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
在众多新项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仍旧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检查三大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对所患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治疗过程中检查三大常规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此,不论是我们检验工作者还是临床医师熟练掌握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都是必要的。
1 血常规检验基础知识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在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应用,主要包括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血细胞形态学检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血常规检验快速、项目扩展、参数增多,因此,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准确、随机、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
血常规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仍然是筛检疾病、遴选其他实验检査的首要程序。
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
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及相关参数、血细胞形态,能够筛选出一些疾病。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
常用的红细胞检査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
外周血白细胞检验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下情况可以检査白细胞:①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中毒、贫血。
②结缔组织病、骨髄抑制(电离辐射、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等)。
③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
计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检査染色条件下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并分类计数,是诊断疾病,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
临床基础检验学: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
0.1mm
计数原则
计数原则
总原则:循一定方向 压线细胞数上不数下 数左不数右
(1)压单线细胞 (2)压双线细胞 :以压外线为压线
【试剂】 红细胞稀释液:任选一种
1.Hayem稀释液:氯化钠1.0g、硫酸钠(含10个结晶 水)5.0g,氯化高汞0.5g,蒸馏水加至200mL,过滤 后使用。
氯化钠---调节渗透浓度 硫酸钠---提高比重防止红细胞粘连 氯化高汞---防腐剂,有毒
100
实际白细胞/L=
×校正前WBC
100+有核红细胞数
Hale Waihona Puke 八、细胞计数参考区间1.RBC
成年男性: (4~5.5)×1012/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医学决定水平:> 6.8×1012/L,< 3.5×1012/L
2.WBC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病例分析
• 男,54 岁,反复发作的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史5年,本次 无明显诱因上腹隐痛3天,伴发热38.6℃,全身乏力,不思 饮食,恶心、无呕吐,尿色如浓茶。查体:急性病容,咽 部微红,扁桃体不肿大,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上腹部 有轻度压痛,右侧为甚。
• 实验室检查:感染科就诊,检查血常规WBC 18.6 x 109/L , 检验人员镜检白细胞分类时,发现镜下白细胞没有仪器法 那么多,检验人员用手工方法给患者复查了白细胞,手工 方法 WBC 6.2 X 109/L ,一个患者,一样的血液,得到了两 个结果。到底相信哪个结果?为什么?
2.柠檬酸盐甲醛盐水 氯化钠 0.6g 调节渗透压 柠檬酸钠 1.0g 调节渗透压,抗凝 36%甲醛 1ml 防腐 蒸馏水加至100ml,过滤2次后使用。 3.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白细胞检验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状况以及检测是否存在某些疾病。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前期准备、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白细胞检验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应该提前向医生告知任何已知的过敏史或对血液采集可能产生的恐惧感。
其次,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暂停服用任何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的药物,例如抗生素或抗炎药物。
在进行样本采集前,应确保患者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避免疲劳、饥饿或其他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二、样本采集白细胞检验常采用外周血样本进行,通常是通过抽血来获取。
具体的采集方法包括:清洁被采集部位的皮肤,通常是患者的腕部或手背;用消毒棉球擦拭采集部位,防止感染的发生;医生或护士使用一根准确的针头将血液抽出,通常需要10毫升的样本;完成样本采集后,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采集点,以避免出血。
三、实验室检测样本采集后,医生或实验室的专业人员将对白细胞进行检测。
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该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并计算出白细胞总数,通常以每升血液中的细胞数(cells/μL)来表示。
此外,一些实验室还会进行外观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的白细胞以确定其类型和形态,以辅助疾病的诊断。
四、结果解读白细胞检验的结果一般包括白细胞总数以及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比。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总数通常在4000-10000个/μL范围内,而白细胞类型分布如下:中性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2-8%)、嗜酸细胞(0-5%)和嗜碱细胞(0-1%)。
医生将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结果进行解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一步进行疾病的诊断。
总结白细胞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有助于评估免疫功能和检测潜在的疾病。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原理】 以3H或14C标记的脱氧核苷三磷酸等的dXTP为 基质,用低聚脱氧核苷(dA)等人工同聚物作为引物, 由于酶反应与引物重合,使基质不溶于三氯醋酸,可用 玻璃纤维盘将其吸附,从未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反应基 质中分离出反应的生成物,计测放射活性。除去不加引 物所测定的内源性反应所引起的活性之后,可测算酶的 活性。 【参考值】 正常人骨髓细胞的活性为dGTP掺入l×108个 细胞的量为(0-0.09)mmol/L。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四、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原理】 硝基四氮唑蓝(NBT)是一种染料,其水溶 性呈淡黄色。当被吞入或掺入中性白细胞后,有产生过 氧化物酶的作用,可接受葡萄糖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 -6磷酸在已糖磷酸旁路代谢中NADPH氧化脱下的氢,而被 还原成非水溶性的蓝黑色甲颗粒,呈点状或片状沉着在 胞浆内有酶活性的部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 细胞百分比。 【参考值】 正常成人的阳性细胞数在10%以下。若有 10%以上中性粒细胞能还原 NBT ,即为 NBT 还原试验阳 性;低于10%则为阴性。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三、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 【原理】 溶菌酶能水解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细胞壁乙酰氨基多糖 成分,使细胞失去细胞壁而破裂。以对溶菌酶较敏感的 微球菌悬液为作用底物,根据微球菌的溶解程度来检测 血清或尿中溶菌酶的活性。 【参考值】 血清(5-15)mg/L 尿(0-2)mg/L(比浊法)
