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育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教育的著作)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
(德国)福禄贝尔:
(英国)欧文:
(瑞士)裴斯泰洛齐;
(法国)卢梭;《爱弥儿》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 比纳的智力量表; 杜威及其进步主义教育哲学; 马卡连科;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1 、孔子: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愤启悱 发;
柏拉图:《理想国》; 2、《学记》:
1.关于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原则: (1)教学相长;(2)豫时逊摩;(3)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长善救失;(5) 广交朋友;(6)学不躐等
4、柏拉图《理想国》 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论
古史传说,黄帝时代,记事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 的文字。 《周礼 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 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 学曰成均” 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
中国最早的学校大约在奴隶社会,史料记载的 “庠”、“序”、“校”等固定的施教机构就是 原始的学校。 后来有“学”、“辟雍”、“泮宫”等古代学校 的名称。 西方古希腊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两 类典型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文法学校、弦琴学 校、体操学校、古埃及王朝末期的宫廷学校等。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书院”,欧洲中世纪“教 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 ……
教育基本理论; 教学论; 德育论;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统计学; …… ……
广义: 凡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负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
救其失者也。” 《中庸》:“修道之谓之教” 《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释之曰:“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养 子使作善也”。
教育者;
功能: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它事物发生作 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 教育功能: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 能力。 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者称 为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 教育的外在功能 :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直接功能或本 体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原始社会与教育; 奴隶社会与教育;
封建社会与教育;
1、原始社会与教育萌芽的产生
(教育的产生与起源,三种起源说) 2、教育产生的条件 3、原始社会形态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重点)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法国)勒图尔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必要性: 1、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 2、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 3、生产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形成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社会一切活动包括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人类在积累生产经验的同时也积累着生活经验。
可能性: 1、原始人不但有意识,而且有了最初级的语言和学习的 生理基础与心理需求。 2、原始人有了物化形态的经验---简单的劳动工具。 3、原始人有了集体行为方式形态的经验—传统。
和冲动。(P5)
2.“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
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
我国比较公认的看法。其直接理论依据是恩格斯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的观点。
因为:
[1]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 [2]推动教育产生的另一原因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受教育者;
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手段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
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学生与课程 B 学生与教师 C学生与教材 D学生与教学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 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的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
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最正确
1、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结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3、作用的方向:正功能和负功能
ຫໍສະໝຸດ Baidu
正功能:教育的结果是良好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 负作用:教育的结果是消极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影响作用是负面的。
教育的衍生功能是由教育基本功能
派生出来的,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也称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教 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 能、人口功能等。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
起源的学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 能 C利托尔诺 D华生
(一)教育活动的分类与整体结构 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
非学校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校外
4、重视对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的革命政治教育。 5、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有利于各种人才的 培养。这个学制是国家用革命的方法发展人民 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它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 束缚,带有过渡性质。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与教育 第二节 近代社会与教育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与教育
这一学制的特点: 1、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了中国教育工作的以往经 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体现了“教 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2、确立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应有的地 位,使工农大众和工农干部受教育以及在职人员的 再教育得以保证。 3、确立了各种技术学校在整个学校体系中的地位, 使各种技术学校得以衔接,以利于满足社会对劳动 就业的需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 摩尔根划分:原始社会分为蒙昧和野蛮 恩格斯概括蒙昧时期为“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 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产品主要用作获取天然 产物的辅助工具。” 野蛮时期:“学会畜牧和农耕时期,是学会靠 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1、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2、教育内容变得丰富,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教 育(习俗、宗教、军事、艺术) 3、特征 (1)非独立性(没有专门人员、对象、内容简单、场 所,教育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原始性(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简单,水平低) (3)同一性(没有阶级性,同一氏族每个人受的教育 基本上相同)(P45)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包括 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 校的体系。 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相继出现的学制有: 壬寅学制(1902)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癸卯学制(190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教育目 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式,尚实,“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壬子癸丑学制(1912)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 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壬戌学制(1922)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 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利于广大劳动人民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 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进 行改革,以确立中国原有和新的各类学校的适 当地位,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1951年 10月,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 学制的决定》。改革后的学制内容为(1)幼儿 教育,3—7岁幼儿
