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美国外交

文化与美国外交
文化与美国外交

【内容提要】当美国政治家开始制定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政策辩论时,总是受着美国文化支撑的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由于美国国力一直处在稳定的和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这使美国的意识形态更具有执着的特性。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有三种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政策,甚至于决定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轴,它们是经济主义的意识形态、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美国外交意识形态经济主义现实主义扩张主义

【作者简介】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体制下,占据优势的意识形态往往决定着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这在冷战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美国的一切外交资源都围绕着保存和扩大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个中心来进行。当1988年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在国际事务中“非意识形态化”时,实际上是对美国发动的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的妥协。在现实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无所不在,对此,迈克尔·H·亨特对意识形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意识形态思维是对历史环境进行有益反思的源泉;是在极端复杂而令人迷茫的现实中必不可少的指导性因素;也是创造一个较好未来的道德行为的基础……它们构成一个框架,政策制定者在这个框架内处理特定的问题,公众也在这个框架内去理解这些问题。对这两群人来说,意识形态可以用来说明清楚复杂的现实,把它们简化到可理解、可操作的程度。”意识形态为使用权力者提供合法性,为公众提供理解的标准。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意识形态是无法逃脱的(即使是制订政策的专业人士也概莫能外),它们远不止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与工于心计的资本家处于一己利益所操纵的工具。意识形态是象征符号、价值观同信仰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它们来自“为社会所公认的观念的架构。”

在美国建国以后的时间里,美国国力一直处在稳定和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这使美国的意识形态更具有执着的特性。其必然结果是他们对意识形态的存在缺乏自觉,他们一直把它视为天经地义而怡然自得。正因为美国人自己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他们把别人用了明确的、正式的、甚至是公式化的名词来表达的意识形态,诸如法西斯主义、强烈的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等,看作是反常,或者是误入歧途。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意识形态往往缺乏理论上的论证和严密的分析,而更多地带有实用主义的特征。它们在现实中的被运用被当作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历史上看,美国国内的意识形态也被他们运用到外交事务之中。基辛格在研究美国的外交特性时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是不要有外交政策。”美国人总认为它们国内治理的经验可以作为国际治理的最理想模式,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代表了一种“常识”。这种思维也与美国的独特历史有关,乔治·舒尔兹认为“不象其它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美国人既不是被共同的种族和文化起源,也不是被共同的文化信仰联系在一起,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被承诺分享的某些基本准则:容忍、民主、法律上的平等,以及超乎一切之上的,自由。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克服了巨大的挑战,主要是我们确信这些基本准则”。因此,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不仅成了美国的立国的基础,也成了他们在国际上立足的道义所在。

美国是一个多元主义文化的国家,美国的意识形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领域。本文重点探讨对美国外交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美国外交主轴的三种意识形态即经济主义意识形态、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关理想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他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

的影响,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一、经济主义意识形态

对美国外交中的经济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外交史学家威廉姆·阿普曼·威廉斯于1959年出版的《美国外交的悲剧》,他认为在美国外交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经济利益和企业界政界精英的结合体,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巧,而意识形态是他们处理事务的核心。这种意识形态的中心就是“利益驱动”。在这里,意识形态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功能,被美国资本主义的大亨们用来维持他们的经济实力,并借此实力巩固他们对社会政治的控制。由于有了这种经济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致性,使美国的外交政策显得精明、老练,战略上前后一致,并且策略恰当。

威廉斯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美国的转型期。在此期间,美国结束了领土扩张的旧模式,采取了一种门户开放的帝国主义新模式。而制定外交政策的精英们也对这种新模式达成了共识。为防止国内“经济停滞的威胁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恐惧”,他们开始在海外寻找能够吸收过剩的工农业产品并为美国工业提供所需原材料的市场。这些精英们喜爱的方法是促进自由贸易和间接地控制关键性的市场,而不是像西欧强国一样建立大量的殖民地。世纪之交的中国则为美国提供试验这一新政策的场所,在中国采取的门户开放政策则被威廉斯称之为“英明的战略性的一着”。威廉斯认为这一政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美国精英们“认定美国压倒优势的经济实力将把较弱的不发达国家的政治与经济铸成对美国有利的模式”,在中国行之有效的“门户开放”政策被迅速运用于全球,以至于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按照‘门户开放照会’的原则与程序进行扩展的模式已趋于成熟”。

威廉斯认为,门户开放的观念对于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美国在世界事务中采取的路线极为重要,因此它对那些革命政权极为反感,因为这些政权与自由贸易的精神背道而驰,美国与日本和德国的对抗,也归因于他们阻碍了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冷战的根源也源于美国的外交制定者坚信国内的民主和繁荣有赖于经济在海外的继续扩张,并试着强迫苏联按美国的规则行事。威廉斯剖析美国外交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躲藏在肮脏政治背后的自私自利的社会上层之手”,从而找出治病的良方。他认为美国应该学会“维护民主和繁荣而无需实行帝国主义的扩张”。美国应当实行根本性的改革,从而避免与革命力量发生冲突。但是,如果美国的国内经济不改变,其外交政策只能沿着这条既定的路线走下去。

实际上,美国的国内经济制度在美国历史的发展中证明了它的活力,并与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联成了一个整体,这注定了美国外交将会遵循既定的轨道。美国在忙于与苏联对抗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它的经济扩张,它利用自己在世界经济中有利的地位,力图使世界自由贸易制度化。它所倡议的并起着领导作用的国际经济机构如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进行着使贸易自由化和规范化的事业。在1947年至1972年,美国的关税率从32.2%减少到8.5%。GA TT基于非歧视性原则和自由交换物资和服务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世界贸易系统,使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变得更自由、多边和相互依赖。从1950年到80年代中期,世界商品出口在数量上增加了大约9倍,国家的出口倾向增加,而世界上商品总量仅增加了五倍。世界经济的这种紧密联系更有利于美国对其进行控制,并从中获利。

冷战的结束,再一次唤起了这一意识形态的活力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克林顿把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三根支柱之一。1987年美国的贸易赤字达到了1700亿美元,1988

