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导论

合集下载

运营管理 第一章 运营管理导论

运营管理  第一章  运营管理导论

03 运营管理的目标
➢ 运营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运营系统,高效、低耗、 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 运营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越有效地 实现这种转换,这就意味着投入越少产出越大,创造出更大 的价值。
04 运营系统的特征
➢ 集合性:运营系统有多个可以识别的子系统组成。例如物资管理系统由 计划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质量检验子系统组成。
现代运营管理有何特征? 与传统生产与运作管理有哪些不同?
01 范围更宽
➢ 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 仅限于生产系统内部,主要关注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 现代运营管理: 对整个企业系统的管理,不仅包括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系 统控制,也包括非制造业的运作过程和运作系统的设计。
02 与经营管理联系更紧密
企业的生产职能与营销职能、财务职能等其他职能活动相互之 间的内在联系将更加紧密,并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与经 营的有机整体,这样的运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运营目标。
05 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已经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包括运营管理在内的 企业管理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工作设计
运营系统运行 生产计划管理
库存管理 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运营系统维护 系统升级换代 生产现场管理 组织方式改进 生产流程改进 规章制度完善
运营管理目标
感谢聆听!
运行与控制运营系统
➢ 根据运营战略及运营系统的设计,做好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管理。 ➢ 包括运营计划管理、生产计划控制、作业计划控制、生产进度控制、
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系统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

管理学复习知识点全

管理学复习知识点全

第一章管理导论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活动过程,以便能有效率和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一起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的目的----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核心----协调。

3、管理的基础----组织。

4、管理手段----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

5、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a 效率=产出/投入:管理效率讲求的是管理方式即资源的利用问题,即正确地做事,目的是减少浪费。

b 效果=有效产出/投入:管理效果讲求的是管理结果即目标的实现问题,即做正确的事,目的是高成就即实现组织目标。

二、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管理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共同劳动与分工。

□ 劳动形态:狩猎与采集□ 管理组织:氏族和部落,其首领就是最早的管理者。

□ 管理内容:劳动与公共事务管理。

□ 管理特征: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手段十分落后。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管理实践实现了突飞猛进□ 管理内容:除劳动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外,还因商品交换和国家的出现出现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等内容。

□ 管理特点:管理从劳动中分离,管理内部开始分工,管理思想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由经验走向科学。

□ 管理内容极为丰富,含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法制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 管理特征 a 计算机等数理学科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管理的水平空前提高。

b 科学的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c 管理进一步同劳动分离,管理内部分工日益精细。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1、管理的职能1、管理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所著的《工业管理与一般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个职能,在其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法约尔的五大职能为基础,不同的 学者分别按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致在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管理职能派别。

2、现代管理理论一般将管理职能分为4个:(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2、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科学性:指人们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原理、原则及标准的管理模式、程序和方法,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必须遵从这些原理、原则和标准。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docx第一章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docx第一章

第一章管理导论马工程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1.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直接目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2.学习管理学,是为了了解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

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5.科学的管理思维:①历史思维: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②底线思维:法律,道德。

③创新思维:破除迷信,因时制宜,知难而进,进取人先。

④辩证思维: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⑤战略思维:长期,整体,全局,系统。

6.组织的特征:①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②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

实现共同目标是实现自己个人目标的基本前提。

③组织有特殊的活动。

组织不仅是人的集合,而且是不同资源的集合。

④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外部社会就是相对明显的界限。

7.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8.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就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孔茨对管理定义的理解,他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1961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孔茨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1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14.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15.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中、美、日三国文化的特点
①我国文化的特点及对管理的影响 a.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b.强调集体主义 c.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②美国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a.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宰自然 的倾向。 b.在看待科学与技术的作用问题上了解 自然、控制自然的主要工具。 c.物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

