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说课稿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引言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其频率和影响力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飓风、干旱和火灾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措施。

一、地震1.1 地震的定义和特点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的震动,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断裂和滑动。

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1.2 地震的应对措施- 建立地震监测系统: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采用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承受较大的力量。

- 加强地震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学习正确的避震和逃生知识,增强自救能力。

1.3 地震的防灾减灾工作-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 加强地震科研和技术创新:开展地震科研,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为减少地震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享地震防灾减灾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二、洪水2.1 洪水的定义和特点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超过其容纳能力而泛滥的现象。

洪水具有突发性、迅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2 洪水的应对措施- 建设防洪工程:修建堤坝、护岸等工程,提高河流和湖泊的容水能力,减少洪水泛滥的风险。

- 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水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位和降雨情况,提前预警,减少洪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加强洪水管理和调度:合理调度水库和水道的水位,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3 洪水的防灾减灾工作- 制定洪水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洪水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 加强洪水科研和技术创新:开展洪水科研,提高洪水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为减少洪水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享洪水防灾减灾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洪水灾害。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次说课的目标是通过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成因和预防措施,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说课内容1. 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龙卷风、干旱等多种类型。

2. 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性质,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冰雪灾害等。

3. 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等自然因素。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洪水是由降雨量过大或者河流水位上涨引起的,台风是由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形成的。

4.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地震多发区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在洪水易发区加强堤坝的建设和河道的疏浚;在台风多发区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等。

三、说课重点本次说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成因,并培养学生的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课难点本次说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并引导学生思量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五、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

通过讲解、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参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量。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预防措施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Natural disasters》 说课稿

《Natural disasters》 说课稿

《Natural disasters》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Natural disasters》。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Natural disasters》这一主题通常出现在英语教材中的科普类或社会类单元中。

它涵盖了地震、洪水、飓风、火山喷发等多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还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通常会通过阅读、听力、写作等多种形式来呈现这一主题。

阅读材料可能会包括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听力部分可能会有关于灾害经历的讲述或者灾害预警的信息;写作部分则可能要求学生描述一种自然灾害或者提出应对灾害的建议。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然而,对于自然灾害这一较为复杂和严肃的主题,学生可能在词汇量和背景知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强化。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常见词汇,如 earthquake, flood, hurricane, volcano 等。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描述自然灾害的句型,如“An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flood caused a lot of damage” 等。

2、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大意的能力。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掌握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同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3.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或者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3. 自然灾害的成因(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成因。

可以以地震、洪水、台风等为例,解释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 自然灾害的影响(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可以以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例,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5.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地图展示,向学生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可以以地震、洪水、干旱等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

6.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防治(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量如何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例如加强环境监测、合理利用资源、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等。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并能够分析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说课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

三、说课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自然灾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0分钟)首先,我将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即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突发性事件。

然后,我将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分类,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洪涝)、水文灾害(如洪水、干旱)和生物灾害(如虫灾、疫病)。

接着,我将详细讲解每种灾害的特点和常见类型,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3. 成因分析(1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

以地震为例,我将向学生介绍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然后,我将展示一些地震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地震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样地,我将以台风为例,让学生了解台风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4. 影响分析(1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

以洪水为例,我将向学生介绍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包括破坏性、人员伤亡、农田和城市的淹没等。

然后,我将展示一些洪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洪水的一般特点和影响范围。

同样地,我将以干旱为例,让学生了解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防灾意识培养(10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防灾意识。

我将向学生讲解如何预防地震、台风、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并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防灾措施。

同时,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制定一份针对自然灾害的防灾计划。

6. 总结(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向学生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和防灾意识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引言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自然灾害的特点、预防措施、应对策略以及灾后重建。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事件。

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自然灾害可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1.2 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地球内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生物因素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涝、干旱等都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

1.3 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它们能够瞬间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崩塌、农田损毁等严重后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二、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2.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自然灾害的信息,提前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2.2 合理规划和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如抗震设防、防洪设施建设等。

2.3 提高公众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应急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三、自然灾害的应对策略3.1 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和救助工作。

3.2 加强救援和救助力量建设提高救援和救助力量的装备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确保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救援。

3.3 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分享自然灾害防治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挑战。

四、灾后重建4.1 快速评估和恢复工作在灾害发生后,要迅速进行灾情评估和灾后恢复工作,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案例和数据,使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防范意识。

本节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灾害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不够系统。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自然灾害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学会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2.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自然灾害2.防范措施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标题:自然灾害说课稿引言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为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和预防自然灾害至关重要。

一、地震1.1 地震的定义和原因地震是指地壳中岩石发生破裂和位移造成的地面振动现象,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应力释放。

1.2 地震的影响地震会导致建造物崩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1.3 预防地震的措施加强建造物抗震能力、进行地震科普教育、建立地震监测系统等是预防地震的有效措施。

二、台风2.1 台风的形成和特点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特点是强风、暴雨和巨浪。

