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十七年”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环境,理解当代文学规范的建立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建立,第一次文代会,建国初的三次文艺大批判,“双百方针”,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第一次文代会——当代文学的起点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参加大会并发言,周恩来发言称之为“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以来逐渐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在今天的大会师”。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要把各路文艺大军团结在社会主义文艺大旗下,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创作。国统区代表茅盾,解放区代表周扬分别发表讲话。但是茅盾的讲话重在“检讨前国统区的革命文艺运动中的种种错误倾向”,意在“总结教训”;周扬的讲话介绍了解放区文艺的经验,而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今后新中国新的文艺的方向。

意义: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的地位,将“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确定为新文艺的唯一正确的方向;成立了“文联”(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周扬、茅盾为副主席),实现了党对文艺的绝对领导。

附:第一次文代会的重要文献

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文艺》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二.建国初的三次文艺大批判

十七年时期文艺界斗争频繁,文学批评被作用于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一次政治运动都在文艺界鲜明地反映出来,甚至许多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就是由文艺论争开始的。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电影《武训传》简介

《武训传》由孙瑜编导,由赵丹主演,昆仑影片公司拍摄,1950年底拍摄完成。电影以清末鲁西堂邑县农民武训的事迹为基本内容拍摄,讲述了农民武训具有传奇色彩的行乞兴学的故事。影片1950年12月,影片在全国上映,引起了文艺界和整个社会的巨大反响,曾被推选为当年的最佳影片。

2.《武训传》的问题及批判:

电影一开始受到了高度评价。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登载了大量肯定、赞扬的文章。有的称武

训是劳动人民从文化上翻身的“一面旗帜”,赞扬他那为劳动人民的子弟能够受教育而实施的“苦行主义”,一些文章甚至从理论上探讨了“武训精神”、“武训道路”。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讨论。

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篇社论经过毛泽东大量修改、并最后定稿。社论认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电影将武训的道路与中国革命相提并论,称为老百姓对付狗官恶霸的“一文一武”,认为被压迫者的解放可以通过教育而不必经过革命手段来得到。承认或者容忍歌颂武训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的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并强调,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竞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自此,一场文艺界的批判运动逐步展开,并发展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批判运动。

武训的主要问题,歌颂了不应当歌颂的人物,宣扬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所以,对《武训传》的批判的实质就是文学创作应该如何反映历史人物的问题,这是斗争的核心。

3.教训

批评的简单、粗暴,把本属于文艺的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上来,对作家形成了政治压力,在创作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俞平伯是“新红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于1923年成书的《红楼梦辨》和胡适前著的《红楼梦考证》同属于该派的奠基之作。他们把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证方法同中国传统的考据、评点结合起来,对《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作了大量去伪存真、核实正误的工作,以富于创见的阐释,推翻了自晚清以来颇有声势的“旧红学派”的虚妄臆测和索隐附会,开创了红学研究的现代格局。从批评方法的角度看,其研究具有传记批评和形式批评的某些特征。建国后,俞平伯在《红楼梦辨》的基础上未作重大修改,更名为《红楼梦研究》出版。后来又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如《读红楼梦随笔》、《红楼梦简论》等。不久,又将他几年来创作的单篇论文结集为《红楼梦简论》发行。

2.“两个小人物”

1954年,刚从山东大学毕业的两名青年学生李希凡、蓝翎对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提出了异议。他们的论文《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分别发表在1954年9月号的《文史哲》和1954年10月10日的《光明日报》上。李希凡和蓝翎运用社会历史批评和现实主义理论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进行批判。他们用现实主义胜利说批判了俞平伯的“色空”说。用人民性的标准批判了俞平伯的传统性。可以说这一批判把社会历史批评引进了向来保守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并由此波及整个文化学术界,这无疑是一场批评方法的变革。《文艺报》在转载了他们的相关论文并加了比较谨慎的按语,认为“观点应引起注意”,但“显然还有不够周密和不够全面的地方”。

二人的论文和《文艺报》的冷淡态度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肯定了两个小人物的批判,认为这种批判是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并亲自发动和领导了这场运动。自此,全国文艺界、文化界及整个政治领域迅速掀起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其规模之大超过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整个批判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进而发展为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清算;另一方面是对《文艺报》的“错误”的批判。

3.教训

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只是导火线,批判的主要批判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清除其思想在大陆的蔓延。然而,这种批判将学术问题定性为“政治问题”,不少批判都未能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未能将研究者的学术观点和政治立场区分开来。所以,这种批判是粗暴的、轻率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