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定义

合集下载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

权利贫困名词解释一、什么是贫困?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在全球范围内,贫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贫困是指每天收入低于1.9美元的人口。

然而,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条件的问题,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困境,如教育、健康、住房等。

二、什么是权利?权利是指人们拥有的合法、正当的自由和利益。

权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体现。

常见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劳动权利等。

权利是人们在社会中享有的特权,也是人们应当被保护和尊重的基本要求。

三、什么是权利贫困?权利贫困是指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状态。

权利贫困可能是由政府政策、社会制度、经济不平等、社会歧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权利贫困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权利缺失和剥夺。

四、权利贫困的原因权利贫困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权利贫困的原因:1. 政府政策不公平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分配。

如果政府的政策偏向特定群体,忽视了其他群体的权益,就可能导致权利贫困的产生。

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可能包括税收政策、土地分配政策、教育政策等。

2.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

如果社会制度不公正或不完善,就会导致权利贫困的出现。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包括法律制度的滞后,司法不公,行政腐败等。

3. 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是造成权利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社会资源分配极度不平等时,可能造成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从而导致权利贫困的发生。

经济不平等可以体现为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机会不平等等。

4. 社会歧视和偏见社会歧视和偏见是制约权利平等的重要因素。

当某些特定群体被社会所歧视,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从而导致权利贫困的出现。

这种歧视和偏见可能基于人种、性别、宗教、残疾等因素。

五、权利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权利贫困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贫困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和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必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状态。

在经济方面,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等。

在社会方面,贫困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密切相关,贫困群体通常面临着排斥、歧视、无声无息等现象。

在文化方面,贫困湮没了人们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限制了他们获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

在政治方面,贫困将人们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缺乏对自己生活条件改善的控制权。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具有时空性。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定义和标准有所不同。

世界银行将每天收入低于1.9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极端贫困,而国际劳工组织将每天收入低于3.1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贫困。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线标准是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居民。

此外,贫困还受到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贫困具有动态性,即人们的贫困状态可以改变。

贫困是由于个体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高这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可以减少贫困。

这包括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等方式来提升人们的技能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政府政策也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贫困。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8亿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占全球人口的1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阻碍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减少贫困、消除贫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包括: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和健康保健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平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公正。

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的比较研究

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的比较研究

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的比较研究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中国,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是两个最主要的群体,城乡差距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改善贫困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

一、贫困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贫困的定义。

贫困是指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一种生存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年收入低于1.9美元的人被认为是贫困人口。

这个标准在国际上广泛使用。

当然,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还包括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二、收入差距从收入角度来看,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存在很大的区别。

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6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9元。

这一数据显示城农收入差距仍然非常明显。

贫困人口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因为他们的收入更低。

城市贫困群体主要包括低收入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持续失地农民等。

而农村贫困群体主要包括种植、养殖业收入不高的农民,山区等偏远地区人口等。

三、教育问题教育是贫困问题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城乡差距显著的领域。

城市公立学校条件好,优秀的老师更易被招聘,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而农村的教育资源却相对贫乏。

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学校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此外,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不少城市家庭把子女送往学习高端教育,更容易实现就业。

但是在农村地区,对于农民子女而言,就业机会较为有限,一些不具备高等学历的人群遇到找工作稳定的困难。

四、医疗保健方面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村贫困人口在医疗保健问题上有相似之处。

特别是在医疗服务方面,由于城乡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城市贫困人口由于资金、就业等资源的保障,更容易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而农村贫困人口更容易在一些疾病方面失去医疗保障,尤其是因为一些疾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率较高。

五、环保问题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的区别还体现在环保和生态方面。

城市相对更注重环保问题,因为人均排放量比农村高,人口密度和污染排放量大。

“寒酸”和“贫困”是否是同义词?

“寒酸”和“贫困”是否是同义词?

