部凹陷,第5腰椎棘突显著后突。
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
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
第5腰椎棘突部明显压痛。
脊椎前滑脱明显的妇女,自腰椎前缘至耻骨联合之距离减小,宛如扁平骨盆,生产时影响儿童进入骨盆。
病理诊断
影像学所见:
对于脊椎崩解及轻度滑脱,临床诊断困难,需行X线检查,常用的投影位置为前后位,侧位与斜位。
(一)前后位椎弓崩解在前后位上常不易显出,如有明显的峡部缺损,当裂隙之平面与X线平行时,可在环形阴影之下,见一密度减低的斜行阴影。
如有明显之滑脱,可见滑脱椎体之下缘与下部椎体相重叠,呈新月形密度增厚。
第5腰椎横突与椎体前缘相重叠。
(二)侧位为两侧椎弓峡部缺损,可在椎弓根的后下方,上下关节突之间,见一斜行骨质密谋减低阴影,其后部高于前部。
如缺损为单侧则不容易见到。
如有滑脱则椎体前移,但轻重不等,有整个椎体完全前移者,也有前移甚微者。
多数滑脱在1/3至1/4左右。
间盘有退行性变者,椎间隙变窄。
1.测位测量滑脱的方法
⑴自第1骶椎平面之前缘,画一垂直线,该线应通过第5腰椎椎体之前下缘。
如第5腰椎向前滑脱,此线将通过该椎体(Ul lman线)。
⑵疑有第5腰椎向前滑脱时,可自第5腰椎的后上下缘,及第4腰椎体的后下缘至第1骶椎体的后上缘各连一直线,则两线可以相交或平行。
正常时两线相交之角不大于2°,且在第4腰椎下缘以下,如两线平行其距离不大于3mm(Ullman线)。
有滑脱时其交点均在第4腰椎下缘以上,根据两线相交角度的大小或平行线距离的远近可将滑脱分为三度(表1)。
表1腰椎滑脱的分度法
滑脱程度相交角度平行距离
轻度3°~10°4~10mm
中度11°~20°10~20mm
重度21°21mm以上
⑶将第1骶椎上缘,分为四等分,正常时第5腰椎椎体与第1骶椎体后缘,形成一连续弧线。
有滑脱时则第5腰椎体前移,前移1/4者为1°,2/4者为2°,3/4者为3°,全滑脱者为4°。
2.侧位片对诊断的鉴别侧位片能鉴别真性与假性滑脱,前者脊椎的前后径增加;后者无改变,并可见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质硬化,或唇样增生等退行性病变。
(三)斜位片左右45°斜位像为显示峡部之最好位置,正常椎弓附件形如猎狗,狗嘴表示同侧横突,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关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椎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侧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突。
如峡部不连,则于颈部可见一带状密度减低阴影,犹如猎狗带一脖套,此即椎弓峡部骨不连,如有滑脱,则上关节突及横突随椎体前移,如砍下之狗头颈。
CT、MRI:椎弓根骨质部分缺损,椎间盘突出,神经孔、椎管变形,椎弓根断裂,椎弓不对称棘突偏向一侧。
CT可出现“双管”征。
治疗预防
单纯峡不连,椎体尚无滑脱,也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应避过劳,经常进行仰卧起坐等腹肌锻炼,减轻腰椎前突,防止滑脱,或用围腰或用支架保护。
椎体虽无滑脱但有腰腿痛,或滑脱甚微尚无神经压迫症状者,卧床休息3~4周后可行植骨固定术。
椎体向前滑脱明显,且有神经压迫症状之少年或滑脱不超过一年之患者,应令患者双髋屈曲,仰卧2~4周,待椎体自行复位,神经症状消退后,施行植骨固定术。
经卧床休息,滑脱及神经症状仍无明显改进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应在麻醉下令患者仰卧,双髋与膝关节屈曲并悬吊,将臀部抬高,靠躯干重力,使滑脱之椎体复位。
或令患者俯卧,徐徐向下牵拉下肢,使骨盆离床,然后屈曲两髋,术者以手掌按住骨盆背侧,徐徐用力向下挤压,使骶椎前移,整复滑脱。
经卧床休息或和手法整复后,如果滑脱及神经症状恢复或改进,可行植骨固定术。
固定患椎峡部、上下关节突间关节、椎板及棘突。
经卧床休息或手法整复后,滑脱及神经压迫症状仍然存在者,应行椎前植骨固定术。
术后卧床休养3~4个月,待植骨愈合后神经压迫症状仍未消退时,可行椎板切除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