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技术

合集下载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一、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人中(Du26;督脉)、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双侧内关,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

内关穴捻转法,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

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分钟。

继刺人中,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

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再刺三阴交,位于内踝直上3寸,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º角斜刺,进针0.5~1.0寸,针尖深部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采用提插补法,即快进慢退,或者可以形容为重按轻提。

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三阴交仅刺患侧,不刺健侧。

二、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印堂(EX-HN3,经外奇穴)、上星(Du23,督脉)、百会(Du20,督脉)、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刺上星:选3寸毫针沿皮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

内关穴、三阴交穴操作手法同主穴之方I。

三、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1、腧穴组成:患肢极泉(HTl,手少阴心经)、患肢尺泽(Lu5,手太阴肺经)、患肢委中(BL54,足太阳膀胱经)。

2、规范操作:极泉,部分古籍记载极泉穴为禁针穴,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点:①极泉穴部位腋毛茂密,不易消毒;②极泉穴部位汗腺丰盛,细菌容易滋生;③极泉穴部位组织疏松,对穴位部位中的血管缺少压迫,容易出现皮下血肿。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摘要:一、醒脑开窍针法简介二、醒脑开窍针法的疗效1.提高注意力2.改善记忆力3.缓解疲劳4.调整睡眠质量5.增强免疫力三、醒脑开窍针法的操作步骤四、醒脑开窍针法的注意事项五、患者好评反馈正文: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针灸疗法,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近年来,醒脑开窍针法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醒脑开窍针法的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注意力:醒脑开窍针法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增强神经传导,从而提高注意力。

这对于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2.改善记忆力: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醒脑开窍针法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记忆力。

这对于老年人和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缓解疲劳:醒脑开窍针法能够促使人体内啡肽的分泌,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这对于长期疲劳综合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4.调整睡眠质量:醒脑开窍针法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这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增强免疫力:醒脑开窍针法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醒脑开窍针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穴位、消毒、进针、行针、出针等。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但这是正常的现象。

在接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醒脑开窍针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患者应选择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治疗。

2.遵医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自行调整。

3.注意饮食: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保持良好的作息: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

醒脑开窍针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提高脑神经的活力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穴位选择:常用的醒脑开窍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通天穴等。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穴位。

2. 消毒准备:使用消毒棉球或酒精将针头进行消毒。

3. 穴位定位:用手指找到选择的穴位位置,或者使用针灸定位仪进行定位。

在找到穴位后,可以用眉笔在皮肤上做一个标记。

4. 针刺操作:将消毒好的针头慢慢插入皮肤,一般插入深度为0.5-1.5厘米。

插入针后,可以适度转动或提插针头。

5. 发出灵魂出窍:
- 刺激穴位:可以轻轻拧动或敲击穴位,以增加刺激效果。

- 注意感觉: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6. 拔出针头:一般针刺时间为15-3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

在针刺结
束后,慢慢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住穴位数秒,以防止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醒脑开窍针刺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请在接受治疗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简介石学敏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国医大师。

石学敏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开创了现代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先河,救人无数。

CCTV10报道石学敏教授救命银针“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时间急,危害性大,瘫痪或者死亡率较高。

石学敏教授针法演示操作目前针对脑卒中造成的并发症、后遗症,除西医常规处理方法外,中医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是治疗该病非常不错的选择之一。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发现的一种针刺方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使萎缩变性的细胞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

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一、“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一)对中风病病机的继承、发展石氏醒脑开窍”:“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醒脑开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中风病发展的最终病机而立。

“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之双重含义,醒神调神为“使”,启闭开窍“用”。

“滋补肝肾” 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二)注重针刺规范,提出针刺手法量学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捻转补泻定义为:1、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2、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频率在50~60次/分。

二、醒脑开窍针法组成与操作组成: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通过针刺来恢复脑窍及其连属组织功能的方法,可用于治疗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使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

针刺手法是醒脑开窍针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关穴的针刺深度为1.0~1.5寸,操作时需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

