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序和跋

合集下载

《家》的序和跋

《家》的序和跋
序: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 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 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 跋: 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叙 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跋”实际上就 是“后序”,一般都由该书作者自己撰写。
巴金
巴金(1904--2005)现代作家。原 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短篇小说集:《复仇》《将军》 《神· 鬼· 人》《海行集记》《忆》;随 笔集《随想录》等。
《家》的故事:
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是作者“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中的第一部。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素 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 合的故事。小说围绕高家长房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 展开了高公馆内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对青年 一代的迫害和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 聪慧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 梅芬恋爱,由于姨妈反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由 父亲用抓阄办法决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三方陷入痛苦之 中。不久梅芬抑郁而死。觉民、觉慧比大哥接受更多的新思想, 更具有反抗精神。觉民不服从高老大爷的指婚命令逃婚在外, 与志同道合的表妹琴自由恋爱,取得胜利。
爱怜( liá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累赘( zhui )
扉页 ( fēi )
跋 (b á )
二、记一记
⒈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 扉页 )
⒉周到而细致。 ⒊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⒋(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 周密 ) ( 掩饰 ) ( 累赘 )

《家》的序和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家》的序和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家》的序和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9、《家》的序和跋一、基础知识归纳1、生字注音组词吐露(lù)说教(shuō)目睹(dǔ)妥当(tuǒ)累赘(zhuì)2、多音字多音字是难点,为了方便掌握,可将一个字的多个读音编入一句有趣的话中来辨识、记忆,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魔爪zhuǎ 说教shuō爪牙zhǎo 说服shuì累赘lěi劳累lèi积累lěi3、辨形跋涉跋山涉水序跋跋文跋语点拨拨发拨款拨乱反正煞费苦心凶神恶煞累赘赘述赘言赘词熬粥熬药煎熬熬夜4、关于序跋的体裁常识序这种体裁,一般放在一部书的开头,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意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的阅读。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最初书、文只有序。

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后记,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

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洁有力,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5、解说标题“《家》的序和跋”包括序和跋两个部分。

巴金在文中简要介绍了创作小说的动机,他说:《家》是我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自己就是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的,我如实地描写了我的祖父和我的大哥——一个“我说了算”的专制家长和一个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还有一些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我的长辈们,还有那些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还有受苦、受压迫的“奴隶”们。

我写这小说,仿佛挖开了我们家的坟墓,我读这小说,仍然受到爱与憎烈火的煎熬。

我明白青春是美丽的,我不愿意做一个任人宰割的牺牲品。

我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了“我控诉”。

我写完了《家》和它的续篇《春》和《秋》,我才完全摆脱了过去黑暗时代的阴影。

6、课前背诵[原作]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家》的序和跋

《家》的序和跋

4.语言品析
(6)“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 鼓舞的泉源。” 【提示】理解这句话关键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为什么说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品析】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
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 作的源泉。
(7)“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提示】解答此题关键要从比喻修辞入手分析。 【品析】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做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 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也 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2.跋 (2)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 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 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 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解读】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 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作者写
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 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1.序
(1)罗曼·罗兰的“为的是来征服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 有什么作用? 【解读】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 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
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
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比喻可分为:①明喻,②暗喻,③借 喻。其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 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典例】文中把生活比做激流,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形象生动,含义深刻,是说生活像激流一样一往无前, 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1(第1课时)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1(第1课时)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序”,用一句话概括序的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序”,体会并与同学交流:你从序 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课文中列出了哪几位文学家的名字,作者列 出这些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的是来征服它。” 鲁迅:“是一条道路。”
课文小结
请学生就巴金及序文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1.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 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在巴金的心中,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 充满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 中有激流,有泥沙,也有沉滓……我们“要有这生命”, 就“为的是来征服它”。
布置作业
1.预习“跋”。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退出
整体感知
题目解说
“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 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 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 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
“序”和“跋”是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 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主要内容、创作意图和作者情 况等的文体,有的“序”和“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 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 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等),“跋”写在后面。有 的如“引言”“前言”“下在前面”也是“序”。有的 “后记”“编后”也是“跋”。
整体感知

《家》的序和跋教案

《家》的序和跋教案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的深情厚爱, 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思维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教材分析与处理教材分析
《家》是巴金的一部长篇小说,以20 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 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 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 历史。本次教学选取的是《家》的序 和跋,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解读,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家庭观念异同
01
家庭结构差异
比较东西方家庭结构的差异,如核心家庭与扩展家庭的不同特点,分析
其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02
家庭教育方式比较
探讨东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异同,如西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
性,而东方更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合作。
03
家庭价值观差异
分析东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异同,如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而东方更
家庭观念
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情感的归宿 和精神的寄托。
亲情与责任
阐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责任,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责 任,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赡养义务。
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指出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当代社会价值观引领
1 2 3
真实美的呈现
作品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人物 塑造,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美,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 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
创新性思维拓展
跨时代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和差异,培养学生 的跨时代思考能力。

