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治小儿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8卷第27期-9-
阳气治疗大法;擅用仲景名方加减挽救疑难重症,屡起沉疴痼疾,总结临床验案,取经方用药之长,力推中药“十大主帅”等方面,都能体现他“由博返约”治学之道,尤其是吴佩衡先生在理法方药上取得的建树都可以指导《伤寒论》教学和实践运用。

明代医家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指出:“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

”说明医者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精通中医经典著作,掌握其精微义理,通过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在临床治疗中融会贯通,抓住关键要害,才能应手奏效,妙手回春,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树则.中国现代名医传(一)[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5:86.
[2]吴佩衡著,吴生元,吴元坤整理.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5,111,52-53.
[3]邵贵宏.吴佩衡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
[4]龙德昭,张晓琳.吴佩衡对《伤寒论》的研究和学术思想的发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19-21.
基金项目:
本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工作室(项目编号:LP0125056);2015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5FB205(-005);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伤寒论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
张晓琳(1964-),女,安徽宿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

E-mail:zhangxiaolin0428@。

吴生元*,通讯作者,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组长,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方向。

E-mail:WSY370331@。

编辑:白莉编号:EB-16041813F (修回:2016-05-11)
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治小儿病 Pediatric treatment based on Viewing pulse syndrome, knowing what’s the proble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于峰伟
(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R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27-0009-02
【摘要】本文所述乃是笔者结合临床所使用的仲景遗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释小儿体质、用药法度等,旨在抛砖引玉,共勉同道。

【关键词】仲景遗论;辨治;小儿;用药
【Abstract】This thesis review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treatment based on Viewing pulse syndrome, knowing what’s the proble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which is Zhongjing’s theory in treating children diseases by combing physiology,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s constitution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ules. It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pediatric treatment.
【Keywords】Zhongjing’s theor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hildren;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27.005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语出自伟大医圣——张仲景其《伤寒论》16条文中。

历代研究“伤寒”大儒共称这句是仲景学术的真言要旨,仲景法中的“活”同样体现在其中,在267条中也有一句“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跟此句意义相近且行文相同。

统观《伤寒论》全书,在没有方证药物且在东汉惜简如金的背景下,同时出现两句法度严谨、措辞简练的类似条文,实属难能,更堪重要,依据疾病的证候舌脉,推算演绎疾病的变生规律,在随证或依法治之,足够体现医圣辨证准确、法度灵活之特点。

余不敏,在儿科临床颟顸近十余年,运用仲圣“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法度,加之小儿生理、病理之特点,现简述之,期匡正批之。

古称儿科为“哑科”,皆谓辨病识证诚难矣[1]。

如:阎季忠作《小儿药证直诀》序曰“儿科审病施法则有五难:黄帝不明则为一难……隐奥种种,故难亦多”[2]。

因小儿证难询问,脉不可凭,多数能言者,言犹不可信,故而古之相传“能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能治十妇人,不治一婴儿”。

对于“哑科”诊疗,很是锻炼医务工作者,固然辨病识证难之又难,但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若医治及时得法,大都能做到随拨随调之预期目的,临证察机虽是种种困阻,医治病患时就需要儿科
-1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6 V ol.(8) No.27
临床医生本领过硬,慧眼识珠,胆大心细,方可解除患儿疾苦、驱散家属忧虑。

《伤寒论》短短398条,仅115方,仲圣一共使用了78味药,仲圣辨证准确,法度严谨,方精药少,效专力宏,传万世法度,标百代准绳。

只要真心体悟仲圣遗意,就可以如仲圣在其《序》中所说:“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切不可以西医理论来左右中医处方用药,现在社会畅聊最热的就是“中西医结合”,这词固然新鲜、时尚,但这两种理论截然不同的东西能不能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我看值得商榷。

西方医学有其优劣,主要着眼微观物质,在微观世界里可以洞察到粒子、夸克等,若能精通此术,也能济世活人;中医药学主要把握宏观物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其精髓,学精此绝技,照样可以活人性命、生活无忧。

若要疗效突出,两种不能掺杂,在使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就要摒弃西医理论影响,只有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目的,若是即用中药又用西药,最后虽然有效,自己也犯迷糊,不知谁在起作用,这样不利于经验总结,也不利于传承创新。

小儿娇贵,如八九点钟太阳,牵动着家庭所有成员的神经,一旦生病,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胡乱投医,其结果是伤害自身,治病虽然贵在疗效,但业医者,需秉承“大医精诚”之博大心怀,引导人趋向康健,在此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理论,中药还是针水,力争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中药讲究“攻心”,城破虽然可以擒敌平乱,若能攻心保全城池,其何乐不为,这种上策为何不用呢?我想人人都会用,在小儿诊疗上同样也可以通用。

真正中医工作者,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辨寒热虚实,一见患儿体温高(发热),望了一眼扁桃体发红,就一味地使用寒凉药物,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合剂等,仲圣在其《伤寒论》中叙述有“桔梗汤证”“苦酒汤证”“甘草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症”等,这其中就说明发热咽痛、咽红不全是热证所引起,也有少阴寒热错杂所致,所以开出来的药有的可以见效,有的不但不见效,反而使疾病更错综复杂,也有不少患儿出现腹泻、精神差等不良反应。

这个时候西医就会说了,这些药物咱们都可以开,西医用后没疗效,可以说这中成药不行,因为他们压根就不会辨证论治;而中医呢,若是也说不行,岂不是贻笑大方。

小儿一旦感邪患病,虽病情急骤,加之患儿家属焦虑忧闵之心情,这个时候儿科医生就要本领、素质皆过硬,既要除去患儿疾患,也应抚平家属心情。

在此过程需要秉承仲圣“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真言要旨,抽丝剥茧,洞察先机,结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等特点,随证立法,方随法出,运用仲圣精髓,从其少小之道,书经方济羸获安,经方药少价廉亦效如桴鼓,味好汁美小儿爱喝,大众皆说,中医慢,因其口味难以下咽,中药也不好服用,就连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工作者也是此种认为,殊不知经方之美,在于即可深受患儿喜爱,从而改变患者对中医药的偏拗,亦可立马起效。

有一患儿咳嗽伴高热5 d,输液打针皆不效,中医辨为太阳表实兼太阴寒湿内蕴,郁而化热,用小青龙加石膏原方原比例,两剂即除湿清热从而热退咳止,中医只要细心论治,把握仲圣精髓,疗效也是立竿见影,满足家属期待的。

仲圣之学提要钩玄、博大精深,后学者定要竭诚谦奉,活用仲圣精髓,精准辨证,为少小谋福利。

参考文献:
[1]唐汝宁,陈柏君,邓丽红,等.浅释《幼科发挥》之“肺脏主病”[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80-82.
[2]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9.
作者简介:
于峰伟(1980- ),男,河南上蔡人,儿科主治中医师。

编辑:白莉编号:EB-16042114F (修回:2016-05-19)
相似文献: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
刊名: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8卷04期100-101页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2.2+1 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小儿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方案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

结论: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俊华
刊名: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13期35-3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