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活检检测情况的临床分析》范文

《2024年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活检检测情况的临床分析》范文

《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活检检测情况的临床分析》篇一一、引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而胃窦部作为幽门螺杆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对其进行活检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临床病例,对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活检检测情况进行临床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并进行了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活检的病例,共计100例。

2. 检测方法采用胃镜下活检取样,对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其中,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黏膜炎症程度、细胞增生情况等;幽门螺杆菌检测则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1. 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100例病例中,有75例(75%)患者被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中,轻度感染占45%,中度感染占25%,重度感染占5%。

2. 胃窦部病理学表现在所有病例中,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不一。

轻度炎症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中度炎症则伴有糜烂、溃疡等表现;重度炎症则表现为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

此外,部分病例还观察到细胞增生情况,需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窦部病理学表现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

即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黏膜炎症程度也相应加重。

同时,细胞增生情况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更为常见。

这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部黏膜产生了一定的损伤,并可能促进细胞异常增生。

四、讨论根据临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窦部较为常见,且感染程度与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疑似胃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胃窦部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观察黏膜炎症程度和细胞增生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发现异常细胞增生的情况,需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胃上皮内瘤变(GIN)是一种典型的早期胃癌前病变,也是胃癌内镜切除术的重要指征。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早期的胃病变,但是如何对早期胃癌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的病理结果,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一、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概念及病理特征胃上皮内瘤变是胃黏膜上皮增生的结果,可以发展成为早期胃癌。

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上皮异型增生、腺源性细胞增多、上皮内腺癌(高级别)。

2. 早期胃癌的定义及病理特征早期胃癌是指未侵入粘膜下层的胃癌,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限于黏膜内,不侵犯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1. 内镜检查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以发现肉眼可见改变,如黏膜破坏、纹理改变、隆起或溃疡等。

内镜还可以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2. 病理结果对比分析(1)病理类型对比通过内镜切除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病理类型多样,包括粘膜内腺癌、粘膜下腺癌、黏膜上皮内瘤变等。

粘膜内腺癌和黏膜上皮内瘤变是最常见的类型。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病理分级也是关注的焦点。

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异型细胞数量来确定。

病理分级高的病变更容易发展为早期胃癌。

(3)淋巴结转移对比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

但是在内镜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中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可能与病变的类型和分级有关。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内镜切除术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肌层切除术(EMR),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 术后随访和复发预防术后随访和复发预防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关键环节。

胃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胃上皮内瘤变与手术后病理对比分析

胃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胃上皮内瘤变与手术后病理对比分析

作者单位:311300杭州,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章红姣,俞利辉);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赫永金)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浸润性的癌前病变,WH0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高级别,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HGIN )包括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1]。

目前,胃镜下活检作为胃黏膜病变诊断最常用的技术,对HGIN 诊断极为重要,但由于胃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胃癌高度相似,胃癌患者更容易被误诊为HGIN ,导致HGIN 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术后升级率偏高[2],且HGIN 在转移倾向、侵袭性和及治疗方式上与胃癌有较大不同,一旦误诊将会对临床治疗干预产生严重影响[3]。

为进一步明确HGCIN 术前活检与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情况,本研究对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果比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胃镜活检诊断为HGIN ,并在1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43~77岁,平均(58.67±5.82)岁。

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无规律性腹痛及大便隐血等,本研究已在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于胃镜活检诊断后1个月内行肿瘤切除术或根治术;②年龄43~77岁;③术后行病理组织学诊断;④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同意书。

排·经验交流·胃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胃上皮内瘤变与手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章红姣赫永金俞利辉【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胃上皮内瘤变(HGIN )与手术后病理的关系。

