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中发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中枢(+)

冷敏神经元 血温↓ 放电频率↑ 热↑
产热中枢(+)

发热时, 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发热中枢介质→ 引起调定点的改变 正调节介质 发热中枢介质 负调节介质
1.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 支持依据:PGE注入动物脑室 EP注入脑室 EP+下丘脑 组织 中 PGE也↓ 不支持依据: ①PG特异拮抗物能有效抑制脑室内注入PGE引起的体 温升高,但不能抑制IL-1脑室内注入引起的体温升高; 发热
③AVP弥散到OVLT区 AVP受体V2机制 OVLT区对EP的通透性或结合力
降低
(2)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最强的解热物) 依据: ① 脑室内或静脉内注射α—MSH都有解热作用,并且在 不影响正常体温的剂量下就表现出明显的解热作用。 ② 在EP引起的发热期间,脑室中隔区α—MSH含量升高 ③ 内源性α—MSH能限制发热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④ α—MSH解热作用与增强散热有关 (3)脂皮质蛋白—1 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脑 、肺等器官中。 研究表明:①GC发挥解热作用依赖于脑内脂皮质蛋白-1 的释放; ②向大鼠中枢内注射重组的脂皮质蛋白-1,可明显抑制 IL-1β、IL-6、IL-8、CRH诱导的发热。
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 效应器障碍 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
物理降温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对抗致热原
第2节
• 发热激活物→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机体 → 激活产内生致热源细
胞→ 内生致热源(EP) → 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 → 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 → 调定点上移
→ 体温↑ 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一)外致热原:
四 调节方式
来自体内外的发热激活物
产EP细胞产生EP
EP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POAH,OVLT附近
引起发热介质的释放
作用于相应的神经元
调节体温至与调
调定点上移 调整产热与散热 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五 发热的时相 体温上升期 高温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 调定点上移→ 正常体温对中枢为冷刺激 放电频率↓ 放电频率 ↑ 散热中枢抑制 产热中枢激活
体温↑ 体温不变 体温↓ 体温↑
cAMP↑ EP 上移 下丘脑Na+/Ca2+↑ 调定点
证明一个因子与一个事件属于因果关系, 关键是改变因子的浓度,事件的强度也随 之改变。
以cAMP与发热的关系为例说明。 发热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升高。 因果?伴随?
磷酸二酯酶 AMP cAMP 5 AMP ①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茶碱(theophiline)
(一)定义: 由发热激活物激活产EP细胞 产生和释放的 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是一组不耐热的具有致热活性的 小分子蛋白质。 (二)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1 白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胞介素--1(IL-1)
. ⑴ 产生IL-1的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
星状细胞,肿瘤细胞 等
⑵ 属多肽类物质,17KD,作用于下丘脑外侧的受体
热能来源——物质代谢产生(产热)。 蛋白质(4.1千卡) 维持体温 ①来源 脂肪(9.3千卡) [0] 机械能 糖(4.1千卡) ATP(贮存) ②调节方式 外因(低温)刺激 外因(高温)刺激
2)散热与调节
代谢加强,产热↑ 代谢↓,散热↑
①方式:热辐射、传导、蒸发、加热食物与空气 ②调节: 外 周血管扩张、排汗、呼吸
热敏神经元抑制
冷敏神经元激活
皮肤血管收缩、 皮温降低 → 散热↓ 寒战和代谢加强 → 产热↑
体温升高到调定点水平
热代谢特点:散热↓产热↑,产热>散热
T↑
高温持续期: 体温升高到调定点水平,表现为:寒战停止,出现散 热,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平衡。 (皮肤血管扩张 → 血液流量↑、皮温↑ 问:热代谢特点,临床表现怎样? 体温下降期: 病人自觉酷热)
腺苷酸环化酶
能增高脑内cAMP含量的同时,增强EP的发热效应; ③给动物注入二丁酰cAMP,动物迅速发热。
②PDE激活剂--尼克酸(nicotinic acid)则有相反的效应;
cAMP是EP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分布于室旁核和杏仁核,CRH不仅介导发热反应, 还介导非体温性急性期反应。 支持依据: ①IL-1、IL-6均能刺激离体或在体下丘脑释放CRH,使 动物脑温和结肠温度明显升高 ②CRH单克隆抗体中和CRH 抑制CRH作用 或CRH-R拮抗剂
启动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合成内生致热原
三 体温调节机制
(一)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负调节中枢: MAN中杏仁核 ,VSA腹中膈
(限制体温升高)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血液循环系统的EP进入体温调节中枢可能的途径:
1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① 在BBB的cap床部位分别存在有IL-1、IL-6、TNF的可 饱和转运机制;
③AVP拮抗剂可阻断AVP的解热作用
④IL-1性发热可被AVP减弱,但脑内注射AVP拮抗剂可 完全抑制这种解热效应。 主要是通过V1受体起作用 AVP参与体温负调节的可能方式: ①发热时,VSA、MAN分泌AVP↑ AVP受体V1 POAH整合神经元 EP引起的发热↓ ②AVP抑制产EP细胞 EP合成↓
小:单峰热 大:双峰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三)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1 产EP细胞: 巨噬细胞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肝星状细胞 肿瘤细胞类:白血病细胞、何杰金病瘤细胞 其它: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2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的过程:有2种方式:
3 干扰素:(IFN): 由白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 ;有多种亚型,其中与发热有关的是IFNα、IFNγ;不 耐热、600C、40min可灭活 。 支持依据: ①IFN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热,并有剂量依赖性; ②可引起脑内或组织切片中PGE含量升高。 4 白细胞介素-6(IL-6): 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能被ET、IL-1、TNF、PGF诱导。
月经前期
生理性
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
应激
发热 :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
病理性
过热: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未
移动,而是体温调节障碍 中枢损伤 散热减少:中暑、鱼鳞病 产热增多:甲亢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热
无致热原
发热
有致热原 调定点上移
病因
(体内因素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发病 机制 效应
防治 原则
3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信号: 依据:①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后ipIL-1或ivLPS不再引起发 热;
②肝迷走神经节旁神经上有IL-1受体。
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M
OVLT区
毛细血管
M
EP
POAH 神经元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POAH 神经元
视神经交叉
(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热敏神经元 血温↑ 放电频率↑ 热↑
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
(代谢产物,全菌体)
1 细菌 G_菌: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
(全菌体,胞壁---肽聚糖,脂多糖(LPS))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2 病毒: 流感V、麻疹V
(全病毒体,血细胞凝集素)
3 真菌:白色念珠菌----全菌体,荚膜多糖,蛋白质
内毒素(ET)是常见的外致热源,分子 量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耐高温,干热 1600C、2h才能灭活,一般的方法难以清除 ,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连续数日注射相同 剂量的内毒素,发热反应逐渐下降。 体内注射ET 或 ET与产EP细胞培养 EP↑
4 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钩体病 子)
(溶血素、细胞毒因
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 (代谢裂解产物) 梅毒螺旋体 (外毒素)
5 疟原虫:进入人体红细胞→破裂后释放 裂殖子和代谢 产物
(疟色素)→发热 (二)体内产物:1 抗原抗体复合物 2 类固醇 激活产Ep细

