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循环末端及暴露部位。
①最常见为反复发作性可触及紫癜,无瘙痒。 ②常分布于下肢尤其是踝周围。 ③紫癜呈间歇发作,成批出现,每次发作可持续
数天到1周多数病例可反复发作多年,消退后局 部可留色素沉着。
9
皮肤、黏膜溃疡,常发生于下 肢,以踝部尤其外踝多见,少 数可发生肢端坏疽。
指端动脉痉挛、网状青斑、寒 冷性荨麻疹、溃疡、坏死、雷 诺氏现象、鼻、眼、视网膜血 管出血。
2、已诊断为LN或HBVN的病例要防止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漏诊。
31
治疗
一、病因治疗: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注意其副作用:溶血性贫血)+长
效a-干扰素 (周围神经症状患者禁用IFN-a)
二、对症治疗: ⑴低抗原含量饮食、减少冷暴露。 ⑵高血压者控制血压,累及肾脏者应用
22
23
24
25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显微观察
26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细胞像
27
几点说明:
1、有型结构的形态特征与肾组织沉积的免 疫球蛋白种类尚未见相关性。
2、有型结构的形成量及分布与沉积的免疫 球蛋白量具有相关性。
3、血中冷球蛋白种类常与肾组织内沉积的 免疫球蛋白相同。
28
诊断: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通 过冷球蛋白的血管内沉积和其形成的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全身多系统性 病变,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紫 癜、无力、关节痛)和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器官受累如慢性肝炎、肾小球肾 炎、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溃疡及播散 性血管炎。累及肾脏约占20%-60%。
4
分类和分型
一、按发病原因:
16
免疫荧光: IgG、IgM、C3在内皮下及系膜 内呈块状或颗粒状沉积,C1q、 C4常呈阳性。
17
电镜(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肾小球内的电子致密物形成多 种有型结构
纤维、微管、晶格及颗粒样结 构,常以一种为基本形态,同 时伴有其他结构。
18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冷球蛋白
19
20
21
7
HCV诱导淋巴细胞增生的机制不明
HCV感染 (t14,18)异位 阻滞B细胞凋亡 B细胞增生
bcl-2/Bax 冷
产生更多RF-IgM
IgG-IgM-RF抗复合物抗体
Ⅱ、Ш型多克隆IgG
沉淀在中小血管
激活补体 弥漫性血管炎
皮肤 关节 肾 淋巴结 神经系统
8
临床表现
40-50岁,女多于男 皮损:主要表现紫癜:两手、两足、耳廓、鼻尖
10
无力 关节痛:
①以手、膝、踝关节最为常见,对称或不 对称, 偶有关节红肿。
②可伴有肌痛,甚至无关节症状的情况下也 可出现轻度肌痛和乏力。
③关节肌肉的症状有时与整个病情不平行, 可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消失 ④无明显的晨僵现象。 肝脾肿大 周围神经病变
11
12
13
肾: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严重、 不易控制)或伴轻度肾功能减退 。
20%表现肾病综合症,20%-30%初 期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症。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5%可迅速进 展,并可能发展为少尿性急性肾功 衰。
国外报道MC可导致严重肺功能受 损至呼吸衰竭。
14
实验室检查
贫血、血沉升高、高血压(80%患者)。 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 补体C3、C4下降,尤其C4,免疫球蛋白升
高。 RF(+),HCV(+)。 90%以上Ⅰ型以及80%以上Ⅱ型患者血中冷
球蛋白含量>1mg/ml,80%以上Ⅲ型患者则 <1mg/ml。
15
肾脏病理
光镜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弥漫中 重度增生,伴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 胞浸润。系膜细胞插入导致基底膜双 轨及多轨状增厚。 2、少数基底膜增厚不明显,呈毛细血 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内皮下、毛细血管腔内嗜复红蛋白 沉积,并有微血栓样结构。
Tarantino关于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诊断标准: 1、血清中检测出冷球蛋白。 2、Biblioteka Baidu活检病理符合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特 点。 3、其他临床特点:皮损、关节痛、乏力、 肝脾肿大、周围神经病变。 4、临床有血尿、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
29