(4)高等教育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 学校。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 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 (5)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进行革命的 政治教育。 此外,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了各级各类补习学 校和函授学校,以适应广泛的政治学习和业务 学习的需要。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 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进行教育。
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 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
政治经济相关
西汉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在古汉语中,教育一词的最早来自
《孟子· 尽心篇》。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焉。
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 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
诺、雷徒诺)(英)沛西· 能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
的模仿 2、代表人物(美)孟禄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
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基本观点:劳动 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例如:“教也者,长善救其失也”出自?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教育概念最早始于谁?等等。 2、中国具有代表的教育的定义(广义和狭义)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 (p7)
教育概论
麻老师
宏观 教育 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 育 学
中观 教育 系统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 课程 教学
微观 教育 实践
德育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课外活动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1、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 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 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是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 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 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 性、必然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教育现象:教师资格证考试很火
1、叶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南师大《教育学》: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 影响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 相互关系?(P14)(有一定的相对性、都处于主 体地位、多层次复合主客体关系)
1、基本概念的熟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 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功能、教育本体功 能等 2、学校教育总系统中各层次的联系与区别。( P26) 3、教育功能的分类(作用的对象;结构上;作用的方 向)
教育机构的教育、各种社会组织中的 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教育 等。
第一层次:国家(地方)学校教育总
方案 第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方案 第三层次:教师工作总方案 第四层次:学生个体的发展
1.确定教育目的 2.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3.制定普通教育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 准(学科教学大纲) 4.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
(2)初等教育 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给其以全面发 展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其他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 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 校,实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3)中等教育 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学校为普通中学、工农速成中 学、业余中学,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另外有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 类中等专业学校。
的活动就是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 特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对
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目的
教育
影响
身心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峰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
(德国)福禄贝尔:
(英国)欧文:
(瑞士)裴斯泰洛齐;
(法国)卢梭;《爱弥儿》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 比纳的智力量表; 杜威及其进步主义教育哲学; 马卡连科;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1 、孔子: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愤启悱 发;
柏拉图:《理想国》; 2、《学记》:
1.关于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原则: (1)教学相长;(2)豫时逊摩;(3)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长善救失;(5) 广交朋友;(6)学不躐等
4、柏拉图《理想国》 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论
古史传说,黄帝时代,记事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 的文字。 《周礼 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 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 学曰成均” 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
中国最早的学校大约在奴隶社会,史料记载的 “庠”、“序”、“校”等固定的施教机构就是 原始的学校。 后来有“学”、“辟雍”、“泮宫”等古代学校 的名称。 西方古希腊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两 类典型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文法学校、弦琴学 校、体操学校、古埃及王朝末期的宫廷学校等。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书院”,欧洲中世纪“教 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 ……
教育基本理论; 教学论; 德育论;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统计学; …… ……
广义: 凡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负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
救其失者也。” 《中庸》:“修道之谓之教” 《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释之曰:“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养 子使作善也”。
教育者;
功能: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它事物发生作 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 教育功能: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 能力。 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者称 为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 教育的外在功能 :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直接功能或本 体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原始社会与教育; 奴隶社会与教育;
封建社会与教育;
1、原始社会与教育萌芽的产生
(教育的产生与起源,三种起源说) 2、教育产生的条件 3、原始社会形态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重点)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法国)勒图尔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必要性: 1、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 2、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 3、生产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形成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社会一切活动包括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人类在积累生产经验的同时也积累着生活经验。
可能性: 1、原始人不但有意识,而且有了最初级的语言和学习的 生理基础与心理需求。 2、原始人有了物化形态的经验---简单的劳动工具。 3、原始人有了集体行为方式形态的经验—传统。
和冲动。(P5)
2.“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
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
我国比较公认的看法。其直接理论依据是恩格斯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的观点。
因为:
[1]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 [2]推动教育产生的另一原因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受教育者;
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手段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
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学生与课程 B 学生与教师 C学生与教材 D学生与教学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 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的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
