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A)
A.福禄贝尔
B.斯宾塞
C.席勒
D.格鲁斯
2.以下以社会性为主线的游戏发展阶段中, 社会性程度最高的阶段是( C )
A.独自游戏阶段
B.平行游戏阶段
C.合作游戏阶段
D.联合游戏阶段
3.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内部心理体验在下列游戏性体验的具体成分中如果缺少哪种体验那就意味着游戏就会停止( A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胜任感体验
D.驱力愉快
4.儿童游戏中将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的活动我们称之为( B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5.在游戏中儿童容易结成两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它们是( C )
A.亲子关系与伙伴关系
B.师生关系与角色关系
C.伙伴关系与角色关系
D.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
6.福禄贝尔所说的恩物实际指的是(A )
A.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B.玩具和材料
C.幼儿园的礼物
D.社会人士捐献的东西
7.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阶段以在游戏中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 从而为复杂的当代生活作准备, 这种理论是经典游戏理论中的( B ) A.生活预备说 B.复演说 C.生长说 D.成熟说
8.根据认知发展的理论,游戏是同化超过了( C )
A.本能
B.成熟
C.顺应
D.平衡
9.儿童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 这是小兔子的家, 小黄狗在看家, 它不会咬人……”, 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C )
A.游戏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10、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B )
A.社会性
B.主体性活动
C.个体适应环境
D.愉悦和满足
1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夸美纽斯
B.福禄贝尔
C.皮亚杰
D.蒙台梭利
12.根据游戏的觉醒理论, 托幼机构的环境设置应注意(B )
A.环境刺激越丰富越有利于儿童发展
B.环境刺激并不是越多越好
C.环境刺激越新颖越有利于儿童发展
D.环境刺激与儿童发展无关
13.强调成年人干预儿童游戏, 又着重研究3岁以后儿童主题角色游戏的游戏理论是( C )
A.行为主义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4.狭义的学前游戏评价主要是指( D )
A.环境及游戏材料的评价
B.教师指导效果的评价
C.游戏时间安排的评价
D.儿童游戏行为的评价
15.搭积木、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筑碉堡式属于(C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6.以走、跑、跳、攀、爬、投等基本动作构成的身体运动是属于(D )
A.智力性游戏
B.装扮性游戏
C.操作性游戏
D.运动性游戏
17.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游戏的教育化和(A )
A.教育的游戏化
B.游戏为基础活动
C.完美的游戏生活
D.自发游戏
18.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A )
A.起点
B.发展条件
C.途径
D.能力
19.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千遍一律,缺乏个性,说明其游戏环境设置缺乏(A )
A.刺激性
B.层次性
C.合理性
D.计划性
20.在教育中实施游戏,一方面要发挥教育影响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儿童作为游戏主体的地位,发挥其主体性,这是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 D )
A.基本条件
B.基本方针
C.基本要求
D.基本原则
二、多选题
1.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是儿童的(ACD )
A.主动性活动
B.体验性活动
C.独立性活动
D.创造性活动
E.趣味性活动
2.纽曼关于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包括(ABC )
A.控制
B.动机
C.真实性
D.创造
E.自由
3.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E)
A.发展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B.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
C.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D.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E.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
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有( ABD)
A. 情境转变
B. 以物代物
C. 以人代人
D. 角色认知
E. 外部规则
5.在游戏的活动中,下列因素属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是(ABCD )
A. 表情
B. 动作
C. 材料
D. 言语
E. 体验
6.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而非外显的,此时游戏的发展在认知上可能是处于( AB )
A. 感知运动水平
B. 象征性水平
C. 规则性水平
D. 合作性水平
E. 结构性水平
7.儿童在游戏中的游戏性体验有( ABCDE )
A. 兴趣性体验
B. 自主感体验
C. 胜任感体验
D. 幽默感
E. 驱力愉快
8.列游戏中,可视为创造性游戏的有( AC )
A.角色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E.音乐游戏
9. 在教师对儿童游戏进行指导时,属于间接方式的有( ABCD )
A.描述
B.询问
C.参与
D.评论
E.建议
10.下列因素中是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有( AC )
A.父母教养方式
B.儿童游戏时间
C.家庭经济状况
D.儿童个体差异
三、判断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2、积木能与其他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其中以橡皮泥为首。