年议会通过了著名的“超级301”条款,主要是想通过进口限制来减少贸易赤字。冷战结束后,美国理所当然的把经济问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力图在世界各地确保其商业和贸易机会的目标。《经济学家》对此评论道,至少在1993-1995年夏天,克林顿的外交政策似乎“没有超出促进出口之外”。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纠纷,最著名的例子如1993年12月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美欧纠纷,美国人甚至利用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来进行威胁,1992年2月,当时的副总统奎尔在德国举行的北约会谈中说“我不能足够强调我们把它归属于这类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安全问题”,在同一个会议上,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瑞查德·路格进一步强调和预测:“乌拉圭回合的失败将严重破坏我们与北约的友谊”。1995年夏天美日的汽车战,直到日本威胁着要将其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才结束。在1997-1998年美国陷入了与欧盟及加拿大关于限制对古巴、利比亚和伊朗的国际经济制裁的争论之中。而与中国则在1985-1996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争端等等。但美国总是先使用威胁,而到最后一分钟妥协,这似乎成了美国商业谈判的一种模式。然而美国的这种追求并没有破坏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系统和它在其中的领导地位。1993年以来克林顿经济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求“开放的地区主义”(Open Regionalism)。美国参与了一系列地区经济组织,以促进贸易的自由化。而采取这些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和确保美国的商业利益。

二、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

如果说经济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现实主义就产生于它对国际环境的一种承认。实际上,现实主义所坚持的那些原则一直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排斥。尽管富兰克林·罗斯福强调美国力量对世界秩序的基础作用,但他与威尔逊一样,对权力政治却极度厌恶,他所选择的是美国的领导。然而这并不妨碍现实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巨大影响,甚至在某一时期成为主导原则。在美国国际关系的做法上,美国现实主义大师基辛格对老罗斯福的外交风格极为推崇,“没有其他总统能如此完整地依国家利益界定美国的世界角色,或把国际利益与国际均势结合得天衣无缝”。老罗斯福承认美国是全世界最理想的期望,但他认为美国不是一个榜样,而是一个强权。他否认国际法的效力,相信“势力范围”这个观念代表了世事的自然法则,因此,他在西半球推行他的强力外交。1902年美国迫使海地解决与欧洲各银行的贷款;1903年煽动巴拿马动乱;1905年使多米尼加成为美国的财政保护国,1906年美国军队占领了古巴。在世界强权国家中,他认为德国对欧洲均势是个威胁,并使美国的国家利益向英法的国家利益认同。在美国历史上,唯有尼克松总统与他最为接近。

乔治·凯南被公认为美国现实主义意识形态的创始人,他的《美国外交1900-1950》成为“冷战”一代的圣经,产生了巨大影响,构成了近几十年中美国外交政策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凯南及其他“现实主义者”对意识形态对政策的影响怀着深刻的厌恶,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实用主义者,遗憾的是他所阐述的外交原则也被当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凯南通过对美国参与国际事务中的几个重大事件的分析,指责美国根深蒂固而又无所不在的道德主义与法制主义曾一再阻碍了对国家利益的明确界定与有效追求。在1898年以前,美国人习惯于他们所享有的安全,而忘记了这种安全在美国之外的那些基础,他们错误的认为“我们受到英国舰队和英国对欧洲大陆外交策略庇护的地位,是因为美国具有卓越的智慧和道德,能克制自己不去干预旧世界的可耻争吵”,而在1898年发动的美西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群众情绪、政治压力和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它出于“主观的和情绪的原因而诉诸战争”,却“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的正式机构的认真审查和批准”。而美国对菲律宾的占领竟然来自于海军部门的狂热冲动,它违背了美国的立国基础即被统治者的同意,给美国带来不好的名声。被威

廉斯称之为“英明的战略性的一着”的门户开放政策,凯南却把它称之为美国的政策失误的典型例子。凯南发现它的出台竟偶然的来自于一个在中国海关供职的英国人西比利斯的建议。凯南认为,这一政策建立在对中国的情感眷念的可悲的基础上,显示出对东亚战略的可悲的无知,最终发生了可悲的对日战争,而美国公众竟然“轻易地相信这次行动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成就”。他进一步批评美国对东方的政策缺乏自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不愿意承认各国的现实力量和愿望的确实性和合法性,我们总感到有义务对他们做出道德的判断,否则便不愿意接受他们;我们也不愿意把他们看成是客观存在和不可改变的人类力量,既不好也不坏;也不愿去谋求他们之间最大限度的平衡,而实现纠正或压制他们”。

凯南为他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外交政策与美国的民主进程绝缘,从而尽量缩小道德主义和法制主义的影响,外交政策应当交给那些超然、冷静的外交专家,“只有眼光高于一般群众,果断、冷静的少数人”才能为“一个茫然无所适从的孩子”提供所需的指导。凯南的这种方法对美国的现实政治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正当凯南出版他的《美国外交》后不久,麦卡锡却组织着对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的清洗,凯南看到了国际现实,要求美国承继英国以及西欧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却对美国的国内政治现实和美国对自己外交传统的迷恋估计不足。然而,凯南的现实主义却受到了美国学者和外交家们的广泛推崇。实际上,在他之前,美国的一些国际关系学者已经开始创建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比如尼古拉斯·斯巴克曼在1942年发表了《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策略——美国与均势》,他强调国家的首要目标是攫取权力,而不是追求理想;权力之争是“世界政治的核心内容”。他认为现实主义有两个台柱:均势论和地缘政治论。而一位被誉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人的卡尔·摩根索也在1948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国家间政治——为和平与权力而斗争》,进一步提出了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以强权求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核心。

现实主义理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贡献是使美国人心安理得地追求强权。美国人开始把他们的世界目标与他们对强权的运用结合起来。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开始用他们强大的实力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在世界各地从事着一系列的战争。因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出现象凯南所要求的承认“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却为美国的理想主义安装了牙齿。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由于美国势力的相对衰落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的外交似乎在进行着现实主义的均势外交。但在卡特时期又抛出了“人权外交”。美国人并非真心实意的与苏联玩权力均势的游戏,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的“新面貌战略”,一直到里根的“有限推回战略”和老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都表达了一种遏制苏联并拖跨苏联而最后“救赎”苏联人民的战略意图,美国人虽然承认苏联的存在,但很少承认苏联存在及其外交的合理性。因此,美国的现实主义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是有区别的,他们欣赏的只是强权因素,而非地缘政治或均衡理论。

