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我眼中的国学_人教版新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我眼中的国学人教版新课标

什么是国学?第一次听说“国学”这个词语。我曾经模糊地理解:国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到底什么是国学呢?我从网上搜索才明确:所谓国学就是指以释道儒三家伦理、道德、哲学等学说为主干、以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饮食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的文化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髓,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倡导少年儿童学习国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完善人格及道德修养,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人格培养,提升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

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国学教育,让语文教学与国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国学经典之六大特征1、文化性国学的“国”,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或国族,“国学”,就是这个国家族群的学问。为什么要讲这个国家的学问呢,一定还有其它国家的学问。所以“国学”就有一个类别的意思,它有些特色,凡是跟其它国家的表现有所不同的表现,都可以叫做国学,这是广义地说的国学,这是从外表上说,从量上说的。

如果从国学的内涵看,也就是从它的质上说,一个国家族群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是因为其文化的不同,一般我们都说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所以必须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问,才可以叫做国学,如果再进一步看,知道文化的核心在“哲学”,所以必须带着中国的哲思的表现,也就是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在里面,才可以叫做“国学”,这是国学狭义的意思。

“中国的哲思”或“中华民族的智慧”,笼统一点讲,就是所谓的“中国的文化”,“文化”,轻松一点讲,就是“中国的文明”。由哲学、智慧,下降一层说文化,再下降一层而落实地看,说文明,就是各种人生的实际表现,包括文学的、史学的,甚至天文律历、医卜星相、衣冠服饰、语言音乐、烹调饮食,凡有特色者,皆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凡是被称作“家”的,绝大多数都有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钱三强、钱学森、苏步青、华罗庚、张大千、黄永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能做匠,就算机缘际会,匠中的能工巧匠可能会成名甚至红极一时,但也还是匠。匠求技,家求道,庄子借庖丁的嘴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说的就是这区别。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学得再久、考的级别再高,也只是画匠,成不了画家。有人评论: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的画,画中有诗;郑板桥的画,绝大部分用的是自题诗;张大千、齐白石给自己的美术作品起的标题那么吸引人,那么雅致,这些都是“家”的范例。吹拉弹跳说唱,没文化的练得再熟、考级再高也多是配角或高级装饰品,更谈不上自己的创作。

2、人文性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大浪淘沙的筛选、沉淀、凝集,其古老但不陈旧,与时俱进,经久弥新。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于人类文明,以其悠久博大的民族文化系统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提倡孩子们读经典,是为了未来中国多出一些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确实,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在文化经典的教育下,中华大地涌现出不可胜数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皇汉武、毛泽东)科学家及文学家(郭沫若、鲁迅、老舍)等等。

国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国学中的诸子思想都有独到之处的哲学思想,它能培养人的人文综合素质。

例如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是中国的哲学名著、文化名著,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著。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被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从16世纪(1861年)至今,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现在,《道德经》的各种西文版本已有近300种,几乎每年都有1~2种版本问世。大多数西方人认为:《道德经》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它如同《圣经》为人们建立起西方的行为规范一样有用。英国的一家公司为了协条内部关系,谋取发展,偶然从

《道德经》中获取了灵感,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的经营理念,在短短几年中盈利激增百分之二百,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成为美谈。

3、经典性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典一代传一代,就成为其民族的传统。我们所提倡的经典教育,是为中华民族子孙着想,首先推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经典。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绵延千纪,典雅厚重,泽被万民,自先秦至晚清,佳作华章浩如烟海,大家巨擘灿若群星,令人赞叹不已。严谨地说,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

人的生命方向的形成,是不一定的,是活的,这种活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我们给它一些背景、一些基础——文化的背景、智能的基础,便可以有较多的期待。而那些文化的背景和智慧的基础又在哪里呢?就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那是从人类的心灵发出来的东西。怎么给他呢?用教育来给他。什么时候给呢?——就是在他能够吸收的时候给他吸收,能够储藏的时候给他储藏,能够酝酿的时候给他酝酿。这是属于酝酿型的学问,酝酿就含有领悟的机会。酝酿一定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酝酿的前提是储藏,储藏的前提是输入。

国学的经典诵读,就是安排我们人类在小时候的学习模式是以吸收和储藏为主,有了吸收和储藏,一个活的心灵必定能酝酿,有了酝酿,就有发酵变化透悟觉醒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做教育,要在教育上反省、改革,就应该回归天理、人性。吸收、储存、酝酿、领悟的历程,便是合乎人性,顺乎天理的过程!而我们怎么让他吸收?吸收什么东西?应该是吸收智慧的东西,就是让他吸收经典,吸收国学,吸收智慧。

4、智慧性从总体上看,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中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民族”和“中国人”这个概念,首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如果没有了国学(中华文化),中国人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了;中华民族也就不再是中华民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