积木和橡皮泥相结合,能建构出很多生动形象的动物,如老虎。
√
3、教师不应该介入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
×
4、角色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在幼儿的游戏水平还不高时,教师可预设目标,然后按计划介入幼儿游戏,旨在迅速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
5、教师在介绍游戏的玩法时,应强调游戏的规则,并以之作为评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
6、请幼儿像老爷爷一样走路,再学一学小青蛙、小鸭子、小乌龟和小白兔不同贵的走路样子。
这个游戏是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
7、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关键在于幼儿能否从中学到知识,其次才是幼儿能否从这种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
×
8、幼儿游戏过程与结果关系的发展规律是:从“重过程不重结果”,经过“重过程轻结果”,再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
9、幼儿指着积木说“这是饼干”,指着沙子说“这是大米”,积木和沙子是替代物,饼干和米时被替代物。
√
10、予以默许,不应干涉,否则会阻碍幼儿的想象力的发展。
×
11、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很遗憾地没有重视游戏对儿童的重要发展价值。
×
12、中国在1989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
13、在幼儿园中游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或自然游戏,另一种是教师有组织的游戏,通常被称为手段性游戏或教学游戏。
前者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14、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用最简单、最直观形象的动作表现游戏情节,用最典型的情节表现游戏情境,如用“打针”的动作表现“看病”的情节和医院的情境。
√
15、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形成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中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
处理这两种关系的过程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四、简答案例论述(只包括大点)
1.幼教小学化(超前教育)
实质是在违背幼儿发展的规则,盲目追求教育的下限
危害:挤占了幼儿其他方面发展的时间和错过了幼儿不容忽视的发展上限,即幼儿在年龄发展关键期应该发展的方面。
提前学习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对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家长给孩子做一些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方面。
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书包、文具、水杯等,但在准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跟孩子一块去,借助这个准备过程激发他上学的愿望,但书包等不要过于卡通,卡通化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再其次是生活方面。
小学的作息时间跟幼儿园不一样,家长要利用假期带孩子调整,比如小学一般没有午休。
我们在暑假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孩子不午睡,小学35分钟或40分钟一节课,我们也可以训练孩子在这段时间内集中做一件事;40分钟到了,让孩子喝水,然后赶快上厕所,经过这样的准备,孩子上学以后会很适应。
其次心理方面。
家长可以跟孩子讲一讲自己上小学时的趣事,或者讲一讲邻家小朋友上学的故事。
孩子很乐意听这些事情,听后就会对学习,学校生活充满憧憬。
我们最怕家长有时不冷静,说一些“你再不听话,让小雪老师管你去”等不负责任的话,这样孩子心理就会恐惧,产生逆反心理。
3.游戏与学前教育的特殊关系
1.学前期(0-8岁)是特殊的游戏期,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
2.注重幼儿的游戏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特征。
3.适宜、有效的学前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游戏精神的表现
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
对话精神和谐的精神
5.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反应着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
认知发展水平决定儿童的类型。
1.练习性游戏
感知运动时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是幼儿认识世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或手段。
练习性游戏由重复运动所组成,是对刚刚学会但还不熟练的动作技能的联系,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
技能不联系,就会消退,在练习游戏中,游戏动作本身就是强化因素。
练习性游戏是人类幼儿与小动物共有的游戏形式,“心理练习”是人类幼儿所独有的。
2.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幼儿借助于代替物的帮助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情景的活动,象征性游戏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特的嬉戏性表征结构。
6.游戏活动的基本成分
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和成就感
7.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表情,动作(非常规性,重复性,个人随意性),角色扮演,言语,材料(一)表情
1、皮亚杰将微笑看作是游戏发生的标志。
对灵长类动物游戏的研究发现,动物游戏时有一种特殊的脸部表情或玩相”,幼儿在游戏时的表情与之很相似,张大嘴巴,得意洋洋的神情,眼晴里充满了笑意。
2、儿童在游戏中有多种表情,构成一个正向的情绪连续体。
表情的意义:
