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非营利组织治理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概述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治理现在是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治理是 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发生在各种社会层次上:如当地
的或一国范围的各种组织机构,也可以是国际的或全
球的组织机构。可以行使治理的组织有政府,企业和 非营利组织等。 如:政府治理、环境治理、黄河治理、企业治理等等
– 出资人、债权人、理事会、管理层、组织员工、受益者、供 应商、行业协会、政府和社区等。
• 治理环境千差万别
– 难于集中管理和法律规制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机制
• 协调机制
– 非营利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中的诸多结点存在着协同作用,无法 依赖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实现各类资源的供给,网络化程度更高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概述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 信息披露机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进入讲解之前:观看以下视频:
http://www.imgo.tv/clip-201109-51-1151203456-214226.shtml 论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慈善 思考: 1、中国公益慈善界遭遇什么样的问题? 2、这些问题出现的wk.baidu.com因是什么? 3、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措施?

• 日本:政府主导型;法律法规限制多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中国—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治理
1、双重管理体制
2、内部治理能力较差(内部结构及决策机制)
• • • • • • • 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 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 低效率 “多头领导”弊端 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 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 身份错位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如同企业界的“市场失灵”和“契约失
灵”、政府部门的“政府失灵”一样,非营利
组织也有“慈善失灵”,这些问题的出现及蔓 延在很大程度上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和机制 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失效乃至失败才导致了上述
十八大报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 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
国家治理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几种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机制角度: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 ●外部治理角度:社会公众扮演重要角色,治理是自下而上的 决策参与过程。 ●内部治理角度:理事会成员和执行官发挥关键作用的行动领 域,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 ●治理者行为角度:治理包括大量责任和判断,治理者对组织 负责,保证组织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决策角度:为组织提供战略领导的过程,它包括决定方向、制 定政策和战略抉择、监督和控制组织绩效、确保整体问责制度有 效等一系列职能。
• 决策机制
– 指决策权在非营利组织利害相关者之间的配置方式。所有者缺 位现象凸显出理事会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
• 监督机制
– 非营利组织的利害相关者针对组织经营结果、行为或者决策所 进行的一系列客观而及时的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为
• 激励机制
– 为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动力问题的机制。薪酬激励 作用的弱化是非营利组织成员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面对的客观 现实和困境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主讲教师:张江龙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学习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发展 历程,掌握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点,通过 案例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去策划和实施非营利 组织营销。 重点:理事会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
难点:不同国家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差异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其他非营 利组织和 社会组织
外 部 治 理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主要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模式比较
• 美国:完善的第三部门;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 系;规范的内部治理 • 英国:简单而自由程度高,慈善组织事务委员 会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工作、例行管理工作、
审核监督工作。
• 澳大利亚:与政府的良性合作;行业协会的监
• 非营利组织治理,应当以公共责任的实现为目的, 以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与收益权分离为前提, 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以利害相关者协调为重 心。自主治理与协同治理应当成为其两大指导思 想,奉行以理事会为中心、保障理事尤其是独立 理事的有效作用、吸纳利害相关者的多方参与、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若干治理原则。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进行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因为非营利组织 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违背其使命与价值的问题。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诟病:
■商业化倾向
■利用公共权力 ■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衡量 ■服务的间接性导致信息不对称 ■所有者缺位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大突出问题:
七大关键词:目的、前提、主线、重心、 指导思想、中心、治理原则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
• 所有者缺位
– (无法找到明确的人格化所有者,而只能将其资产归结为法 律上的法人所有)
• 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
– “出资者本是受益人”的逻辑在NPO行不通,四权分离。
• 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界定对我们的启示 ●NPO治理,既涉及内部的关系,又涉及同外部组织的关系。 ●治理不同于管理:“治理着重于政策和组织特性的问题而 不是日常的项目实施的问题。治理意味着解决非营利组织的 前景、使命以及战略的问题,着重于未来的方向和长期的战 略考虑。 ●NPO治理涉及更为广泛的利害者群体,包括出资人、债权人、 理事会、管理层、组织员工、受益者、供应商、行业协会、 政府和社区等。
问题的出现。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
环境 出资人和捐赠者 问责 受益人 行业协会 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 独立审计 机构 传 媒 信息披露
监 事
选 任
政府
社 区
信息披露
使命 理事会
负 责
理事会构成 出资人代表、 独立理事、员 工理事等以及 相应的各个次 级委员会
管理层
选 任 负 责
员工和志愿者 内 部 治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