“寒酸”和“贫困”是否是同义词?
一、定义及含义:
“寒酸”一词在中文中既可以形容人的生活状态、物品的品质,也可以
表示人的品德操守等方面的低贱和卑微。

常用于贬义,形容生活简陋、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等。

“贫困”一词则主要指人们因生活水平低下而缺乏基本生活条件和物质
财富,常用于去质量化描述人的经济状况。

虽然“寒酸”和“贫困”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物质的匮乏有关,但两词并非完全同义,其中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二、差异与联系:
1.内涵差异:
“寒酸”强调个体的生活水平低下,是一种社会地位低下、物质财富匮
乏的表现,更偏向于描述生活的质量。

“贫困”则侧重在物质财富方面的匮乏,指人们经济收入低下,缺乏基
本生活保障和物质财富积累的状态。

2.用词差异:
“寒酸”一词更具有评判性和贬低的成分,常含有一种对富有的嘲笑和对生活水平低下的人的同情。

“贫困”一词较为客观,主要用于描述人的经济状况,常与社会帮助、扶贫等政策相关。

3.程度差异:
“寒酸”更多地强调生活的困苦和贫穷,常形容人的家境贫寒、生活陋苦的程度。

“贫困”则更多地侧重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强调人们长期处于一种缺乏物质支持的状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寒酸”和“贫困”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含义、用词和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前者主要用于描述生活条件的贫乏和低微,而后者则更侧重于经济状况的低下。

因此,虽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同义词。

判定贫困的标准

判定贫困的标准

判定贫困的标准贫困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来判定。

贫困标准通常是在考虑人的基本需求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

在本文中,将探讨贫困的标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衡量贫困的方法。

1.绝对贫困标准绝对贫困标准是最常见的贫困衡量标准之一,它主要根据人们获取基本需求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来衡量贫困。

这些基本需求通常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和基本的生活设施。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一个人每天只能消费1.9美元(按2011年的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以下的人就被认为是绝对贫困。

2.相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是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的。

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在所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相对贫困标准通常以所得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一定比例的人口比例为基础。

例如,欧盟将低于国民平均收入的60%的人口定义为相对贫困。

3.贫困线贫困线是衡量贫困的一种方法,是指一条标准收入线,被认为是保持基本需求的最低水平。

贫困线的设定方法可以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例如,在美国,贫困线是根据政府认定的适度的营养摄入需求而确定的,根据不同家庭规模和成员构成有所不同。

4.贫困指数贫困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贫困程度的衡量工具。

它通过考虑家庭收入、消费模式、教育水平、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个因素来综合评估贫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一个常用的贫困指数,包括工作贫困指数、低收入指数和物质贫困指数。

5.多维贫困指标多维贫困指标主要关注贫困的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教育、健康和环境等。

该指标通过衡量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权利和机会来评估贫困。

例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综合考虑了人均国民收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设施等因素。

综上所述,贫困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和需要而有所不同。

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是最常见的两种衡量方法,而贫困线、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标则是更具综合性和综合性的指标。

无论采用何种衡量方法,准确判断贫困水平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政府政策和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贫困评选发言稿

贫困评选发言稿

贫困评选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贫困评选活动,并向大家分享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报告。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贫困进行评选分析:贫困的定义与指标、贫困评选的意义和目标、贫困选优评优的准则,以及关于我个人的立场和推动措施。

一、贫困的定义与指标贫困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健康教育、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和资源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例如食品、水、住房、教育和健康保健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条件,贫困的衡量指标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指标包括贫困线、绝对贫困率和相对贫困率等。

在进行贫困评选时,我们将综合考虑以上定义和指标,并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业机构和学者参与评审,确保评选结果公正、科学、真实。

二、贫困评选的意义和目标贫困评选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具有巨大的意义和目标。

首先,评选活动能够提高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公众对贫困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评选活动有助于筛选出那些有创新和积极意义的贫困救助项目和模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最后,评选活动还能够激发贫困地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鼓励贫困群体自强不息,尽快脱贫致富。

三、贫困选优评优的准则为了确保贫困评选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将根据以下几个准则对贫困项目进行评判:1. 可持续性:项目能否长期解决贫困问题,确保贫困群体不再陷入贫困的困境。