冷战期间,美国尝到了权力的好处,他们拖跨了苏联并按自己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对国际秩序进行了安排。冷战后美国更加迷恋自己对世界的领导作用。而这种领导作用在别国的眼里就是霸权主义的代名词。且看美国副国务卿斯特罗尔·塔尔博特是如何进行它的理论解释的:“以某种方式和从大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意义上讲,美国不是从它能否取得或保持对他国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而是从整个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角度来界定其实力的……美国的对外政策旨在促进普遍的价值观。”而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则把美国称之为“仁慈霸主”,“第一个非帝国主义的超级大国”。亨廷顿认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受这种信念支持的,他列举了在过去几年中,美国试图或被人认为单边地采取了下面的行动: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或按照人权或民主的价值观行动;阻止其他国

家获得能够挑战美国常规军事优势的军事能力;在其他国家采用美国法律的“治外法权”;根据在人权、毒品、恐怖主义、核扩散、导弹扩散和宗教自由等方面的美国标准对各国的表现划分等级,对没有在这些问题上达到美国标准的国家进行制裁;在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旗帜下促进美国国内公司的利益;制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使之服务于美国公司的利益;干预和它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地方性冲突;胁迫他国奉行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促进美国在海外的武器销售,同时又组织其他国家进行类似的销售;操纵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命;进行北约东扩并吸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成员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随后又对这一政权进行经济制裁;由于某些国家不愿屈服于美国的意志而把它们贴上“无赖国家”的标签,并将其排除在国际体系之外。亨廷顿所列举的这些行为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在小布什任总统后并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变本加厉,比如说拒绝签署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拒绝设立国际刑事法庭,甚至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正需要结成一个国际反恐怖联盟时,美国竟不顾中国、俄罗斯等大部分国家的反对,一意孤行地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的信念加上美国的力量使美国更加无所顾忌地在国际社会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杜鲁门就说:美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三、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

美国外交中具有强烈的扩张主义,这种扩张主义与生俱来。当华盛顿总统为他们确立孤立主义原则后不久,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开始了其扩张的漫漫征程。美国在建国初期的扩张表现为领土扩张,20世纪则迷恋于价值观和利益的扩张。在扩张过程中,美国为其编制了种种理由,它们成了美国外交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

(1)为“自由和民主”而扩张。

美国建国之后,面临着对国家的定性的问题,即美国的精英及其群众必须界定美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它如何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等等重大的问题。在美国革命之前,一部广泛流传的小册子《常识》,从政治的角度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区分,它认为“新世界”成了“热爱人身自由与宗教自由的受迫害的人们的避难所”。美国人对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没有什么异议。但在如何处理自由与外交的关系问题上却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主要在当时的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大臣汉密尔顿之间展开。杰斐逊崇信自由,当上国务卿后,他致力于改进有助于国内自由繁荣的条件,这意味着需要获得邻近的土地以及海外市场,而英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障碍。他认为,法国与美国具有相同的政治气质,因此应该与法国结盟,反对英国海军对公海的控制。他坚持认为“海洋是大家的共同财产,向所有的经济活动开放”。美国所要制定的外交政策应该是为美国的自由服务的。而汉密尔顿更看重如何使国家强盛。他认为,自由在外交中并不占有显著位置,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必须谨慎行事,“韬晦”应该是美国的根本动机,直到它拥有确保利益和影响的力量。因此,美国首要的任务是在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对英国的妥协必不可少。他推动与英国签订了《杰伊条约》,接受了英国对美国贸易的控制以换取美国的商业利益、盟友关系和财政制度的保全。在这场争论中,汉密尔顿获得了总统华盛顿的支持,最后成了孤立主义思想的基本动机,即为了国家强盛,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并尽可能的获得经济上的好处。杰斐逊当选总统后,他把自己的观点与汉密尔顿的观点结合了起来,认为自由与国家的强盛并不矛盾,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为自由提供保护,而国家的强盛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扩张。他抛弃了与法国结盟的思想,抵制法国对路易斯安那的占领,最后迫使法国于1803年

将这一土地出售给美国。从此,美国开始了接二连三的领土扩张过程,一直把边界推进到墨西哥的边界。在参议院讨论是否需要与墨西哥进行战争中,虽然有反对者认为,扩张将损害美国的自由,但这种声音极小,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支持。参议员切舍尔顿·爱立斯(Chesselden Ellis)说,自由需要国家不断地发展与“几乎无限的扩张能力”;另一位参议员里维斯·卡斯(Lewis Cass)进一步说“必须依靠行动——依靠无休止的不断的行动”,美国才能维护自由。如果不这样做,而是试图“限制我们高贵民族的不可限量的能力,……那将是对自由事业的叛逆”。(22)美国最终用战争的方式从墨西哥获得了大片土地,美国人也接受了美国是一个“流动的共和国”的概念。同样的争论发生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支持战争的人又一次获得了胜利。麦金莱总统称,美国有权、有责任去建立殖民地,去帮助“受压迫的民族”,美国应该向世界各地普遍地施加自己的力量和影响,美国人将因此而受益,全人类也将因此而受益。美国对菲律宾、古巴与波多黎各的控制是美国的一项重任,“是按上帝的旨意,以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名义承担下来的”。结果是美国打败了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

当美国完成美洲的领土扩张走向世界时,美国人带着它们的经验,即在扩张的同时,打着自由的旗号。一战后,美国人以战争的方式和它们巨大的经济实力赢得了重建战后秩序的领导权。威尔逊从旧的意识形态中引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和平与自由的国际关系的出现与各国的政体直接相关,只有像美国这样的民主的国家才能够一贯热爱和平,其他非民主的国家,由于国内执行压制性政策,因而在国外也是倾向扩张的。它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他的后继者和美国人的广泛认同。哈利·杜鲁门进一步解释说“国家政策的形成过程中,人们的声音越强,侵略的危害越小”。从此,美国把促进世界各国的民主化作为自己主要的外交任务。冷战后,民主和平论成了美国外交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克林顿在宣誓就职前,就宣称“民主国家并不互相进行战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根据这一理论,克林顿把他的对外战略称之为“参与与扩展战略”。1993年9月,他在联合国大会上阐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在冷战期间,我们寻求遏制一种威胁来使自由体制生存,现在我们寻求扩展在这种自由体制下生存的国家”。美国的价值观与扩张本能再一次携手,价值观为扩张提供合法的依据,扩张为价值观获得生命力和影响力。

