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04-09庄子的养生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庄子的养生观
道家思想里,有非常丰富的养生思想,注重对生命的保养和维护,但是,这种保养和维护,并不是先秦那种导引养形之术,而是以“道”为根基,从道的自然法则出发,建立起的自然而然的养生观。庄子的哲学既然是人的哲学,自然会论及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庄子认为生命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形体的保养是养生的基础,而养神又是养生的关键。他反对人为的“益生”“厚生”之举,认为那些是违背自然的,他认为,只有以自然之道、依循自然本性来保养生命,才可达到养生的目的,并且获得生命的自由状态。
在《刻意》中,庄子特地讲了五种不同人生选择的人,其中有一种就是练习呼吸吐纳之术的养形之人,他们都追求像彭祖那样活到高寿。这就是养生吗?在庄子看来,这种人实质上是试图人为的延长寿命,不仅破坏了自然之道,而且往往还会因为刻意去追求长寿,反而伤生害命。老庄都肯定人有生有死,生死都是自然规律,不能人为控制,所以,他们养生的核心不是生命长存,形体不死,而是自然而然,养尽天年。庄子的《达生》中有一个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其人随水之上下而沉浮,神异犹若鬼魅,全在于他会顺着水的本性:“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gu)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守常,随性,顺命,遵从水的规律上下沉浮,绝不自作主张。在《达生》中庄子还分析了醉者坠车无伤和潜水之“没人”没见过船就会操舟的原因,都是因为心里不存在对死亡的恐惧,不以自己之生为贵,没有刻意为生,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七章)的道理。
关于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庄子认为两者是统一的,“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达生》),形体健全、精神旺盛,就能天人合一。但两者之中以神为重,当养形与养神有所冲突时,就要以安养精神为主。“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天道》)“长生久视”,是老庄的养生目标,指的就是精神生命的恢宏久远,“死而不亡”。庄子在《德充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小猪去母猪身旁吃奶,发现母猪死去后却惊惶跑开,小猪爱它的母亲,爱的不是其形体,而是其精神,后者才是母亲的实质。生命的核心是精神灵魂。所以庄子在《德充符》中才塑造了那么多形残德高的“畸人”,以突出精神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那么形体对于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心灵的超越和逍遥,必须以身体的炼养为基础,通过以形养神的方式,便可达到灵魂的安养和精神的永恒。这种方式,在庄子的术语里,叫“心斋”和“坐忘”。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大宗师》)即忘掉形体外物,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何谓“心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即摈弃一切耳目聪明与心智,虚其心,摈除情欲,保持心的绝对虚静状态。心斋坐忘,也就是老子所谓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法门,忘掉机心、礼法、拘束甚至忘掉自己,就能解脱现实给人的束缚。在庄子看来,人心就如同一间房屋,各种欲望、杂念、偏执充塞其间,要让心灵灵明澄静,就必须把房屋里的东西统统搬走,这就叫“虚室生白”。所以,道家讲自我修行,与儒家的修行颇不一样,儒家是做加法,庄子是“做减法”:“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精神世界每一次净化,就是对形的一次蜕减。庄子在《达生》里,讲了一个“呆若木鸡”的故事,说纪渻子为周王养斗鸡,养了四十天,斗鸡的骄昂杀气都不见了,别的鸡挑衅都没有任何反应,就如一只木雕鸡。然而其德性完备,精神内敛,气定神闲,一下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它都临阵脱逃了。止念、集虚、一志,当人忽略掉外在的一切,精神层面向内展开时,便可拓展出无限的逍遥空间。内心的虚静,就如夜间休息一样,能充沛生命的功能,能培养出智慧的萌芽,如“痀偻承蜩”故事中的驼背老人一样,在客观上反而能无往不利。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从容、平静、处变不惊,从而实现精神上不被外物所役。这,才是庄子养生思想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