2. 创新性:项目有无创新和独特之处,能否开辟新的贫困救助模式和路径。

3. 效益性:项目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4. 可复制性:项目的经验和做法是否可在其他贫困地区复制推广,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5. 参与度:项目能否引起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社会公众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

除了以上准则,我们还将考虑项目的专业性、有效性、可量化性等因素,并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评判。

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确定新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标准有:贫困人口的数量、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和基本生活水平;还包括财政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一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贫困,是人们生活、收入差距的一个相对概念;在当今世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贫困,也称极度贫困,是指难以生存的问题;世界银行把每人每天的消费支出低于一美元视为绝对贫困;一类是相对贫困,是指当一部分人或一个家庭的收人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生活状况,即不公平的问题;世界银行认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只有或少于社会平均收入的1/3,便可视为相对贫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困现象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缓解和消除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是关系全局的当务之急;本世纪末,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消除绝对贫困,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各个国家由于国情、国力和贫困人口的分布不同,对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都以能维持生存、参与生产的最低需要,参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60%以上,作为界定的基本依据;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是指物质生活特别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房不避风雨,只能维持萎缩性再生产或简单再生产的那一部分绝对贫困的群体;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测算,中国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的日摄热量应为2400大卡,最低限为2000大卡;我国政府考虑到农村居民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100大卡作为最低热量输入量;按此标准,国家统计局计算,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最低生活费支出平均为206元;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大,贫困人口分布面广,各地的食物结构、消费水平和物价指数的不同,以及其他特殊因素,因此,1986年在第一次确定国定贫困县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人低于20 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过重大贡献,有较大影响的革命老区县,给予重点照顾,放宽到人均年纯收入250、元一300元;这个标准虽然比较低,但它基本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国力;如果把贫困的标准定得过高,扶持面扩大,就不利于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极贫户的温饱问题;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扶贫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统计局就此作了说明,与会者对我国制定的贫困标准,均表理解和认同;我国所称的国定贫困县,实际上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少数特别贫困县;我国所称的省定贫困县,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下,或当地省、区、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低收入县;我国所称_的贫困地区,是指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集中连片的地带;不仅农民生活困难,而且生产条件恶劣,不改善生存环境,就很难脱贫致富;按照上述标准推算,1 978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2.5亿人,1985年为1.25亿人;1986年确定国定贫困县331个,省区自定的贫困县333个;这些贫困县中,有64.8 9/6的县集中分布在18片贫困地区;经过多年扶持,到1994年,国定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一些原比国定贫困县收入略高的省定贫困县,由于扶持力度不够,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有的县经济水平落在国定贫困县的后头;为了加快改变贫困县的面貌,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重新调整了国定贫困县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按原贫困线为320元全部纳入国定贫困县,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原则上退出国定贫困县;调整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定贫困县标准的25个县,退出国定贫困县行列,原定扶贫资金不减,今后也不再增加,走向自立致富;原困难较大的283个省定贫困县,列为国定贫困县;204个中央和省未扶持的贫困县和低收入县,列为省定贫困县扶持;总计,全国列入国定贫困县的有592个县,列入省定贫困县的有254个县;扶贫对象的界定和调整,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供了明确的扶持对象和制定扶贫开发战略的依据;二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点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7%;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东西地形差异很大,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一是集中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的18片贫困山区;即:沂蒙山区、闽西南闽东北地区、鲁努儿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和赣南地区、定西干旱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桂西北地区;其中,大部分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习惯统称“老少边穷”地区;1986年,这些地区有国定、省定贫困县430个,占当时全国664个国定、省定贫困县总数的64.8%;二是从地形地貌看,除青藏高原外,86%的贫困县分布在我国第二阶梯的高原、山区和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带上,具有六种不同的贫困类型,即:东西部接壤地带贫困类型、西南卡斯特地貌贫困类型、内蒙古旱地贫困类型、东部丘陵山区贫困类型、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区贫困类型、西藏高寒山区贫困类型;三是贫困分布反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开发早,基础好,经济比较发达,贫困地区成零星状态分布;西部开发晚,基础差,比较贫困,贫困地区集中连片;按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贫困县的分布比例为1:3.5:4.7;四是贫困分布有明显的边缘性;贫困地区大部分布在远离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同时又位于省、区、市及县、市的边缘地带;这种分布状态说明,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不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问题,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不好,加之“左"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我国贫困地区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差别,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经济水平很低,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1986年,全国664个贫困县,人口和耕地各占全国的25%左右,但农村社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4 9/6,粮食总产量仅占全国的18%,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数的51%;二是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人员奇缺,农民素质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严重;1985年,这些贫困县中,有16.1%的乡不通公路,有22.2%的乡不通电,农村用电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5.8%,文盲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医疗标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三是自然条件差,干旱、风沙、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很多地方积温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恶化;四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数高出40-100%,“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相当突出;五是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准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发达地区越拉越大;这些情况说明,贫困是个综合症,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反映;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而又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缓解和消除贫困必须标本兼治,既要解决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注入新的生产要素,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从总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一方面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水平低下,经济贫困,社会发展滞后,甚至个别地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困难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幅员辽阔,荒山、荒垣、草场、森林很多,水能、矿产等潜在资源十分丰富,大有发展的潜力;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城市就业容量有限的条件下,立足当地资源,面向自身需求和市场需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治穷致富的根本出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开发式方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力增加扶贫投入,进行综合智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着眼点,是加快解决群众温饱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曾几次确定贫困标准;1981年,农业部首次把人均集体收入50元和40元作为划分农村贫困的标准,人均40元收入相当于当时150公斤小麦或