(2)扩张与种族等级观念。

美国扩张的另一个普遍的理由是制造一个种族等级的神话。按种族对人类进行划分既源于美国文化的一种偏见,又为美国的扩张制造证据。它产生的历史至少与美国扩张的历史一样古老。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按肤色来区分人类,分别给每一种肤色以特殊的民族性,肤色最亮的属于种族等级最高的,肤色最黑的最为低级。中间的是黄皮肤的蒙古人和马来人,印第安人和种族混杂的拉丁人。为了“合理”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他认为印第安人占有的土地阻碍了白人成功、结婚、生子的机会,这就等于“杀死了我们成千上万尚未出生的孩子”。富兰克林的这些观点代表了他同时代人的一种普遍的观点。印第安人被描绘成野蛮的低劣的种族,他们应该让出他们的土地,而文明的民族也有权对它们进行占领。联邦政府和大多数美国人都赞同或默许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或强制大迁移。印第安人成了“美国的进步”的牺牲品,美国人认为这种牺牲是必须的,1813年的一本教科书上说“这是为了人类的增长,促使世界的繁荣与快乐”。当美国人对墨西哥土地的兴趣迅速增长,他们对墨西哥人的贬低也就迅速加深。墨西哥被描绘成怯懦、残酷的民族,他们热衷于赌博,道德沦丧。大多数当地人“不要别的,只想长一条尾巴,比类人猿更像畜生。”墨西哥人被他们称之为“黑鬼”(niggers)、“红鬼”(redskins)。当他们阻碍美国人的推进时,就要把“这个低能的、懒惰的民族”推向一旁,他们理应接受本民族的命运,而接受更高级

民族的统治。而美国人对拉丁民族的诋毁由来已久,认为他们奴性、暴戾、懒散、偏执,他们种族之间的混血,将使人更黑,外表更黑,内心更黑,但是他们还是可以塑造的,他们正焦急的等待着美国去拯救。美国用种族的等级和文明来证明自己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并进行侵略性扩张是正确的。美国战略家和历史学家马汉最后系统地阐述了美国的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他鼓吹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它们“既出于政治传统,又出于同一血统”。在他看来,“世界上最好的希望”就在于他们联合起来并将它们的控制扩展到许许多多民族身上,因为这些民族还处在“种族发展的婴儿期”。关于欧洲人,他认为德国人进步最明显;斯拉夫人残忍、野蛮;法国人喜怒无常、虚伪做作;拉丁人迟疑畏缩;中国人可怜又耍蛮,他们应由传教士去关心,并应排除在文明的前哨阵地之外;菲律宾人属于孩子一类;只有日本人正在“重复我们条顿祖先的经历”;黑人处于马汉种族等级的最低层。美国的种族优越论已逐渐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并作为他们扩张有理的证据。

这种种族等级观念一直沿袭了下来。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内盛行排外主义,归化后的其他裔的美国公民受到攻击,如排华、排日风潮和对东欧移民的排斥。移民法严格限制它们的所谓的“不受欢迎的人种”,三K党在美国也极为猖獗。美国国内的种族隔离政策作为一项法律,一直到1968年才加以废除。当美国的种族等级观念与美国的民主人权观念产生激烈冲突并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反对时,公开倡导的种族等级观念逐渐消失了。但我们现在仍可以从美国的外交政策中看到这种观念的影子,尤其是在美国划分敌友关系的时候。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仍然是美国扩张时最优先考虑、最为核心的盟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日本、德国次之,很少看到美国人对与非洲某个国家结盟的兴趣。而当美国的扩张受到阻碍时,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和美国的舆论就会一如既往地对阻碍者进行攻击,先将其妖魔化,然后制定敌对的政策。美国至今仍将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确定为“无赖国家”,对其在政治上进行孤立,在军事上进行威吓,在经济上进行封锁。当苏联垮台后,中国被他们确认为美国意识形态扩张的最大障碍,“妖魔化中国”也成了美国媒体最热衷的事业。到了1997年,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情绪明显地上升为主流媒体的主流情绪,“如今,翻开美国的报纸、打开美国的电视,看到的中国却是‘斯大林式的共产党人’、贩毒者、屠杀婴儿、滥用罪犯的器官移植、军火商、盗版者、好斗的民族主义者、寻求霸权的将军、渗入美国社会的中国间谍、迫害基督教的恶棍和其他公众所厌恶的形象”。1997年3月14日《华盛顿邮报》的最显著的文章标题就是《“黄祸”幽灵再现》,实际上是美国的种族主义观念已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是谁胆敢与美国作对或执行与美国完全相反的意识形态,那么等待它的就是这种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大棒。

(3)人权与新干涉主义

当美国在60年代后期从法律上对种族隔离政策和移民法中的歧视政策进行修正后,美国外交中开始加入了人权方面的考虑,人权成了美国对外干涉的另一个理由。早在美国立国之前,美国就颁布了被马克思誉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被称为《权利法案》,列举了公民应受保障的各项基本人权。美国早期的领导人中也有人意识到了美国提倡的人权与美国扩张的某种联系,杰斐逊就说过:“整个世界迟早会从我们所主张的人权问题上获得好处”。虽然美国一直在众多的外交事务中把人权与民主结合在一起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但把人权作为外交的一项单独的主要外交议程却开始于70年代初。当时一些国会议员指责尼克松-基辛格的外交政策背离了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认为它在东南亚的政策过于残忍,在拉丁美洲支持的独裁政权过于扭曲,为此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国际组织和运动小组委员会(后改名为人权与国际组织委员会)支持了一系列的听证会,1974年

春,小组委员会提交了《国际社会的人权:呼唤美国的领导》的报告,并获众议院通过。该报告列举了29条政策建议,主要有:政府应将人权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优先考虑;国务院应重组内部机构,以确保倾听各级决策部门关于人权问题的意见;应在联合国提出人权问题;对坚持侵犯人权的外国政府暂停军事、经济援助;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也应加强人权保障等。1975年美国国务院成立了人权与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1977年卡特上台后开始把人权作为其对外政策的核心,全面推行“人权外交”。他签署了国际人权公约并向国会施加压力要求予以通过(这一公约直到1992年参议院才予以通过),把人权交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白宫官员负责,在国务院设立了人权和人道事务局,每年发表一份对各国人权进行评估的人权报告;在驻外使馆派驻负责人权事务的官员,以促进驻在国改进人权。由此开始了美国外交中的一次重大转变。美国开始放弃对世界上的一些独裁政权的支持,把人权与军事援助和商业贷款联系起来。支持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甚至对它的一些盟国如南朝鲜、伊朗、南非也执行了“人权外交”。