图1-1 组织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人员
二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的形成过程 :
(一)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 这是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这 一历史阶段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这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历史阶 段 (三)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现 在这一历史阶段
(2)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思想
①顺“道”的管理思想 ②重人的管理思想 ③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 ④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
(3)西方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①产生了所谓的“重商主义” ②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a.一种是商业行会(Trade Union)和手 工业行会(Craft Guild) b. 一种是厂商组织(Firm Organization)
③厂商组织两种主要的形式
a. 合伙( Partership) b. 联合经营( Joint Venture)
(二)管理理论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两类:
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管理
职能、原则; 另一类则偏重于管理技术、方法 的研究
一类经济学家及其著作主要有:
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关于工商关系。 (2)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3)关于所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4) 关于管理职能。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01管理导论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01管理导论

第一章管理导论一、判断题1.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

()2.管理的科学性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

()3.在组织中具体执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是管理的接受者,是管理客体,不是管理主体。

()4.当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偏差时,需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

()5.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管理者要尽量把简单的沟通关系演化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7.作为管理者,只依靠权力管理员工,效果就会微乎其微。

()8.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就会是持续的、普遍的,而且是高成本的。

()二、填空题1.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了、、、、以及、等一系列工作。

2.管理的本质是。

3.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4.根据管理的层次,管理方法可分为、、以及。

5.全球化、、以及人性化是现代组织管理活动必须考虑的时代背景。

6.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及等基本原理。

7.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通常以为基础,或者以为依据。

8.国际化经营的进人方式主要有:、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三、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载体是()A.管理职能B.管理活动C.管理对象D.组织2.管理人员与一股管理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D.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贵3.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创新B.组织C.领导D.控制4.管理者影响人的行为的手段无非两类,一类与权力有关,另一类与()有关。

A.组织文化B.企业宗旨C.组织目标D.经济利益5.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不包括()A.人本原理B.系统原理C.效益原理D.权变原理6.为了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如些关键的知识与能力,以下不属于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是()A.文化适应能力B.观察能力C.创新能力D.国际商务知识7.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划分为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下列不属于全球化的一般环境的是()A.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B.竞争对手C.社会基础设施D.文化环境8.根据战略规划,我国信息化涉及的应用领域不包括()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C.外交领域D.文化领域四、名词解释A.管理B.组织C.人本原理D.国际直接投资E.信息化F.市场化五、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2.论述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 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
统。 • 正式组织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
愿;良好的沟通 •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
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组织的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存在明确的分工 2. 形成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 正式选拔,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4. 正式任命 5. “专职的”管理人员 6. 行政人员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7. 严格的规则、纪律、程序 8. 以理性准则处理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
• 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 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要点: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1. 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 定额
2.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环境的标准化 3.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追随 者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 图)等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13)首创精神

第一章管理导论

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他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指有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

3.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

4.企业家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去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整张的欲望和能力。

5.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6.利益相关者:也称相关方、利益攸关方、受益者或干系人,指的是可能从组织的成功中获益或因组织的失败而遭到损失的个人或团体。

二、简答题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如何产生的?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是“协调”,是带领人们去实现目标,绝不是把人管住;(3)管理活动既追求效率,又追求效果;(4)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管理是由于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管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目的的集体就离不开管理。

而且,随着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

1.效果和效率的含义是什么?简单地说,效果就是做“正确的事”,是指活动达成预期目的的程度;效率则是:“正确地做事”,反映的是所取得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对比关系。

高效率意味着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2.什么是管理的职能?管理有哪些主要职能?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能时有何异同?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

第一章 第二节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第二节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 一种比例关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 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 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管理方法
管理基本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教育方法
直觉判断:
• 爱因斯坦曾说过“理性的思维是一位忠实的仆人, 而直觉的心灵是一项神圣的天赋,我们创建出一个 尊崇仆人的社会,却忘掉了我们的天赋”
• 爱因斯坦的说法非常耐人寻味,也令人纳闷。然而 当今科学家却证实了这种本能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 德国伯恩斯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的神经学家海恩斯 (John-Dylan Haynes)运用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研究人脑活动,他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 果:人在做出决定的7秒前,其大脑早已事先预知了 那个决定。
• 换句话说,人在有意识的做选择之前,他的大脑就 已(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好选择了。
管理基本 工具
如果说管理的本质是规范和协调人的行为,那么管理者影响人的行为的手段无非两类: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权力有 关
把权力的实质理解为命令与服从,则权力关系是单向的。 把权力的实质理解为影响力,则权力关系必然是双向的。
另一类与组织文化有关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 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就会是持续的、普遍的, 而且是低成本的。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管理工具,文化的发挥作用是无 意识的。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
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与内涵