200公斤稻谷的价值,这样的粮食消费水平,就绝对贫困而言,也是很低的;1986年,国务院农研中心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口粮200公斤和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线标准;同年,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为了确定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投资范围,确定了新的贫困线标准;把1985年全省人均纯收入150元以下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和革命老区县分别扩大到200元和300元,150元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准线;90年代初,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把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作为贫困县资格审查的最基本的入选标准;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国家又把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作为贫困线的标准,2000年625元相当于1990年300元;后又根据各种因素,将贫困线标准修改为637元以及668元2005年绝对贫困标准为668元;这些标准,都与世界银行划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相差很大,中国贫困人口的食品消费需求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一般也都大大高出60%的国际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实际上所划出的是所谓“绝对贫困线”,即满足贫困人口衣食住行等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最低收入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贫困人口除食物消费以外的教育文化、人口素质和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一、贫困的定义、衡量标准和扶贫工作的对象一贫困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何谓贫困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贫困的定义是:所谓贫困,就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而衡量生活水准的标准不外乎两个:第一,决定居民消费能力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第二,与最低生活水准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的供给;为了横向比较世界各国的贫困人口比率和贫困程度,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用人均年消费支出275美元赤贫和370美元贫困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作为全球贫困线的单一标准;人均年消费支出370美元大体相当于1人1天1美元,这是国际通行的贫困标准;针对这一定义,世界银行提出了称为“机会与能力”的全球扶贫基本战略;其中“机会”是指通过实施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提高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能力”是指广泛向穷人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这一战略的设计理念是:如果贫困家庭能够发现自食其力的工作机会,同时其家庭成员又具备一定的技能、受过一定的教育而且身体健康,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不依靠外力扶助而摆脱贫困;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因此,贫困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对于贫困的最低标准,我国确定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为限;这一标准的量化指标是人均纯收入达到1990年不变价300元2000年现价625元,人均产粮300公斤,即“双三百”标准;生活水平在这一标准之下的我们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即达不到人类生存基本临界点,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或绝对贫困户;与绝对贫困人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相对贫困人口”,是指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有一定差距,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通常是按一定比例确定;世界银行认为个人收入只要低于全社会平均收入三分之一的社会成员即可视为相对贫困人口;二扶贫工作的对象在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国家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2000年现价的人口界定为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也属于相对贫困人口范畴;这些人口仅仅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仍不稳定、易返贫;据此,国家公布2000年底全国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9000万人;其中: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3000万人,62 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6000万人;2000年底,甘肃省农村有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756万人,其中:625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96万人,贫困发生率%;625元~865元低收入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新阶段国家和我省扶贫工作的对象就是这部分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重点是绝对贫困人口;据省统计局最新监测结果,2002年底我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万人,低收入人口为万人;国家将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确定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既是发展的需要,亦与国际上通行的基本做法接轨;首先,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测定标准为2000年人均纯收入865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大体相当于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通行贫困标准;其次,国际上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收入最低的10%的人群总是相对贫困的,我国目前的扶贫工作对象大体有9000万人,实际上就是全国农村人口的10%;二、扶贫开发工作回顾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贫困一直困扰着我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由亿人减少到不足3000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1、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年—1985年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改革,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很快脱贫致富;1978年至198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亿人减少到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下降到%;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1993年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国家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安排了专项资金,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199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了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2000年1994年3月,国家公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到2000年底,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4扶贫开发新时期2001年至今2001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随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了新世纪扶贫开发的目标、对象、重点和政策措施;2002年年初,国家取消了国定贫困县,确定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确定的重点县全部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既说明新世纪扶贫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关怀和照顾;国家在新世纪初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今后十年内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2、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1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始终高度重视;中央分别于1994、1996、199 9年三次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扶贫投入;2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据此,我国政府实事求是地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二十世纪末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合理确定贫困标准,规划重点扶持范围,制定分年度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以贫困标准为例,1986年中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这一标准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3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在扶贫开发中,我们始终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作为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强了他们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发式扶贫,是解决我国贫困农民温饱、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我国扶贫工作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4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眼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我国在扶贫开发中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尤其是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疾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稳定发展和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基础;5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许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是在国家支持下,主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改变了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扶贫开发、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决定因素;。

