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由社会重大政治事件引起的美国人精神危机

合集下载

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13.罗斯福新政4-部编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13.罗斯福新政4-部编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教材分析《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第四单元的标题是“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

一战结束10年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

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空洞,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应依托一些文字、图片、表格、图示、声音、视频等资料来创设历史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将罗斯福总统人生经历中的主要事件绘制成纵向的年代尺,贯穿整节课,让学生了解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时空观念)。

出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的地图,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时空观念)。

采用图示推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历史解释),使学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唯物史观)。

2.借助《罗斯福传》、《炉边谈话》等书中的史料,让学生体会到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摆脱危机的智慧(史料实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唯物史观)。

3.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罗斯福新政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家国情怀)。

中考通关——《罗斯福新政》

中考通关——《罗斯福新政》

中考通关——《罗斯福新政》【内容标准(2022版)】(1)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一、选择题1.(2022·安徽省·14)1934年,洛雷纳•希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抵制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2.(2022·福建省·26)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

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3.(2022·北京市·17)1935年,美国政府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贷款发展农村供电系统。

1941年,美国五分之二的农场用上了电。

这得益于()A.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互联网技术的应用4.(2022·甘肃白银·7)“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材料评述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5.(2022·甘肃平凉·6)“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便它恢复健康。

”材料评述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6.(2022·广东省·27)1938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增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及答案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题(2)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右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2.下列漫画反映了某国某段时间在欧洲的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A.英法结盟政策 B.英俄结盟政策 C.三国协约 D.英国大陆均势政策3.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

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4.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③美国爱好和平④谋取战后霸权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5.一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国家是()A.波兰 B.罗马尼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保加利亚6.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处理措施是()A.中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B.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C.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D.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7.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

这是因为()①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③美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9.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

湖北省随州市2017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2017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0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符合下列哪家思想()A.儒家 B.法家 C.道教 D.佛教2.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3.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是()①日军偷袭珍珠港②九一八事变③德军“闪击”波兰④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7.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成就有()A.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8.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

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A.雷锋 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9.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如表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列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回答问题。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浅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摘要:“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二战后兴起的一股反文化潮流,“垮掉派”是战后美国丈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以塞林格、凯香亚克和金斯伯格为代表的垮掉派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历史变革时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时美国现存秋序发起了挑战。

在丈学上,他们拼弃了重形式轻内容的学院派传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个性和需求,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创作观和美学思想。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塞林格“垮掉的一代”,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一场病态的青年造反运动。

当初,由于这个流派的轮廓不清、形象怪诞,曾激起众多的讥讽、不断的惊愕与困惑。

随着时间的推移,批评家和社会学家们却逐渐重视它对美国以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文化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试从“垮掉的一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入手,探究这一复杂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垮掉的一代”这个特殊群体的特质并以塞林格为代表来浅析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

一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全部经验和历史发展的生动记载。

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纵观文学史,不同文学流派都产生于其各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深深地烙上那个时代的印记。

要研究“垮掉的一代”产生的原因,我们首先要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统治集团对外实施冷战政策,对内实行法西斯式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政策。

在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的思想统治下,人民民主权利遭到严重的威胁,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正常的思想交流、严肃地探讨社会问题成了人们相互监视、告密的对象。

于是,许多青年便摆脱了崇高信仰,失去了生活目标,“只想勉勉强强混日子,追求麻醉、安慰和娱乐”—“吃饭、喝酒、聊天、跳舞、打架、恋爱、睡觉”川,沉浸在“垮掉的一代”所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中。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所风行的各种新思潮、新观念为“垮掉的一代”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战中,纳粹集中营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扔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对人们震动很大,使人们对现有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进而促成了社会上各种新思潮的诞生。

20世纪美国的政治运动与社会变革

20世纪美国的政治运动与社会变革

20世纪美国的政治运动与社会变革20世纪美国是一个政治运动与社会变革并存的时代。

许多重要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在这个时期兴起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三个方面,探讨20世纪美国的政治运动如何推动社会变革。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社会变革民权运动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致力于推动黑人平等权利的实现。

这一运动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并在此后几十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丁·路德·金恩等领袖的发声和抗议活动激发了广大黑人群众的意识,并催生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通过种种非暴力抗议方式,如抵制种族隔离、游行示威等,民权运动最终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包括《民权法案》的通过以及废除种族隔离政策。

这些成果促进了美国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推动了种族关系的改善与整合。

二、反战运动的兴起与社会变革20世纪美国的政治运动中,反战运动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引发了广泛的反战情绪。

许多年轻人和学生开始质疑政府的决策,并发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他们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战争,并提出了对和平以及社会公正的追求。

这一运动使得反战呼声在美国社会传播开来,对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最终,政府不得不改变立场,结束了越南战争,这是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之一。

反战运动在推动美国社会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鼓舞了人们的意志,让和平与反战理念深入人心。

三、女权运动的兴起与社会变革女权运动也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政治运动,旨在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

