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新学期开始,班上又转来一个同学。按照惯例,我开始了和他的交流。一番自我介绍过后,我笑着问他:孩子,你喜欢数学吗?只见他羞愧地埋下头,低声说:“我……我,不喜欢。”多诚实的一个孩子!正在我思考今后该如何开展工作时,耳旁响起了他大声的质疑:“老师,学数学有什么用?”

台下响起了同学们哈哈的笑声,此刻我立即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说,究竟有什么用?这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比如买菜要算帐呀;比如坐车也要算;就是裁缝师傅做衣服也是要算的;你看神州六号能成功上天,一定与数学有关……新同学终于被热情的同学们说服了,还郑重地给大家保证:一定要好好学!

我很感动!为孩子们对数学的思考而感动,为新同学的思想变化而感动;同时我也在深思:看来这个孩子没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缺不了数学?怎样才能使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

翻开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当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曾听说美国教育的成功典例“木匠教学法”,其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给了我新的启示,新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也把生活带进数学中来。

如何做到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呢?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做法及体会。

一、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尤其是小学数学。因此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我在教第五册的《两步应用题》时创设了以下情景:课一开始,我就现场随机抽两名学生(一个男孩和一个女生)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其余学生当裁判,帮助数跳了多少下,比赛后提问:从刚才的比赛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两条信息:小刚跳了 140下,小红跳了90下。提问: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指名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也来提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老师跳了多少下?学生们沸腾了,说少了一个已知条件,随后我就顺势让学生们开始补充条件……跳绳比赛是学生课余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游戏,这里我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活动中牢固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中去。例如学习常用的计量单位时,可借用身边的数据,如:学校面积、总人数、家里所用水的吨数、电度数等等,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数据引入课堂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因此,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个人引入到数学中来,都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俗话说: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我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5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

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方式得到扩展。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数学素养的最佳途径。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如天天上学要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外出旅游得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四年级下期数学时就有这样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20元,儿童票每张10元,团体票(20人以上)每张15元。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学生一时来趣了,积极地参与到计算当中,并想出不同购票方案。这样,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又增加了智慧和才干。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

事实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信只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数学教学能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