人中穴的针刺方向是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使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穴的针刺方向是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度向斜后刺入,深1~1.5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穴的针刺方向是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使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穴的针刺方向是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0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穴的针刺方向是屈肘成120度,直刺1寸,使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穴的针刺方向是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小于90度)、高频率(大于120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

合谷穴的针刺方向是针向三间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食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穴的针刺方向是针向舌根1.5~2.0寸,使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穴的针刺方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穴的针刺方法是向照海透刺1.5~2.0寸,局部酸胀为度。

在操作醒脑开窍针法时,需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等工具,必要时还需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包括备齐用物、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感觉、消毒进针部位后选取合适的毫针,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

[醒脑开窍]“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醒脑开窍”针刺法牛宝宝文章网> 醒脑开窍> 中医诊断学“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300193)李军李妍卞金玲“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1972年设立的治疗中风病的大法。

历经三十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经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

该体系充分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国内外数十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方案。

认真总结,深入探讨石学敏院士设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为中医针灸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设立,还中医诊断学的全貌1.1 中医院校和中医临床均强调中医的“辨证施治”,辨证施治确实是中医宝库中的奇葩,很多疾病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获得良好的疗效。

因此,近年来现代医学也提出“个体化医疗”的观点来修整自身的医学理论。

但是,现代医家对“辨证施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临床中的缺陷。

临床重复性差;不利于总结;不利于传授;非常不利于中医针灸临床研究。

1.2 中医诊断学是否仅以“辨证施治”理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经证中共设立了16个处方,8个处方治疗太阳中风(表虚);8个处方治疗太阳伤寒(表实)。

张仲景抓住太阳中风(表虚)证发热、恶寒、有汗的主症设立了“桂枝汤”为主方,8个治疗表虚的处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衍生而来。

同样抓住太阳伤寒(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的主症设立了“麻黄汤”为主方,8个治疗表实的处方均是在“麻黄汤”基础上衍生而来。

充分体现了将疾病共性病机和个性病机相结合的整体诊疗观。

因此,张仲景应该是中医诊断学的范例。

1.3 中医证与症的不同。

中医的证是指证侯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中医的症是指症状。

因此,中医诊断学应该是辩病(证)与辨症相结合的整体诊疗观。

1.4 中风病是病因、病机非常复杂的一种疾病。

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机理研究
调节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针刺可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发挥脑 保护作用,使脑细胞的功能和形态损害减轻。
研究显示缺血区脑组织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 酶,针刺内关及人中可明显改善缺血区两种酶 的脱失;针刺可改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ATP酶 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钠钾跨膜转运动能, 从而有效地减轻因缺血缺氧而导致的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改善脑血管的机能。
配穴:
风池、完骨、翳风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 穴施手法1min;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 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 然伸展为度;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及操作
配穴: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 毫升;
主治:①头痛 眩晕 晕厥 ②中风不语 偏瘫 癫狂痫 不寐 ③脱肛 阴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及操作
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
之中间。 主治:1 头痛、头晕
2 鼻渊、鼻衄、 目赤肿痛、颜面疔疮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及操作
操作: 主穴: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
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 为度。 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 穴后,针炳旋转90°,转速20~160次分, 行手法1分钟。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
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机理研究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 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明显增加,激发
一系列病理过程,导致脑损害。 针刺可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防止由
此引起的一系列损伤。
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机理研究
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强脑组织的修复 能力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