鉴别诊断
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纤维样肾小球病:
共同点:电镜下微管或纤维的形态特征相似。 不同点:
ACEI、ARB等
32
三、免疫抑制治疗:
轻者:如仅有皮肤紫癜、虚弱、关节 痛、关节炎等,予小剂量激素治疗。
33
重者:①突发肾病综合症合并肾功能减退 和(或)
严重皮肤、内脏血管炎时,激素冲击,
甲基强的松龙0.5-1.0/d,连用3天,继之口 服强的松0.5mg/kg.d,并缓慢减至维持量 0.1-0.2mg/kg.d直至MP停用3-6个月。
①分布更为弥漫广泛,除电子致密物外,系膜基 质及基底膜可见弥漫沉积。 ②冷球蛋白阴性。 ③无肾外表现。 ④排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SLE、病毒感染、糖 尿病肾病。
30
特别说明
1、病理上表现为伴有白金耳或微血栓 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除外LN 或HBVN后,高度怀疑冷球蛋白血症肾 损害的可能
冷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60%-70%
继发性 主要见于SLE、干燥综
合症、变应性血管炎、多发性骨髓瘤、慢淋、亚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 。
5
二、按免疫球蛋白种类:
Ⅰ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 为IgM或IgG, 少见IgA 。 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Ⅱ型:一种单克隆(具有RF活性IgM) + 一种多克隆 (IgG)。
Ⅲ型:2种或2种以上多克隆。 Ⅱ型、Ⅲ型又称为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C),占
60%-75%,更易引起肾损害,与慢性感染性疾病如EB 病毒、丙型肝炎、自身免疫病、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 病有关。
6
发病机制
B淋巴细胞的增生与克隆变异
Ⅰ型 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 性白血病有关。
近年来更多资料表明Ⅱ、Ⅲ型与HCV感染 有关。
冷球蛋白血症 与肾损害
1
一、概述
1933年Wintrobe等首先在1例多发性 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在低体 温(4℃)发生沉淀,在37 ℃又溶 解的蛋白质。
1947年Lerner等人命名为冷球蛋白。 当血中冷球蛋白增高(>100mg/l) 可引起冷球蛋白血症。
2
什么是冷球蛋白血症?
3
①最常见为反复发作性可触及紫癜,无瘙痒。 ②常分布于下肢尤其是踝周围。 ③紫癜呈间歇发作,成批出现,每次发作可持续
数天到1周多数病例可反复发作多年,消退后局 部可留色素沉着。
9
皮肤、黏膜溃疡,常发生于下 肢,以踝部尤其外踝多见,少 数可发生肢端坏疽。
指端动脉痉挛、网状青斑、寒 冷性荨麻疹、溃疡、坏死、雷 诺氏现象、鼻、眼、视网膜血 管出血。
2、已诊断为LN或HBVN的病例要防止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漏诊。
31
治疗
一、病因治疗: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注意其副作用:溶血性贫血)+长
效a-干扰素 (周围神经症状患者禁用IFN-a)
二、对症治疗: ⑴低抗原含量饮食、减少冷暴露。 ⑵高血压者控制血压,累及肾脏者应用
22
23
24
25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显微观察
26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细胞像
27
几点说明:
1、有型结构的形态特征与肾组织沉积的免 疫球蛋白种类尚未见相关性。
2、有型结构的形成量及分布与沉积的免疫 球蛋白量具有相关性。
3、血中冷球蛋白种类常与肾组织内沉积的 免疫球蛋白相同。
28
诊断: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通 过冷球蛋白的血管内沉积和其形成的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全身多系统性 病变,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紫 癜、无力、关节痛)和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器官受累如慢性肝炎、肾小球肾 炎、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溃疡及播散 性血管炎。累及肾脏约占20%-60%。
4
分类和分型
一、按发病原因:
16
免疫荧光: IgG、IgM、C3在内皮下及系膜 内呈块状或颗粒状沉积,C1q、 C4常呈阳性。
17
电镜(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肾小球内的电子致密物形成多 种有型结构
纤维、微管、晶格及颗粒样结 构,常以一种为基本形态,同 时伴有其他结构。
18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冷球蛋白
19
20
21
7
HCV诱导淋巴细胞增生的机制不明
HCV感染 (t14,18)异位 阻滞B细胞凋亡 B细胞增生
bcl-2/Bax 冷
