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儿科见习中医患沟通教学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儿科见习中医患沟通教学的体会
摘要】由于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儿科医务人员的交流沟通技能要求更高。
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儿科学见习,谈一谈医患沟通教学体会。
医患沟通技能
的学习具有现实紧迫性,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所需。
针对儿科医患沟通的特点,阐述如何提高医学生儿科见习中医患沟通技巧。
【关键词】八年制儿科见习医患沟通
众所周知,对于儿科这样的“哑科”而言,由于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儿科
医师不但要懂得和患儿沟通,还要与患儿的家长们沟通,因此对于儿科医务人员
的交流沟通能力要求更高。
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儿科见习带教中我们始终将临
床沟通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当中,现谈一谈体会。
1、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的现实紧迫性
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及医生遇害事件将医患关系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
中华医学管理学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医疗纠纷数量并不与医疗事故平行上升,这说明多数医疗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的不足引发的,而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导
致的,多数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态度和言语不满意[1]。
医生沟通能力
的不足是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原因所在。
因此,培养医疗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
加强其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医患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将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的发生。
2、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所需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学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而是涉及人文、社科、生物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业
务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其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
合格医生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是国际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所强调
的[2]。
长学制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有效形式,根据我校的培养方案,八
年制临床见习时间为期一年,次年即为实习期,需要独立管病人,如何在见习期
间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是其职业素质形
成的重要阶段。
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起决定
性作用。
加强医患交流沟通技能的学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所需。
3、儿科医患沟通的特点
儿科服务的对象,不仅是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意愿的患儿,还包括心急如焚、甚至情绪激动的家长。
因此,儿科的医患沟通既包括与患儿的
沟通又包括家长的沟通,尤其是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一方面因为孩子生病出现焦
虑心情,情绪易激动,易出现言语冲撞;另一方面,有着一定知识层次的家长对
一些医学现象一知半解,常常提出自己的非科学和非医学的理解,甚至以此来对
医务人员大加指责;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疾病本身所致,而是
带孩子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也急需从医务人员处得到安慰或解释。
因此,儿科
医生若不能充分理解家长急迫的心理,尤其是医学生还未为人父母,尚不能充分
体验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认为医患的交流就是将疾病本身告知,往往忽略了
家长的情感所需,纠纷和矛盾就容易产生。
如何提高医学生儿科见习中医患沟通技巧
学会换位思考、真诚沟通[3]:
首先要相信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的初衷并不是来“找茬”,作为医务人员要主动
真诚地和家长沟通,要以礼相待,给家长以信任感,取得患者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和支持,拉近双方的感情和距离。
而且主动、及时的沟通也可及时发现问题,将
可能出现的医患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培养自信心:
很多医学生担心自己还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碰到家长提问多一点、言语刁一
点就开始慌神。
在见习期间医学生还刚刚接触临床,虽然对疾病的基础理论有一
定掌握,但对各种疾病复杂的临床表现及变化仍缺少具体的了解,往往缺乏自信,也就难以给家长以信心。
我们的体会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信,告诉他们开始缺
乏自信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逐步克服,要寻找各种途径来弥补这种不足。
有些
问题实在回答不了的也没关系,可以如实告知家长“我目前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很了解,但我会请示我的老师,请您别着急。
”我们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发现家长大多也会为这种坦诚所感动,还会安慰学生“没关系,你们多问问老师会提高的”,“可
以理解,你们还是学生,总会有这样一个过程的”。
多参与临床查房:
我们在临床见习过程当中除了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疾病见习之外,还安排
学生跟随临床早查房。
一方面临床早查房可以见到更多典型病例,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通过观摩病房上级医生是如何和不同疾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
患儿及家长交流沟通的,可以学到很多实践经验。
学生对这种临床早查房的学习
反应非常好,普遍认为对提高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增强法律意识:
目前,法律是协调医患之间关系的主要准则。
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也要
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法律的准则。
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和健康权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医疗行为。
要注重病人谈话记录、病情告知书、术前
谈话等医疗文书的措辞,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建立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
国外对于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培训相对起步较早。
早在1995年,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就设计了“标准化家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4]。
该
模式中的成员即为“标准化家属”,配合模拟医患交流场景,如危重病人告知、术
前谈话等医疗场景。
美国医学教育毕业生委派委员会认定该模式对医学生交流技
巧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极为有效[5]。
正如之前所提及的,儿科是一个“哑科”,医学生获得的病例信息往往是通过
家长的描述,这也为儿科施行“标准化家属”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在临床
见习中也引入了“标准化家属”教学,设计了一部分病例场景,尤其是易出现医疗
纠纷的一些危急重症场景,比如高热惊厥、气管异物、窒息复苏、急性喉炎等病
例的场景,要学生体会如何有效地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如何第一时间处理危急
重症。
这样教给学生很直观的实践认识。
当然,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教学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统一标准与模式。
也有
待于今后逐步规范和建立统一的医患沟通培养体系,更好的为医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玲. 重医学生素质教育.促医患和谐关系. 卫生职业教育, 2012: 22-23.
[2]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
[3]刘华,许双虹.提高儿科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临床医生论坛,2010,4(31):62-63.
[4]李国建.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04: 12-13.
[5] PugnaireMP,Leong S.L.,QuirkM E. The standardized family:an innovation in primary care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J]. Academicmedicine, 1999, 74(1):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