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基础培训教材PPT(共 52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风险管理基础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5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定义:风险是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 定性。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 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 在风险。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5)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 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规模,二是商业银 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1.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988 Basel Ⅰ 2004 BaselⅡ(提出了一系列风险计量的规
这一阶段的金融理论被称为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
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背景:20 世纪70 年代,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固定 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导致(1)汇率变动不断加 大。始于1 973 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 (2)利率的波动也开始变得更为剧烈,利率和汇率的双重 影响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波动更为显著。此时, 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显得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 单一的
范标准) 2010.12 Basel Ⅲ(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新标
杆和新高度)
1. 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背景:20 世纪60 年代以前,主要偏重于资 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 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以资产 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经营中最直接、 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
5、实践中金融风险的分类: (1)为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是指商
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 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 也采用中间值)。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 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 (2)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L):是 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 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 预见到的较大损失;利用资本金来应对。 (3)灾难性损失(Stress Loss,SL):指超出非 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 性的重大损失。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转移。但对于 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 失,则应当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 以规避。 本书主要侧重于风险与损失这个角度。
(2)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 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 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 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 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 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 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2、风险所造成的结果即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 负面的。
3、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4、风险与损失的关系:密切但不等同。 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
所造成的实际结果。 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 反映的是损失发
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 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商 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正是在此情况下,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 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 和风险控制。同期,利率、汇率、商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 工具大量涌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工具。
1.1.2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 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明确 规定了“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 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 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措施: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 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 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背景:进入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开始了高速增长, 社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1)面临 资金相对不足的巨大压力。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满足商业银 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西方商业银行 (2)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对许多金融工具进行了创新, 如CDs 、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3)负债规模的迅速扩 张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 力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 负债风险管理。同期,(4)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也为风险 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马柯维茨(Harry Markowitz) 的投资组合理论,威廉·夏普(Wlliam F.Sharpe)在资本资 产定价模型CAPM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背景: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1)存 贷利差变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 从事其他中间业务来谋取更高的收益, 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 重因此迅速增加。(2)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 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全球化的趋势,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 要。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 行倒闭等一系列事件进一步昭示,商业银行的损失不再是由 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 种风险因素交织而成。在此情况下,金融学、数学、概率统 计等一系列知识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一 步加深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也因 此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 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定量分析技术并举的全面 风险管理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