产生更多RF-IgM
IgG-IgM-RF抗复合物抗体
Ⅱ、Ш型多克隆IgG
沉淀在中小血管
激活补体 弥漫性血管炎
皮肤 关节 肾 淋巴结 神经系统
8
临床表现
40-50岁,女多于男 皮损:主要表现紫癜:两手、两足、耳廓、鼻尖
10
无力 关节痛:
①以手、膝、踝关节最为常见,对称或不 对称, 偶有关节红肿。
②可伴有肌痛,甚至无关节症状的情况下也 可出现轻度肌痛和乏力。
③关节肌肉的症状有时与整个病情不平行, 可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消失 ④无明显的晨僵现象。 肝脾肿大 周围神经病变
11
12
13
肾: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严重、 不易控制)或伴轻度肾功能减退 。
20%表现肾病综合症,20%-30%初 期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症。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5%可迅速进 展,并可能发展为少尿性急性肾功 衰。
国外报道MC可导致严重肺功能受 损至呼吸衰竭。
14
实验室检查
贫血、血沉升高、高血压(80%患者)。 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 补体C3、C4下降,尤其C4,免疫球蛋白升
高。 RF(+),HCV(+)。 90%以上Ⅰ型以及80%以上Ⅱ型患者血中冷
球蛋白含量>1mg/ml,80%以上Ⅲ型患者则 <1mg/ml。
15
肾脏病理
光镜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弥漫中 重度增生,伴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 胞浸润。系膜细胞插入导致基底膜双 轨及多轨状增厚。 2、少数基底膜增厚不明显,呈毛细血 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内皮下、毛细血管腔内嗜复红蛋白 沉积,并有微血栓样结构。
Tarantino关于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诊断标准: 1、血清中检测出冷球蛋白。 2、Biblioteka Baidu活检病理符合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特 点。 3、其他临床特点:皮损、关节痛、乏力、 肝脾肿大、周围神经病变。 4、临床有血尿、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
29
鉴别诊断
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纤维样肾小球病:
共同点:电镜下微管或纤维的形态特征相似。 不同点:
ACEI、ARB等
32
三、免疫抑制治疗:
轻者:如仅有皮肤紫癜、虚弱、关节 痛、关节炎等,予小剂量激素治疗。
33
重者:①突发肾病综合症合并肾功能减退 和(或)
严重皮肤、内脏血管炎时,激素冲击,
甲基强的松龙0.5-1.0/d,连用3天,继之口 服强的松0.5mg/kg.d,并缓慢减至维持量 0.1-0.2mg/kg.d直至MP停用3-6个月。
①分布更为弥漫广泛,除电子致密物外,系膜基 质及基底膜可见弥漫沉积。 ②冷球蛋白阴性。 ③无肾外表现。 ④排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SLE、病毒感染、糖 尿病肾病。
30
特别说明
1、病理上表现为伴有白金耳或微血栓 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除外LN 或HBVN后,高度怀疑冷球蛋白血症肾 损害的可能
冷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60%-70%
继发性 主要见于SLE、干燥综
合症、变应性血管炎、多发性骨髓瘤、慢淋、亚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 。
5
二、按免疫球蛋白种类:
Ⅰ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 为IgM或IgG, 少见IgA 。 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Ⅱ型:一种单克隆(具有RF活性IgM) + 一种多克隆 (IgG)。
Ⅲ型:2种或2种以上多克隆。 Ⅱ型、Ⅲ型又称为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C),占
60%-75%,更易引起肾损害,与慢性感染性疾病如EB 病毒、丙型肝炎、自身免疫病、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 病有关。
6
发病机制
B淋巴细胞的增生与克隆变异
Ⅰ型 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 性白血病有关。
近年来更多资料表明Ⅱ、Ⅲ型与HCV感染 有关。
冷球蛋白血症 与肾损害
1
一、概述
1933年Wintrobe等首先在1例多发性 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在低体 温(4℃)发生沉淀,在37 ℃又溶 解的蛋白质。
1947年Lerner等人命名为冷球蛋白。 当血中冷球蛋白增高(>100mg/l) 可引起冷球蛋白血症。
2
什么是冷球蛋白血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