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文献综述】
工科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_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学院: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起迄日期:____ 2009。
11.15_——2009.12。
15__ 2009 年12 月15 日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1、前言码头堆场是水陆集装箱的集散中转地,是连结码头前沿和后方大门的纽带,是整个码头物流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保障,堆场的建设与管理是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建设自动化码头,将最大限度的提高堆场和码头的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差错,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加大港口码头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降低运营成本,为港口带来新的效益.因此,实现自动化堆场是现代集装箱港口装卸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排队网络理论: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生产作业是一类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排队网络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考虑实际DEDS 问题中不可避免的随机因素,并且从统计平均的角度来分析DEDS 的过程性能,属于在统计性能层次上研究DEDS 的建模与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Witness 仿真软件,是一款由英国Lanner Group 公司开发的数值仿真软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模,主要用于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人力资源规划、邮政系统规划、资产投资评估、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等领域。
Witness 仿真软件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模型单元丰富、交互式面向对象建模、工程友好性强、执行策略灵活、实时动画显示、输入输出方式灵活、模型柔性好、提供软件间的数据接口、模块化建模、统计性能参数动态显示等优点。
2、发展现状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持续发展,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不断高速增长,这对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和装卸技术装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给码头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利用码头有限的资源设施,高效地实现港口装卸作业,已经是码头建设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卡调度优化研究》范文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卡调度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集装箱码头作为全球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其泊位、岸桥和集卡等设备的调度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集装箱码头的调度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旨在研究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和集卡调度优化问题,以提高码头的整体作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集装箱码头作为连接海运和陆运的关键节点,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网络的运行效率。
然而,由于船舶大型化、货物流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集装箱码头的调度问题日益复杂。
泊位、岸桥和集卡的调度优化对于提高码头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港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卡调度优化进行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集装箱码头泊位调度优化研究泊位调度是集装箱码头作业的核心环节之一。
本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泊位分配、船舶靠泊顺序等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首先,根据船舶大小、预计作业时间等因素,合理分配泊位,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其次,通过优化靠泊顺序,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提高码头吞吐能力。
此外,还考虑了风、浪、潮等自然因素对泊位调度的影响,以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岸桥调度优化研究岸桥是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的关键设备。
本研究通过分析岸桥作业流程、装卸效率等因素,提出优化岸桥调度的策略。
首先,根据船舶类型、货物种类等因素,合理配置岸桥数量和位置,确保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
其次,通过优化岸桥作业顺序和装卸策略,提高装卸效率,减少作业时间。
此外,还研究了岸桥的维护保养策略,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集卡调度优化研究集卡是集装箱码头运输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通过分析集卡运输路线、等待时间等因素,提出优化集卡调度的策略。
首先,根据货物种类、目的地等因素,合理规划集卡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
其次,通过优化集卡等待和装载策略,提高集卡的使用效率和作业效率。
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业工程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绪论本文通过对相关中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归纳并提炼出各文献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形状;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调度方法的一般方法。
并对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1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起源于英国。