通过倡导性别平等、争取妇女选举权等措施,女权运动不仅推动了法律和政策的改革,也改变了社会对妇女角色的认知。

这一运动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在20世纪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女权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提出了更多更激进的诉求。

许多女性开始走上街头,要求法律保护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和集会,并通过大量的宣传和争取公众支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 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C.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D. 维护法老的权益2.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到达西欧,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的罗马国的状况是( )①领土散布在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②罗马的集市上有大量奴隶出售;③有一个掌握全国大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④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4.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5.“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 “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B. 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C.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D. 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6.“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人文主义的盛行B. 新航路的开辟C. 自由平等的宣传D. 资产阶级革命的促进7.下图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 欧洲的社会转型B. 欧洲的思想解放C. 欧洲的革命运动D.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点评】本题较难,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9.有学者认为:“它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近现代主权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它保护私有财产,这实际上默认了权利平等背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材料中“它”指的是( )A. 《独立宣言》B. 《权利法案》C. 《拿破仑法典》D. 《人权宣言》10.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11.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段话体现了大久保利通主张( )①民富则国强②政府扶持经济发展③以工业立国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12.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 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B.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C.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掠夺D. 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13.如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A.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 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C. 企业规模数量扩展D.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14.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当时对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时机,采取积极政策,从西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二战期间有效地抵御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和取得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个有利的国际时机是指()A. 西方国家集中力量应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放松对苏联的经济封锁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 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前的准备D. 因为大危机的出现,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寻找摆脱危机出路15.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A. 五年计划开始实施B. 苏维埃政权巩固C.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D. 农业集体化完成第Ⅱ卷二、改错题(共4题;共8分)16.公元7世纪,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应运而生,创始人是穆罕默德.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17.宣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英国. ________ 改为________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葛底斯堡战役.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19.19世纪30﹣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手工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50分)20.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图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从宋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自《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鲁教版) 材料四:“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29-1453年,明朝政府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五: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大国崛起》材料六: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热点辨析(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的名字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专门设立了什么官职来管理图中的C所代表的地区?(2)据材料二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重要因素是什么?(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和印度经陆上丝绸之路交往的历史事件.(4)依据材料四,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5)材料五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大发现对世界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6)根据材料六,回答“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21.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大国崛起》材料二苏联的“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四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4)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四、综合题(共1题;共25分)22.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1)【探索之船】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的意义?(2)【侵略之船】1840年,英国的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大国的美梦,昭示着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3)【自强之船】1871年12月23日,以岩仓具视为正史,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为副史的“欧美使节团”离开横滨,前往美国.半年之后,转向欧洲,途经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国等国家.“欧美使节团”历经一年零九个月,对欧美诸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的考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派遣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4)【革命之船】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9时,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停泊在彼得格勒顿涅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起义者冲进并占领了冬宫.从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就成为了十月革命的象征.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意味着什么?(5)【胜利之船】1945年9月2日9时,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烈舰成为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地点.“密苏里号”战烈舰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为二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对此你有何认识?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 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C.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D. 维护法老的权益【答案】A【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实质是维护统治(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符合题意;B项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不符合题意;C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奴隶的地位低下,不符合题意;D项维护法老的权益不符合史实,因为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汉谟拉比法典》不平等,残忍,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古巴比伦社会的制度.而现代法律讲究人道主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后来西亚各国的立法产生重要影响,是研究古巴比伦的重要文献.2.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到达西欧,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的罗马国的状况是( )①领土散布在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②罗马的集市上有大量奴隶出售;③有一个掌握全国大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④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学生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要准确.“公元前138年”,罗马共和国不可能有皇帝.“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故选A.【点评】本题是组合型比较选择题,难度较大,考查对知识点的准确理解.罗马国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3.“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 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 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可知,材料重点强调中世纪的大学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能体现出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也没体现出推动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世纪大学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 ”,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大学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4.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带兵攻打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ACD对应关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默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本题有一定难度,其余选项需要考生联系所学其他知识,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宽.5.“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 “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B. 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C.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D. 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先开始于意大利,提倡以人为中心,使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表面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提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这些都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故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CD 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多种历史事件进行分析.6.“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人文主义的盛行B. 新航路的开辟C. 自由平等的宣传D. 资产阶级革命的促进【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大西洋成为连接欧洲和美洲的桥梁,和题干中把大西洋变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相符,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还要理解题意.7.下图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 欧洲的社会转型B. 欧洲的思想解放C. 欧洲的革命运动D.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右图反应了四个事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最早的活动: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可见是欧洲社会有封建社会逐渐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所以答案选A.【点评】本题较难,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甲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乙的总体趋势呈现下滑状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就是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因此乙必然是棉纺织厂的人数,甲是工厂数量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和知识迁移能力.9.有学者认为:“它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近现代主权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它保护私有财产,这实际上默认了权利平等背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材料中“它”指的是( )A. 《独立宣言》B. 《权利法案》C. 《拿破仑法典》D. 《人权宣言》【答案】D【解析】【分析】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据“它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近现代主权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它保护私有财产,这实际上默认了权利平等背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它”指的是《人权宣言》.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题,难度是选项C和D难以区分.解答时,要津贴题干信息,细心辨别两个类似答案的区别,也可以采用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的方法来回答.10.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1868年,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所以,俄、日、中三国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D两项符合俄国和日本,不符合中国;C项符合日本,不符合俄国和中国.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俄国,日本,中国的历史,加以对比,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11.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段话体现了大久保利通主。