2.2 台风的影响台风会带来强风暴雨,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2.3 预防台风的措施加强气象监测、提前预警、疏散人员、加固建造物等是预防台风的重要措施。

三、洪水3.1 洪水的成因和特点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泛滥造成的自然灾害,主要成因是降水量过大或者河道阻塞。

3.2 洪水的影响洪水会导致农田被淹、房屋崩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3.3 预防洪水的措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规划防洪区域、提高民众防灾意识等是预防洪水的关键措施。

四、干旱4.1 干旱的原因和特点干旱是指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土地干旱,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4.2 干旱的影响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4.3 应对干旱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开展干旱灾害监测等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

五、火灾5.1 火灾的原因和特点火灾是指火焰失控造成的灾害,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5.2 火灾的影响火灾会导致建造物损毁、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后果。

5.3 预防火灾的措施加强火灾安全意识、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加强建造消防设施等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结语: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

希翼大家能够重视自然灾害预防,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 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如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

- 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影响。

2. 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15分钟)- 介绍地震的发生原因,如地壳运动和地震带等。

- 分析地震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 探讨地震的防范措施,如建筑物加固、地震应急预案等。

3. 洪水的成因和防治方法(15分钟)- 介绍洪水的成因,如暴雨、河流泛滥等。

- 分析洪水对人类社会和农田的影响。

- 探讨洪水的防治方法,如修建堤坝、加强排水系统等。

4. 台风的形成和应对策略(15分钟)- 介绍台风的形成原因,如海洋热带气旋等。

- 分析台风对人类社会和海岸地区的影响。

- 探讨台风的应对策略,如预警系统、疏散措施等。

5. 火山喷发的原因和应急措施(15分钟)- 介绍火山喷发的原因,如地壳板块运动、地下岩浆爆发等。

- 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 探讨火山喷发的应急措施,如疏散、防护措施等。

6. 总结和小结(10分钟)-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应对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 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 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 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自然灾害的防避》 说课稿

《自然灾害的防避》 说课稿

《自然灾害的防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的防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的防避》是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对于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以及掌握有效的防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防避的基本原则,包括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

接着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防避措施,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台风等。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自然灾害的具体防避措施,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高中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防避的基本原则。

(2)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措施。

(2)自然灾害防避的基本原则。

2、教学难点(1)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防灾减灾。

(2)培养学生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防避的基本理论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获取知识。

(2)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自然灾害》 说课稿

《自然灾害》 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资料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策略。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中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成因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自然灾害的景象和危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原因;2.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3.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4.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原因,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灾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2.1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首先,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即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然后,分别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原因,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讲解和展示。

2.2 自然灾害的影响接着,讲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例如,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洪水可能造成农田被淹、房屋被毁等。

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的威胁。

3.探究活动(20分钟)3.1 预防自然灾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3.2 应对自然灾害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样,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4.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起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事件,向学生介绍该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该事件中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重要性。

5.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例如参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就是预防自然灾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

2.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三、教学难点1.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自然灾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了解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常见自然灾害。

并对每种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

3. 自然灾害的成因(15分钟)使用图片和图表,向学生展示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例如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洪水是由降雨量超过地表水排泄能力引起的等。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

4. 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向学生介绍不同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例如,在地震区域建设抗震建造,加强水库和堤坝的建设来防止洪水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防灾建议,并进行讨论。

5. 学生实验(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摹拟实验,例如使用模型摹拟地震、洪水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灾害的威力,并思量如何应对和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6.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自然灾害的分类、特点、成因和防范措施,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预社区或者学校的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调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自然灾害说课稿范文

自然灾害说课稿范文

自然灾害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然灾害》,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自然灾害》是人教版小学社会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自然灾害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学生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原因,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自然灾害信息的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安全防灾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不同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

难点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自然灾害信息的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解释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具,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我将播放一个短视频,展示不同的自然灾害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是由什么引起的?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听说或经历过的自然灾害,帮助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引发他们对课题的思考和讨论。

环节二、了解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我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并简要介绍每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常见原因。

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了解和体验,并针对不同自然灾害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掌握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增强对灾民的同情和匡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好奇心和思量。

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整理所学内容。

3.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有哪些?-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如何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4. 教师讲解(20分钟)教师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强调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有效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方法和措施。

5.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真正的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并讨论哪些措施可以在其他类似灾害中应用。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强调学生应该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增强对灾民的同情和匡助意识。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展示自然灾害的资料;2.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的资料;3. 自然灾害案例的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整理资料;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汇报;3. 学生对自然灾害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提出;4.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态度的改变。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谨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谨防措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到的自然灾害的概念,并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灾害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解释和分类(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山火等。

引导学生思量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20分钟)以地震为例,通过图片、视频和实例解释地震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壳运动和板块活动。

引导学生思量其他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并进行讨论。

4. 常见自然灾害的谨防措施(25分钟)以洪水为例,介绍洪水的谨防措施,包括修筑堤坝、加强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城市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自然灾害的谨防措施,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5. 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包括逃生、求救、自救互救等。