早在1801年,英国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已提出将货物装人集装箱进行运输的构想。
1845年英国铁路曾使用载货车厢互相交换的方式,视车厢为集装箱,使集装箱运输的构想得到初步应用。
19世纪中叶,在英国的兰开夏已出现运输棉纱、棉布的一种带活动框架的载货工具,这是集装箱的雏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外港航企业的抢滩登陆,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十分激烈。
研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竞争力,对我国的港航运输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的因数有:1.构建集装箱运输竞争力评价的原因;(1)针对性。
针对性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各港口的竞争力现状与差异。
(2)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各指标必须意义明确,测定方法标准,计算方法规范。
通过使用现代数理统计理论结合专项调查和查证、定性定量分析,能够得出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3)互斥性;(4)时效性[1]。
集卡车做为集装箱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如何使集卡车的调度更加效率化,是如今集装箱运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利用排队论对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突破“作业路”的界限,并从理论和计算机仿真中分析其优越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进出口量的迅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集装箱货源地。
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码头迫切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效率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及流畅的集装箱进出港运输系统。
要在码头生产现场充分利用好集卡资源!必须解决每条作业路按实时作业情况动态就近分配集卡!既要保证作业路的效率!又确保集卡行驶的安全性[2-4]。
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技术

1 218 036 945 705. 64
227. 05 146 197. 18 1 150 448. 31 747 969. 41 402 478. 91 65. 1 84 81. 3
优化 效果 % + 4. 67 + 4. 54
- 6. 8
- 8. 8 -4 -
+ 15. 1 -2
- 1. 9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 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 装箱码头集卡调度模式大大缩短集卡的空载行驶 时间和距离,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卸过程中“重进
吞吐量 T EU
靠泊船数 艘
船舶平均 在港时间 m in
船舶平均 等待时间 m in
集卡总工作 台时 m in
集卡行驶总 距离 km
集卡负载行 驶距离 km
集卡空行驶 距离 km
集卡负载率 %
泊位平均占 用率 %
岸桥平均占 用率 %
1 163 798 904 757. 18
248. 96 142 426. 49 1 198 041. 11 603 558. 22 594 482. 89 50 86 83. 2
图 2 集卡信息采集点示意图
当集卡按照上述的状态采集点将状态反馈到 调度系统的时候, 系统将根据集卡的实时状况对 其进行调度。 3. 3 最佳作业线的选择
动态调度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按照作业线静态 安排集卡的模式, 采用动态方式调度集卡, 将需要 集卡参与的多条作业线共享所有的集卡, 使每辆 集卡同时对应多条作业线。 因此集卡在面临多条 作业线时必然涉及到最优作业线的选择问题。
第 28 卷 第 4 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6 年 4 月
JOU RNAL O F W U T ( IN FO RM A T ION &M ANA GEM EN T EN G IN EER IN G)
港口物流运输的动态调度方法研究

港口物流运输的动态调度方法研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节点,运输效率的提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意义。
因此,港口物流运输的动态调度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港口物流运输的现状及挑战当今世界各大港口面临着运输规模日益庞大、船舶发达度提升、物流需求多样化等挑战。
如何在保证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调度港口物流运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港口物流运输的现状呈现出规模大、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港口有不同的物流特点,传统港口主要以装卸货物为主,而综合港则同时负责装卸和集装箱的转运。
这样的多样性要求调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港口的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其次,船舶技术的发展也对港口物流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化的船舶设备使得货物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运输,这对港口物流运输的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港口需要能够及时响应船舶的到港时间和货物量,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以减少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拥堵情况。
最后,港口物流运输面临的挑战还包括物流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购物方式的改变导致物流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港口需要及时捕捉到这些变化,通过优化调度方法,提供更快速、更灵活的物流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动态调度方法解决港口物流运输问题针对上述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动态调度方法来优化港口物流运输。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种主要方法。
1. 基于智能算法的调度方法智能算法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和优化的过程,实现自主决策和智能调度。
例如,遗传算法可以模拟生物的进化过程,通过多次迭代来获得最优解。
利用智能算法,可以帮助港口调度员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运输安排,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成本。