世界现代史第二单元选择题(附答案)

世界现代史第二单元选择题(附答案)

世界现代史第二单元选择题1.20世纪美国爆发了一场全球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德国希特勒上台B、诺曼底登陆C、德国空袭波兰D、苏联卫国战争2.纳粹党二号头目戈林曾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早餐上说:“唯一熟悉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阴谋策划的,其目的是A.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B.驱散国会C.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D.制造迫害犹太人的借口3.下列不属于贯彻《联合国家宣言》精神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4.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的国际会议是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5.1942年7月-1943年2月,请你根据给出的时间来判断这一时期发生了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莫斯科保卫战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C、不列颠之战D、斯大林格勒会战6.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下列哪一战争的爆发?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北非战争 D中东战争7.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由于第一次偷袭引发的战争是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C.苏联卫国战争D.太平洋战争8.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A、德国闪击波兰B、英国对德国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9.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A、白色方案B、巴巴罗萨计划C、联合国家宣言D、霸王计划10.本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时,德国与苏联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希特勒却不守诺言,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这一天是A、1939.9.1 .B、1939.9 .3.C、1941.6.22.D、1941.12.7.11.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A、德国闪击波兰B、英国对德国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2.“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西方国家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这些危机进行一番简述,以便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首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两场战争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痛。

战争的同时还给政治体制和国际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帝国主义体系崩溃,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国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二、经济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还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贫困和失业之中。

就连战争胜利的美国也无法幸免于难,二战后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而欧洲各国更是遭受了严重的战争摧残,经济困难重重,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三、社会危机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社会也面临了严重的危机。

战争和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动荡,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到了颠覆,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对当局的不满情绪持续升温。

而且,战争和经济危机使得许多家庭陷入困境,失业者和难民数量不断增加,社会问题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

四、文化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也遭遇了严重的文化危机。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文化因受到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冲击而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当时西方国家的文化因息息相关的技术、市场和媒体,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文化标准的低降、社会边缘人群的增加以及文化创作的困境等等。

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文明面临危机的时期。

这些危机既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方面,又相互交织。

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西方国家还是在战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民权运动

美国的民权运动

美国的民权运动美国的民权运动是20世纪重要的社会运动之一。

该运动旨在争取废除针对美国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对待。

本文将介绍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自美国建国之初,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受到了歧视和剥削。

种族隔离政策是主要的制度性歧视形式,这使得黑人被剥夺了许多基本权利,如平等教育、就业和投票权。

二、重要事件1. 布朗诉教育局案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局案中裁定,将种族隔离公立学校的政策定为违宪。

这一判决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并成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2. 蒙哥马利巴士抵抗运动1955年,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给一名白人乘客,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巴士抵抗运动。

这场运动促使了公共场所的种族融合,并成为催生更大规模运动的象征。

3. 南方教堂爆炸事件1963年,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一座黑人教堂遭到了炸弹袭击,导致4名黑人女孩死亡。

这起事件震惊了国内外社会,引发了更多民众的支持。

4. 托普卡游行和所罗门段子兵案1954年至1955年间,堪萨斯州托普卡市发生了一系列针对黑人学生的抗议和游行活动。

与此同时,所罗门段子兵案是另一个重要事件,它使得黑人学生能够进入白人学校就读。

5. 华盛顿大游行1963年,美国政治家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这场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呼吁废除种族隔离和促进平等权利,对美国的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影响1. 《民权法案》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获得通过,废除了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保护了黑人的选举权和就业权。

这是民权运动取得的重要胜利之一。

2. 民权领袖的崛起马丁·路德·金等著名民权领袖通过领导抗议和示威活动,成为民权运动的象征和声音。

他们的努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变革。

3. 种族融合和多元性增加民权运动的成功推动了种族融合和多元性的进展。

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过程和意义

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过程和意义

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过程和意义美国民权运动是一场充满斗争和牺牲的历程,它的意义不止是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地位,也为整个世界反种族主义斗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20世纪初开始,黑人就一直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

在美国南部,种族隔离政策使得黑人被赋予二等公民的待遇,并经历着常常漠视和忽视的历史。

美国民权运动正是由这样的黑人社区的声音催生出来的,他们要求得到平等的权利和对待。

此次运动标志着黑人从被动性的政治参与者变为积极争取自己民权的先锋。

1. 蒙哥马利抗议事件1955年12月1日,一位叫做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拒绝放弃自己的座位给白人坐,这引起了美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这次事件成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契机,并推动了一场灵魂深处的反歧视斗争。

由于黑人的示威活动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们开始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反感。