方法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胃镜活检诊断为HGIN ,并在1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对比患者术前胃镜下活检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病理诊断论文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病理诊断论文
二、日本与欧美国家病理医师对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 差异
一直以来,日本和欧美国家的病理医师在胃上皮内瘤变 及早期胃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上存在争议。 西方病理医师认 为,肿瘤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浸润至黏膜固有层才是诊断 恶性的前提,而局限在上皮基底膜内的异型增生,即使为高 级别胃上皮内瘤变,也不诊断为癌[6-8] 。 这一诊断标准的背 景是:(1)黏膜内癌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9-10] ;(2) 可避免临 床上的过度治疗;(3)浸润是癌的唯一客观证据;(4) 可避免 复杂的组织学解释。 然而,这一标准也存在缺陷:(1) 癌的 确诊并不 依 赖 于 组 织 学 改 变, 而 是 依 据 肿 瘤 存 在 的 位 置; (2)活检组织诊断癌是困难的;(3) 临床医师可能低估上皮 内瘤变的危险性;(4) 这一原则阻碍病理医师对黏膜内癌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鉴别的努力;(5) 最重要的是,这一原 则常使 活 检 标 本 与 手 术 切 除 标 本 的 病 理 诊 断 结 果 不 一 致[11] 。 临床医师低估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性,会影响临床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高级别胃上皮内瘤 变的患者中有 60% ~81%的人在几个月到 3 年的随访中进 展为胃癌[12-13] 。 明确的浸润是西方病理医师诊断胃癌的准 则。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依据这种准则,病理医师在活检标
参考文献
[1] Ferlay J, Shin HR, Bray F, et 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 GLOBOCAN 2008 [ J] .Int J Cancer, 2010, 127(12) :2893-2917.
[2] Chen W, Zheng R, Zhang S, et al.Report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cancer registries, 2009 [ J ] .Chin J Cancer Res, 2013, 25(1) :10-2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内瘤变(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内瘤变(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内瘤变楼晓军综述【摘要】在“Hp感染一慢性胃炎一黏膜萎缩一上皮内瘤变一胃癌”这一发病模式中,Hp作用于起始阶段,往往发生先导作用,现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p感染与胃上皮内瘤变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上皮内瘤变;致病机制【Abstract】Hp often takes a leading role on the stage of its initiation in the invasive mode”Hp infection—chronic gastritis—atrophic gastritis—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arcinoma”.Now we review the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bout Hp infection and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thogenic mechanism自1984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报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现已明确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1~3 ] ,近年来研究表明Hp 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4, 5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 IARC)已经将Hp列为人类第一类致癌因子[ 6, 7 ]。

Hp感染可引起胃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增加了胃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的危险性,这可能是Hp诱致胃癌发生的关键,目前已公认胃粘膜上皮内瘤变为癌前病变。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 病理诊断研究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 病理诊断研究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选取某医院中2010年1 月到2012 年12 月接收的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56 例,并利用常规HE 切片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形态,在此基础上将其和手术切除的病理切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接受诊治的56 例患者中,经术后切片检查后有8 例没有发现组织癌变,有48 例经诊断后被证实为进展期或早期胃癌。

结论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有85.7%的患者在胃镜活检被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时,术后都被确诊为胃癌,从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出,利用胃镜活检进行诊断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方面还需要医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来降低失误率。

而影响胃镜活检的主要因素包括检查部位和检查深度两个方面,其中纤维间质反应则是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关键词: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诊断;意义1 引言研究表明,患者出现胃癌之间常伴有异型增生阶段,因此利用内镜活检在癌症患者早期进行异型增生症状的判别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其能够提示共存癌症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后期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对结直肠、乳腺、泌尿道、胃、前列腺等器官进行了定义,统一采用“上皮内瘤变”代替原来的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根据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二级病变类型,其中一级包括轻度和中度的异型增生,属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二级包括重度异型增生,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本文主要是对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的诊断研究,研究中选取某医院接收的56 例被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进行试验分析。

2 资料与方法2.1 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某医院2010 年1 月到2012 年12 月接收的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56 例,所有患者分歧和病理诊断均符合WHO标准。

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3 例,女性患者13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30 岁到9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 岁,其中有51 例患者年龄大于50 岁,5 例患者年龄小于50 岁。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胃上皮内瘤变是一种常见的胃部肿瘤,它通常是早期胃癌的前体病变。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常见方法,术前和术后的病理分析对于了解病变的性质和患者的治疗情况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胃上皮内瘤变是一种胃黏膜上上皮增生性病变,表现为粘膜局部隆起或浸润性变化,伴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异形增生和腺体形成。

早期胃癌则是指肿瘤侵犯黏膜和(或)黏膜下层的肿瘤,肿瘤直径小于2cm,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病理学上,早期胃癌主要包括黏膜癌、黏膜下癌和小溃疡型癌。