2. 数据驱动的调度方法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港口物流运输产生的数据规模日益庞大。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方法,找出运输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方案。
车辆调度算法研究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车辆调度算法研究及其应用一、前言局部车辆调度问题是现代物流系统优化中关键的一环,也是开展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车辆调度优化理论与算法进展系统研究是构建综合物流系统、建立现代调度指挥系统、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开展电子商务的根底[1]。
车辆调度问题是运筹学与组合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有效的调度车辆,不仅可以提高物流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为及时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运输上的保障,从而实现物流管理科学化。
由于该问题的理论涉及很多学科,很多实际问题的理论抽象都可归结为这一类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 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问题描述及其分类VRP问题一般可定义为:对一系列的装货点或卸货点,组织适当的行车路线,使车辆有序地通过它们,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货物需求量、发送量、车辆容量限制、行驶里程限制、时间限制)下,到达一定的目标(路程最短、时间最小、费用最省、车辆数目最少等)。
由于该问题研究范围非常广,根据其网络性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静态 VRP (StaticVRP, SVRP),一类为动态VRP (dynamic VRP, DVRP)。
(1)静态VRP问题描述SVRP 问题是VRP 中较简单的一类问题,是大局部研究者研究的热点。
该问题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安排初始路线时,和路线相关的所有信息,并且在安排路线以后其相关信息始终保持改变[2]。
以以下举了一些常见的SVRP 问题:仅考虑车辆容量限制的VRP(CVRP)、带时间窗的VRP(VRPTW)、带有回收的VRP(VRP with backhauls)、带有集派的VRP(VRPPD)。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它CVRP 的延伸问题,如顾客有优先权,考虑卸货时间、装卸时间、等待时间等,甚至综合了以上不同的特征。
这些问题的相关信息均且保持不变[3]。
(2)动态VRP问题描述所谓DVRP,是指在安排初始路线时,并不是和路线相关的所有信息都为,并且初始路线安排以后,其相关信息可能发生改变。
集卡调度研究

集装箱港口智能化调度研究综述及展望在全球范围内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急速增长的背景下,通过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投资回报率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集装箱港口最为关心的问题。
随着集装箱港口业务的扩充,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提高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力,必须改变传统模式,引入智能化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节能降耗的能力,这方面我国港口与国外先进港口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集装箱港口智能化调度策略是集装箱港口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是解决合理调度港口资源问题、提高节能降耗能力的有效方法。
集装箱港口智能化调度策略的研究可为我国自主开发集装箱港口调度管理系统和港口仿真分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我国集装箱港口企业逐步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我国集装箱港口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一、国内外集装箱港口布局和运作差异国内外集装箱港口布局和运作差异对调度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介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前本文对国内外集装箱港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国内外港口差别对比情况国外港口国内港口场吊许多港口都开始使用自动化场吊(ASC)来代替龙门吊(RTG)。
仅有上海港拥有自动化场吊(ASC)。
港内运输工具大部分港口使用自动导引车(AGV)来替代人工拖车。
所有港口皆使用人工拖车进行港内运输。
车队与岸吊的搭配工作模式多为全船作业面或全场作业面模式。
多为作业线或作业路模式设备资源调度调度计划一般由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协助制定。
多数港口仍进行人工调度。
港口内信息管理系统港口信息、管理系统普遍比较完善,能实时采集港内的运作信息。
多数港口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系统。
港口相关技术支持多数港口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元线射频(RFID)等先进技多数港口缺乏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支持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外港口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上,国外港口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很多港口运用了自动场吊(ASC)、自动导引车(AGV)等设备,并且由于有许多相关高新技术的支持,信息系统能对港内信息进行实时采集,自动生成堆场计划、设备资源的调度方案,对整个港口的运作进行实时的调度。
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调度系统的应用

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调度系统的应用汤海亮,胡跃朋,王日金(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803)【摘要】为提升集装箱码头作业中集卡的作业效率,将集卡调度系统与GIS和GPS结合对集卡精准定位,通过建立集卡作业指令打分模型对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任务指令进行动态计算,有效避开堆场作业冲突,实现集卡全场作业调度和最优作业平衡度配置,最后通过对实际作业数据分析,评价集卡全场调度系统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集卡全场调度系统能有效提升集卡重载率,缩短平均装卸作业距离,从而降低集卡运输成本和能耗,提升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作业效率。