第四节
【临床评价】 吞噬细胞分大吞噬细胞和吞噬细胞两大类。前者包 括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血循环中的大单核细胞,后者 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本试验可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吞噬 功能。如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高,反映中性粒细胞吞 噬异物功能的增强,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对疑有中性 粒细胞吞噬功能低下者,有帮助确诊的价值。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专家讲座
返回首页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6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结果】
酸性α-醋酸酯酶(ANAE)主要分布在T细胞 和单核细胞内;粒细胞、B细胞、红系细胞、巨 核细胞和血小板中含量较少。
T细胞为ANAE阳性细胞,胞质内有大小不等、 数量不一紫红色颗粒或斑块;B细胞为ANAE阴 性细胞,胞质呈黄绿色,胞质内无红色斑块; 单核细胞为ANAE阳性,其胞质内有细小红褐色 颗粒斑块。
返回首页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下一第6页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参考值】
1.吞噬率(%)= 吞噬细菌细胞数/200个(中性粒 细胞)X 100%;正常人为 62 8%±114%
2.吞噬指数= 200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总数/200 个(中性粒细胞);正常人为1.06±0.05
返回首页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返回首页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4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Chediak-Hisashi综合征
第四节
血象
返回首页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骨髓象
返回 第15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六、吞噬细胞吞噬功效试验
【原理】 活体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在体内外都有吞噬 细菌、异物功效,在体外将细胞与异体细胞或细菌混合 孵育后,染色观察其吞噬异体细胞或细菌数量,可了解 其吞噬功效。利用中药斑螫在人前臂皮肤上发疱,造成 非感染性炎症,诱使单核细胞游出血管大量聚集于疱液 内,抽取疱液则成为天然提纯吞噬细胞悬液。以鸡红细 胞为靶细胞,在体外370C条件下观察吞噬细胞对鸡红细 胞吞噬消化活性,取试管内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并 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临床检验基础_白细胞计数
临床检验基础_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一项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计数的基本原理、检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基本原理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多种类型。
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每立方毫米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以10的乘方形式表示。
白细胞计数可以通过显微镜计数法或自动计数法来进行。
显微镜计数法是指将血液样本制成薄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手工计数。
自动计数法则是通过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自动计数和分析。
二、检验方法1. 显微镜计数法首先,取适量的患者血液样本,以乙醇溶液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样本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接着,将玻片放入染色剂溶液中染色,待染色完成后,利用显微镜逐个计数每个方格中的白细胞数量,最后乘以一个修正因子得出最终结果。
2. 自动计数法自动计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白细胞计数方法。
操作者将血液样本注入计数仪中,计数仪会自动对样本进行稀释、混匀、计数和分析。
最终,计数仪会给出每立方毫米的白细胞数量。
三、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在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在炎症反应的监测和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白细胞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
通过监测白细胞计数,可以及早发现炎症反应,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判断感染程度:感染是引起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多一般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来评估感染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3. 监测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也可以用于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在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会偏低,如艾滋病、免疫缺陷病等。
4. 辅助诊断疾病: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这些疾病常常伴随着白细胞数量异常的变化,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全血细胞分析2篇
全血细胞分析2篇全血细胞分析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指标,它可以对人体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和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病理变化。
本文将从全血细胞分析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血细胞分析的基本原理全血细胞分析是指通过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和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其原理是将已标记的血液样品通过特定的分析仪器,分别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其他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得出各项指标的数量、比例和分布情况。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目,其正常范围在4.0-5.5 × 10^12 /L。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是指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常范围在80-100 fL。
血红蛋白浓度(MCH)是指单个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正常范围在27-32 pg。
血小板计数是指在单位容积内的血小板数目,其正常范围在100-300 × 10^9 /L。
白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目,其正常范围在4.0-10.0 × 10^9 /L。