马工程管理学

马工程管理学

马工程管理学复习笔记晨曦的光芒第一章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与本质1. 管理: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内涵: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主要内容)3. 管理的本质:对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

4.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的管理。

5.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选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情,并努力让这些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符合组织需要的行为。

6. 管理者的任务:协调不同成员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和贡献。

7.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8. 组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9. 组织的基本特征:(1)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2)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

(3)组织有特殊的活动。

(4)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外部社会有着相对明确的界限。

10. 企业: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单位。

11. 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环节:资源筹措、资源转换、产品销售或成果处理。

12. 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背景:(1)企业活动所需借助的资源是稀缺的。

(2)企业内部活动的成果需要到外部去实现。

(3)企业产品的制造过程是生产者的联合劳动过程。

13. 协作意愿的实质:组织成员愿意在一定时期内吧自己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交由组织行使,愿意根据组织的要求提供组织所需要的服务。

14. 可协调性:组织成员能够根据管理者的指令或要求表现出相应行为。

15. 行为可协调性的前提:行为的可预测性。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6.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

1 管理导论

1 管理导论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形 式,但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 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在组织管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1. 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 2. 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 3. 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
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 要求。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2、法约尔: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与控制。
3、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4、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
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多样化的管理定义
6、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 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 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 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管理是一 种以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专业技能。

管理学 第一篇总论思维导图

管理学 第一篇总论思维导图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 管理导论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与管理I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内涵II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本质III管理是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I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II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管理的基本工具III作为管理工具的权力作为管理工具的组织文化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I信息化II市场化III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研究——泰勒I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一般管理研究——法约尔II经营与管理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科层管理研究III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I管理思维的系统观——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II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明茨伯格组织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III第三节 当代管理流派制度视角的研究: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I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梅耶道格拉斯迪马吉奥和鲍威尔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技术视角的研究:企业再造理论II流程再造的原则业务流程再造过程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愿景目标。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结构设计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发布工作指令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
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 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 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 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是否相符。(分析偏差、制定纠偏措施)
“把好方向盘”
二、管理的内涵
A 政治属性 B 阶级属性 C 经济属性 D 社会属性
提交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 理者必须依循人本、系统、效益及适 度等基本原理,利用理性分析和直觉 判断等基本方法,借助权力和文化等 基本工具。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
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 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 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
不与外界进 行物质、信 息、能量交
换的系统
在存在与运 行过程中不 断地与外界 发生交互作

结构和状 态不随时 间而改变
结构和状 态随时间 而改变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 理
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 形式,但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 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 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管 理 者 首 先 要 研 究 组 织 活 动 的 内 外 部 背 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 同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 包括上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 象进行协调。
一、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的概念
动词
• “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甚至 是管理的代名词。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以适当的方式 提供目标活动所需要的贡献,首 先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需要 对他们的分工劳动进行协调。
名词
• “组织”是指一群人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集合。
•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 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 合体。
一、组织与管理
(二)组织的特征
两个或以 上成员
独立存在
组织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属性
与人有关的方 法
方案制定方法
宏观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第一章:管理导论思维导图