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最正确
1、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结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3、作用的方向:正功能和负功能
ຫໍສະໝຸດ Baidu
正功能:教育的结果是良好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 负作用:教育的结果是消极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影响作用是负面的。
教育的衍生功能是由教育基本功能
派生出来的,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也称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教 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 能、人口功能等。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
起源的学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 能 C利托尔诺 D华生
(一)教育活动的分类与整体结构 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
非学校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校外
4、重视对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的革命政治教育。 5、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有利于各种人才的 培养。这个学制是国家用革命的方法发展人民 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它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 束缚,带有过渡性质。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与教育 第二节 近代社会与教育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与教育
这一学制的特点: 1、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了中国教育工作的以往经 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体现了“教 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2、确立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应有的地 位,使工农大众和工农干部受教育以及在职人员的 再教育得以保证。 3、确立了各种技术学校在整个学校体系中的地位, 使各种技术学校得以衔接,以利于满足社会对劳动 就业的需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 摩尔根划分:原始社会分为蒙昧和野蛮 恩格斯概括蒙昧时期为“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 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产品主要用作获取天然 产物的辅助工具。” 野蛮时期:“学会畜牧和农耕时期,是学会靠 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1、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2、教育内容变得丰富,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教 育(习俗、宗教、军事、艺术) 3、特征 (1)非独立性(没有专门人员、对象、内容简单、场 所,教育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原始性(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简单,水平低) (3)同一性(没有阶级性,同一氏族每个人受的教育 基本上相同)(P45)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包括 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 校的体系。 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相继出现的学制有: 壬寅学制(1902)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癸卯学制(190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教育目 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式,尚实,“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壬子癸丑学制(1912)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 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壬戌学制(1922)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 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利于广大劳动人民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 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进 行改革,以确立中国原有和新的各类学校的适 当地位,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1951年 10月,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 学制的决定》。改革后的学制内容为(1)幼儿 教育,3—7岁幼儿
(4)高等教育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 学校。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 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 (5)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进行革命的 政治教育。 此外,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了各级各类补习学 校和函授学校,以适应广泛的政治学习和业务 学习的需要。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 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进行教育。
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 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
政治经济相关
西汉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在古汉语中,教育一词的最早来自
《孟子· 尽心篇》。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焉。
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 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
诺、雷徒诺)(英)沛西· 能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
的模仿 2、代表人物(美)孟禄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
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基本观点:劳动 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例如:“教也者,长善救其失也”出自?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教育概念最早始于谁?等等。 2、中国具有代表的教育的定义(广义和狭义)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 (p7)
教育概论
麻老师
宏观 教育 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 育 学
中观 教育 系统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 课程 教学
微观 教育 实践
德育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课外活动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1、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 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 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是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 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 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 性、必然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教育现象:教师资格证考试很火
1、叶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南师大《教育学》: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 影响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 相互关系?(P14)(有一定的相对性、都处于主 体地位、多层次复合主客体关系)
1、基本概念的熟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 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功能、教育本体功 能等 2、学校教育总系统中各层次的联系与区别。( P26) 3、教育功能的分类(作用的对象;结构上;作用的方 向)
教育机构的教育、各种社会组织中的 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教育 等。
第一层次:国家(地方)学校教育总
方案 第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方案 第三层次:教师工作总方案 第四层次:学生个体的发展
1.确定教育目的 2.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3.制定普通教育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 准(学科教学大纲) 4.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
(2)初等教育 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给其以全面发 展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其他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 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 校,实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3)中等教育 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学校为普通中学、工农速成中 学、业余中学,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另外有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 类中等专业学校。
的活动就是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 特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对
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目的
教育
影响
身心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峰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