白细胞分类是指将白细胞按照细胞形态和功能进行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初步确定人体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情况。
二、全血细胞分析的检查方法1. 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查全血细胞分析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查,因此最好在早上8点-10点之间进行检查。
此时,血液样本处于未进食状态,且体内荷尔蒙分泌受到更好的控制,利于结果的准确性。
2. 准备好所需的血液样本和仪器设备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之前,需要先从患者的手臂上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采集前要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并用抗凝剂处理好样本,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出现血凝块。
然后将血液样本转移到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器中进行检测。
3. 检验前应避免影响指标的干扰因素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之前,需要注意一些干扰因素。
血液生化检查有哪些项目
血液生化检查有哪些项目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红细胞检查(RBC)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时红细胞减少常见于各种贫血,以及疾病导致的贫血。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身体缺氧等。
2白细胞检查(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时,多数病人的白细胞增多,因此白细胞异常时通常是有疾病。
如各种炎症,烧伤,疟疾,伤寒,病毒感染等。
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小板数量(PLT)正常值:(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临床意义: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
根据血小板的多少来判断疾病,常见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感染、溶血、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出血时间测定(BT)正常值:纸片法(1-5min)临床意义:根据血常规检查时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判断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疾病。
二、血脂检查(1)血脂检查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正常血片中大颗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异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未成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 幼粒细胞)
粒细胞数量增高
粒细胞数量减低
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1.5×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或合成洗涤剂清洗。目的:保持玻片接近中性
二:手工推片:先后移,后前推(30-45度),匀速,平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
(M+)组成。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 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
染色质(H-J)小体
碱性点彩
卡博氏环
红细胞包涵体
胞内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体或寄生
虫感染患者红细胞内或红细胞间游离
疟原虫
巴贝虫
红细胞包涵体
Pappenheimer小体(含铁血黄素颗粒) 红细胞内铁蛋白聚集物,血片瑞氏染色可见多 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定、通常分布在一个较限制的胞 浆局域内的嗜碱包涵体 ,铁染色(+)
红细胞包涵体
有核红
N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存在,用于WBC分类或计数 校正
出现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 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 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检验基础)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检验基础)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液自然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B.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C.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D.血浆是血液加抗凝剂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E.血清和血浆的成分区别是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浆则含有正确答案:C解析:血清和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Ⅴ、Ⅷ等。
2.动脉血的pH为( )A.7.30B.7.35C.7.40D.7.45E.7.50正确答案:C解析:正常人血液pH 7.35~7.45,动脉血pH 7.40,静脉血pH 7.35。
3.红细胞的发育过程是( )A.原始红—中幼红早幼红—晚幼红—网织红—成熟红细胞B.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成熟红细胞C.早幼红—原始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成熟红细胞D.早幼红—原始红—晚幼红—中幼红—网织红—成熟红细胞E.原始红—早幼红—晚幼红—中幼红—网织红—成熟红细胞正确答案:B解析:红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在促红细胞刺激素作用下,分化为原始红细胞,然后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分化为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脱核→网织红细胞,再经过48小时发育为成熟红细胞。
4.正常成年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在( )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正确答案:D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
5.改良牛鲍计数板的高度应该是( )A.0.1 cmB.0.1mmC.0.01mmD.1μmE.0.1μm正确答案:B解析: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mm的计数池。
6.改良Neubauer计数室的结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每个计数室的边长均为9mmB.每个大方格的长宽均为1mmC.每个计数室被划分成1 6个大方格D.每个计数室四角上的四个大方格用双线画成16个中方格E.每个计数室的中央大方格用单线画成25个中方格正确答案:B解析:血细胞计数室的结构:正方形边长3mm,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边长1mm,面积1mm2,覆以盖玻片并充满液体,液体的体积为0.1mm3(0.1μl)。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2.吞噬指数= 2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总数/200 个(中性粒细胞);正常人为1.06±0.05
第一节