《家》的序和跋 教案教学设计 _0

《家》的序和跋 教案教学设计 _0

《家》的序和跋教案教学设计《家》的序和跋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①。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造绿窗纱。

【注释】①阑干:纵横的样子,夜深之象。

南斗:二十八宿之一,在北斗之南,有六星。

【赏析】这首诗抒写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清新而有情致。

在月色明亮的深夜,天上的北斗七星纵横,南斗六星闪烁。

今天晚上,偏偏感觉到春气渐暖,外边的虫声透过绿窗纱传进了屋中。

诗人对自然界物候变化的感受细致入微,构思新颖别致,描写清丽细腻。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扉(fēi):门扇:如:柴扉。

诅(zǔ):1.诅咒。

本文取此义。

2.盟誓;发誓。

删(shān):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

赘(zhuì):1.多余的;无用的。

如:累赘。

2.男女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成员。

如:招赘。

二、词语识记激流:湍急的水流。

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降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序跋:序文和跋文。

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三、预习效果反馈1.《家》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2.《〈家〉的序和跋》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3.“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

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

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

”从这句话中,你悟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4.“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这句话告诉了你什么信息?Ⅲ.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

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但是我并不,并不。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中间。

《家》的序和跋PPT课件9下语文版精品

《家》的序和跋PPT课件9下语文版精品

3. 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
度。
巴 金 ( 1904~2005 ) ,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 都。 1927 年到法国留学, 1928年写成了中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开始用 巴金这一笔名。
主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憩园》《第 四病室》《寒夜》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 作成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 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的行为。如:在他的周密部署下,犯罪分子被一网打尽。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 毫无疏漏,或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没有疏漏。如: 这部小说结构严密,文字优美,形象丰满,深受读者喜 爱。 5.累赘: 文中指文字不够简洁。 6.泉源: 泉水的源头。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 原因。
序 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为自 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 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 评论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家〉的序和跋》中
的序是自序。
跋 一般放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内容大 多是评价、鉴定、考证性的。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 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 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洁有力,不像
序那样详细丰富。
了解巴金 巴金,这个出生在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少爷在五 四运动中接受了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在19 岁的时候挣脱了封建的桎梏,从四川老家出走。 1927年,巴金跑到巴黎,想去找一条救人、救世, 也救自己的路。1928年他在巴黎拉丁区一个阳光难 照到的房间里,带着寂寞与痛苦完成了他的处女作

<家>的序和跋

<家>的序和跋

2、“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3、“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 我还要征服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声朗读《跋》,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写《家》这部小 说?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 的语句。
2、《家》为什么能写得如此感人? 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细读、体会, 谈谈你对作者的创作体验的理解。
3、“《家》已尽了它的历史的 任务了”,这句话如何理解? 4、结合课文,说说作者的创作 意图。
5、二十多年后来看《家》,它 存在着一些不足,作者是怎样看 待这些不足的,你同意作者的看 法吗?
6、综合全文,说说你印象 中的巴金。
激流三部曲
默读《序》,思考:
1、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命、 生活的?
2、用波浪线标画出文中有关“激 流”的语句,用心读一读。结合 《家》和课文,谈谈你对“激流” 的理解。巴金为什么把《家》、 《春》、《秋》定名为《激流三 部曲》呢?
理解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1、“它是一场‘搏斗’”,“为 的是来征服它。”
跋,也称“后记”或“编后 语”,放在书后。其内容比较 灵活,可以评价书籍内容,也 可以说明写作过程或编辑过程 及其体会、感谢语和对读者的 希望等。序言中不便、不宜说 明的事项,也可采取后记的形 式加以说明。
巴金,原名李芾甘。1927年到法国到 法国留学。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 阶级大革命所提示的民主主义思想以 及俄国虚无党人的主张和影响,他写 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1931 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家》,抗战时期, 他写完了《春》、《秋》,最后完成 了《激流三部曲》。
《家》的序和跋
巴 金
序跋,文体名.亦作“叙”或“引”,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 例或作者情况等的文章,也可包括对 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有关问题的研究阐 发,古代多列于书末,后来一般置于 书前,而称列于书后的为“跋”,亦 称“后序”,相当于现代图书中的前 言、后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课件(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课件(新版)语文版

第十六页,共31页。
第十七页,共31页。
第十八页,共31页。
第十九页,共31页。
第二十页,共31页。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第三十页,共31页。
自卑(zìbēi)和自大的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人。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第一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第三页,共31页。
第四页,共31页。
第五页,共31页。
第六页,共31页。
第七页,共31页。
第八页,共31页。
第九页,共31页。
第十页,共31页。
第十一页,共31页。
第十二页,共31页。
第十三页,共31页。
第十四页,共31页。
第十五页,共31页。