量表评价
利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认知、情感、 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 评估治疗效果。
05
《醒脑开窍针法》研究与 发展
研究现状与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
截至目前,关于《醒脑开窍针法 》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百余篇,从 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临床实践验证
该针法在多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 应用,大量病例证实其对于脑梗
针刺方法
介绍针刺的基本操作、进针技巧、行 针手法等,阐述不同针刺方法对治疗 效果的影响。
针刺注意事项与禁忌
说明针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良反 应及处理方法,强调针刺的禁忌症和 不适宜人群。
03
《醒脑开窍针法》实践操 作
操作流程
准备阶段
选择合适的针具,清洁 消毒患者皮肤,准备相
关器具。
施针阶段
按照穴位图谱,准确找 到穴位,进行针刺操作
阴阳五行学说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内阴 阳五行的平衡与疾病的关系。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详细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阐述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等经络的特点和作用。
穴位
介绍穴位的分类、定位和功能,阐述特定穴位在针灸治疗中 的作用和效果。
针刺方法与技巧
《醒脑开窍针法》ppt课件
目 录
• 《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 《醒脑开窍针法》理论基础 • 《醒脑开窍针法》实践操作 • 《醒脑开窍针法》临床应用 • 《醒脑开窍针法》研究与发展
01
《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基于传统的针灸理论,结合现代 医学知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针法体系 。
应用范围与案例

醒脑开窍技术总结

醒脑开窍技术总结

醒脑开窍技术醒脑开窍技术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中风病进行醒脑开窍特殊配穴的针刺技术。

在选穴上以取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

适用于中风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亦可用于神志、精神疾患、厥闭脱证、顽固性疼痛病症等。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选穴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二)操作手法内关:直刺13~25mm,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分钟。

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7~13mm,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25~37mm,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25~37mm,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25mm,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13~25mm,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50~63mm,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25~37mm,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37~50mm,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透向照海穴:约37~50mm,局部酸胀为度。

(三)治疗时间每日针2次,14天为1疗程。

二、常见疾病的醒脑开窍治疗(一)中风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中风病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仅以口、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多因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发为本病。

中风并发症有吞咽困难、共济失调、语言不利、便秘、肩周炎、癃闭、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血管性痴呆等。

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癫痫:针人中、大陵、鸠尾(鸠尾在剑突下,针前检查肝脏,是否有肿大,双手抱头,肝脏 往上提起,深吸气进针,进到1.5寸,此时患者可以呼气了,行大幅度低频捻转泻法,鸠尾 不留针(若不留针则即便刺到亦只有一孔无妨,否则肝乃脆性组织,针的创伤随呼吸反复刺 激造成更大损伤)、内关、风池; 血管性痴呆:针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 睡眠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观察13262例中风病住院患者,治 愈率达49.37%,总有效率96.95%;其中1239例合并假性球麻痹的中风病患者的假性球 麻痹治愈率达51.65%,总有效96.69%。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调神开窍法治疗百合病 女性,其发病多由情志因素所诱发,病机关键在于心窍闭阻,心神郁逆。百合病的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繁杂,主要包括精神意识,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和内脏等 机能障碍方面病证。
治则:调神开窍,调和阴阳。取穴:内关、水沟。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及病情 的程度随症加减穴位。治疗此病症的疗效如何,不但取穴要合理而且直接取决于针 刺的手法,针感和刺激量。治疗重在首次治疗效果
(5)安神法治疗小遗尿
代医家多归纳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和脾肺气虚、摄纳无权 两类病机。治疗多用培元补肾、健脾益气、敛肺缩泉诸法。 而据石学敏院士观察,精神紧张,过度疲惫是小儿遗尿的主 要诱因,其病机亦应属于“心神昏瞀、治理无权”,故立法 以调节心神为主,重用水沟、印堂、百会等健脑宁心,安神 益志之穴,临床收到很好的疗效。
醒脑开窍法的作用
一.此法临床疗效显著,适应症也多,除中风后遗症和并发症外,还可用于老年性痴呆; 二.因操作手法量化,可重复,便于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本法时应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西 药及支持疗法。 三.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者,宜手术和针刺相结合。 四.“醒脑开窍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从而保住患者未来的疗效 ,使萎缩变性的脑细胞 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醒脑开窍法