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1. 术前病理结果术前的病理检查是了解病变性质的重要途径。

对于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术前病理检查,应该通过内镜活检和病理切片检查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内镜活检是一种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方法,可以通过活检取得病变组织,然后送病理科进行切片检查。

术前病理结果对于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的病理结果对于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术后病理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深度、浸润范围、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和观察具有指导意义。

3. 对比分析通过对术前和术后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病变的变化和患者的治疗情况。

一方面,术后病理结果是否与术前的病理诊断相符,这关系到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术前检查的准确性。

术后病理结果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它可以指导患者接下来的治疗和观察。

三、实例分析某患者因不明原因上腹部不适,行胃镜检查发现胃角区有一隆起性黏膜病变伴有糜烂,内镜活检显示为胃上皮内瘤变,于是行内镜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为muc, 黏膜癌, 分化程度中至, 进展期T1a。

幽门螺杆菌和胃粘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精)

幽门螺杆菌和胃粘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精)

幽门螺杆菌和胃粘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段笃文赵安飞赵文杰 2005-12-13 13:50:26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3月第3卷第6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肠道多种疾病有关。

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Hp 为一级致癌物。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2002年2115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相关病理研究,探讨Hp 感染在胃粘膜疾病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2115例胃粘膜活检病理标本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2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76例,胃十二指肠慢性溃疡101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81例,胃癌178例(其中高、中分化腺癌51例、低分化腺癌127例)。

1.2 方法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制片,作H-E及Giemsa染色。

1.3 判断标准根据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分为0~Ⅲ级。

0级:阴性,即未见Hp;Ⅰ级:散在分布;Ⅱ级:介于Ⅰ级与Ⅲ级之间;Ⅲ级:胃粘膜上皮表面可见成片Hp。

2 结果2.1 胃粘膜疾病与Hp检出率的关系 2115例胃粘膜疾病中,Hp检出率分别为:慢性浅表性胃炎74.59%(1954/1279),慢性萎缩性胃炎81.72%(389/476),慢性胃溃疡70.30%(71/101),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86.40%(115/178)。

2.2 胃癌分化程度与Hp检出率关系高分化腺癌Hp检出率为66.67%(8/12),中分化腺癌为55%(22/40),低分化腺癌为67.46%(85/126)。

其中高分化与中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高分化与低分化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近远端癌Hp检出率比例 178例胃癌中,近端癌(贲门癌)和远端癌(胃窦及小弯区癌)的Hp检出率分别为34.18%(27/79)和88.88%(88/9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Hp是慢性非免疫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且是胃癌的危险因子。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20-04-28T16:13:23.7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作者:叶绿[导读] 研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胃镜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

叶绿(成都高新达安医学检验所;四川成都611731)【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胃镜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

方法:择取37例本检验所纳入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均行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讨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及病变阶段情况。

结果:(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检出结果(91.89%、100.00%)具有一致性,P<0.05。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早期胃癌(32.43%、27.03%)、进展期胃癌25(67.57%、72.97%)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

结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行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水平较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是发生于多个器官上皮内的非典型增生性病变,常发生在宫颈、前列腺、子宫内膜、食道、胃部、肠道等,分为高级别与低级别,其中高级别即重度非典型增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早期特殊阶段[1]。

本研究就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理诊断进行分析,讨论胃镜活检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实验室纳入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3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男21例,女16例。

年龄分布38-77周岁,均值(50.39±5.67)周岁。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由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患者或家属了解本研究,自愿参与;(3)认知能力正常。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长期感染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的关系。

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并HP感染患者作为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给予规范的针对性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分析感染前后患者的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1年后还有52例患者HP仍然呈阳性,占比65%,有28例转阴,占比35%。

与1年前相比,HP转阴患者IM 发生率没有增加,HP仍为阳性患者IM的发生率明显增高,HP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IM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与HP转阴者相比,阳性者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积分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HP感染的时间越长,患者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根除Hp能够有效改善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同时具有预防IM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053-02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情反复迁延,治疗时间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慢性胃炎常伴有IM,而IM更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是具有恶性变化倾向的病变,有研究显示,肠上皮化生者发生胃癌的相对风险约为健康人的10~20倍。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老年患者发生IM的比例明显更高,达到了90%以上。

