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四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内 低钠,高糖
Na+
Ca 2+
Antiport
钠-钾泵活动生理意义 *胞内低Na,维持细胞体积 *胞内高K,酶活性----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 势能储备
(四)入胞(endocytosis)和 出胞(exocytosis) 入胞和出胞:大分子、团块的运动
入胞( endocytosis) 胞饮 胞吞
4、电压钳或膜片 钳
图 2-14 电 导 变 化 与 电 位 变 化 的 关 系 示 意 图
根 据 电 压 钳 实 验 中 测 得 的 Na+电 导 ( GNa) 和 K+电 导 ( Gk) 的 变 化 过 程 , 可 以 算 出 在 膜 电 位 不 进 行 人 为 固 定 时 , 相 应 的 Na+、 K+离 子 电 流 在 膜 电 容
2. 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钠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
同向转运(symport) 逆向转运(antiport)
细胞外 高钠,低糖
图 2-11 单 一 神 经 纤 维 静 息 电 位 和 动 作 电 位 的 实 验 模 式 图
R表 示 记 录 仪 器 , S是 一 个 电 刺 激 器 。 当 测 量 电 极 中 的 一 个 微 电 极 刺 入 轴 突 内 部 时 可 发 现 膜 内 持 续 处 于 较 膜 外 低 70mV的 负 电 位 状 态 。 当 神 经 受 到 一 次 短 促 的 外 加 刺 激 时 , 膜 内 电 位 快 速 上 升 到 +35mV的 水 平 , 约 经 0.5~ 1.0m s后 再 逐 渐 恢 复 到 刺 激 前 的 状 态 。 其 他 说 明 见 正 文
演示请单击图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极化 (polarization): 去极化(depolarization) 复极(repolarization)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RP的形成机理: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
离子的易化扩散
浓度差 电位差
电化学梯度
通透性
(三)主动转运 ( active transport )
1. 概念: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低 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跨膜转运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被动转运 ( passive transport )
图2-15电压门控Na+通道的膜片钳记录
A:随着静息电位(Em)由-110mV突然固定到-50mV, 在3次膜片钳实验记录到的离子电流 B:将144次膜片钳记录 到的离子电流曲线进行平均叠加,得到一条类似图2-13中曲
线C的Na+电流曲线,说明后者是多数Na+通道激活的结果
备用状态
m m m
h
复活 复极到RP
膜内外Na+不均匀分布(外高内低) 去极化 膜突然对Na+通透增大( Na+通道开放)
Na+内流达Na+平衡电位 复极化 :Na+通道关闭, K+通道开放, K+外 流
证据 1、Nernst公式
ENa= 59.5 Log [Na+]o/[Na+]i (mV)
超射值= ENa
2、改变细胞外液的Na+浓度 3、河豚毒(tetrodotoxin,TTX)
失活状态
m m m h
激活 <1ms
去极
自动
m m m h
激活状态
失活Biblioteka Baidu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超常期( supranormal period)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向低浓度侧跨膜转运 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特异性 受调节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分类: *载体( carrier) :有饱和现象
*通道( channel):通透性变化快 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 化学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
二、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AP:细胞受刺激后在RP基础上发生的一 次膜两侧电位快速倒转和复原。
上升支:去极化(-70 0mV)
峰电位
超射(0 +30mV)
AP
下降支:复极化(+30mV -70mV)
去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
后电位 超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
2. AP产生机制
(一)单纯扩散 (simple diffusion ) 概念: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 跨膜转运 影响因素: *动力:浓度差 *阻力:通透性( permeability ) 通透性 :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概念: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从高浓度侧
上引起的电位变化(实线),其形状正同在标本上记录到的动作电位的波形一致
3. 钠通透性变化的本质和细胞兴奋 性周期性变化
图2-14膜片钳实验布置示意图
A:图中Ip为记录到的单通道电流,VCMD决定设定的膜电位数值 B:在大鼠胚胎骨骼肌细胞膜片上记录到的由ACH激活的单通道 离子电流,强度为pA(皮安)级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四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第一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刺激: 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 因子。 反应: 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2、兴奋与兴奋性
兴奋: 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兴奋性: 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的能力
二、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
[K+ ]i> [K+ ]o P K+ 高
K+外流
促进K+外流的浓度势能 = 阻碍K+外流的电场力
K+的净外流为零
证明:
1、Nernst 公式 Ek= 59.5 Log [K+ ]o/[K+ ]i (mV)
理论值 –87mV,实际值 –77mV
2、改变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 3、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