家庭贫困情况证明

家庭贫困情况证明

家庭贫困情况证明1. 家庭贫困的定义和影响1.1 家庭贫困的定义家庭贫困是指一个家庭在经济上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缺乏足够的收入和资源,无法获得适当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权益。

1.2 家庭贫困的影响家庭贫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家庭贫困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健康问题和教育机会的限制。

对社会来说,家庭贫困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社会福利负担加重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2. 家庭贫困的原因2.1 就业机会不足就业机会不足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2.2 低教育水平低教育水平也是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教育会限制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进而导致家庭贫困。

2.3 天灾人祸天灾人祸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例如自然灾害、疾病和战争等都会对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使家庭陷入贫困。

2.4 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一些家庭由于种族、性别、地域等原因面临着更大的社会不公平,使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

3. 家庭贫困的判定标准3.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判定家庭贫困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家庭收入低于一定的阈值,就可以被判定为贫困家庭。

3.2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也是判定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住房条件、饮食情况、医疗保障等都可以反映出家庭的贫困状况。

3.3 教育和就业情况教育和就业情况也是判定家庭贫困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家庭成员缺乏教育和就业机会,就很容易陷入贫困。

4. 家庭贫困的解决措施4.1 政府扶贫政策政府扶贫政策是解决家庭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家庭脱贫。

4.2 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贫困的标准

贫困的标准

贫困的标准贫困是一个社会术语。

它一般指的是一个个体或家庭的收入和财富水平不足以维持社会标准生活水平的状况。

在中国,我们使用贫困线指标来衡量贫困程度。

根据国家定义,贫困线的每年调整基准为每人每月约800元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由县级财政部门测算并公布。

具有财力限制达到贫困线标准以上的家庭以及社会保障范围内未达贫困线标准的低收入家庭,均被认定为低收入家庭。

贫困线是国家对贫困状况进行量化划分的标准。

贫困线对我国贫困地区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我国现行的低保政策,低收入家庭享受保障依据贫困线标准。

国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不足贫困线的低收入家庭和极端贫困家庭,实施低收入家庭补贴政策,以减轻贫困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贫困线标准的设定不仅对精准扶贫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贫困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贫困线标准每年调整,以此反映和调整当地贫困人口消费水平标准,使贫困人口享有基本生活所需。

同时,贫困线标准构筑贫困家庭支出和减贫政策的执行策略,作为衡量政府减贫成效及贫困家庭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依据。

贫困线标准的设定不仅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当地经济条件良好时,贫困线标准较高,但在经济落后地区,贫困人口消费水平和支出标准更低,贫困线也就相应下降。

此外,国家对不同地区贫困群体实施的脱贫政策也会影响贫困线标准的设定,如果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贫困群体的消费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贫困线标准也会相应地提高。

总的来讲,贫困线标准的设定是一个比较相似的过程,但在设定的具体水平上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的影响。

它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实际消费水平,也反映了脱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你如何看待人类面临的贫困问题?