卡特确定了美国利用人权对其他国家内政进行干预的模式,里根总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模式,“我们要大家知道,美国的政策将继续把对人权的这种关切,视为我们外交政策的道义核心。……所有国家应该履行他们根据《世界人权宣言》所自愿承担的任务。”美国政府认为:“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因为它是美国自我概念的中心……。人权不是某种被加到我们外交政策上的东西,而是外交政策的最终目的:在全世界维持和促进自由……。人权是把外交同美国人民的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关键重要性的问题。”里根在推动国际和地区民主化的同时,也开始对一些国家进行制裁,比如对苏联、波兰的制裁,对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制裁,对与中东暴力事件和恐怖活动有关的国家的打击,介入海地、菲律宾、韩国的民主化进程,也开始了与中国的长时间的人权争端。与此同时,里根提出了“低政治性”的人权标准,把它与国家之间的正常往来区别开来。这一政策也为布什所继承。

1992年的选举标志着总统竞选演说的剧烈变化,它不仅反对把外交政策作为竞选的问题,而且还把国内问题放在一个国际真空中进行讨论,争论发生在冷战已经结束的假定之中。布什和克林顿更关注于经济问题和与日本的对立。冷战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凸显了美国经济外交的重要性,但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并没有放弃人权外交,而是把它作为美国外交的三根支柱之一。他以联合国的名义,或撇开联合国,组织领导了对许多国家的人道主义干涉。美国在1995年9月领导了北约的军事行动,迫使波黑塞族接受《代顿协议》,美国还派遣了2000名维和士兵。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造成了重大的平民损失。克林顿在对它的这种行动进行的解释中说:“这是一个我希望将来能得到确认的重要的原则。如果国际社会没有力量制止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我们应当加以制止。无辜的平民不应当由于它们所属的宗教或民族或种族而成为屠杀的对象。这正是我们在波黑所做的事情,这正是我们在科索沃所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情。坦率地说,这也正是我们在卢旺达所没有做到的,所以那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死去了。现在我的一个很大的愿望是,如果非洲再次爆发战争,我们将能够在那里也这样做”。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不这样做下去。

美国的扩张虽然由历史上的领土扩张转化为价值观和利益的扩张,其扩张的理由也不断地转变,但其扩张的内在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特朗普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其政策包括:1、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提升贸易壁垒;3、通过税收政策使得企业回流美国。 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会使消费品价格上升,从而引发通胀,并且会使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等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将受损。 对于中国来说,对美贸易依赖度较高的初级品制造业和机械产品出口将受到冲击 主要将会影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加拿大进口的商品有60%来自于美国。墨西哥进口商品的80%以上来自于美国。 ? 贸易保护对美国的影响? ? 美国自身而言,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可能使得关税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进口产成消费品价格上升侵蚀消费者剩余,美国国内供给不足或价格更高导致消费者面临的产品价格上升,而消均衡的费数量则减少,这对美国低收入者影响较大;进口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带来通胀,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会通过成本加成定价反映到最终消费品上,从而导致消费品价格上升,可能引发通胀;进

口数量减少会导致低效率和寻租,美国国内效率较低的企业受贸易保护也得以存活,经济整体的效率下降。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8贸易政策日程和2017年报告》,明确提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有五大支柱:一是通过维护经济安全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巩固美国经济,惠及所有美国人;三是达成让更多美国人受益的贸易协定;四是加强执法力度,让不遵守规则者不再获利(占美国便宜);五是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有效市场间推广规则,推动国际贸易,为世界创造更大福祉。 美国公布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消息称,已向国会提交特朗普政府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议程主要内容为:第一, 制定支持国家安全政策的贸易政策;第二,巩固美国经济发展;第 三,推进利于全民的贸易谈判;第四,实施并捍卫美国贸易法律法 规;第五,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 ??????????????????????????????????????. 1. ???????????????????????? 2. ????????????????????????????????????????? 3. ?????????????????????????, ??????????????? [??]???????, ???????|?????

美国五大经济指数的基本情况

美国五大经济指数的基本情况 一、先行指数(the Leading Index) 先行指数是先行指标(the Leading Indicators)的合成指数。美国的先行指数由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Board)根据下列先行指标编制:(1)周平均制造时间;(2)周平均失业保险申领;(3)生产商新订单(消费品和原料);(4)销售商业绩;(5)生产商新订单(不包括防御设施的资本货物);(6)新建房屋许可;(7)500种普通股票价格;(8)货币供应量M2;(9)10年期国库券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差值;(10)消费者预期指数。 附:先行指标是指在宏观经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前,超前出现的高峰指标或低谷指标。先行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先行指标相对于同步指标、滞后指标,是三类经济指标之一。目前许多西方国家都把先行指标作为短期预测的重要依据,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先行指标体系,如美国确定的先行指标包括上述10个指标,日本经济企划厅确定的先行指标包括13个指标。先行指标一般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 同步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这些指标反映出的国民经济转折点,大致与总的经济活动的转变时间同时发生。 滞后指标主要有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这些指标反映出的国民经济的转折点,一般要比实际经济活动晚半年。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the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看好,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支出则增长;如果消费者对经济的发展和前景缺乏信心,或对经济前景的看法从乐观转向悲观,消费紧缩会接踵而至,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为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由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构成。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评价,预期指数表示消费者对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前景的期望。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宏观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编制和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己很成熟。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指出。我国目前也已编制和应用这一指数。 三、CEO信心指数(CEO Confidence Index) 美国CEO信心问卷调查和CEO指数编制,是由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于1976年发起,旨在反映CEO对宏观经济的预期。 CEO指数的构成和编制以第季度的CEO信心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群体为800-1000个美国公司的CEO,从中选择l00-150个有代表性的回复问卷作为样本。调查内容涉及四个常规问题,其中两个是关于宏观经济的态度和预期,两个关于各自所处产业的整体状况态度和预期。此外,在每个季度的调查中还涉及1-2个特殊的附助问题。CEO指数是下列三个答案