在蒙哥马利,公交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最终被废止、彻底地改写了美国历史。

2. 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非暴力抗议倡导者之一,他贡献了无数黑人民权运动的胜利。

《梦想在哪里》演讲更是成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表性标志。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肤色而被评价,而非由自己的道德和行为来评价的话,这是一种极端的错。

”这是美国民权运动的真实代表。

3. 罢工运动为了争取应有的权利,工人们不得不采取罢工等方式进行抗议。

罢工运动同样和美国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20世纪60年代,黑人和拉丁裔工人走上了街头。

他们的抗议活动致力于改变黑人在工作场所的地位,同时希望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

美国的罢工运动能够带动社会的巨大变化,彻底重塑了美国社会的面貌。

4. 反种族隔离法案的制定美国民权运动除了促使种族隔离取得重大改变之外,还推动了美国反种族隔离法案的制定。

1964年,美国通过了《民权法案》,禁止在免费公立学校、公共场所和住房市场上进行种族歧视。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争,其中一些战争对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些战争中,有些是为了领土、国家利益和资源等方面的争夺,有些则是为了保护人权、反对侵略和解放受压迫的人民。

下面是历史上十大战争的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由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引发。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联合组成了中央同盟国,而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了协约国。

这场战争以艰苦的战争状况、士兵的大量死亡和使用化学武器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的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将它们自己的国家利益相提并论,以欧洲、亚洲和非洲作为战斗场所,而美国、英国、苏联和其它国家则在全球范围内与它们作战。

这场战争影响深远,导致逾6,000万人死亡,许多城市被摧毁,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越南战争:1955-1975年越南战争是一个冷战时期的冲突,其背景是北越共产党与南越反共志愿者之间的政治争斗。

北越展开了武力进攻,以企图统一越南,并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而南越及其盟友美国则希望保护这个地区的政治稳定。

这个战争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抗议,最终以南越的失败和越南共产主义者的胜利告终。

战争时期死亡人数:逾300万人。

欧罗巴战争:1618-1648年欧罗巴战争是一场涉及到德国、奥匈帝国和荷兰共和国的战争。

它源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宗教纷争,随后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欧洲各国之间的领土和权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欧洲各国的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加速了欧洲的国家集中化进程和现代国家的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侵略的一次反抗行动。

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入侵中国,征占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甚至发动了南京大屠杀。

中国各地的反抗势力在八年的战争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极大的痛苦,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管理学者可以从历史上吸取许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研究过去作为研究管理的入门本书秉承此思想,带领读者深刻探讨西方行政学的历史。

作者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等六个阶段,简述了其自1887年起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

阅读本书,首先要界定清楚“政治”与“行政”的不同范畴。

行政管理思想古已有之,但无论古代东方或是古代西方,都未构建起“行政”明确的理论体系,而是将其归纳于政治学的范畴中。

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时代的要求及威尔逊等人的推动下,行政学逐渐从政治学中分离,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正如古徳诺所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学与行政学相互区别乂相互联系,并应当趋于协调。

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由威尔逊提出后,经由古德诺的发挥,旨在解决19 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行政管理能力难以匹配社会现实而产生的问题。

所谓政治是指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般较为重大、有普遍意义且抽象,比如意识形态、国家体制运行等,主要为国家发展提供走向与口标。

而行政则指的是在国家运行过程中,个别与细微之处的操作,如税收、证件办理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宜。

而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首先,是经济作用于政治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变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之重要性日益凸显。

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生活,其职能的扩张与行政权力的扩大使得社会各界意识到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抬导与制约它的正常运行,行政管理学应运而生。

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复杂化,原有的政治行政一体化,使得政府难以及时有效的管理。

然而,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能够使行政工作更加专业化,满足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著名的美国红色恐慌

著名的美国红色恐慌

著名的美国红色恐慌美国红色恐慌是二十世纪初期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919年。

战后的红色浪潮冲击了美国社会和政治,主要是由于苏联推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引起关注,而美国人忧虑国内是否存在类似的共产主义势力。

这股担忧导致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共产主义及其支持者展开了强烈的反抗和镇压,从而引发了美国的红色恐慌。

一、1919年红色恐慌的前奏在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及1919年的世界革命浪潮激发了美国的左翼激进主义者,尤其是那些被工业社会所忽视或压迫的劳动者和移民,为促进社会变革而进行联合。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美国进入战后时期也加剧了被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和新兴社会主义思潮的鼓吹,同时也加深了由帝国主义所导致的社会矛盾,这些成为了美国红色恐慌的前奏。

二、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0年代的美国是迎来了一场经济的繁荣以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贪污腐败以及政治上的权力斗争。

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金融资本和垄断资本,掌控美国经济和政治的大企业构成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力量。

此外,劳动者和农民们却没有意识到范式蜕变所造成的影响,他们仍然被剥夺着自主权和公平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化和尖锐的阶级对立也在不断升级。