HP感染与多种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探究了HP感染与IM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并HP感染患者作为对象,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为(56.2±5.4)岁。

纳入标准:患者没有胃癌或者合并有其他肿瘤;患者没有胃溃疡或者复合型溃疡;患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健全;患者对于本次知情同意。

1.2 方法通过胃镜检查获取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一份进行HP检测,应用1min快速尿素酶实验进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义( P<0O ) .1。 3 讨 论
作者单位 :5 9 3 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林 区人 民医院 10 1
倍 诺 喜 滴 眼剂 表 面 麻 醉 下行 白 内障超 声 乳 化 及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术 的 临 床 分 析
施 文华 李晓 波 姚 焕英 梁淑芬
【 要】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行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 晶体植入术 的安全性及 便捷性 。方 法 摘 观察 12 0 例单纯表面麻醉下实施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 晶体植入 术的麻醉效果 及术后效果 。结果 所 有的患者都能够很好地配合表面麻 醉下该 手术 , 无~ 例追 加球周 及球 后麻 醉。手术 时 间一 般为 8~1 5 rn a 。术后 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 05者 占 9 .8 。结论 表 面麻 醉下行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 人工 晶体植 i . 60%
病变 。国外报道 , 十世 纪西方 国家 胃窦炎和 胃癌发病率 下 二
出率 为 6 . 7 (/ 2 , 6 6 % 8 1 ) 中分化腺癌为 5 %( 2 4 ) 低 分化 5 2/0 , 腺癌 为 6 . 6 (5 16 。其 中商分 化与 中分化 、 74 % 8/ 2 ) 中分 化与 低分化 、 高分化与 低分 化 分别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 0 9年 4月 第 3卷 第 7期
C i hnJMo rzA p , r 0 9。 o. . o7 dD u p lAp 2 0 V 13 N .

61 ・
幽 门螺杆 菌 感 染 与 胃黏 膜 疾 病 临床 病 理 分 析
王 超 柱
【 摘要】 幽 门螺杆菌 ( p 感 染与慢性 胃炎 , H) 消化性溃疡 、 胃恶性肿瘤的发生 , 有关 19 94年 WH O国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作者:邱元胜刘启明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常规病理切片检测,并同术前的胃镜活检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结果: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9 3例患者诊断为胃癌,其中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61例;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早期胃癌33例,进展期胃癌6 2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没有患者发生严重不适或者大出血情况。

结论: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确切,准确率较高,可减少胃癌等疾病的漏诊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病理诊断;诊断效果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上皮浸润前肿瘤性变化,并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病变。

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指的是患者结构及细胞学异常,且扩展至上皮上半部,甚至是全层。

同时,疑似粘膜内癌和浸润癌也被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症中Ⅲ。

随着胃癌病变趋于年轻化增长,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分析未经活检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在本组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47例,年龄为36~71岁,平均年龄为(56.65±7.47)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和有胃镜检查禁忌症者,95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046投稿邮箱:sjzxyx88@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张学成(青海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青海 西宁)摘要:目的 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胃部上皮内瘤变患者,分别通过胃镜活检和术中病理切片制作的方式进行疾病诊断,以患者术中病情态势作为诊断标准结果,分析胃镜活检的诊断正确率,包括早期肿瘤诊断正确率、发展期肿瘤诊断正确率、综合准确率三项指标。

结果 胃镜组早期肿瘤诊断正确率、发展期肿瘤诊断正确率、综合准确率与标准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理想,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患者病灶位置、病变情况,可以作为胃部上皮内瘤变诊断的主要参考。

关键词: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早期肿瘤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0.025本文引用格式:张学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6-47.0 引言胃镜活检也称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是一种现代医疗技术[1]。

通过该技术可以较为直观地进行患者胃部各类疾病的观察和取样,直观得到诊断结果,为手术以及用药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

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因可能与多种疾病混淆而存在一定难度,研究指出通过胃镜活检能够保证诊断的综合效果[2]。

本院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调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胃部上皮内瘤变(入院时未确诊,均为疑似)患者作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8.2±0.8)岁。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胃上皮内瘤变(EPN)是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通过内镜检查发现并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和EPN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