当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首先要注意观察一下幼儿的表情如果发现有幼儿坐着发呆或东游西逛,无所事事,就应当理解原因,设法帮组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动作
1.幼儿游戏动作的特点:
非常规性——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不按照物体的社会意义或实际用途,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意图来使用物体并做出动作。
重复性一一在重复性的动作中儿童可以获得掌握技能的快乐和生理机能性快乐。
例如: 爬楼梯本身并不是游戏,但是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来来回回地爬楼梯,(加上表情等线索),我们可能会判断说“这个孩子在玩”。
重复可以使幼儿体验掌握本领的快乐。
个人随意性——同一个游戏中不同幼儿的玩法不同,同一个幼儿在不同游戏中的玩法也不同
2.游戏动作类型
探索一一对事物性质的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探索事物变化和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探索。
象征——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
嬉戏——故意做“坏事”或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玩笑的性质。
(三)角色扮演
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四)言语
游戏伴随着言语。
言语帮助我们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以及游戏的水平与状况。
言语伴随率的高低也可以作为评价幼儿活动的自由度以及班级心理环境的质量的一个指标。
(五)材料
幼儿游戏依赖于具体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
幼儿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
幼儿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 游戏不同于厌烦无聊,无所事事的被动消极的状态游戏者的表情特征说明游戏者的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
2) 幼儿游戏的动作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的随意性灵活性的特点。
根据游戏动作的性质,可以把幼儿的游戏动作概括为三种类型,即探究、象征与嬉戏。
3)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
4) 幼儿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
5) 幼儿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
8.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的目的/意义
目的:
①认识并了解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
②关注并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③鉴别幼儿的兴趣与学习风格。
意义:
①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②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③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9.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综合图示法;线索提示法
10.对幼儿活动进行评价的目的
①利用对游戏活动的评价,发展幼儿的能力
②借助对游戏活动的评价,丰富幼儿的经验
11.教学游戏的评价
①采用的游戏因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②采用的游戏因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③任务的难度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匹配
④有较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可能性
⑤幼儿自己能够判断活动的结果
12.为什么幼儿园不能以集体教学活动为基本活动
1)“上课”或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规定时间内对全体幼儿进行的教学活动。
2) 基本目的和功能实在短时间“教会”幼儿期望他们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3) 要求学习者长时间静坐听讲,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水平的语词思维能力。
4) 要求同一时间内全班幼儿以同样的速度学习相同的内容,不能满足幼儿对个别化教学的需求,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差异
2、游戏活动的特点
1) 游戏活动是由内部动机支配的、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
2) 游戏中的学习是综合性、整合性的。
3) 游戏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提供个别化的支持和帮组。
4) 游戏是快乐的活动。
13.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预成”和“生成”是建构和形成幼儿园课程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课程建构与形成的角度来看,课程生成游戏,游戏生成课程,是融合游戏和幼儿课程的基本途径。
(一)课程生成游戏
课程生成游戏,是指在设计预成性课程方案时,按照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为幼儿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学习)环境,精心选择,设计与组织专门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支持,促进和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例:中国茶
(二)游戏生成课程
游戏生成课程,是指关注、追随、支持和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变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需要,通过师幼互动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程。
例:玩具超市
14.案例分析题
首先分析教师介入效果,介入方面,阐述正确过程,分析教师介入媒介,提出建议。
(大点如下)