【关键词】集卡调度;GIS;打分模型;作业冲突0引言随着GIS和GPS系统在码头应用的普及,集装箱码头调度部门可以实时获取集卡位置,使得全场动态调度集卡成为可能,从而达到节约集卡能耗、提高码头装卸效率的目的。
集卡作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的关键运输设备,集装箱码头管理者若要降低港口生产成本,高效完成装卸指令,就必须合理配置和调度集卡;因此,如何提高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效率是集装箱码头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集卡调度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研究成果。
李广儒等⑴运用码头GPRS系统收集集卡速度、流量、位置等数据,通过蚁群算法判断阻塞状况和调整可行节点集,能有效缓解码头阻塞,提高集卡利用率和码头作业效率。
吕品等⑵研究集卡作业面的集卡调度模式,以岸桥等待时间最短为前提对集装箱运输船装卸作业路径进行优化,缩短了集卡行走路程,降低成本,提高集卡工作效率。
赵金楼等⑶考虑集卡数量和空载距离等因素,分别构建以集卡行驶距离最短为目标和以集卡任务间空载距离最短为目标的两种集卡路径优化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解决了每辆集卡的路径任务分配及作业顺序的问题。
李凡等⑷综合考虑大作业面模式下系统总作业时间、岸吊等待时间以及集卡空载率问题,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启发式方法提出一种混合在线集卡调度算法,并以港口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业工程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绪论本文通过对相关中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归纳并提炼出各文献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形状;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调度方法的一般方法。
并对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1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起源于英国。
早在1801年,英国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已提出将货物装人集装箱进行运输的构想。
1845年英国铁路曾使用载货车厢互相交换的方式,视车厢为集装箱,使集装箱运输的构想得到初步应用。
19世纪中叶,在英国的兰开夏已出现运输棉纱、棉布的一种带活动框架的载货工具,这是集装箱的雏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外港航企业的抢滩登陆,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十分激烈。
研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竞争力,对我国的港航运输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的因数有:1.构建集装箱运输竞争力评价的原因;(1)针对性。
针对性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各港口的竞争力现状与差异。
(2)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各指标必须意义明确,测定方法标准,计算方法规范。
通过使用现代数理统计理论结合专项调查和查证、定性定量分析,能够得出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3)互斥性;(4)时效性[1]。
集卡车做为集装箱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如何使集卡车的调度更加效率化,是如今集装箱运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利用排队论对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突破“作业路”的界限,并从理论和计算机仿真中分析其优越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进出口量的迅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集装箱货源地。
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码头迫切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效率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及流畅的集装箱进出港运输系统。
要在码头生产现场充分利用好集卡资源!必须解决每条作业路按实时作业情况动态就近分配集卡!既要保证作业路的效率!又确保集卡行驶的安全性[2-4]。
2动态调度方法现在的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主要有:集卡车线路优化模型、NCL语言建模、数值建模、集卡调度Q学习算法、调度系统仿真、基于蚁群算法的港内集装箱运输调度模式、集卡调度系统(TPS)等方法对集卡车的调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其中在基于装卸协同作业的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配置优化一文中提到了基于路径最短集卡线路优化模型。
这个模型主要解决问题是待装箱船和待卸箱船同时到达集装箱码头泊位进行装卸作业,待卸箱船通过岸桥将集装箱卸到在岸边等待的集卡上,由集卡运送集装箱到码头堆场的箱区中,再由堆场中的场桥将集装箱卸下;集卡在该箱区或者到下一个箱区取箱返回到待装箱船的贝位,通过岸桥作业装船,然后集卡空驶返回到待卸箱船,该过程构成了一个集卡运行回路.在完成所有装卸箱作业的同时,如何使得集卡行走的总路径最短就是码头集卡线路优化问题.为此,提出以贝位来进行划分的单元模块配载思想,即纵向以2排为间隔作为一个贝位,且船舶上每个贝位到箱区的距离与船到箱区的距离相等。
而NCL语言建模则是采用POEM平台的NCL语言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在整个集卡作业优化过程中,可以将之分成两个优化问题: 卸船及装车优化问题和装船优化问题,该两个优化问题的本质是相互独立的。
对于装船优化问题,可以将之看成一个运输平衡问题,通过表上作业法,能够找到最优解。
研究重点为卸船及装车优化问题.对于实际的集装箱集卡作业来说,卸船集装箱数量和装船集装箱数量一般相等的,为建模以及求解问题简单,通过构造虚拟卸船贝位和虚拟箱区,或者虚拟装船贝位和虚拟箱区来达到卸船集装箱数量和装船集装箱数量相等,然后采用NCL进行求解(如下图1)。
图1 集卡作业简化模型有关数值模拟则是以集装箱码头为例进行数值模拟[5]。
集卡调度Q学习方法是研究集装箱码头装卸过程中集卡调度问题,建立了集卡调度动态模型,目的是使装卸桥等待时间最小。
设计了基于Q学习算法的求解方法,获得在不同状态下的集卡调度策略。
提出了应用Q学习算法求解集卡最优调度时系统状态、动作规则、学习步长与折扣因子的选择方法。
结果表明,随着集卡数量的增加,Q学习算法获得的结果优于最长等待时间、最远距离、固定分配集卡等调度策略[5]。
另外提出了传统调度模式的缺点以及介绍了集卡优化运行于调度的实现方法。
其提出了动态调度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按照作业线静态安排集卡的模式,采用动态方式调度集卡,将需要集卡参与的多条作业线共享所有的集卡,使每辆集卡同时对应多条作业线。
因此集卡在面临多条作业线时必然涉及到最优作业线的选择问题。
最优作业线是指在满足岸桥服务供给的前提下,能够提高集卡的利用率,缩短集卡的空载行驶时间和距离的作业路。