一、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病理特点胃上皮内瘤变是指在胃黏膜内部生长的癌前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

早期胃癌一般指浸润性癌和原位癌,浸润性癌侵犯黏膜肌层以下组织,而原位癌限于黏膜内。

病理学上,胃上皮内瘤变通常呈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和形态学异常,未突破黏膜基底膜。

而早期胃癌的特点是上皮细胞形态学异常及黏膜层肌层侵犯,但未扩散至其他组织。

二、内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内镜切除术包括内镜下粘膜剥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和EPN的主要手术方式。

这两种手术都可以在早期阶段将肿瘤完整切除,并保留胃部组织,术后患者的食管功能得以保留。

内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局限性的早期胃癌和EPN患者,可以实现根治性治疗。

内镜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恶性肿瘤复发率也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三、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在进行内镜切除术前后的病理学对比分析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组织的完整性:内镜切除术后,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评估切除的肿瘤组织的完整性,确定是否已完全切除了肿瘤组织。

2. 肿瘤的病理类型: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 术后组织结构:通过对比术前和术后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评估内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判断患者的预后。

4. 术后病理学结果的临床意义:对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探讨其对患者后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四、结论1.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和EPN的有效手术方式,能够实现根治性治疗。

3. 对于术后病理学结果异常的患者,应积极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的年 龄 。
22 精 子 密 度 与形 态 的 比较 :将 样 本 根据 密 度 大小 分 为 三组 , .
来进行畸形率的统计,并进行比较。精子密度越高形态正常率越
高 。详见 表 1。
表 1精子密度与形态的比较 ( ) %
精 子 密 度 和 活率 是 精 液 质量 分 析 中两 个 重 要 的 参数 , 只有 正 常 的精 予 密度 和活 率除 了才 能保证 精 卵结 合 、发生 顶体 反应 和
统 计 学意 义 ( >0 5 P . )。 0
导致 人 的正常 精 子形态 率下 降 ,这是 一种 正 常反 映 。但 本 文研 究 个年 龄阶段 的 不孕 症男性 的精 子 ,总结 m年龄 与精 子肜 态之 间 无 相关性 ,可能 小于 我们选 择 的资料 ,还 没 有达 到影 响精 液质 量
[ 要】目的 :探 讨 胃镜活 检对 胃黏膜 高级 别 j 内瘤 变 的诊 断价 值 。方法 :选 取4 例经 胃镜 活榆诊 断为 胃黏 膜高级 别 【 内瘤 变 摘 = 皮 4 : 皮 的 患者 ,回顾性 分 析其病 理 结果 ,评 价 胃镜活 检 的诊断 价 值 。结果 :胃镜 活榆 确 诊为 胃黏膜 高级 别 卜 内瘤 变 的4 例患 者 中肜 状似 早 皮 4 期 胃癌 者有 1例 ,似进 展期 胃癌 者有 2例 。经术 后病 理均 确诊 为 胃癌 者有 4 例 ,其 中早期 胃癌有 1 ̄ ,进 展期 胃癌 有2 例 ;黏液 腺 癌4 6 8 2 / 5, J 7 例 、低分 化 腺癌 1例 、中分化 腺癌 l例 、高分 化腺 癌9 ;其余2 6 3 例 例维 持 胃黏膜 高级 别 E 内瘤 变 的诊 断 。进展 期 胃癌 的B r an 型 皮 or n 分 m
近 几年来 ,男 性不 育症 的发病 率呈 逐渐 升高 的趋势 ,这提 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0T06:14:40.8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袁媛程朝[导读] 目的:据调查显示,世界上患有慢性胃炎患者病例达到7亿人次,袁媛程朝湖北建始县人民医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目的:据调查显示,世界上患有慢性胃炎患者病例达到7亿人次,其中我国出现慢性胃炎的成年人群中超过50%,这表示2个人当中有1个就会出现慢性胃炎,当患者为萎缩性胃炎时,有较大的几率发生癌变。

慢性胃炎发病率与患病因素有极大关联性,其中中国感染幽门螺杆菌占比是6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病率有直接的关联性。

本次就针对该方面进行分析。

方法:主要对慢性胃炎病例进行分析,确定研究主体70例,以临床胃镜查体对患者做分组,其中为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患者为对照组(16例),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观察组(54例),对此次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病理改变相关性方面进行调研。