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_特点及启示

·当代世界· 浅析21世纪初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特点及启示 翟雪松1,王光照2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21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这种多元的文化外交模式对当今国际交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研究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不仅是站在其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美国21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探索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外交的前沿。这无疑对于健全我国文化安全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文化外交;美国;多元文化;文化殖民 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8)08-0087-05 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考察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战后美国移民结构的变化到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涨再到20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信息产业爆发,每一次的社会文化调整和对外活动都有可能形成多元文化中的新元素。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机制就一直在这种不断兼容中调整、形成。当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被提及时,很多学者称之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认为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21世纪初,布什政府在延续上届政府文化外交政策的同时,加大了文化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与实践。特别是“9·11”和美伊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多元文化外交在这一时期异常活跃。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之后的新的外交形式。 一、文化外交的定义 “文化外交”一词最早见诸于1934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即“英国议会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外交手段,就是致力于海外英语教学。”[1]这个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后来美国外交史学 收稿日期:2008-05-25 作者简介:翟雪松,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硕士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 王光照,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英语拓展课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拓展课《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国社会与文化 课程代码: 学分/总学时:3.5/72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授课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生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色 美国社会与文化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本课程面向二年级已经通过四级或六级的学生开设,旨在满足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大学生,原有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必然,拓展课程包括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奥斯卡影视欣赏、外贸口语、翻译、写作等等,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是整个拓展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美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层面内容,既有表面现象的了解,又有内在原因的分析。本课程以教师自制教材为主,补充电影报刊及网络资源等多媒体材料,旨在通过阅读英语文字材料和观看英文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对美国的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在欣赏了解的同时,联系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兴趣,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和跨文化学习水平。 本课程教学任务为: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点;掌握美国概况的基础知识;理解中美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掌握相关社会历史背景知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培养跨文化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意识。 本课程的特色:(1)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本课程配合全新版大学英语三、四册使用,基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文字书面及网络材料和观看英文影像资料,是一个资源输入的过程,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和中间及最后的考查和考试就是资源输出的过程。前一个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后一过程可帮助学生提高说、听、写和译的能力,这与大学英语整个课程要求不谋而合。(2)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全球一体化这一大形势。文化是语言的来源和基础,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美国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英语语言的主要载体国家。所以了解一定的美国社会与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背景资料,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因为涉及到英文授课及各种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授课过程中会有相关文献阅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要求学生最低通过英语四级,或具有英语四级相当水平。 三、学时分配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内容提要】文化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一直是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文化要素对美国外交行为的作用不象其它要素的作用那么明晰和直接,但它象幽灵一般控制着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走向和基本方式,其作用更具有本原性。文化对美国外交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表达为“文化控制”。美国的外交行为的那种世所共知的独特个性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文化特性,外交行为的特性是文化特性的一种转移、复制和表达。文化的工具性功能和它在外交行为中发挥的导向性功能使它在美国国际战略的实施中具有双重意义。 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认为:“文化因素进入现实政治领域的程度,要比专攻国际关系和相关研究的许多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所承认的要大得多。也许可以再一次在不同程度上说,一切国际政治都是文化性的……”他在这里强调了文化与现实国际政治的深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向我们提示了文化要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本原意义。 文化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一直是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文化要素对美国外交行为的作用不象其它要素的作用那么明晰和直接,但它象幽灵一般控制着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走向和基本方式,其作用更具有本原性。 一、作用机理与控制模式 迈克尔·H·亨特在《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审视了建国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历程。他认为,为了更好地把握意识形态,应该从与文化体系相关联的角度去理解它,忽视文化价值的作用会走入误区。的确,文化作为一种本原性和导向性的要素,影响着美国外交行为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那些曾经左右过以及现在正在左右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人物,都或多或少表达过这方面的体验。吉米·卡特就曾说过,世界的新现实要求“一种新型的美国外交政策——永远坚持我们的价值观与传统的乐观主义基础上的政策”。乔治·W·布什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了外交政策中的一些不变的精神:“自我们国家的初建时日以来,许多已经改变了,但指导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仍然相同。在未来的年月中,外交政策必须服务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国家利益,与此同时,体现美国的最高理想。”这里所说的数百年不变的基本原则、国家利益和最高理想,都来源于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亨利·基辛格曾经从观念的角度谈论文化对决策者的影响,“领导人登上高位前形成的观点,是一笔智力财富,他们在整个任职期间会经常用到。”这里所说的观点是指这些领导人在共同的美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外交行为作为一种由特定的人和人群实施的国家行为,从其内容到实

对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介绍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专业年级:08风景园林 姓名:周思 学号:082314045 指导老师:王敏华 2011年3月6日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以调查与分析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目的,具体介绍了新奥尔良的地理历史和其设计者查尔斯·摩尔的生平,并对其建筑风格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流派还是新古典主义流派进行了讨论,还肯定了查尔斯·摩尔对于空间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构成和评价。 关键词: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摩尔、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空间、人文、 一、简介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于1973年建立,花费165万美元,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居住在该市的美籍意大利人表示尊敬,设计者是美国著名设计大师查尔斯·摩尔。整个广场的造型与古罗马建筑相似,可以说是把古罗马的广场缩影到新奥尔良市,但有许多创新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件举世哗然的作品。 二、关于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New Orleans)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是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这是美国大陆上最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在新奥尔良的街头,你会有疑问,这是美国吗?坐着古老的街车沿圣查尔斯大街从法国区向上城缓缓行驶,人宛如步入时光隧道,从欧陆风情的法国区,到典型美国商业区,再到宛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橡树大道,还有20世纪初曾经普及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这些不同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座独一无二的新奥尔良市。 三、查尔斯·摩尔和他的建筑风格 (一)生平 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1925生于美国密歇根州(Benton Harbor, Michigan),1993年12月去世,享年68岁,伟大的建筑大师,一个标新立异的天才。1949年,查尔斯·摩

美国对外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20世纪初),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 目的: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0世纪初—一战前) 背景:美国垄断资本势力迅速膨胀。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尤其是经济扩张,便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 金元外交(一战后) 背景:一战中美国本土损失轻微,并利用战争机会使自己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欧洲传统强国由于一战的破坏,经济实力一落千丈。美国企图借此机会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孤立主义政策(20世纪20—30年代) 背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失败。 表现:1935年8月31日,在孤立主义的强大压力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抗战初期) 背景:美国坐观成败,鹤蚌相争,可坐收渔翁之利;认为自己在华利益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但日本在经济上终归要依赖它,暂时不利的局面不难挽回,不应刺激日本,以免它进行报复;美国对日贸易有相当的利益可图。 开始摆脱孤立主义(20世纪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 背景: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张,为遏止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表现: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现款自运);1941年3月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全球霸权战略(二战结束后) 背景:二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也同时膨胀起来;庞大的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向可能出现经济危机,所以经济上也有向外扩张的需要。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20世纪二战结束后—50年代) 背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提出;防止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利益。 肯尼迪、约翰逊继承杜鲁门的全球扩张政策“和平战略”(20世纪60年代) 背景: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战略核武器方面落后于苏联。 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 背景:美国地位下降,西方阵营中的法、德、日等国在经济上开始摆脱美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苏联地位的上升;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加强。 里根的新遏止政策(20世纪80年代) 背景:苏联势力的一度的大肆扩张。