要想实现最优作业线,必须要提高集卡装卸转接的比例一系列观点[7-8]。
蚁群算法能够将问题求解的快速性、全局优化特性和有限时间内答案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因此对于能够直接转化为路径优化问题的组合类寻优问题,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假定码头前沿岸桥和后方堆场的轮胎起重机装卸效率是确定的。
将港口作业总成本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由集装箱卡车行驶路径总和和等待时间及装卸时间共同决定,则如何进行集装箱卡车调度是决定作业总成本最小的关键。
对此类的研究基本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且大多是只从单一资源的角度来考虑的,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的群体智能启发式优化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利用其特点,能够加速向较好解收敛,为求解本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有关于蚁群算法在港内集装箱运输调度模式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实际装卸情况,考虑船舶泊位担忧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建立单船多岸桥装卸作业的数学模型,是作业总成最小,并设计模型的蚁群算法[9-10]。
TPS(Tractor Paging System)即集卡调度系统在集装箱码头上的应运及优化。
它能够使现场所有集卡合理、有序、灵活地参与到各项需要拖运的作业中去,尽可能地缩短集卡空载行驶的时间和距离,最大限度地提高集卡的拖运效率,节约成本。
现代的集装箱码头一般都使用TPS。
TPS是一种以中央控制室为指挥中心,以集卡上装有的无线终端为通讯手段,通过无线集群打包传送控制信号,由计算机生产系统内的集卡管理系统,根据生产对集卡的需求自动向相关的集卡发作业指令的集装箱码头装卸运营系统。
通过动态的调度可提高集卡利用率,减少岸边桥式起重机的等待时间,提高装卸效率,降低码头营运成本[11-14]。
在集卡活动过程中,集卡与岸桥的协调调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码头机械车辆作业如图2。
船舶到达泊位,通过岸桥卸箱到集卡,集卡运箱到堆场,然后返回泊位或者到下一个堆场取箱返回泊位,此过程构成一个集卡行走回路[15]。
如何使得集卡行走线路最短就是码头集卡线路优化问题。
基于路径最短的集卡线路优化问题,并没有考虑到岸桥的作业效率,而岸桥作业效率也是评价港口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将线路最短优化问题转化为时间最短的优化问题,在此优化问题中包括集卡的运输时间和岸桥的作业时间[17-18]。
图2在集装箱港口内集卡车的调度方式主要是从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为出发点。
岸桥把货物从船上卸载到集卡上的时间,到集卡载货行驶到堆场其中最短路径,在路径考虑中还要注意该路径中的车辆拥挤情况,最后集卡通过堆桥卸载货物,空着的集卡则进入下一个循环,如何将空集卡调度到最优的位置,其实行驶路线最短,这就是动态调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9-20]。
3结束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外港航企业的抢滩登陆,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十分激烈。
研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竞争力,对我国的港航运输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车动态调度方法对于提高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贾大山.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集装箱化,2010(2):13-17[2]高玮,周强.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模式比较及其建模与仿真[J]. 港口装卸,2003(2):26-29[3]计明军,斬志宏.集装箱码头集卡与岸桥协调调度优化[J]. 复旦学报,2007,46(4):476-481[4]钱永兴. 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系统[J]. 水运工程,2005(5):62-66[5]曾庆成,杨忠振. 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模型与Q学习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8,29(1):1-4[6]史东升. 集装箱港口运输竞争力分析[DB/OL].中国储运网,2010:85-87[7]曹志伟. 集卡调度系统_TPS_在集装箱码头上的应用及优化[J].水运管理,2003(卷、期):2-6[8]计明军,刘丰硕,李郭记,斬志宏. 基于装卸协同作业的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及配置优化[J]. 大连海事学院学报,2010,36(1):47-50[9]计有三,周侃. 基于蚁群算法的港内集装箱运输调度模式研究[J].航海工程,2009,38(3):157-163[10]严政,陶德馨. 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技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4):26-29[11]王坚. 基于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研究[J]. 水运工程,2010,(1):38-42[12]白军宏. 5S在集装箱码头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 集装箱化,2003(9):13-14[13]杨静蕾. 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研究[J]. 水运工程,2006(1):53-76[14]段海滨. 蚁群算法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5]李军,郭敦煌. 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6]王鸿鹏,许路,邓丽娟.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17]斬志宏,朴惠淑,杨华龙.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J]. 系统工程,2005,23(11):1-4[18]吕显强,张宏伟. 集装箱码头分派车辆的整数规划模型[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4):456-458.[19]S eungmo Kang,Juan C. Medina,yanfeng. Optional operations of transporetion fleet for unloadingactivities at container por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2008,42(10):970-984 [20]Q ingcheng zeng,Zhongzhen Yang,Luyuan Lai. Models and algorithms for multi-crane orientedscheduling method in container terminal[J].transport policy,2009,16(5): 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