结果: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率偏高;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的提升,胃炎病症程度、肠化程度、活动性方面也会提高。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变化息息相关,能够体现患者炎症状况、萎缩轻症程度。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前言在很早的时期,国外的学者对慢性胃炎病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从此类疾病患者胃黏膜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通过临床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症病变有密切的关联性。

当前我国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达到60%,消化道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具有家长聚集性,而且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1]。

此次主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面调研、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慢性胃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较大伤害性,此次针对此类病症相关内容做分析,共选入研究主体是70例,纳入及结束时间是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给患者进行了临床查体后分组,对照组显示男性病例是10例,女性患者为6例,观察组基本多数是男性患者,只有2例是女性患者,对此次研究目标基本资料、病症程度、治疗经历、生活习惯等调查,无比较性(P>0.05)。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摘要: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

方法为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患有胃上皮内瘤的58名患者,通过手术中的胃内窥镜生检和病理组织编制进行诊断,将手术中的患者的状况作为诊断基准。

包括早期诊断精度、开发阶段诊断精度、综合精度指标等,对胃内窥镜生检的诊断精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早期肿瘤诊断的正确率,肿瘤诊断的正确率,胃内窥镜组的综合正确率接近标准结果。

结论是胃内窥镜生检的高品位胃上皮内瘤诊断的理想临床病理学结果。

可作为胃上皮内瘤诊断的主要标准使用。

关键词:胃镜;活检;癌变胃镜活检,又称上消化道内镜,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采集患者胃部的各种疾病,直观地得到诊断结果,为手术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诊断困难,可能与多种疾病混淆。

指出胃镜活检可保证诊断的综合效果。

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调查。

一、操作方法1.操作资料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58例胃上皮内瘤变(入院时未确诊,均为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8.2±0.8)岁。

所有患者均有胃痛、黑便等疑似肿瘤症状。

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特殊性,可用于分析。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患者无大病,无危重患者(ICU患者)。

2.操作方法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均诊断为疑似胃上皮内瘤变,行胃镜活检。

内窥镜安装在直径1.0cm的导光纤维管前面,放置在病人的口中,通过病人的食道到达胃和十二指肠区域。

在光纤管的帮助下,进行导光照明以控制变化角度。

医务人员检查胃上皮的位置,记录病变信息。

控制胃镜开口处的取样夹,获取疑似病变的样本。

取出胃镜和纤维管,制成病理切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癌变。

胃镜活检完成后,进行手术治疗。

以术中患者情况作为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分型依据,并与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

3.观察指标本文主要分析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包括早期诊断准确性、发展阶段诊断准确性和综合准确性三个指标。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

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诊断后,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胃镜活检对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可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尽快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病理活检;手术病理【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63-02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也叫做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是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上皮排列紊乱、核分裂活性以及核浆比例显著增高、细胞核出现不规则的深染、丧失正常细胞的一种病变,在临床中有高级以及低级之分。

根据其WHO的分级标准,可以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分为两种,即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不同程度的病变对其机体的影响不同,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临床意义上是指患者细胞学、结构均扩展到了上半部直至全层,类似于原位癌或者重度异性增生,是一种具备恶性征象的黏膜病变。

但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形态学则与部分浸润癌的遗传学相似或者相同,故发展为浸润癌的概率较高。