醒脑开窍法

醒脑开窍法的作用
此法临床疗效显著,适应症也多,除中风后遗症和并发症外,还可用 于老年性痴呆; 因操作手法量化,可重复,便于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本法时应 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西药及支持疗法。 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者,宜手术和针刺相结合。 “醒脑开窍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从而保住患者未 来的疗效 ,使萎缩变性的脑细胞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 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醒脑开窍法的作用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核心在调神,祖国医学中 “神”不仅仅指人的思维、意识、智慧,而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切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 “神存”“神守”则人体的生命活力正常,思维 意识活动也正常;如果“失神”或“伤神”则人 体出现病态或死亡。只有通过醒神、调神、安神, 才能调和阴阳,气复神使,气血调和,机体恢复 正常功能。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醒脑开窍” 醒脑开窍
1.治疗中风及并发症 基于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导致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石学敏院士确立中风病的治疗法 则为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在选穴上以 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强调针刺手法量学。以内关、水沟、三 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
醒脑开窍”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癫痫:针人中、大陵、鸠尾(鸠尾在剑突下,针前检查肝脏,是否有肿 大,双手抱头,肝脏往上提起,深吸气进针,进到1.5寸,此时患者可以呼 气了,行大幅度低频捻转泻法,鸠尾不留针(若不留针则即便刺到亦只 有一孔无妨,否则肝乃脆性组织,针的创伤随呼吸反复刺激造成更大损 伤)、内关、风池; 血管性痴呆:针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 阴交、太冲; 睡眠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观察13262例中 风病住院患者,治愈率达49.37%,总有效率96.95%;其中1239例合并假 性球麻痹的中风病患者的假性球麻痹治愈率达51.65%,总有效96.69%。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种中医针刺技术,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

在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技术操作规范,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技术操作规范:一、治疗前准备1.病历摸底:诊断确认中风病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和服药情况。

2.基本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面部、舌象、脉象及四肢活动情况的检查,包括生命体征、血压、血糖等。

3.针具准备:准备好消毒干净的针具,包括针头、针管、拔针器等。

4.患者床位准备:患者应平躺于舒适的床位上,身体放松,头部稍微偏转。

二、穴位选择1.温针:选择合适的温针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印堂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2.刺具选择: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刺具,包括针头长度和针径的选择。

三、针刺操作1.消毒:将选定的穴位以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保证刺入皮肤和穴位的针具的无菌。

2.刺入:针头从穴位入口处以约30°的角度刺入,深度取决于穴位的具体部位和患者的体质。

3.触感:刺入后当感到针与组织的抵抗感减轻并出现酸、胀、沉、麻、电感时,认为已刺到穴位。

4.取气:在刺入针头后,应稍微调整握持力度和角度,然后用轻轻的手法取气,使针具能进一步刺深到穴位。

5.按插连接推:将插入的针杆与针头连接起来,进行其中一方向的按插入口推,以增加刺激效果。

6.留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留针10-30分钟,取下针具后对针眼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以加强刺激效果。

四、治疗后护理1.结束时,应完成治疗区域的消毒,以防止感染。

2.患者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治疗下肢的穴位。

3.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感,如局部疼痛、麻木等,医生需要向患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指导,告知患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技术操作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和对病情的全面了解,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完整版)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版)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通过针刺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的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开发恢复其具有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作用,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

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二、操作方法【针刺手法】醒脑开窍针法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以下是常见穴位操作及手法量学。

内关:针刺深度1.0~1.5寸,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

捻转角度大于180度,频率50~60转/分。

手法持续操作1~3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度,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针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度向斜后刺入,深1~1.5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 .5~1.0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小于90度)、高频率(大于1 20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食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0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1。

丘墟:向照海透刺1.5~2.0寸,局部酸胀为度。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醒脑开窍 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 操作方法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时间急,危害性大,瘫痪或者死亡率较高。

目前针对脑卒中造成的并发症、后遗症,除西医常规处理方法外,中医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是治疗该病非常不错的选择之一。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发现的一种针刺方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使萎缩变性的细胞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

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一、“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一)对中风病病机的继承、发展石氏醒脑开窍”:“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醒脑开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中风病发展的最终病机而立。