你如何看待人类面临的贫困问题?

你如何看待人类面临的贫困问题?1. “贫穷的定义”贫穷是指人们的物质财富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也无法获得各种社会资源和生活机会。

贫穷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人类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与环境、文化、政治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2. “贫穷的原因”贫穷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自然灾害、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经济下滑等诸多的因素。

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正是这种工业化过程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新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

同时,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对人类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比如,由于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更加剧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

3. “如何解决贫穷问题”解决贫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现代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福利政策、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开展扶贫计划和减贫项目,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社区文化程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是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贫困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代各种需求的前提下,让子孙后代也能够继续满足未来自身的发展需求,保持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

贫困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

如果不解决贫困问题,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贫穷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教育、自由等权利,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5. “世界上的贫困问题”目前全球仍有约8.2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这些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相对距离较大,不仅仅是财富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教育、医疗、生活、环保等多个方面。

全球化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新的挑战。

世界范围内,各类国际机构与组织正在倡导缩小贫困差距、促进共同发展的策略,形成治理贫困并促进公平发展的总体框架。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一、引言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消除贫困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进行详细述评,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二、贫困概念的内涵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低于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最低水平,而相对贫困则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这两种贫困概念都是基于收入水平来定义的,但绝对贫困更关注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相对贫困则更注重个人或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对收入水平。

2. 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能力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由于缺乏教育、技能、健康等原因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或就业机会,导致其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权利贫困则是指个人或家庭由于种族、性别、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被排斥在社会资源和机会之外,导致其无法享有与其他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这两种贫困概念都强调了贫困的多维性,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收入的不足。

三、贫困概念的演进1. 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随着对贫困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不足的问题,还包括教育、健康、住房、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不足。

因此,多维贫困概念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

多维贫困指数考虑了个人或家庭在多个维度上的剥夺情况,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贫困状况。

2.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对贫困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相对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一部分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

因此,相对贫困概念逐渐得到关注和研究。

四、贫困概念的发展1. 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中国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是对传统扶贫方式的一次创新。

该战略强调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施策,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式,提高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023年贫困生资助细则

2023年贫困生资助细则

2023年贫困生资助细则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促进教育公平,满足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特制定本《2023年贫困生资助细则》。

一、贫困生定义和认定1. 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家庭收入等因素综合考虑。

2. 贫困生的认定主要由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认定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经济收入证明、家庭人口登记、社会救助证明等。

二、贫困生资助项目及标准1. 生活费资助:根据贫困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提供生活费资助。

具体标准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反映贫困生实际需求而确定,并及时调整。

2. 学费减免:贫困生享受学费减免政策,根据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学费标准和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减免相应比例的学费。

3. 书本补贴:对于有需要的贫困生,提供一定的书本补贴,帮助其购买学习所需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4. 住宿费资助:对于需要住校的贫困生,提供住宿费资助,确保他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

5. 学习用品资助: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如文具、电脑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资助管理机制1. 贫困生资助申请:贫困生资助申请由学生或家长向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提供相关材料并填写申请表。

2. 贫困生资助评定: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特殊资助评定委员会,负责审核贫困生资助申请。

评定委员会将结合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资助方案。

3. 资助状况监测: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将对贫困生资助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资助发放到位,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 定期报告和信息公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报告贫困生资助情况,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监督与问责1.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的监督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公正。

2023年一般贫困标准

2023年一般贫困标准

2023年一般贫困标准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状态,其衡量标准通常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费用、家庭资产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般贫困标准的常见定义和衡量方法:
1. 收入水平:一般贫困标准通常以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水平为衡量标准。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贫困线会因经济状况、物价水平、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确定一般贫困标准时,通常会考虑家庭或个人的总收入、食品支出、住房支出等项目。