三、帕尔默大打“红怪兽”在这股社会矛盾的氛围下,政治家常纳·帕尔默于1919年成立了“美国国民团”,以回应现有对政府无把握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性,这也为美国红色恐慌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帕尔默曾是一位自由派的民主党人士,然而在1919年他却转变成了一个异端,他的信念变了,学说也变了。

1919年底,帕尔默就大力打击共产主义运动,他称共产主义是“红怪兽”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打压,尤其是针对亚洲和欧洲移民社区的工联和社会组织,认为这些组织是共产主义支持者的代理人。

帕尔默还聘请了一批特工,组成了美国特种调查局。

四、瑞士打压社会主义同时,在欧洲,瑞士也在大规模打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一些国家认为,瑞士在推进反社会主义运动,并与美国开展了一种对称的“瑞士力量的援助”。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对共产主义的惧怕,反而威胁到人权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对共产主义的惧怕,反而威胁到人权

美国历史美国历史-1920年,对共产主义的惧怕,反而威胁人权1919年,宾夕法尼亚州比兹堡的罢工运动美国宪法保证诸多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

宪法中的《人权法案》保护这些自由和其他个人自由。

但是美国政府并没能自始至终地尊重宪法中规定的全部人权。

例如,在1700年,约翰·亚当斯总统支持立法以制止托马斯.杰佛逊和民主党批评政府的权力。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期间,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采取强力措施来阻止报纸印刷发布军事新闻消息。

而且在1950年代,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控告清白的公民是共产主义者和卖国贼。

1919年和1920年间,一些政府高官侵犯人权。

许多政府官员有时采取非法行动来对付劳工领袖、外国人和其他人士。

当时有一被人们所熟知的运动-“红色恐怖”。

发生以上非法行动的原因是美国人俱怕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

这些恐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增长紧密关联。

一战期间,美国发生众多罢工工潮。

越来越多经常闹工潮的工人群众,甘愿冒被解雇的风险而聚集起来企图改善工作环境。

伍德鲁.威尔逊总统长期支持有组织的劳工运动。

并且他试图要工人和资本家一起和平谈判解决纠纷。

但是,当罢工工潮关闭了对国家战争努力十分重要的工厂时,政府官方终止了对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支持。

威尔逊总统和其顾问们认为,工人应该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他们告诉工人们等到战争结束后再提出增长工资和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的要求。

总体来讲,工人们是这样做的。

但是,战争于1918年最后结束后,美国工人们开始为更高的工资而举行大规模的罢工。

1919年,有200万工人走上街头举行罢工运动。

建筑工人罢工,肉类屠宰工人罢工,火车司机罢工。

而且船厂工人罢工,鞋厂工人罢工,甚至电话公司员工也罢工。

大多数的罢工工潮都要求达成工会的传统目标:更高的工资和更短的工时。

但是不断有一些组织开始要求在经济体系本身做重要的改变。

他们要求政府控制某些私有工业企业。

20世纪前期文学概述

20世纪前期文学概述

一、历史背景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充满着战争与革命、压 迫与反抗,交织着死亡与新生的时代。欧美各帝 国主义经济的垄断和殖民扩张政策,导致了各国 内部及外部矛盾的尖锐,一时间,战争频发。
帝国主义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之 时,也冲击了欧洲传统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 力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 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 长篇小说。小说采取了 “嵌套法”的结构模式, 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 的困惑、疑问与反抗, 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 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 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家们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看 到了战争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带给人类 的精神创伤,看到了表面经济繁荣后面隐含着深 刻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创作出一批具有深刻 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把美国文学推上了一个高 峰。在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美国文学 占据了突出地位。 代表作家有德莱塞、杰克· 伦敦、辛克莱、刘易斯、 斯坦贝克等。
Hale Waihona Puke 斯蒂芬· 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是奥地利德语著名作家、小说 家、传记作家。中篇小说《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 时》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 晚年《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 思想性最高的一部作品,对法 西斯主义扭曲人格、摧残人性 的罪恶提出控诉。

埃里希· 马里亚· 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

成名作《西线无战事》(1929), 取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以白 描的手法,逼真地描绘了一幅战场 的惨象,控诉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 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表现了强 烈的反战情绪; 《凯旋门》(1946)和《里斯本之 夜》(1962)表现了鲜明的反法西 斯倾向。

20世纪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变革

20世纪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变革

20世纪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变革20世纪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变化巨大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化和社会方面。

这段时间内,美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向了工业社会,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文艺复兴的思想和价值观强烈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和社会,许多新的艺术风格和思潮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一、女性权利运动和性解放20世纪60年代,女性权利和性解放这两个话题成为了美国社会热点话题。

女性开始要求获得平等和合法的权利,例如能够参与政治、通英文等,但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同样,美国社会开放了性爱的话题,包括性别、性行为、生育等问题,以打破传统的角色和标准。

二、黑人民权运动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也是20世纪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变革。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黑人开始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主义的现象,他们要求平等权利,以及同样有资格竞选或被聘请的权利。

在这个时期内,美国黑人建立了庞大的社会运动,以争取平等和公正的待遇。

三、摇滚乐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了摇滚乐,这是一种结合了蓝调音乐和国家音乐的音乐风格,而且也符合年轻人的性格和消费习惯。