第一章:管理导论思维导图

管理导论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的内涵组织的概念V.:组织是管理的一个职能。

N.: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标特殊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存在的,与外部社会有着相对明确的界限企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资源筹措资源转换产品销售或成果处理背景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源获得的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获得稀缺资源的手段也是有限的企业的内部成果需要到外部去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获得产品的价值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以其使用价值的实现为前提产品的制造成果是生产者的联合劳动过程与外部的关系来说,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完成产品制造的全部社会劳动从企业内部来说,产品制造需要经过众多劳动者在众多环节的操作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德鲁克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定义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内涵)主体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目的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本质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核心处理人际关系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过程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最初目的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秩序是获得效率的前提载体组织对象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人是一切管理要素的中心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编制行动计划的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组织:根据目标活动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职位系统,招募合适的人员职位设计分析需要设计哪些岗位机构设计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结构设计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人岗匹配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上发布工作指令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信息和信息条件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内容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照预定要求运作的一系列工作创新:组织内外部的不断变化要求组织内部的活动技术与方法不断变革,组织活动与人的安排不断优化,甚至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与形式选择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变革、优化和调整是通过管理的创新职能来实现的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完整)罗宾斯管理学

(完整)罗宾斯管理学

管理学第一篇管理导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2.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或者向顾客提供服务,通常被称为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办公室主任。

3.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管理基层管理者,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主任的头衔.4.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作出决策,制定计划和目标,从而影响整个组织,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行官,首席执行官.5.组织:是对人员的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6.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标,精细的结构,人员.7.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8.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

9.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10.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11.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包括挂名首脑(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12.罗伯特.卡茨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基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人际技能——包括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对于中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管理的特征
1、组织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
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才有存在的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
以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决策和计划。如大公司 的地区经理、分部(事业部)负责人、生产主管、车间 主任等都属基于层中管层理管者理又人称。一线管理人员。
具体指工厂里的班组长、小组长等。
CEO的工作很容易使人头脑发热。《财富》 杂志形容“CEO病”为一些CEO坚持自己是 无所不能的,结果却是最糟糕的领导。那些 患上这种病的人出现下述病状:
Effectiveness(效果)
Efficiency (效率)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achieves a stated goal
the use of minimal resources raw materials, Money, and people to produce a desired volume of output.
相信他们不会做错并拒绝承认任何错误
周围全是对其所有想法说对的人
认为自己是成功所需要的惟一天才 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责备其他人
C
不与下属接触
E
想做所有决策,即使别人掌握更多的相关信
O


过于考虑在工资和外表形象上超过其他CEO
喜欢媒体关注,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个 人的出名和利益
“CEO病”并没有加强CEO的力量,相反,
创造力和想像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二、管理的特征 3、管理的职能
计划(Planning):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 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 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领导(Leading):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 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 •良好的精神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和管 理艺术的基础与源 泉
把管理理论与业务 知识应用于实践、 进行具体管理、解 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 •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知识 •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五、管理者的技能
基本 技能
(1)Four functions; (2) the attain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 in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anner.
Organization(组织)
a social entity that is goal directed and deliberately structured.
管理者掌握信息的独特地位和特别的权力使他在重大决策(战 略性决策)方面处于中心地位。
——企业家(Entrepreneur)。管理者在企业家角色中发动组 织的变革。
——故障排除者(混乱驾驭者,Disturbance handler)。在 组织受到威胁时,管理者要处理紧急情况。
——资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这一角色决定组织向 哪一方向发展。
指作为正式负责或 管辖一个具体的组织 单位并具有特别的职 务地位的人,所有管 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 和象征性的义务。
——挂名首脑(Figure head)。这是最简单的 一种角色。管理者负有 在所有礼仪事务方面代 表其组织的责任。
——联络者(Liaison)。管理者同组织以外的 管理者或其他各种类型的人交往,以便外部获 得支持和信息。
最有成绩的管理者
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Fred Luthans和他的副手研究了450多位管理者,发 现他们大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 ——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
备和培训。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创新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企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创新。——杰克·韦尔奇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一、管理者和操作者
管理的主体,是指管理活动中起能动作用的个体的 总和。一般来说,管理的主体就是指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 和操作者(有时是被管理者)。
1、操作者(Operatives)
——谈判者角色(Negotiator)。这一角色表现为管理者在他 感到有必要时代表组织同外界打交道。
管理者角色的识别
某大学聘请若干院士为兼职教授,校长为受聘院士颁发聘 书. (挂名首脑)
A企业欲与B企业建立战略联盟,A企业总经理主动与B企业 总经理进行协商(谈判者角色)
某地区遭受雪灾,地方领导到农户慰问受灾群众(领导者) 某大学主管招生工作的校长在会议上传达国家教育部招生
工作会议精神(传播者) 某企业总经理经常性地与供应商、主要客户等进行会晤
(监听者) A企业与B企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两企业董事局主席宣
布2003年10月1 日两企业正式合并(发言人)
四、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 素质
品德
知识 实际 能力
含义
内容
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 观,持续指导他对现实 的态度和行为
2)职能管理者:负责组织中某一专门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 EG,财务管理人员、市场营销管理人员、人事管理人员等,通 常也称“业务管理人员”
3)决策参谋人员:为各级决策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建议的智囊人 员,没有直接的决策指挥权,但以自己的知识影响组织决策, 所以也称之为管理人员。
三、管理者的角色
按照管理职能(或过程)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有序 的、连续的。
控制(Controlling):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 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人员的四大职能:
计划职能——做决策:把变化变成计划。 组织职能——搭班子:分工与分权。
领导职能——带队伍:管理风格与激励。 控制职能——流程再造与反馈机制。
二、管理的特征
4、人本性 “以人为本” 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把理解
它导致了崩溃,它伤害了公司,部分是通过
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我们、他们”
的对立氛围。 避免这种病的关键:对管理复杂性的充分
C
认识,对如何决策的理解,对雇用何种员工
E
的知晓,对如何使员工投入而不是批评的掌 握,以及其他可以产生优秀领导和有效管理
O
的手段。