教师指导游戏的过程:①指导以观察为依据②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③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简介④把握指导节奏
教师介入的媒介:①以自身为媒介②以材料为媒介③以语言为媒介④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以语言为媒介介入的谈话类型:随机谈话,反馈谈话)
教师介入的效果:正效介入,负效介入,无效介入
对幼儿活动进行评价的意义:
1.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及情况,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2.引导幼儿梳理经验,为幼儿再次游戏提供信息和方法支持
3.提高教师综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皮亚杰把游戏看成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游戏是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然与智力发展阶段相对应。
皮亚杰根据儿重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戏划分为相继发展的3 个阶段。
1、实践性游戏
这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期的游戏形式(大约0岁—2岁)。
游戏的目的是取得一种机能性的快乐,活动形式是重复偶然习得的动作图式。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他们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作为同化的游戏,便成为后天获得的动作图式的重复。
最初,婴儿是对偶然产生的新动作进行重复。
这些重复的动作就是游戏,因为它已独立于最初由适应而获得的动作。
在皮亚杰看来,实践性游戏的情悦来自儿童控制自身和环境的感觉,当这种控制能力被反复地证实后,儿童便沉溺于发展着的能力和自信的情感中。
2.象征性游戏
这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的游戏形式(大约2岁—7岁)。
在初步的语言和表象的作用下,使幼儿超越了直觉动作的形式,练习着把符号和被表示的对象进行联合的方法,去理解外界,表现自己。
所以,象征性游戏反映了符号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也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同化性倾向,即以表征的形式把世界吸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过程。
可见,象征性游戏是一种意义形式,如果说实践性游戏是作为它们的机能价值而存在的话,那么象征性游戏便是作为它们的表现价值而存在的。
象征性行为的特征如下:
第一,独立于现实又从属于现实。
这一特点是皮亚杰通过他的一个孩子的睡眠游戏得到阐明的。
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睡眠的各种经验,并在现实的情景中(如卧室、毯子和枕头)实践着,以后他们便将有关睡眠的要素迁移到一个新的情景中,尽管在这新的情景中所用的材料,、,和在真正的睡眠时间里所用的材料几乎没有相似点,但用这些材料所进行的动作要素却被同化进睡眠图式。
可见,这些“意指的”睡眠和“类似的”睡眠已经独立于现实的情景,但它却是来自于现实并从属于现实的。
第二,来自对他人的延迟模仿。
皮亚杰认为,这些独立于现实而重新出现的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反映儿童的直接体验。
但在游戏中,儿童对他人的模仿行为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并且是符合儿童的理解力的。
通过同化过程,动作和行为就得到了表现。
例如,扮成“父亲睡觉”的儿童(通过闭眼、头放下和打鼾),或是扮“哄娃娃睡觉”的儿童(通过奶瓶、毯子和哼歌)正在进行着更大的整合,从这种整合里,儿童扩展着有关睡眠、角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
由于同化,任何时候所表现的意义都充满着情感、愿望和记忆。
同样是象征性游戏,2岁—4岁和4岁—7岁这两个阶段,儿童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一阶段儿童的游戏动作、情景、语言的关系更具有逻辑性,即象征的意
义与现实之间更为接近,对现实之间更为接近,对现实的模伤更为通真和准确。
且出现了集体象征(以规则来协调关系达到角色的配合)。
所以前一阶段的嬉戏性象征达到高峰,后一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
这意味着儿童随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必求助于象征意义的转换去使现实世界服从自我,而是自我能日益适应现实,现实也能越来越多地满足他的愿望和要求。
集体象征则意味着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他们日益相信规则的力量,从而逐步转向规则游戏的兴趣。
3.规则性游戏
这是发生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游戏形式(大约7岁—12岁)。
这时象征性游戏结束,规则游戏开始发展,以致持续到成年。
在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中,规则游戏是继续在表达着一种对现实的同化倾向,规则导致娱乐活动的集体形式,因而由于这些规则而传播着一种社会责任感。
皮亚杰认为,规则游戏是由于通过感觉运动阶段动作的练习和掌握,使动作技能提高了,又经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智慧的整合,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游戏。
在这种游戏中有双方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是以规则来协调的,规则或是既定的(前代传下来的),或是同伴协商产生的。
与象征性游戏不同的是:象征性游戏中,个体在一些形象性的名目中得到表现(儿童扮演的是父亲、母亲、巫婆等角色),在规则游戏中,个体则以更抽象的角色来表现(如“它”与“非它”,甲组、乙组或红子、蓝子等)。
这种抽象的角色在与空间、材料,运动、顺序、推断中得到说明。
由于对应、分类、序列、轮流、均等的观念被用在物和人的身上,并用各种方法使之形象化,以致使“获胜”的本质得以明确表示。
但是,只有当上述观念在儿童一致认同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时,“获胜”才具有意义。
皮亚杰认为,这类游戏使“娱乐性同化符合社会性互惠的要求”,规则对调节个体双方的竞争是需要的。
然面,在这些规则游戏中,仍有感觉运动的满足,智力方面的满足,取胜的运气,但这些满足是合法的,被竞赛的规则决定的。
显然,规则所要求的智力复杂性反映了这一阶段儿童认识能力的提高,儿童对社会行为的这些概括,也说明了儿童的能力已经达到能够接受控制的,或者接受规则支配的社会关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