引导学生思量如何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并进行小结。

6.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

四、教学手段和资源1.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2.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实例、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自主评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参预课堂活动,表现出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赋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自然灾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帮助意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情景,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和对灾区人民的想法。

2. 知识讲解(25分钟)(1)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然后,对自然灾害进行定义和分类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2)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以地震和洪水为例,分别讲解它们的发生原因。

通过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背后的科学原理。

(3)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针对不同自然灾害,介绍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地震的建筑抗震设计、洪水的堤防建设等。

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防灾减灾的想法和建议。

3. 学习活动(3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常见自然灾害,讨论该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2)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些学生扮演受灾民众,另一些学生扮演救援人员,通过模拟灾难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灾难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应急处理和互助精神。

4. 总结归纳(15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总结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激发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自然灾害的短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描述一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应对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与意义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日益严峻,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通过开展自然灾害的教育与研究,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名称、特征和防范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信息获取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1.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

1.2 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气候灾害、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洪水灾害、干旱灾害、风灾和地质灾害等。

第二部分:常见自然灾害的特征与防范措施2.1 气候灾害气候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冰雹等。

学生需要学习气候灾害的特征和防范措施,如加强气象观测预警、做好防风防雨措施等。

2.2 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会造成地壳的破裂和震动。

学生需要了解地震的特征和防范措施,如建筑物抗震设计、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等。

2.3 火山灾害火山爆发会喷发岩浆、火山灰和烟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学生需要学习火山灾害的特征和防范措施,如远离火山活动区、建立火山监测体系等。

2.4 洪水灾害洪水是由降雨过多、河流堤坝决口等因素引起的。

学生需要了解洪水灾害的特征和防范措施,如加强水文监测、修建防洪堤坝等。

2.5 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降水导致的水资源极度匮乏。

学生需要学习干旱灾害的特征和防范措施,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展节水宣传等。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特征,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的意识和态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特征,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思考。

2. 概念解释与分类(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并分别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征和分类。

3. 形成原因与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4. 应对措施(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向学生介绍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包括预防、减灾和救援等方面的措施,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

5. 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灾害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该灾害的形成原因、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结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形成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拓展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图片和视频素材: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

自然灾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以及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2.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三、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量和探索欲望。

2.知识讲解(15分钟)(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山爆发、干旱等。

(2)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灾害的发生原因和特点,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和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冰雹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4.预防和减灾措施(20分钟)(1)预防自然灾害预防自然灾害是指通过人类的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建设抗震建造,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在洪水易发地区加强堤防和排水系统的建设等。

(2)减灾措施减灾措施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

例如,在发生洪水时,及时疏散人员,加强抢险救援工作;在发生地震后,及时组织救援队伍,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等。

5.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预防自然灾害和减灾措施,希翼大家能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社版的小学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自然灾害的威力》。

一、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的威力》是本册第五单元《自然灾害于救助》中的第一课,它主要是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自然灾害的威力。

二、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能对一个话题,进行自我学习,对资料进行搜集,但还需要教师的一步步引导,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学生通过电视对地震都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对大自然灾害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大部分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避难方法来保护自己,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于是我精心地设计了此课。

三、设计理念
1、新课程观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应是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文关怀。

它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汇报了解自然灾害知识。

四、说教法
1、通过学生观察,搜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了解到雪灾,地震的重大灾害
2、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加学习内容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去感受。

3、通过展示图片,用多媒体课件构筑丰富多彩的课件资源,帮助
学生丰富视野,拉近距离,升华感情。

五、说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不是“教”的课程,应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此在本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学习:
1、搜集资料,了解灾害的形成,进而深入思考产生感悟。

2、交流、讨论、演示法,加深对灾难的理解,认识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六、说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雪灾、洪涝等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2、建立对自然恾害及其危害的初步认识,体会大自然规律的不可抃拒性。

3、进一步理解大自然是人类瘄朋友,䚺类只有遵徨自然规徉,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和不可抗拒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大屏幕:
1、导入新课,开始前言“天有不测风云......”,板示课题“14、自然灾害的威力”(课件出示)。

2、教师提问:自然灾害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水灾、地震、泥石流......
3、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多种自然灾害,展示相关图片。

(二)、合作讨论(学生第一次合作学习)
1.教师深入学生个别谈话:
同学们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有所了解,而对一些个别地区由于特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灾害知之甚少,而这些灾害破坏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小学生也应该掌握。

教师特别提示,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了解书上没有提到的其他灾害,丰富你们的阅历,增长见识。

2.小组讨论交流:(要求学生4-6人为一组面对面讨论)自然灾害有很多种。

据统计,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几种(指教材内容)?都有哪些?
3.小组代表回答,师生互评,归纳总结。

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爆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

4、教师和学生第二次合作交流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知道的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

你认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应该如何去做。

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如何预防。

学生回答:水灾、泥石流、地震......,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教师补充:人类应该进一步探究自然规律,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就可以减少损失。

6、教师小结
师: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