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税法课件 第十一章 税收征管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停业、复业登记
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在营业执 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的,应当向税务 机关提出停业登记,说明停业的理由、时间、 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 并如实填写申请停业登记表。
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纳税人到外县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 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 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 《外管证》)。
四、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纳税人或 其他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以保证、抵押、质押的 方式,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 行为。纳税担保人包括以保证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 担保的纳税保证人和其他以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 保物权的财产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第三人。
5.税额核定和税收调整制度
6.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 及临时从事经营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制度 7.税收保全措施 8.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9.欠税清缴制度 10.税款退还和追征制度 11.税收入库制度
二、税务检查 (一)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1.税务检查的形式:
(1)重点检查。 (2)分类计划检查。 (3)集中性检查。 (4)临时性检查。 (5)专项检查。
1.设立税务登记 设立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批准领取营业执照或其他部门批准 设立以及发生纳税义务后,在规定时间内向 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
(1)设立税务登记的具体范围 (2)设立税务登记的操作流程 (3)“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过渡 政策 (4)个体工商户的“两证整合”
2.变更税务登记
(2)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 证》,《外管证》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 超过180天。
三、账簿和凭证管理
(一)账簿的设置管理
(二)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 的管理
四、纳税申报管理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依照税法规定的期 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 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界定纳税人法律责任的 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 管理的重要制度。
税款征收的方式主要有:
1.查账征收。 2.查定征收。 3.查验征收。 4.定期定额征收。 5.委托代征税款。 6.邮寄纳税。 7.其他方式。
(二)税款征收管理制度 1.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制度
2.延期缴纳税款制度
3.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 计算: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0.5‰
4.减免税收制度
PART 01 配合,找到某小学校长丙为其担保,丙出具了一份以小学
为保证人,盖有学校公章的保证书。乙还以自己的一辆小 轿车作为抵押物,税务机关认为有了这两份担保就不再担 心税款的流失了,于是不再采取任何措施。限缴期满,该 企业仍未缴纳,税务机关找到丙要求学校承担保证责任, 丙表示学校经费紧张无力承担,税务机关又找到乙,要求 将其小车拍卖抵缴税款,乙却说小车已经转让给丁了。 请问:税务机关是否可以要求小学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二、征纳双方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一)纳税人的一般法律责任; (二)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三)迟延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法律责任; (四)偷税的法律责任; (五)虚假申报或不进行申报的法律责任; (六)逃避追缴欠税的法律责任; (七)抗税的法律责任;
(七)抗税的法律责任; (八)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法律责任; (九)非法印制发票的法律责任; (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 务检查的法律责任; (十一)税务人员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 (十二)其他法律责任; (十三)纳税争议的处理办法;
第三节 税款征收和税务检查
一、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 定将纳税人应纳的税款组织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 总称。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是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在整个税收 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税款征收方式
税款征收方式,是指税务机关依照税法 规定、纳税人具体情况以及便于征收保证国 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原则而确定的征收税 款的方法和形式。
(一)纳税保证
(二)纳税抵押 1.可以抵押的财产 2.不可以抵押的财产 3.抵押办理程序
(三)纳税质押
(四)法律责任
谢谢!
变更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后, 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需要对原税务登记 内容进行更改,而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变更税务登记。
(1)适用范围 (2)时间要求
3.注销税务登记
注销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由于出现法 定情形终止纳税义务时,向原税务机关申 请办理的取消税务登记的手续。
(1)适用范围 (2)时间要求
(二)纳税申报的方式
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 以采取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 报等方式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 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三)纳税申报的要求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 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 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 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具体详见书)
2.税务检查的方法
(1)全查法 (2)抽查法 (3)顺查法 (4)逆查法 (5)现场检查法 (6)调账检查法 (7)比较分析法
(8)控制计算法 (9)审阅法 (10)核对法 (11)观察法 (12)外调法 (13) 盘存法 (14)交叉稽核法
(二)税务检查的职责
第四节 税收法律责任
一、税收法律责任概述
第十一章 税收征管法
本章学习要点
•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和遵守主体 • 税收征收管理权利和义务 •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增值税的计算与征收 • 税收征纳双方法律责任
案例导入
某税务人员发现一家企业连续两个月未申报纳税,到企业 调查时,企业两个股东之一甲已撤资退出企业,企业有可 能在不久解散,此情况引起了税务人员的警觉,经请示发 出期限缴纳税款通知书。在期限内,税务人员再次深入企 业,发现企业场所内的电脑、复印件等不见踪影,于是税 务人员找到另一个股东乙,要求其提供纳税担保。乙十分
(二)适用范围
《税管法》适用于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 的征收管理,包括对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所征收 的税种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 企业以及外籍个人所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
注意:目前还有一部分费由税务机关征收,如教育费附加。这些 费不适用 《征管法》,不能采取《征管法》规定的措施,其具体管 理办法由各种费的条例和规章决定。海关征收和代征的税种也不适 用《征管法》。
三、纳税评估管理
(一)纳税评估的概念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 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 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二)纳税评估指标 (三)纳税评估对象 (四)纳税评估方法 (五)评估结果处理
三、税收征管法的遵守主体
(一)税务行政主体
(二)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
(三)其他单位和部门
第二节 税务管理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
税务管理,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机关为了贯彻、 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协调 征税关系而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实施的基础 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
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管理、 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 管理等。
第一节 税收征管法概述
一、税收征管法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 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的有 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税收征管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立法目的 •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 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 • 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 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 •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纳税申报的内容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 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目,应 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计税 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应 退税项目及税额、应减免税项目及税额,应纳税额或 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延期 缴纳税款、欠税、滞纳金等。
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违反税收法律制度 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分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税收法律责任概述
行政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 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 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行政拘留、其他等。
二、税务登记Hale Waihona Puke Baidu理
(一)税务登记的概念和范围
1.税务登记的概念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
2.税务登记的范围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
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二)税务登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