2、按照管理者的职责任务:
1)决策指挥者:在组织各层次中拥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负 责组织内各层次的全面管理任务,拥有直接调动下级人员,安 排各种资源的权利。通常指管理层的“一把手”
技术 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 技能 (构想 技能)
含义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 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 和方法的能力
——领导者(Leader)。涉及管理者与其下属 的关系,如激励、调配等。
2、信息角色(Informational roles)
管理者的人际关系角色使他具有获得信息的独特地位。他同外 部的接触带来了外部信息,而他的领导工作则使他成为组织内 部信息的集中点。其结果是,管理者成为组织信息的重要神经 中枢。
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学者Henry Mintzberg (1939-)
研究发现 经理的活动特点:简短、多样和琐屑等,大事小事交叉在
一起,干扰是极其寻常的。
处理文件被视为一种负担 非常新的信息—如闲谈、传闻和推测——受到欢迎,例行
报告则不然。 工作的紧张和压力不鼓励他们成为计划者,而是促使他们
成为具有适应性的信息处理者。他们在刺激-反应的环境里 工作,并优先处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Henry Mintzberg提出了一个管 理者究竟在做什么的分类纲要(1973年)。
他的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 角色。
1、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 选择的技巧性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艺术性——
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2、管理学的两重性
一是发现,二是创新
1)理论的定位—— 理论来自于实践,总结经验、寻找规 律 ,从偶然中寻找必然 。 2)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矛盾,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管理学更重视解决问题。
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
责的人。
EG,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饭店中掌勺的厨师;医院的医
生;这些人都是操作者
2、管理者(Manager)
是指挥别人活动并且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EG:企业的厂长;学校里的系主任。从广义上讲,管理者应泛 指所有执行管理职能,并对组织目标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
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 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二、管理的特征
2、创新性: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的理念在实践中 不断地得以更新,管理只有不断地创新,适应新的外部 环境的变化,才能推动组织的发展。在实践中,如海尔 创新出OEM管理,许多企业在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 这些都是管理的创新体现。
——监听者(Monitor)。管理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收集 者,使他对于组织的状况有一个彻底的了解。
——传播者(Disseminator)。管理者把特别的信息向他的 组织内传播。
——发言人(Spokesperson)。管理者把组织的信息向组 织所处的环境传播。
3、决策制定角色(Decisional roles)
二、管理者的分类
1、按照组织中所处的地位,管理者可以分为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