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1]。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
孙苏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3(019)010
【摘要】目的:评价幽门螺旋杆菌( HP)对胃粘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对 6年前胃粘膜嗜银染色确诊为 HP感染的患者 56例,采用根治 HP后复查 HP及胃粘膜病理改变. HP阴性者 32例,仅复查胃粘膜病理改变.结果: 56例 HP阳性患者中, 32例经抗HP治疗 4周后转阴, 14例仍为 HP阳性并对 6年间 3次胃镜病理检查进行比较. 6年后复查胃镜病理,在 HP阳性组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加重的患者增加,而 HP阴性组无 1例加重.结论:根除 HP感染可以减轻患者炎症程度,同时阻止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发展.
【总页数】2页(P1256-1257)
【作者】孙苏安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与Hp感染42例临床分析 [J], 吴海武;邱荣锋;汤建华
2.子宫内膜蛲虫感染临床病理观察 [J], 王红卫
3.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征比较 [J], 何静;张艳;徐小捷;张婷
4.幽门螺旋杆菌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J], 赵淑珍; 冯素萍
5.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征比较 [J], 何静; 张艳; 徐小捷; 张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 大 部 分 的 胃部 病 变 患 者 。 一 次 活 检 不 能 排 除 胃癌 的 可 能 。 电 子 胃镜 活 检 病 理 诊 断 为 高 级 别 GI N时 , 大多数情况下有更重病变的可能 , 内镜 分 型 Ⅱ型 、 肿瘤 大小> 2 c m、 肿瘤 高中分化 , 胃炎 越 重 , 胃镜 活 检 与 随 访及外科手术病理符合率越低 , 密 切 随访 及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可 以 弥 补 电 子 胃镜 活 检 病 理 诊 断 的不 足 ,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s i o n s wi t h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i n f e c t i o n WANG F e n g, S ONG Xi a o — y a n, HE Hu i — j i e , e t a 1 . ( I n n e r Mo n go l i a Pe o pl e ’ S

3 8 0 一
Ch i n J I , a b Di a g n, Ma r c h, 2 0l 4, Vo l 1 8, No . 3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4 ) 0 3 0 3 8 0 —0 4
电子 胃镜 活 检病 理 诊 断伴 幽 门螺杆 菌感 染 的 胃黏 膜 上皮 内瘤 变 的分 析
胃部 疾 病 诊 断准 确 性 。 关键词 : 胃黏 膜 上 皮 内 瘤 变 ; 活组织检查 ; 胃镜检 查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l y s i s o n a d v a nt a g e s a n d di s a dv a n t a g e s o f g a s t r i c e n do s c o pi c bi o ps y on p a t ho l o g i c a l d i ag n o s i ng g a s t r i c l e —
Ho s pi t a l , Hu h h o t 0 1 0 0 2 0, C h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v a l u a t e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g a s t r i c e n d o s c o p i c b i o p s y f o r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汪 锋 , 宋晓燕 , 贺 慧杰 , 武 慧 , 张 帆 , 郭 彦
( 内 蒙 古 自治 区人 民 医 院 病 理 科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1 0 0 2 0 )
摘要 : 目的
评 价 电 子 胃镜 活 检病 理 诊 断伴 幽 门螺 杆 菌 感 染 的 胃黏 膜 上 皮 内瘤 变 价 值 。方 法 9 9例 电子 胃 镜 活
检 诊 断 胃黏 膜 上 皮 内瘤 变 , 均 有外 科 手 术 病 理 对 照 , 分 析 影 响 电子 胃镜 活 检 准 确 性 的 因 素 。结 果 诊 断 为 胃浸 润 癌 的病 例 术 前 电子 胃镜 活 检 病 理 诊 断 为 I . G I N 与 HGI N 的 比例 分 别 为 7 . 4 ( 7 / 9 4 ) 及6 8 . 1 ( 6 4 / 9 4 ) , 两 者 有 显 著 差 异 ( P <O . 0 5 ) 。相 符 组 与 不 相 符 组 比较 , 内镜 分 型 Ⅱ型 、 肿 瘤大小>2 c m、 肿 瘤 高 中分 化 , 是 诊 断 准 确 性 降 低 的 因素 。轻 中度 胃炎 , 符合率为 3 7 . 0 ( 2 0 / 5 4 ) , 重 度 胃炎 , 符 合率 为 1 7 . 8 ( 8 / 4 5 ), 两者 有 显 著 差 异 ( P <O . 0 5 ) 。结 论 电子 胃
d i a gno s i s o f ga s t r i c l e s i o ns wi t h he l i c ob a c t e r p y l o r i i nf e c t i on .M e t h od s 9 9 c a s e s r e c e i ve d ga s t r i c e nd os c o pi c bi op s y f o r t h e pa t ho l og i c al di a g nos i s be f o r e s u 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n .T he d i a g no s e a c c o r d a nc e r a t e o f ga s t r i c e n do s c o pi c bi ops y f or t h e p a t hol o gi c a l an d s u 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l t s I nv as i ve g a s t r i c c ar c i no ma e xi s t e d i n 7 . 4 a nd 6 8.1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