9、家的序和跋

9、家的序和跋

5、思考讨论: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 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 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 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 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 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 结构更完整的《家》来。
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 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 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 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 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 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 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 它的本来面目”好。
觉慧的大嫂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但公馆的太太们却要她迁 到城外生产。因为他们迷信什么“血光之灾”。懦弱的觉新没有 说一句反抗的话,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 瑞珏几天后 就生产了,她痛苦地为觉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 没有能见她最后一面。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 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他意识到了 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 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逃离了这个家。最后, 觉慧到上海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 亲,觉民爱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为了反抗 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觉新在这时听到了梅 小姐去世的消息。觉慧的五叔在外头讨了妓女做姨太,还打着老 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 走下坡路了,最后的结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 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前他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 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课件 语文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据义填词
(1)掩饰:设法掩盖(真实情况)。 (2)说教:比喻生硬的、机械地空谈理论。 (3)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4)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 一页。
六、初识文本
在“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 征服生活,与黑暗搏斗的激情与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 生态度。
在“跋”中,作者用更明确、更犀利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 ——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
一、作家访谈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 名作家。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 灭亡》、“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 《第四病室》、《寒夜》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 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 好作家之列的作家”。1982 年获“但丁国际奖”;2003 年被授予“人民 作家”的荣誉称号。
二、背景资料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小说中的许多人物、故事以至细节都是 作者极为熟悉或有感触的。《家》的序写于 1931 年 4 月。从中可 以看到《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家》的跋 写于 1953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之际,此时作者思想和情绪 有了较大的变化。两文对照读,可以看到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对 “五四”时期新青年革命精神的歌颂。
三、知识卡片
序: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为自序,多说明写 书宗旨和经过,对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也有 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家������的序和跋》 中的序是自序。

9 《家》的序和跋

9  《家》的序和跋


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
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
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
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
,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
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 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 、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 想观念的价值立场。由这种立场出发,小说猛烈地 抨击“巫师捉鬼”和“血光之灾”的封建迷信,对 丧礼和婚礼繁琐的风俗也大加嘲讽,斥之为“滑稽 ”。“从情绪上来说,这部小说是一张控诉状,写 出了旧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恶,如爱情的不自由、个 性的压抑、礼教的残忍、长者的绝对权威和卫道者 的无耻。”
“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
过渡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 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 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⒉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 其理由是什么? 尽管“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 ,却仍然看见征服生活的 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己的道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 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 这个‘搏斗’o )
﹒ ﹒
吐露( lù )

说教(shuō)

妥当( tuǒ )

摧残( cán ) 掩饰( shì )
爱怜( lián )
﹒ ﹒

累赘( zhui )
二、记一记
⒈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 扉页 )
⒉周到而细致。 ⒊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⒋(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 周密 ) ( 掩饰 ) ( 累赘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课件:9.《家》的序和跋