不管是Elvis Presley还是Marilyn Monroe,这些奇妙和不可预知的演出为年轻人创造了无数的梦想和愿望。

摇滚乐也加强了音乐和文化的联系,开始在美国和英国的各大音乐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四、电视和娱乐产业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后期,电视和娱乐产业开始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繁荣趋势。

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儿童节目和纪录片等,开始普及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在此期间,电视媒体通过创造各种不同的娱乐形式和主题,带给了整个美国社会全新的视听和娱乐体验。

五、时尚和设计的变化20世纪初,时尚和设计的风格更为守旧和传统,通常采用浓重的线条和后现代色彩。

到20世纪后半段,美国文化逐渐进入一种激进变革的状态。

成年人和年轻人都在试图打破传统的美学,推广新的时尚和设计文化。

红色恐慌时期的美国政治与社会反应

红色恐慌时期的美国政治与社会反应

红色恐慌时期的美国政治与社会反应红色恐慌是指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一股反共恐慌情绪,主要是由于冷战期间与苏联的政治与军事紧张关系而引发的。

在这个时期,美国政治和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对美国国内政治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红色恐慌时期美国政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共立场。

冷战的紧张局势导致了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的警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打击共产主义,包括成立麦卡锡主义调查委员会,严密监控左翼组织和个人的言行,并对共产党员进行起诉和开除。

这种反共立场的政治氛围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其次,红色恐慌时期美国社会出现了广泛的恐慌和怀疑。

人们普遍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力量。

许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家人、朋友和邻居是否是共产主义者或者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

这种恐慌和怀疑导致社会的紧张气氛,人们开始相互猜疑和举报,对他人的信任和友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第三,红色恐慌时期美国政治和社会对言论自由和人权的侵害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政府通过调查委员会和情报机构对一些左翼组织和个人进行监控和迫害,侵犯了其言论自由和个人权利。

这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与抗议,认为这是对美国自由价值观的背离。

一些反对红色恐慌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开始发起运动,呼吁维护言论自由和人权。

同时,红色恐慌时期也产生了一些反思和反抗。

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质疑政府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和行为。

一些知识分子提出了对于政府政策的批评,认为政府过度反应,侵犯了公民的权利。

例如,作家和记者们开始撰写对于政府的批评和对共产主义的不同看法,唤起了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反思和反抗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美国政府在后来收敛对共产主义的迫害态势。

除此之外,红色恐慌时期还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和排外情绪的加剧。

共产主义恐慌导致了对于外国人的不信任和排斥。

一些美国人开始怀疑外国人是否是共产主义者或者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对外国人的态度产生了偏见。

麦卡锡主义为何在美国沉渣再起?

麦卡锡主义为何在美国沉渣再起?

麦卡锡主义为何在美国沉渣再起?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20年第17期韩海涛陈月麦卡锡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的极端反共反人权的右翼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浪潮和政治镇压运动。

在当时西方社会民主党和自由主义政党左翼占据政坛优势的背景下,处于低潮的右翼保守主义势力挟美苏争霸、冷战正酣的国际环境,在美国政坛展开了迫害左翼力量的运动,挑起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仇视,以国家机器对进步人士进行无端的政治陷害。

美国进入了长约5年的极端政治盛行的黑暗年代,“麦卡锡主义”也成为运用国家机器对个人进行政治陷害和人身限制的代名词。

尽管麦卡锡时代过去距今已逾60年,但麦卡锡一手缔造的“白色恐怖”却阴魂未散,在当今美国沉渣再起。

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思潮正以新的面貌在美国泛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暴发,令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不仅面临疫情肆虐,也深陷病毒危机、种族危机,将国内危机失控的后果“甩锅”“推责”给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进行蓄意攻击和抹黑,成为一些美国政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操纵民意的惯用伎俩,也成为一本万利的生意。

美国共和党政治家、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凯文·麦卡锡将新型冠状病毒以“中国”冠名,并在5月宣布成立众议院共和党“中国特别工作小组”,宣称要以此“应对中国在各个层面对美国的‘攻击’”。

这一行为,与上世纪约瑟夫·麦卡锡的操作手段如出一辙。

极限打击中国成为美国摆脱危机的手段,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思潮正以新的面貌在美国泛滥。

正如美国前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所言,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攻击过火而虚伪,让人不由联想起历史上的麦卡锡时代。

麦卡锡主义兴风作浪的因由从历史发展的周期看,麦卡锡主义兴风作浪是美国极端保守主义思潮抬头的表现,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长期存在,主张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竞争,反对社会变革和大众化,坚持传统社会秩序和基督教信仰,抵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影响。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文明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

这些危机来自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一、政治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政治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依靠民主制度的政治体系受到了挑战;第二,战争和冲突不断,带来了对世界秩序的严重打击。

