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介入模式

一、理论背景

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常用的几大模式之一。它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表1 发展脉络

二、危机及危机介入基本概念

1、危机:危机就是指个体稳定状态被打破,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应激性情绪失衡状态。

危机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应对理论、人类应力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的实践应用与反思中总结创新而来的,并被各行各业的人使用,如社会工作者、医生、心理咨询师、牧师、律师等。

——Francis J.Turner《Social Work Treatment 4th Edition》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A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B 引起争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躺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C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2、危机介入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对象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社会功能。

3、危机理论的基本假设

危机理论强调对人的情绪急救、认知重塑、心理调试和功能恢复,它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a.人们在面对应急情境压力和重大生活事件表现出的急性情绪不平衡、社会分离、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生理躯体症状与平时是不同的;

b.应激情境压力是正常的生活经历,它是人们正常情绪、认知以及身体状态的暂时不适应状态,而非病理或者疾病过程,这是被个人都会发生的;

c.特定的生活事件可能会具有普遍毁灭性;

d.经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人们会不自觉的在生活中重新追求和谐和平衡,这个过程包括对个体整体生活意义和可动员的个人及社会资源的重新评估;

e.在重新获得情绪平衡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产生紧迫感以及心理脆弱(某些情况下生理也会受到冲击)的时间压迫感;

f.在脆弱加剧的情况下,个体尤其需要心理干预;

g.危机反应是人们在解决危机时的一种适应不良的普遍状态;

h.危机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三、危机介入方式

根据介入的对象不同,将危机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一)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指直接以处在危急中的个人以及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家庭或者团体为关注对象,通过采取针对个人、家庭或者团体的一系列行动,来改善其人际交往,帮助其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使个体与其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使之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并且从危急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是指以与服务对象联系不甚紧密的组织、社区或者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到服务对象以外的社会系统,间接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解决问题。

四、危机介入的原则:

第一,及时处理。治疗师要及时接案,及时处理,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第二,干预要有时间限制,时间要短暂;

第三,治疗师的角色是积极的,在某些情况下要与案主紧密联系,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移情的发生;

第四,危机症状的减轻是最基本的目标;

第五,提供经验性信息和有形支持;

第六,注意运用社会支持;

第七,鼓励案主情绪、症状和焦虑的表述。

五、危机介入模式评价

(一)优点:

1. 此模式具有折衷的性质,并可和其它理论并为使用。

2. 是家庭与个人在危机及压力情境中参考的架构。

3. 这个模式讨论到我们身上的一些生活状态,具实用性。

4. 此模式提供实务工作者在有限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

(二)缺点

1.学者认为,危机“理论”是指一组一般性的假设与命题,而非一套系统的、已

证实的、正式的记述了预测与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以这个观点而言,危机理论比较是“work-in-progress”,而非一个已建立的理论。

2.契约会制造一种案主与工作者平等的假象。

3.工作者可能在应该提供长期性关系、增强个人功能或处理情绪性、心理性阻碍时,反而不当的使用这些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