3.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
内生致热原(EP):
抑制IL-1β、IL-6等EP性 发热 不支持依据:TNFα、IL-1α性发热并不依赖于CRH
(5)一氧化氮(NO) 与发热有关的可能机制: ① 作用于POAH、OVLT,介导发热时的体温上升 ② 刺激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使产热增加 ③ 抑制发热时负调节介质的合成与释放
2.负调节介质
(1)精氨酸加压素(AVP) 下丘脑神经元合成的一种9肽后垂体激素,广泛分布于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体,轴突和神经末梢,以下丘脑视 上核和室旁核含量最丰富,在下丘脑外区,尤其OVLT 、VSA、MAN含量丰富。 依据: ①把微量AVP引入VSA,能抑制ET性、PGE和IL-1性发 热; ②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中,AVP的解热作用对体温调节的 效应器产生不同的影响: 250C 加强散热 40C 减少产热
⑶ 阻断剂为水杨酸钠
⑷ 不耐热、70oC、30min丧失活性
2 肿瘤坏死因子(TNF)
多种致热原诱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和释放的一 种小分子蛋白质;并能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1,有两 种亚型,且都能人工重组,具有相似的致热活性;不 耐热、700C、30min丧失活性 。 支持依据: ①TNF iv ② 一般剂量 大剂量 ③脑室内注射 发热,可被布洛芬阻断 单相热 双相热 发热,并伴有PGE↑


• 定义: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上移 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0C)。 •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控下实现的。
•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 次级中枢 作用
延髓、脊髓,对体温信息有整合
• 调定点学说(Set Point, Sp )
☻体温调节
1)产热与调节
发热激活物(ET)和EP的种类的比较
ET 来源 G-细菌
内源性致热原(EP)
IL-1 TNF IFN MIP-1
单核、M 糖蛋白
12~18
M 蛋白质
17~25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肝素结合 蛋白质
15~17 ?
分子量 1000~2000
(KD)
耐热性 致热
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高峰期
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
支持依据: ①IL-6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 ②iv或脑室内注射IL-6 T↑,可被布洛芬和吲哚美 辛阻断; ③动物发热期间,血浆或脑脊液中IL-6的活性↑; ④用IL-1β抗血清阻断LPS性发热,同时也抑制了IL-6的 ↑.
5 白介素2(IL-2) 也可诱导发热,但发热反应出现较晚;另外还可诱导 人单核细胞产生TNF、IFNγ,因此有人认为IL-2可 能是其他的EP间接引起发热。 6 其他 如:MIP-1、CNTF、IL-8、ET等也被认为与发热有
由于发热激活物,EP,发热介质消失→调定点下移
散热 ↑ 产热↓→体温下降
问:热代谢特点,临床表现怎样?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
42 C 调 定 点 上 移 调 定 点 恢 复
37C
体温正常
体温上升期
高热 体温下降期 持续期
热代谢特点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交感神经兴奋,竖毛肌收缩 “鸡皮” 皮肤温度,兴奋皮肤冷觉感 恶寒 受器 寒战 骨骼肌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
第一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发热激活物中的脂多糖(LPS)
血清中的LPS结合蛋白(LBP)
可溶性CD14
LPS--sCD14复合物
作用于受体
激活细胞
产生EP
第二种方式: (在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
LPS--LBP--mCD14复合物 LPS 跨膜蛋白(TLR) 激活细胞
信息导入细胞内
激活核转录因子
② EP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易化扩散入脑,通过脑 脊液循环到达POAH。
2 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① OVLT位于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是BBB的薄弱 部位,存在有孔cap ,对大分子物质有较大的通透性 ;
② EP被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膜受体识别结合 产生发热介质 POAH 发热
体温升高,脑脊液中PGE 合成、释放PGE
PGE合成抑制剂有解热作用,同时脑脊液
②将PGE注入POAH,3/4热敏神经元不受影响,1/2冷 敏神经元不受影响;
③MIP-1的致热性不依赖于PGE。 ⑵Na+/Ca2+比值 依据: 动物脑室灌注
0.9%NaCl 蔗糖溶液 Ca2+ 降钙剂EGTA
cAMP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