【临床评价】 吞噬细胞分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大类。前者 包括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血循环中的大单核细胞,后 者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本试验可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吞 噬功能。如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高,反映中性粒细胞 吞噬异物功能的增强,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对疑有中 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低下者,有帮助确诊的价值。
第一节
【临床评价】
1.用于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异常的过筛鉴别和辅助 诊断儿童慢性肉芽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髓 过氧化物酶缺乏症和 Job综合征,硝基四氮唑蓝(NBT) 还原试验阳性。 2.用于细菌感染的鉴别 3.器官移植后发热的鉴别 4.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镰状细胞病、恶性营养不良等 NBT还原阳性细胞比例可降低。 5 .新生儿、小儿成骨不全症、心肌梗死急性期、淋巴 肉瘤、NBT还原阳性细胞比例可增高。
第八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一、白细胞功能检验 二、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三、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四、白细胞免疫标记及血清粒细胞抗体检测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T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B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白细胞检验:运用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核医学的相关技 术对白细胞的功能、代谢及其动力学进行的检验。
第一节
【临床评价】 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仅限于成熟阶段,单核细胞幼稚型和 成熟型都具有吞噬能力。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为弱阳 性,M5b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原始及幼 稚细胞多无吞噬能力,吞噬试验为阴性。急性粒 - 单核细 胞白血病呈阳性反应,对鉴别有一定价值。慢性粒细胞白 血病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减低。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其他白细胞疾病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五、诊断 1.脾肿大; 2.外周血细胞减少:RBC、WBC或PLT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减 少; 3.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部分病例伴轻 度成熟障碍; 4.脾切除后血象可恢复; 5.脾滞留血细胞增加。
第五节 类脂质沉积病与检验
一、概述 类脂质沉积病是一类类脂质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多
二、戈谢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多有血细胞减少,三系均可降低,偶见戈谢细胞 2.骨髓象 增生及细胞分类多正常,见到特征性的戈谢细胞。 3.细胞化学染色 PAS、ACP、SBB阳性、POX、NAP阴性。 4.其他检查 血清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力降低;X线检查有 广泛性骨质疏松;淋巴结、脾、肝穿刺活检或印片可检出戈 谢细胞。
三、尼曼-匹克病 (三)诊断
临床上有肝脾肿大伴贫血,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穿刺 有成堆的泡沫细胞可诊断。检测神经鞘磷脂酶活性对诊断有 决定性意义。
与戈谢病鉴别: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及酶活性 进行鉴别。
三、分型
四、诊断 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3种症状,血液中淋巴
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或抗 EBV抗体阳性,排除由其它病毒、细菌、原虫或药物等引起 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可诊断为传单核。
第四节 脾功能亢进与检验
一、概述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指由各种不同疾病引起的脾脏肿
二、戈谢病 (四)诊断
临床凡有贫血伴有肝脾肿大,骨髓涂片或肝、脾、淋巴 结活检或印片中检出较多的戈谢细胞即可诊断。戈谢细胞很 少或不能确诊时,测定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β-葡萄糖苷 脂酶活性为最可靠依据。血清ACP升高亦有协助诊断价值。
三、尼曼-匹克病 (一)概述 1.遗传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病因及发病机制 亦称神经鞘磷脂病,神经鞘磷脂酶缺乏, 导致鞘磷脂和胆固醇大量沉积在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他组织 细胞内。 3.临床特点 多婴儿期发病,偶见成人,我国少见。肝、脾 肿大,眼底黄斑区可见樱桃红斑、骨髓涂片见泡沫样细胞。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健康科学·191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的检查结果。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抽血前一晚八点之后,不宜继续进食,禁食时间应多于12小时,以免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抽血的过程中,持有放松的心态,避免因为过度紧张造成的血管收缩现象,从而加大采取的难度。
抽完血后,使用棉签在针孔周围按压3~5分钟,起到止血作用,不能揉捏,避免针孔处皮下出现血肿现象,实际按压时间根据各人身体情况而定。
部分就医者有晕血、晕针的情况,完成抽血之后出现乏力、头昏、眼花的症状,此时应该饮用少量的糖水,立即平卧下来,等待症状得到缓解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如果局部出现瘀血的现象,应在24小时之内用温热异常,与身体的这些部位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此时患者不重视自身的身体情况,采取更深一层的检查及治疗,时间过长后,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异常情况产生一定的恶化,甚至引发出严重的疾病,加大了身体的负担,也会对患者的经济和生活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季节交替期间,昼夜温差比较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许多免疫力较差的人会比较容易发生病毒性感冒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免疫疾病发生之后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将其检测出来,此时身体已经出现了异常,所以其中粒细胞的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的中粒细胞数量得知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按照患病程度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对花粉比较敏感的人会出现打喷嚏、皮肤瘙痒红肿等现象,严重的皮肤上会起大片红色疹子,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这样过敏性疾病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测出来,一旦身体出现过敏症状时,身体内部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就会不断地升高,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所生产的变化,来判断患者出现长时间打喷嚏、皮肤瘙痒红肿等现象是否源于自身对花粉过敏有关。
如果人们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持续异常的情况,医生就需要建议其做一个更加完善的身体检查,进一步确定其病因,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后期产生危急重病隐患。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检验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疾病。