2. 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是指家庭或个人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包括食品、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一般贫困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费用水平来确定,以确保家庭或个人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3. 家庭资产:家庭资产是指家庭或个人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包括现金、存款、房产、车辆等。

一般贫困标准会考虑家庭或个人的资产状况,以确保其财产不足以支持其生活所需。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贫困标准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贫困线标准和政策。

此外,一般贫困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经济状况、物价水平、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贫困群体的概念

贫困群体的概念

贫困群体的概念贫困群体指的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一群人。

其具体的定义和界定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贫困群体的经济条件较为困难。

这包括收入水平低下、经济资源匮乏以及贫困家庭数量较多等方面。

他们的收入往往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贫困群体的经济困难可能来自于失业、工资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等原因。

经济困难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充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需求。

其次,贫困群体的社会地位较低。

社会地位常常与受教育程度、职业、职位和社会地位相关。

贫困群体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机会有限,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较少。

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面临社会排斥和歧视的风险较高。

再次,贫困群体往往面临多重困境。

除了经济条件困难和社会地位低下之外,他们还可能面临其他问题,如健康问题、教育机会不足、食品安全问题等。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贫困群体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困难。

此外,贫困群体还经常面临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

在一些社会中,贫困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的贫穷状况、社会地位低下等原因而受到歧视和排斥。

这种社会不平等和排斥对贫困群体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贫困群体的存在和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和改善其生活状况是社会责任,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任务。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帮助贫困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物质支持,包括提供经济援助、创造就业机会、优化社会救助体系等。

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提高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例如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改善住房环境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对贫困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通过综合的政策和措施,可以帮助贫困群体走出困境,融入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消费经济学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消费经济学

贫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l、什么是贫困?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等。

2、什么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

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

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的最常见的划分。

这种从贫困程度的角度的划分明确地反映了接近人类生存临界点最基本的贫困类型,尽管相对贫困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解释,但绝对贫困的确定对于缓解、维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什么是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生存型贫困是指生产资料匮乏,满足不了基本需要,解决食物和衣物成了主要的奋斗目标;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生存受到威胁。

温饱型贫困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物和衣物能够得到供给,但经济发展还很困难,生活水平还很低,抵御灾害的能力还很弱,食物和衣物的供给还缺乏可靠的基础,收入水平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小康的道路还很漫长。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
世界贫困标准通常是以每日生活支出低于指定金额来定义。

然而,确切的贫困标准因不同组织和国家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世界贫困标准:
1. 国际贫困线:由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是最常用的标准之一。

根据该标准,生活每天支出低于1.90美元的人被认为是极度贫困的。

2. 1.90美元以上贫困线:此标准在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金额。

根据此标准,生活每天支出低于1.90美元至5.50美元的人被认为是贫困的。

3. 相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是一种根据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水平来定义的贫困标准。

根据该标准,生活收入低于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的人被认为是贫困的。

4. 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是根据满足最低生活必需的经济资源来定义的贫困标准。

这些生活必需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医疗等。

绝对贫困线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贫困标准不仅仅基于收入水平,还可能考虑其他因素,如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住房条件等。

此外,不同组织和国家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贫困。

贫困情况说明范文

贫困情况说明范文

贫困情况说明范文贫困情况说明。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更是社会、文化和政治层面的问题。

贫困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

本文将从贫困的定义、影响、原因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由于缺乏物质、文化和社会资源,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状态。

贫困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困,还包括文化上的贫困、社会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贫困。

贫困会导致个人和家庭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地位。

同时,贫困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贫困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贫困会导致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次,贫困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教育和健康状况,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再次,贫困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无法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

最后,贫困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再次,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一些地区和人群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其次,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了贫困,一些地区和人群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再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贫困,一些地区和人群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

最后,文化和社会因素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一些地区和人群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无法摆脱贫困状态。

