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摘要】主导产业的衰退往往会导致地区经济陷入发展困境,长远来看,培育新兴产业是振兴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途径。

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重新崛起。

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衰退地区的产业转型,尤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产业衰退产业转型启示
战后的日本为了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都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例如需求萎缩、资源枯竭、替代产品的出现和比较优势发生转移等,原有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成为衰退产业。

曾经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学、造船等,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先后步入衰退产业之列。

主导产业的衰退不仅会导致失业问题,而且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本文以战后日本九州地区主导产业的衰退及其转型为案例,分析其替代产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对我国衰退地区产业转型,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借鉴意义。

一、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本文以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变化为主要依据来概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九州地区就发展成为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

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集中发展煤炭、电力和钢铁等几个基础工业。

50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经济恢复的需要,促使日本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不断上升,九州地区的经济因此得到迅速恢复,到1960年九州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占4%。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心由“经济恢复”转向“经济振兴”,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转为扶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原材料产业逐步让位于新兴的加工业。

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逐渐弱化对九州钢铁工业的支持;同时,日本的能源结构由“煤主油辅”变为“油主煤辅”,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

池田内阁于1961年7月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
1962年10月采取石油进口自由化政策。

这一时期日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煤价居高不下,煤炭国际竞争力弱。

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削减国内煤炭产量,大量从国外进口煤炭,煤炭产业开始进入衰退阶段,九州地区的经济由此开始衰退,到1969年九州地区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下降至2.2%。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上原料、燃料价格相继上涨,国际上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基本饱和,加之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等原因,日本转变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向能源节约化和高加工度化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九州地区的主导产业如平炉炼钢、炼铝、造船、化肥等被1978年5月颁布的《特定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指定为“结构性萧条产业”。

九州地区的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到1980年已降至1.2%。

二、九州地区替代产业的培育与效果
长远来看,重振产业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

九州地区为了摆脱产业衰退,重点也是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1、调整衰退产业与扶持新产业相结合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认识到煤炭工业的衰退已不可能逆转,于是开始着手煤炭产业劳动力的安置转移和向原煤炭产地诱导新产业。

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措置法》,1962年设立了“产煤地域振兴事业团”,由“产煤地域振兴事业团”(1972年后重组为“产业重组/产煤地振兴事业团”)出资、融资开发工业园小区,然后再将开发好的土地附以长期贷款、减免税等措施转让给投资者,吸引投资者来产煤地区建厂。

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到1993年日本共建立了136个工业园区,其中拥有筑丰、三池、福冈三大煤矿的九州地区福冈县内就建有66个工业园区,占工业园总数的40%。

到2002年底,福冈已有96个工业园小区,先后有521家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共创造就业机会5615个。

2、利用区位优势重构产业,发展新兴替代产业
九州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向前或向后延伸产业,而是对九州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重构,突破固有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度化。

其中最典型的是九州的集成电路(IC)产业。

大量富余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以及发达的航空运输设施为九州发展IC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在九州发展以生产和组装为主的IC产业。

IC产业使九州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不仅推动
了九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九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九州的第一座集成电路工厂在1965年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此后东芝、日本电气、松下、富士通、索尼等大公司相继设厂,甚至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也在九州建立了集成电路工厂。

半导体产业的繁荣发展还带动了相关IT产业的研究机构、开发基地不断进驻九州,德国国立信息处理研究所(GMD-Japan)、英国CranfieId大学日本中心等世界性研究所和大学先后落户九州,而日本国内的日立、索尼、三菱、富士通等大企业也在此成立研究所。

九州已经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经过20余年的努力,九州地区的经济结构成功转型。

九州地区的第一产业明显衰退,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内部结构由钢铁、造船为代表的重工业型产业向以半导体、汽车相关产品为主的加工、组装型产业转换,并成为日本高科技产业、新兴工业的主要基地。

九州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在日本工业中的地位也逐步恢复。

2002年九州地区GDP为4032亿美元,占日本工业总产值的8.7%。

九州地区的集成电路(IC)、汽车、陶瓷、环境、机器人、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集成电路、汽车产业已成为九州工业的主导产业。

2000年,九州地区集成电路产值15638亿日元,约占日本全国的30%,占世界的10%,九州已成为日本和世界的重要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

三、九州地区产业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18个城市因产业衰退(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困境,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7.88%。

我国已经选择辽宁省阜新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辽源市作为产业转型的试点城市,探索经济衰退地区产业转型的途径。

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1、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在其衰退之前培育替代产业
九州的煤炭生产在196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此后急剧下滑,平炉炼钢、炼铝、造船、化肥等产业在1970年代也开始衰退。

日本政府预见到这些产业的衰退趋势是不可能逆转的,因此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促进低开发地区工业促进法》和《振兴产煤地区临时措施法》,1962年又出台了《促进新产业都市的建设法》,以立法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衰退地区引进、发展成长型替代产业。

1965年三菱电机公司就在九州建造了第一座集成电路工厂,替代产业在主导产业衰退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逐步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

九州及早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既减少了转型成本,又降低了转型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