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一、英美语言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就是讲英语的,但就是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就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就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英国人与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从服饰上瞧,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与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就是说,她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她们也就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瞧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从饮食上瞧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就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就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就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就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就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另外美国人除了过与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三、美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与自由,体现在教育上就就是美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与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与生机。而英国人的保守与严谨,体现在教育上就就是严谨的学风,完善的教育体系。它拥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体制,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科研水平评估结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国的高等教育会定期受到检查。英国大学的科研水平长期保持了一个很高水平,也就是与这个质量监控体制分不开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发明起始于英国,比如第一只克隆羊,就培养于爱丁堡大学。英国教育的质量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考核上,有的专业可以用“残酷”来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国老师通常不会因为学生只差一点而放学生一马,她们的职业道德与敬业风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质量。 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风格,竟都共同代表着世界教育领域最顶尖的教育水准,这与政府民众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不无关系。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就是必须做的,并伴随着一生:一就是受教育,一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中文

学习了美国社会与文化后,我对美国的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一般而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共包括六个方面,即:individual freedom,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material wealth 和self-reliance, competition, hard work. 其中,前三个方面集中代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移民到美国的原因,亦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美国之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而后三个方面则是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所应付出的代价。在美国人看来,individual freedom 和self-relian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和competition, material wealth 和hard work 是一一对应的。你要想实现前一个梦想,就必须付出后边那个代价。 个性自由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美国的自由观"不仅指免除对肉体的约束,而且指个人有权签订契约;有权从事任何一种普通谋生职业;有权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权结婚、建立家庭和抚养孩子;受自己良心的支配崇拜上帝,以及普遍地享有历来被认为是自由和平等地追求幸福所必不可少的那些特权 自力更生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要靠自己。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炫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要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孩子,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机会平等美国人永远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机会;一个人在一方面犯了错误,并不剥夺他在其他方面出色的权利。美国人认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有生存权利,只要有力气,有能力,谁都可以获得自然,谁都可以发财当富翁;在政治上,他们主张投票箱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人人有选举权;在受教育上,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提倡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公立学校人人均可上学;运动场上,美国人也有他们的标准,只要有体育才能和技术的人,都可以参加竞争;在社交场合,美国人喜欢平等待人,也喜欢被别人平等相待,摆架子、高人一等的表现为人们所不取;在官兵关系方面,美国人认为,官兵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指挥官不能向士兵摆资格,不能把权威当宝杖使用;在宗教方面,美国人认为人人有信仰宗教的权利,只要是新教徒,不要经任何神职人员作中介,都可以与上帝相通。 竞争意识竞争是永恒的,也是一个人证明他在社会中地位的手段,但同时他也许要与同事的合作。但请注意,美国人所理解的“竞争”中的胜利并不是“惟我独尊”,而是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另外,美国人清楚的认识到依次的胜利只能说明过去,明天会有更多的挑战,要乐观的面对挑战,参加竞争。 追求财富美国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于贫民,追求财富,改善生活成为绝大多数移民的梦想。时至今日现在的美国人对于财富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祖先,时间、健康、能力、信息等都超出了纸币本身的价值,金钱成为了一种代表符号。总而言之,在美国人看来,一个人要有追求,这是你个人前进的动力。 敬业进取多数美国人都会把“敬业、进取”当作自己获得财富和保持财富的手段。在美国的各大商场里,有一种“DIY”的商品最为畅销。很多美国人已经把工作,当成一种人生的乐趣。在竞争面前,只有敬业并不断进取,才能保持自己在竞争中不败! 下面有一些列子可以帮组我们了解我在前面提到过的美国的传统价值观。 1、美国商业上强调“自由市场” ,这与美国一直以来的自由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人的价值体系是和经济的改革相联系的。准确地说,是和“自由市场”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自由市场是美国人生活中各种基本矛盾的根源:经济为效率服务、政治为平等服务、文化为自我实现服务的三准则形成了美国社会中的三种最重要的相互制约的价值观。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三种不同的价值定向之间常常会发生紧张和冲突。 2、美国公共教育以实现美国社会机会均等、社会流动和经济公平方面平等主义为目标。 美国教育中,自力更生和责任精神,是对子女教育的出发点。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 历代美国总统认为道德教育在建立民主国家中将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能够帮助同

美国各州的缩写及主要城市

一、xx 英文州名(缩写):Alabama (AL) 区号:205–251–256–334 主要xx: 1、xx(Birmingham) 2、xx(Montgomery) 3、xx次维尔(Huntsville) 4、xx(Tuscaloosa) 5、xx(Mobile) 二、xx 英文州名(缩写):Alaska (AK) 区号:907 主要xx: 1、xx(Juneau) 2、安克拉奇(Anchorage) 3、xxxx(Fairbanks) 三、xx 英文州名(缩写):Arizona (AZ) 区号:480–520–602–623–928 主要xx: 1、菲尼克斯[凤凰城](Phoenix)

2、xx(Tucson) 3、xx(Mesa) 四、xx 英文州名(缩写):Arkansas (AR) 区号:501–870 主要xx: 1、xx(Little Rock) 2、菲页维尔(Fayetteville) 五、xx 英文州名(缩写):California (CA) 区号:209–213–310–323–408–415–510–530–559–562–619–626–650–661–707–714–760–805–818–831–858–909–916–925–949 主要xx: 1、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 2、xx(Sonoma) 3、圣xx(San Jose) 4、xx(Los Angeles) 5、xx(San Diego) 6、旧金山(San Francisco) 六、xx 英文州名(缩写):Colorado (CO)