1.民主制度受挑战20世纪初,民主制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随着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的到来,民主制度开始受到质疑。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些极端政治运动兴起并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上台,这些政治力量否定了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这些政治运动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战争和冲突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战成为西方国家的家常便饭。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力损失,也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毁灭性的力量。

这使得西方国家开始对于战争和军备竞赛感到不安,开始探讨和平与国际合作的途径。

二、经济危机1.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0世纪上半叶,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中心,但是它们的经济联系并不稳定。

经济危机和政治冲突不断,导致了贸易紧缩和失业率的上升。

同时,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

2.大萧条的到来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这个危机被称为大萧条,它持续了数年之久,严重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大萧条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导致了社会矛盾和动荡。

三、社会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职业结构的转型;第二,社会不公和种族冲突的激化。

1.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职业结构的转型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传统的职业结构逐渐消失,职业群体之间的差距和冲突日益激烈。

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迁,随着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转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愈加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由社会重大政治事件引起的美国人精神危机一、精神危机(spiritual crisis);查询自百科亦称“心理危机”。

美学上指审美中产生的精神困惑、迷茫和消沉、颓废相混合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强烈、持久的挫折感、失落感、漂泊感、迷茫感和焦虑、烦恼、悔恨、痛苦、惊惧、颓唐等情绪;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对社会无责任,对生活无目标,对前途无信心,行为无依凭的惶惑不安,思绪错乱;在审美上则表现为审美无兴致,创造美无动力,乃至真善美颠倒,视美为丑,以丑为美,逐丑如饴,心理阴暗,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甚至引发信念危机,非昔日之所是,是昔日之所非,怀疑、否定自己原先具有合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这种心理困境、精神萎靡一般由事先无心理准备的与自己意愿完全相背反而自己又无力扭转的社会变革、思想震荡和个人所遭遇的突发严重事件所引起。

精神危机是个体生命力衰退的表现,是新旧事物交替转换时易于发生的消极心理、精神现象,并常在个体与群体、社会集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染。

除了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克服产生这种精神危机的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外,个体主要是通过合规律的社会实践和合理的教育、学习、反思来加以改变,并可以通过审美活动,在真善美的熏陶中调节身心、藻雪精神、感发意志。

知识来源: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二、引起20世纪美国人精神危机的重大事件(查询自中国知网、百科、图书“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1900 一1909 20世纪的黎明60 % 的美国人居住在农场或小镇上。

平均每小时有100多新移民来到美国。

陆路旅行以铁路为主, 但在1900年,人们举办了首届美国汽车展, 并在1908年举办了首次横贯大陆的家庭汽车旅行。

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的T 型福特车。

1903年,怀特兄弟完成的首次飞机空中飞行震惊了全世界。

同时, 棒球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西奥多·罗斯福将1.48 亿英亩的土地划为国划为国家森林来加以保护。

新闻记者揭露腐败现象: 艾达·塔贝达抨击了石油工业中的垄断行为; 厄普顿·辛克莱披露了肉食业内令人震惊的状况。

1909年,新成立的(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为使美国黑人获得平等权利而进行宣传。

2.1910 一1919 美国放眼世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给社会带来了改变。

1911年,指纹作为唯一的证据,在纽约被用于逮捕一名盗贼, 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吉姆·索普成为一名国际体名星, 而塔桑则是一位更受欢迎的英雄。

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的沉没举国震惊, 但让全社会感到恐慌不安的是另一艘豪华客轮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 它导致了美国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欧洲参战的美国士兵多达200万,其中有超过1.65万名士兵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3.1920 一1929 兴旺的20年代1920年,两项宪法修正案生效,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

第18条修正案禁止制造和生产含酒饮料,而第19条则给了妇女以选举的权利。

禁令适得其反, 导致了人们普遍藐视法律。

联邦公路系统建立,同时汽车数量增至原先的三倍。

电气化的普及带来了无线电发展的黄金时期。

1926年,格特鲁特·埃德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游过了英吉利海峡。

接下来的一年里, 查尔斯·林德伯格独立完成了不间歇飞越大西洋的壮举, 而贝比·鲁思则击中了60次本垒打。

1929年10月24日(星斯四) 这天股票市场的崩溃意味着这个繁华时代的结束。

4.1930 一1939 大萧条、干旱尘爆区和新政到1933年时,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比1929年少了60% ,同时失业率则高达25%。

沙尘暴使许多农民背井离乡。

禁酒令在1933年被撤销。

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新政来摆脱大萧条。

《星条旗之歌》被选作国歌。

随着20世纪年代接近尾声, 许多美国人对欧洲大陆上日益增长的战争威胁感到焦虑不安。

5、1940 一1949 二战改变了美国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炸后,美国介人二战。

1600多万美国男女在军中服役, 同时, 成千上万的家庭主妇外出工作, 以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战争,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经受了多年的大萧条和战争后, 美国人开始急切地建立家庭。

1946年出生率的上升意味着战后生育高峰期的到来。

6.1950 一1959 家庭欢乐、郊区和核威胁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平和繁荣的。