最后,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人群的扶贫力度,加强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其次,社会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和人群的关爱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再次,个人和家庭也需要自强不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摆脱贫困状态。

总之,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起,贫困可以说一直是迄今为止各社会形态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对这一社会存在,人们尽管可以从感性上去直觉它,但似乎又很难从概念上准确把握它。

换句话说,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们通常能够根据一些现象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来作出感性判断,但是,要对贫困作出抽象判断并对其一般概念给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并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比如,在经济学家看来,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而在社会学家眼中,贫困则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背景不同,贫困的特征也很不相同;同时,也由于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身份不同,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与评价存在着较大差异,学者们对贫困概念往往陷入一种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困惑之中。

比如,英国学者奥本海默就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实性。

它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

”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就表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贫困的概念确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纵观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曾对其内涵作出过种种解释。

例如在中国古汉语中,关于“贫”、“穷”、“困”的释义都指向财货匮乏的境况。

《说文》说:“贫,财分少也。

”《广雅·释诂四》认为“穷,贫也”,“困,穷也。

”《左传昭公十四年》说:“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家业。

”而《荀子·大略》认为:“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

”可见,中国古代将“贫穷”和“贫困”主要释义为财物极为缺乏的艰难窘迫境况。

而西方古典经济学体系创始人亚当·斯密对“贫富”涵义的阐述,也是从财物或财富多寡的角度来解释的。

所不同的是,斯密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论述财富的价值或商品交换价值,从而将“贫”与“富”定义为拥有支配或购买劳动的多与寡。

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说:“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近100多年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非常激烈,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于是,产生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争,且这种争论贯穿了贫困研究的始终。

20世纪初,英国学者西博姆·朗特里通过对英国约克市工人家庭的收入与生活支出状况的普查,将贫困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

”并根据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及其价格,提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即贫困线。

这是关于收入贫困和贫困线的经典研究,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也即所谓的“绝对贫困”的主张。

由于收入是评价居民生活状况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且易于进行统计、测量和监测,因此,“收入贫困”就成为当今各国反贫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但20世纪40年代以后,对绝对贫困标准的抨击越来越多,反对者继而打出了“相对贫困”的旗号。

有学者提出,“一个相对的贫困定义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它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要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
水平的测度”。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关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的实质,是社会资源或有价值物(如财富、收入、权力、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而处在社会下层的贫困群体正是上述社会资源分配的匮乏者。

这便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贫困论,上述理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众多学者的认同。

比如,欧共体委员会在《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就给贫困作了如下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所拥有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十分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虽然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争在20世纪持续了几十年,但谁也没有明显占上风。

今天可以看到的结果反而是两种界定方法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

最初的绝对贫困的定义就不完全是“绝对”的,而相对贫困的定义也并非完全是“相对”的。

有研究者提出: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普遍都很富裕,大家均有汽车代步,但也可能有少数人因种种原因没有汽车,难道社会就应无偿地为其提供一辆汽车吗?因此,相对贫困毕竟还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内核,这便使其具备了绝对的意义。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瑞典和挪威学者从广义福利层面上提出了现代贫困的概念。

1985年,斯德哥尔摩瑞典社会研究所学者斯坦·林恩在《走向贫困衡量尺度的第三阶段》论文中将收入范畴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分别称为贫困衡量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把广义福利贫困的概念称为贫困衡量的第三阶段,也称为贫困的“现代”概念。

论文认为:“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可称作‘福利问题的研究’,即研究社会的福利水平与分配。

”这里所说的福利是广义的福利,而并不仅仅是经济福利或收入问题。

所谓广义的福利贫困,不仅包括物质消费品,也包括“非物资”的因素,如工作条件、闲暇、社会关系、政治权利和组织参与等。

论文提出,“贫困应该被定义为多种福利问题的累积构成”。

目前,广义福利贫困概念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采用。

199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即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森据此对“贫困”的概念作出了新的阐发:“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根本的问题要求我们按照人们能够实际享有的生活和他们实实在在拥有的自由来理解贫困和剥夺。

发展人的可行能力要直接顺应这些基本要求。

”森的这一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反贫困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