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整理和复习
第1课时: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班级: 组别: 姓名: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复习过程:
一、比、比例的意义
1. 比的含义是:两个数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例的含义是: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二、解比例
1.解比例的含义是:求比例中的 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依据是 。
3.解比例的基本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解方程
。 4.练一练:完成课本第65页的“整理与复习”第2题。
三、正、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4.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 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
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 = 商(2)被除数÷除数 = 商
一定()()一定
(3)因数×因数 = 积(4)因数×因数=积
()一定一定()
2.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题。
第2课时:练习课
班级:组别:姓名:
练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熟练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3)从A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
(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3.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X + Y = K X – Y = K
X × 8= Y A × H ×2
1
= S
二、对比练习
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运算的结果商相当于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即Y=KX ,K 一定。所以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统一用乘法关系式来判断。把题目中的三种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成正比例,如果是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 1.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
(1)每本书的单价 × 本数 = 总价 速度 × 时间 = 路程
一定 ( )比例 ( )比例 一定 (2)3X=Y Y 和X ( )比例
(3)Y X
8
Y 和X ( )比例
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则成正比例)。 三、深化练习
1.利用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 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 (2)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3) 圆的半径和周长。
2.从汽油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3.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第3课时:比例的应用
班级: 组别: 姓名: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比例尺 1.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2.说一说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3000000 (2)比例尺
(3)比例尺20:1
3.你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进行改写吗? 0 ( )km (1)1:3000000改成线段比例尺。
(2
)
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 4.
二、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通过回顾与交流,学生概括出解决答步骤。 (1) 找出相关联的两种量。 (2) 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 用等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 (4) 解设,并解比例 (5) 检验。
2.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4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3、4题。
25
50㎞
0 25 50km
第4课时:深化练习
练习目标:
通过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解题思路训练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 1、“又行了120千米到达乙地。”根据以上条件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出关系式。再出示
X
(?)
3150=,(1)如果X 指又行的小时数,X 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应填什么数?(2)如果X 指一共行的小时数,X 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填什么数?
2、“一共行了5小时到达乙地。”(1)出示
5
3150X
=,问:如果这样列等式,X 表示什么?(2)
3
53150-=
X
,问这样列式,X 表示什么? 二、正、反比例应用练习 1、用比例解答下列应用题。
(1)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计划每天安装90米,20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5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安装多少米?
(2)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20天安装了90米,照这样计算,15天能安装多少米?
全班练习,指名个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题(1)因为每天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 所以每天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解:设实际每天安装X 米。 15X=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