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德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构 成完整的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
德育活动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任务的制定、德育内容的确立、 德育途径的实施、德育方法的选择等。
德育过程的特点
1.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 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 实践性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 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 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2.行为派
观点
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 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 式的总和和各种行为 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3.情感派
观点和理解
情感是德育的构成性要素,而且 在德育中起着本源的作用。
情感就像酵母发酵一样,渗透于 我们的整个生存之中。舍弃情感, 仅靠理性推理而来的道德,在情 感派看来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
? 几点重要启示
◆道德情感指人们用一定的 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 言行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 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 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行为是基于道德认识、道 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素表现 出的实际行动,也是道德形成 过程的目的。
(2)道德认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 德意志教育、道德行为教育的关系
认知派启示我们
德育不能背离受教育者 道德认知规律。
行为派启示我们 德育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 练,在德育过程中,特别要重 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教育 者本人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情感派启示我们
在德育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感至 关重要。当前德育工作中,德育效 果不佳、德育活动缺乏吸引力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德育不能寓于情感教 育之中,教育者缺少爱心或缺乏触 动学生心灵的德育艺术。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
?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 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 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
育三个方面。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狭义 ?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第八章 德育
本章逻辑构架
1. 德育观是对德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它明确了德育过程的取向。
2. 德育过程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各个方 面,客观上成为联系德育任务和受教 育者的桥梁,这种桥梁作用发挥得如 何,关系着德育工作的成败。
3.德育方法不仅是德育过程的关键环节, 也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突破口。
第一节 德育观
? 道德情感教育可概括为二十个字
以理育情 以情育情 以境育情 以行育情 以美育情
3.德育要以生活为依托,知、情、行的 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 学生的生活包括校外生活和校内生活。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本质
德育是由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组成的有机人格教育整体。
三、德育观的再认识
1.德育是由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 教育、道德行为教育组成的有机人格教 育整体
理解:
?
? 品德的 ? 心理成分
?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百度文库德行为
道德认知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意志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
德育 内容
(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的含义
道德认知指对是非、好坏、善恶 的准则和意义的认识。
一般说,这个过程由一个矛盾、两个转化、 三个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一个矛盾:
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应有的) 德育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基础(现有的)
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即内化与外化。
内化指受教育者如何接受或排斥外部环 境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 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德的过程。——品德 形成过程
外化则是指教育者如何根据社会对青 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教 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品德 教育过程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P273):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好习惯是人在 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 断地增长,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清偿 的债务。
韩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
分析比较
? 德育、道德与品德
道德 德育

会 道德 品德 存 教育 形成

品德
个 体 存 在
二、德育观的几种界说
1.认知派
观点
◆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 的掌握和信念、智慧以及 动机等因素的形成。
主知主义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四个阶段论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 权威阶段( 6-8岁) 可逆阶段( 9-10岁) 公正阶段( 11-12岁)
在德育中,道德认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互相促进的整体。
◆一方面,道德认 识教育、道德情感 教育、道德行为教 育无论哪一方面的 工作开展得不好, 都将影响其他方面 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德育工 作只有晓之以理,以 知引人;动之以情, 以情感人;导之以行, 以行练人,才能取得 良好的德育效果。
★ “坐而言不如 起而行”
那么,在我国应如何抓好中小学生 的道德行为的教育?
第一,要从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抓起 第二,要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 第三,要特别强调训练和强化
(2)情重于知 道德濡化为人的品德的“催化剂”是 道德情感教育。
★ “没有深刻的感情教育,一切苦 口婆心的道德教育最终必然全部 落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 行,持之以恒
? “知”的形成是基础; ? “行”的实现是关键; ? “情”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 “恒”反映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
性。
2. 在德育中,道德认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 在现代学校德育中应强调 行重于知 情重于知
(1)行重于知
想一想
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方面,其中什么是德育的根本?
?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甚至是全部教 育的根本
我国中小学德育践行的是广义的德育
? 我国课程改革后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 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为:小学低年级品 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原来叫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大学政治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