数以万计的家庭移居到郊外。

美国人喜欢自己的总统艾森豪威尔—一个善良的战斗英雄出身的总统。

电视开始普及。

《我爱露丝》和《硝烟》轰动一时。

50年代也有严峻的一面。

朝鲜战争夺去了5万多美国人的生命。

第一颗氢弹引爆成功。

1954年, 美国高等法院宣布在公立学校实行种属隔离是违法行为。

1955 年,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罗莎·帕克斯拒绝将座位让给一名白人。

但在19 57年, 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阿肯色州的国民警卫队和伞兵部队在小石高级中学强制实行种族融合。

1959年1月,阿拉斯加成为第49个州。

同年8月,夏威夷成为第50个州。

7.1960 一1969 反叛的60年代及人类登上月球60年代是充满极端事件的十年。

人们既看到胜利的欢呼, 也看到了示威游行。

肯尼迪总统有关60年代末人类登上月球的承诺变成了现实。

年轻人向权威提出战; 用反叛行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1964年,国会通过公民权法案, 这标志着公民权激进分子赢得了胜利。

他们中最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小马丁·路德·金于1968年被暗杀。

为了促进国际友谊,肯尼迪总统于1961年成立维和部队。

1963年,他的惨遭暗杀震惊了全国。

1965年,美国地面部队被派遣到越南参战。

8.1970—1979 200周年庆典、水门事件和地球日70年代,美国庆祝200周年国庆, 并承诺保护环境。

第26条宪法修正案把选举人的投票年龄降至18岁。

性歧视受到禁止, 妇女堕胎的权利也得到明确规定。

由于水门事件的丑闻, 理查得·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巨型喷气式飞机使载客量倍增为在石油禁9.1980一1989 宇宙飞船的发射及柏林墙的倒塌首架可循环使用的宇宙飞船—可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1981年4月12日发射升空。

桑德拉·戴·奥康纳成为美国高等法院的首位女法官。

萨利·里德成为美国首位进人太空的女性。

伊朗反政府人员的听证会成为报纸的头版头条。

一些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国际紧张局势日趋缓和。

1987年12月, 里根总统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桥夫签署了一项关于减少核武器的协定。

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预示了冷战的结束。

越战墙在1982 年11月13日落成。

1986年l月, 美国人第一次欢庆一个新的全国性假日—马丁·路德·金日。

10.1990 一1999 最后十年、冷战结束、经济快速增长苏联解体,冷战实际结束美国派遣部队到波斯湾、索马里和巴尔干。

1992年—常被称为妇女之年—被选往政府部门工作的妇女人数创历史新高。

美国宇航员在米尔空间站与俄国宇航员会合。

火星导航器和火星探测仪发回了有关这个红色行星的特别图像。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组类似太阳系的行星。

万维网和电子邮件为通讯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随着业务的扩展,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购买了手机。

在华盛顿,大屠杀博物馆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而在洛杉机,格蒂中心的建筑风格受到了热烈的褒评。

影迷们争先恐后地观看《泰坦尼克号》和《侏罗纪公园》。

三、美国二十世纪“精神危机”作品代表(查询自图书“二十世纪西方小说大观”、“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美国文学简史”)1.Howl;Allen Ginsberg;The poem is called the manifesto of “the Beat Movement”.2.On the Road;Jack Kerouac;This novel tells about the Beat lifestyle of poverty,freedom and aimlessness.3.The Sun Also Rises;Ernest Hemingway;This novel paints the image of the Lost Generation.4.A Farewell to Arms;Ernest Hemingway;It is an anti-war novel.5.The Great Gatsby;Scott Fitzgerald;The novel embodies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6.Go Down,Moses;William Faulkner;This novel illustrates the problem of black and white in Southern society.7.Death of a Salesman;Arthur Miller;It concerned with the inner thoughts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conflicts with the morality of their society.8.The Naked and the Dead;Norman Mailer;It is an An-ti war novel.9.The Glass Menagerie;Tennesseee Williams;This play portrays the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of modern man.10.《亡命之徒》;罗伯特.斯通;在这部小说中,遭受战火蹂躏的越南与享受和平生活的美国被并置,人物穿梭其间,人性异化、道德堕落的进程在生活环境交替更迭中加速。

11.《追寻卡奇亚托》;奥布赖恩;这部小说着重揭示了美国军人在越南的困境和战争的后遗症。

12.《猎杀“红十月”号》;克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核恐怖的威胁比世界大战更令人胆战心惊。

这部小说以每日记事的方式简洁地描述了美国军方、白宫决策层和苏联的政治局、克格勃组织之间的博弈以及在海上交战的双方舰艇上人们的表现。

13.《夜幕下的大军》;梅勒;这部非虚构小说集中展示了当时的反战浪潮和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的体现。

14.《天堂》;托尼.莫里森;这部小说从根源上探索造成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的原因。

15.《土生子》;理查德.赖特;这部小说为反映战后美国社会现实的黑人文学经典。

16.《美国牧歌》;菲利普.罗斯;这部小说再现了几代犹太移民美国梦幻灭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