下面将从白细胞检查的意义、方法、结果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白细胞检查的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起着抵抗外界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因此,对白细胞进行检查可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
白细胞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等项目,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情况。
白细胞检查的方法白细胞检查通常通过血液检验来完成,检验方法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
其中,血常规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形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骨髓穿刺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检查方法,通过从骨髓中获取标本来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某些疑难病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在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中,主要需要关注的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形态特征等。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在4-10×10^9/L之间,其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最高。
如果白细胞总数偏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反之,白细胞总数偏低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注意事项在进行白细胞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避免检查前进食脂肪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其次,护士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最后,在解读检查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指标,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白细胞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重视白细胞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白细胞检查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血常规——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常规——最基本的血液检验第一:血常规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血常规是一种最基本的血液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提供了关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其他血液成分的重要信息。
血常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血液的基本状况,如贫血、感染、炎症和出血等。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是评估贫血的重要指标。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态,高白细胞计数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
血小板计数则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第二:血常规的样本采集和检测过程1进行血常规检测需要采集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本。
在采集前,患者通常需要空腹数小时,以避免食物对结果的影响。
医生或护士会使用一根细长的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将血液抽取到试管中。
采集的血液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2在实验室中,血液样本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
首先,血液样本会被离心机旋转,将血液分离成血浆和红细胞。
然后,使用自动化的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
这些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数值。
3血常规的结果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出来,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
有时候,医生还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4血常规检测包括了多个指标的测量,常见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患者的血液状况、贫血程度、炎症反应等信息。
5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可以用于筛查和诊断多种疾病,如贫血、感染、炎症、血液病等。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血常规检测通常是无创的,只需要抽取一小部分血液即可。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医务人员会采取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确保采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04
讨论与改进建议
实验误差来源分析
样本处理不当
在样本采集、运输、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规范或环 境条件不佳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出现误差。
仪器误差
使用不同型号或品牌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时,可能存在仪 器间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致。
人为因素
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水平对实验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如稀释 倍数、计数时间等控制不当,均可能引入误差。
白细胞计数
取适量处理后的白细胞悬液,滴 加在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并 计数白细胞数量。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每个样本的白细胞计数结果, 并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 标。分析数据,评估白细胞计数 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白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得到每微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05
结论与总结
实验结论
1 2
白细胞计数方法可靠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白细胞计数方法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样本处理规范 实验过程中,样本的采集、处理、保存等环节均 符合规范,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计数技巧掌握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掌握了白细胞计数的技巧 和方法,提高了计数速度和准确性。
0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血液样本
采集自健康成年志愿者的静脉血,使用EDTA抗凝 管收集。
试剂
包括溶血剂、稀释液、固定剂等,用于样本处理 和白细胞计数。
仪器与设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显微镜、计数板、离心机等。
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