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课件:9.《家》的序和跋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2015·江西)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 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 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旁 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 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7.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对巴金先生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问题,希望你能帮助解决。 (1)巴金的《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典型人物,请你 列举两个出来。(4 分)
觉民、觉慧、高老太爷
(2)文中说“《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请问《家》 的主题思想是什么?(6 分)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 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 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 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 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 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觉慧
8.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5 分) A.扉.页(fēi) 仿佛.(fú) 妥当.(dāng) B.结束.(sù) 吐.露(tǔ) 累赘.(zhuì) C.一幅.(fú) 爱憎.(zēng) 掩饰.(shì) D.装载.(zǎi) 企.图(qǐ) 删.去(shān)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5 分) A.踌躇 鉴赏 天堑 唯妙唯肖 B.标致 陡峭 狭隘 故弄玄虚 C.嗤笑 坚韧 裨益 取义成仁 D.锤炼 消遣 旌旗 姹紫嫣红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 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 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
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 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 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 服”。
课堂小结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做 生 活 激 流 中 搏 斗 的 勇 士
“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
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 和周密的构思。” “事实上我本可以更明确地给年轻的读者指出 一条路,我也有责任这样做。”
引用罗曼.罗兰的“为的是来征服它。”这句话
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
摧残( cuī cán )
激流:湍急的水流。 扉页:书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累赘:文中指文字不简洁。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理清条理,把握内容。 将“序”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 意。
第一部分(1—4),表明作者对生活的积极看法。
这个看法是有一个过程的,可见作者的认识是先进的,
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
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
的意图。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 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
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
将“跋”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 意。
第一部分(1),充满激情地表述自己创作《家》 的动机。 第二部分(2—5),指出《家》的不足,赞美青春
的美丽。
阅读“序”,小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具有反抗精神。觉民不服从高老大爷的指婚命 令逃婚在外,与志同道合的表妹琴自由恋爱,取 得胜利。
觉慧爱上了善良纯洁的丫头鸣凤,高老太爷却把17岁 的鸣风送与60岁的豪绅冯乐山做小妾,致使鸣凤投井 自杀,从此,觉慧更加仇恨这个家庭,萌发离家出走, 做家庭“叛徒”的思想。高家第二代克安、克定私蓄 娼妓,变卖家产,赌博闲荡,致使高公馆坐吃山空, 露出分崩离析的征兆。高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服丧期 问,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把瑞珏赶到城外一 座破房里生产,结果云儿出生,瑞珏葬送生命。
《家》的序和跋
肖练武执教
我读名著
• ⑴四大古典名著,作者,朝代? 《三国演义》罗贯中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 《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 ⑵通过描写封建家族由盛转衰反映时代特征的是哪一部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 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囊括 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3、“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为什么作 者始终记住这句话呢?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 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 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 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 者创作的源泉。
4、“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 墓。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比喻,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 坟墓,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 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 的记忆。
一系列残酷的打击使觉新对自己“不
抵抗主义”的孱弱态度有所觉悟,更使觉
慧鼓足勇气,愤而出走。高家在沉没,
新一代在崛起。
序和跋 • ⑴序:放在书的正文之前,说明书的内容以
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 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本序写于1931 年4月,是作为‚激流三部曲‛总序发表的, 表达作者生活态度,反映作者青年时期的思 想。 ⑵跋:放在书的正文后面,叙述书的内容 或作补充说明,一般由作者自己撰 写。本跋写于1953年3月,比序晚 22年,交代创作《家》的意图和不 足之处。
3、“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
过渡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 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 “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 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4、《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
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 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 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讨论与拓展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 重印《家》的时候,我本 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 你的看法?
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 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新 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确 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 活会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和 怀恋的韵味。总之,如果 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 更充实、结构更完整的 《家》来。
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 明智的,尽管二十余年后看 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 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 激情、鲜明的时代特色,是 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 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 的,若再重写往往会写出一 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 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 还是“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 好。
生活启示
• ⑴齐读‚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向着唯一 的海流去‛,‚我跟所有其余……对于生 活的信仰‛。
• ⑵学习了序,你认为生活是什么?你将怎 样对待生活?(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整体把握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家 》 的 序 和 跋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做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勇士
3、从此,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 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在生活的激流 中搏斗的战士。
• 4、我们可以从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 暗搏斗吗?
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也是他 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5、你对这个时期的巴金是如何 评价的?
一个激流中的战士。但由于当时思想的 局限,文中也表现出前途的朦胧和迷惘。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冷静的思考 思想的提高
研读与思考
1、“跋” 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 ‚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 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 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2、作者在《家》的‚跋‛里说:
动口动脑
1、请找出《序》的中心句 “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 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 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 引用罗曼.罗兰的‚为的是来征
服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 什么作用 ?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 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 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 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战士。
☆巴金的《家》也是类似的一本书,然而他表 现得更多的是青年一代的觉醒。
作家作品
巴金,我国现当代作 家,原名李尧棠,字 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 《家》、《春》、 《秋》,和‚爱情的 三部曲‛《雾》、 《雨》、《电》等。
《家》的故事:
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是作者“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中的第一部。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素 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 的故事。小说围绕高家长房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 展开了高公馆内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对青年 一代的迫害和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 聪慧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 梅芬恋爱,由于姨蚂反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由 父亲用抓阄办法决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三方陷入痛苦之 中。不久梅芬抑郁而死。觉民、觉慧比大哥接受更多的新思想,
写作借鉴
•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有些同学不 会写作文,问题就在于不善于捕捉自己思想 的火花,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不善于 用笔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本文表述 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地方。
快乐作业 • 1、文学常识积累 • (1)本文作者______,原名______,______代作 家,祖籍_______,1904年生于 _______。 • (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爱情 三部曲》包括___、___、___。 • (3)几年前,我流着泪读完托尔斯泰的《___》, 曾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4、预习读《堂吉诃德》
阅读、思考、讨论
• 1、课文中列出几个文学家,他们对生活有怎样不 同的看法? • 2、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 斗’。理由是什么‛? • 3、从此,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 • 4、我们可以从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 • 同黑暗搏斗吗? • 5、你对这个时期的巴金是如何评价的?
阅读、思考、讨论
• 1、课文中列出几个文学家,他们对生活有怎样不 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的是来征服它; 鲁迅: 是一条道路。
2、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 一场‘搏斗’。理由是什么‛?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我无论在什么 地方总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 已的道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 加在这个‘搏斗’里面”。
‚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 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 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 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 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 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 ‚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 ‚《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