“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之双重含义,醒神调神为“使”,启闭开窍“用”。

“滋补肝肾”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二)注重针刺规范,提出针刺手法量学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捻转补泻定义为:1、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2、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频率在50~60次/分。

二、醒脑开窍针法组成与操作组成: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以疏通经络。

还选风池、完骨、百会以补益脑髓;金津、玉液或咽后壁放血及上廉泉改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手指握固加合谷;足内翻取丘墟透照海。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主穴(1)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具有养心安神、通调气血之功。

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三个有机部分
1、特定穴有序组成的严格针刺处方; 2、科学的手法量学标准; 3、规范的腧穴加减应用
选穴处方的独创性
主方1
以醒神调神为要旨; 阴经为主,阳经为辅。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副穴:患侧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风池、翳风、完骨(吞 咽);合谷;廉泉、金津(言 语);丘墟照海(足内翻)
主方2
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 印堂、三阴交(患侧)
副穴:同1 配穴:同1
2.操作方法
主穴1:先 刺 内 关
直刺0.5~1寸, 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 施手法1分钟;捻转并配 合提插泻法。 捻转角度大于180°, 频率50 ~ 60转。 手法持续操作1~3分钟。
主穴1:继 刺 人 中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 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中风后遗症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副穴:风池、上星透百会、印堂 加减: 清窍郁闭型: 失语点刺金津玉液;吞咽困难配翳风、上廉泉; 口角歪斜配面部足阳明经筋排刺;眼外斜配上睛 明、攒竹;耳鸣耳聋配听宫、听会;眼睑下垂配 阳白。 筋脉失养型: 上肢拘急配曲池、外关;手握不伸配合合谷透劳 宫;握力欠佳配八邪;腕下垂加刺阳池;足内翻 阳陵泉、丘墟;下肢肌肉萎缩配足阳明经排刺。
上廉泉、金精玉液
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金精玉液三棱针点刺放血
• 注意针刺顺序,先内关(心-脑)后人中。
•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 疗程。
中风病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1) 便秘:针பைடு நூலகம்水道、外归来、丰隆。
(2) 呼衰:针刺双侧气舍。
(3)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 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

主方一:(“大醒脑”)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侧极泉、尺泽及委中。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拘挛,加合谷;语言不利或失语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主方二:(“小醒脑”)
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印堂,患侧三阴
交。

副穴、配穴:同主方一。

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度,转速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一。

处方加减:便秘加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尿潴留加中极、秩边、水道;共济失调加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癫痫加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肩关节痛或肩周炎加肩鹃、肩贞、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血管性痴呆加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
睡眠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6)针刺操作实施手法后,非立即留针,而是要求患者先活动患肢。

各穴手法实施后除三阴交留针外,其余各穴均不留针。

针刺三阴交使患肢抽动后将针提至皮下,不出针,让患者活动,留针时再将针刺至得气深度。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身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肤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

(10),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⑴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应慎重,尤其是强刺激人中穴和内关穴,有时会明显加病人之烦躁不安,甚至出现肢体抽搐现象,急性脑出血证属脱证应禁止此法。

⑵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非一两个疗程即可。

为避免患者出现疲劳或穴位疲劳的现象,务必慎用本法。

⑶临床上对一些畏惧针刺法或对针刺特别敏感的患者在使用本法时必须掌握好刺激量。

⑷对这类患者应用针刺人中穴时手法则更应慎重。

⑸“大醒脑”与“小醒脑”的临床应用:“小醒脑”适用于病情稳定,神志清醒的中风患者,治疗时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交替使用。

在中风急性期,一般要求严格按照“大醒脑”针刺法操作。

对于后遗症状,可按照并发症取穴操作。

⑹刺激量应视病情灵活掌握:针刺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时,使患肢抽动次数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灵活掌握,肢体肌力在0~3级者可使之抽动3
次;肢体肌力在3级以上时,可适当减少抽动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