区号:303–719–720–970 主要xx: 1、xx(Denver) 2、xxxx(Boulder) 3、科罗拉多泉(Clolrado Springs) 七、xx 英文州名(缩写):Connecticut (CT) 区号:203–860 主要xx: 1、xx(Hartford) 八、xx 英文州名(缩写):Delaware (DE) 区号:302 主要xx: 1、多佛(Dover) 2、xx(Wilmington) 3、xx(Newark) 九、xx 英文州名(缩写):Florida (FL) 区号:305–321–352–386–407–561–727–754–772–786–813–850–863–904–941–954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 中美贸易战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中国“入世”后,随着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其中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美国为什么要紧盯着中国不放呢?这与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有关。 不只是针对中国,二战之后,美国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从“杜鲁门主义”到战略扩张和“单边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全球战略为基调,企望在侵略与进攻中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并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 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丹尼斯·博斯特德罗夫曾指出:“美国的使命神话起源于我们的清教徒祖先,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根据这种神话,美国有一种道德义务,即作为一个楷模服务于世界其他国家,以此鼓励全球范围内的自由。”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早来到美国大陆的移民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清教徒,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宗教文化。“上帝的选民”是他们所信奉的基督教所给予的思想,第一批横渡美洲大陆的移民以“上帝的选民”自持,因此他们在建造完成这座“山巅之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复兴世界的使命感。 许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中的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责任。他们自称为上帝的选民,拯救世人的使命感扎根在他们的心底。这一“使命”观是美国人所笃信的宿命论在美国文化中的反映。深深影响着美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 此外,美利坚共和国成立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为“使命”观提供了现实条件,使美国对

于自身的“独特性”的认识具体化了。美国在封建君主制占主流的世界建立了民主共和制,而通过民主解放处于君主压迫下的世界,救赎苦难中的人民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宗教“使命”观的世俗表达。当一个种族的社会发展高于其他种族时,优越感将油然而生,对于古代的先进民族是这样,对于建国后的美国亦是如此。伟大的宪法,先进的体制;最优越的自然环境,最好的社会制度,美国人的“使命”观思想不断强化,他们希望通过“最好政体”维护人类的民主自由。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宣称:“人民已将维护神圣的自由火炬和维护共和政体命运的希望,理所当然地、意义深远地、也许是最后一次地,寄托于美国民众所进行的这一试验上。”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日益成熟,“使命”意识日益扎根于美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美国学者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说到:“研究美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美国人这样一种信仰——在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美国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享有的特殊使命。” 二、早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早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其一是孤立主义,其二便是扩张主义。二者虽看似水火不容,却同时主导着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美国成立初期很少与其他国家往来,孤立主义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思想。美国无视大洋之外“旧世界”的纷争,与欧洲保持中立,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专心于本国国内的发展。这一政策确实为美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尤其是一战期间美国本土不但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中立的立场让美国大发战争财,为日后领导世界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与二战,孤立主义才宣告结束。然而华盛顿所提出的孤立主义从立国以来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即便其在二战时破产,但其思想在如今的美国政治中依然存在,并对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进入今年,美国经济以强劲之势走出低谷,出人意料地实现高增长,而对其背后成因的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依笔者之愚见,新经济只是大潮初起,其生命力蓬勃旺盛,前景看好。同时,新经济的亦对我国提出了诸多严肃的课题。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其次,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

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 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

美国社会与文化笔记归纳

American Family 1.The middle-aged people and elderly people generally live with their married children in America(F) 2.The nuclear family is the fundamental family patt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T) 3.In the post-civil war period,the African American family in the South was not only more nuclear,but also more male dominated(T) 4.In America,The pre-industrial family is a kind of Democratic family(F) 5.Mother and Father equally have the final say on family matters in most modern American families(T) 6.Upper-class families don’t aspire to be upwardly mobile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there(T) 7.What does a nuclear family consist of (B) A.parents and family kin or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B.it consists of parents and their dependent or minor children only C.it consists of two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8.Who takes care of the dependent children in a one-parent family in America?(C) A.The grandparents B.The government C.mother and father 9.Many American children must develop self-dependent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C) A.their parent’s unhappy marriage B.the new lifestyle of American family C.dramatic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new century 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effect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the 1960’s(B) A.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 and priviledges as men B.women should go out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instead of staying at home to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C.women should obtained many political and legal rights previously open to men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ure?(C) A.In America,individuals freely contracted marriage based on love in modern family pattern B.In 19th century,children were largely used as labor force, making children earn a living was seen not onl y as economically necessary but also morally sound C.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y,the slave can choose their husbands and wives by themselves American Education 1 The expenditure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is guided or decided by (D) A.Teachers B. Students C. headmasters D. boards of education 2 In the US school systems, which of the follow decision is true?(C) A.Elementary school, grammar school B.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C.Elementary school, secondary school D.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3 Three of the following universities have large endowments from wealthy benefactors . which is the exception?(B) A.Harvard university B.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 ork C.Y ale university D.Princeton university 4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depend on the following sources of income except(A) A.Investment B. student tuition C endowments D government funding 5 How many percent of American students go to public schools? (A) 85% B. 65% C 50% D 25% 6 American middle school system is consist if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the high school is divided into junior high scho 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 7 The basic classes of middle school are math, English, PE, history, and health (T) 8 Children start school when they are six years old, in some states they must stay in school until they are fifteen.(F) 9.Parent do not have to pay for education of the public school, because the schools receive many from the government(T) 10. It’s false that most people stereotype the American middle school is easy to pass.(T) American labour 1.From what we know of the original African families from which many black Americans came.(T) 2.The Japanese worked hard for low pay and without complaining.(T) 3.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Mexican American families Husbands raised cattle and wives tended the housework!(T) 4.It was not until in the 1850s that working men's societies made a comeback.(T) Reason: Before 1860, union members never exceeded 1% of total labor force. From then on , labors has risen up 5.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balance of pow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dvanced industrial nations. It's true?(T) Reason: in the US, the power is clearly in favor of the employers. So, most of them l ook after business interests first, welfare of labor. 6.The AFL-CIO is especially connected with global trade issue.(T) 7.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isn't an independent federal agency.(F) 8.What did the workers want to gain in the labor movement? A: material status and social status 9.Which law became the first law to prohibit racial discrimination?(B) A. Taft-Hartley Act B. Fair Employment Act C. National Labor or Relations Act 10.Which one is not American national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s?(D) A. AFL-CIO B. IWW (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C. Ctw (Change to Win Federation) D. ILD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American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Question: true or false for American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1 In 1863, Abraham Lincoln issued the famous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to ablish the slavery。(T) 2 Abraham Lincoln was the 15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