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合集下载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论文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论文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论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元分立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义,“推广论”实际上抹煞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大意义。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论文篇一关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思考【摘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元分立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义,“推广论”实际上抹煞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大意义:错失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实践。

文章从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然和历史的关系,得出马克思创立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其哲学的本质。

我们应在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之上,正确认识和充分重视实践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传统解释(一)传统阐释路线的解释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追随者和阐释者中存在着一条以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的传统阐释路线。

其中,恩格斯起着核心作用。

他在吸取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辩证法”。

这一思想体系经过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发展和传播,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并在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最终形成了关于马克思哲学具有权威性的阐释模式,直到今天仍对中国理论界有着重要影响。

斯大林曾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

它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推论:马克思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无外乎是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所得出的结果(即“推广论”)。

马原(辩证法)单选

马原(辩证法)单选

【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辩证法)单选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A物质和运动的观点B实践和认识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和统一的观点【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

选项A、B不符合题意,选项D不全面。

2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句话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A客观性B普遍性C多样性D条件性【答案】D【解析】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其三,联系具有条件性。

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题干中的地点和时间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D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答案】A【解析】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本题由缺少一个钉子引起了国家的灭亡,正是体现了普遍联系观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4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首先表现在它们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没有先后之分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

因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也就意味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2)唯物史观的发现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的宇宙观的形成显得特别重要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失足,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他们世界观的转变时,尤其注意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把着重点放在历史的唯物主义上面。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原理,其中也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都只能从实践中获得,并且还要由实践来检验、补充和发展,而不能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去简单推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还表现在它们在理论上相互贯通、相互渗透(1)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不仅是因为它唯物地解释了自然,包含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且特别是由于它唯物地解释了社会生活,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意味着社会生活还未得到科学的解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还没有形成。

(2)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标志,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就意味着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还没有创立。

a.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揭露了唯心主义的社会根源。

b.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获得了全面的巩固的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还突出表现在它们共同的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作用在于,它给人类指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向,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提供了可能。

孙正聿——《哲学通论》(第五章第二节)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追随者、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在1886年发表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文中最先使用的。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9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

它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辩证方法的时候,通常援引黑格尔,认为他是表述了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采取的仅仅是它的“合理的内核”,而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且向前发展了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现代的、科学的形态。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他甚至在观念的名称卞把它变成了独立的主体)是现实的创造主,而现实只是夕1造主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性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性的东西而已。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时候,通常援引费尔巴哈,认为他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权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采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把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而摈弃了它那些唯心主义的和宗教伦理的杂质。

大家知道,费尔巴哈虽然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极力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

恩格斯屡次说过:费尔巴哈“虽然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摆脱旧的唯心主义的束缚”,“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322、326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

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辩证唯物论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从理论本身的性质上讲即从总体的意义上讲,乃是一般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即普遍与特殊这种性质的统一关系。二者处于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它们又是互相包含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把世界观的一般原理运用于自然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的中介性理论。”(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第二,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可能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例如马克思,早在大学时代就详尽地研究了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初步形成了很容易符合社会现实的唯物主义倾向和本质上容易揭示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倾向。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这一伟大哲学著作的问世,为什么使马克思、恩格斯直到晚年回忆起来还那么激动不已?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让哲学贴近人类本性、贴近社会现实、用人类和现实来解决哲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人类哲学理论发展的种种迹象和人类历史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的种种现实问题表明,从哲学上科学地解决历史观的条件已经成熟。怎么解决?已经成熟了的哲学自然观、思维观提供了武器,这就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即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所提供的理论原则去分析人类社会。一旦如此,人类社会这个千百年来使哲学家们百思不解的人类自身及其所构成的社会,便顿时明朗了。即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规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这说明,历史领域的构成和发展,同自然领域、思维领域一样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就是说,没有几千年人类哲学思维所沉淀下来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这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和对这种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理解,即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可能产生出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如果把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后的完善过程也考察到,就更能证实这个结论。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一面讲他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区别在于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面又“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又如,直到晚年,每当他们在学术上遇到新问题时,仍不断翻阅黑格尔的著作,而当着资产阶级扬言要把黑格尔学说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去的时候,他们则公开申明为“继承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而感到骄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8页。);如此等等。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最新文档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最新文档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1938 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中写道: “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

” [1](P442) 在斯大林看来,生产力就是生产工具与劳动者的结合,即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生产物质资料才称为生产力。

斯大林的这一论述在相当长的时期统治着社会主义阵营。

毛泽东也作过类似的理解,他说,“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2](P319) 。

后经我国学者进步明确简化,生产力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同生产工具这两项,就构成社会生产力” [3](P4) 。

我国的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这个定义,与此同时,国外学界经历着持久的关于“生产力”的争论。

多数国外学者受斯大林的影响,在工具和技术的层面上使用生产力概念。

在罗森塔尔等人编写的《简明哲学词典》中引了斯大林的论述[4](P123 -124) 。

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中说,生产力范畴是“技术范畴” [5](P74) ,他还肯定考茨基的技术决定论是正确的。

尼?拉宾说,生产力是“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 [6](P6) 。

马文?哈里斯也说,“生产力概念看上去相当明确,指的是客位行为上的技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7](P258) 。

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比如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把包括工业技术、机械和工具以及工人的技能在内的技术关系定义为生产力” [8](P59) 。

又如齐泽克用“蛇的隐喻”来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式,生产力在他那里“通常被简化为技术的进步”[9](P433) 。

威廉姆?肖的“技术决定论”颇有代表性[10](P3 、50) 。

希尔贝克和伊耶认为,“生产力就是具有技术知识和工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发展的那个源泉本身” [11](P439) 。

将生产力简化为技术力量的观点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意识和制造工具,确切地说是技术的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列宁的话来说,它们是“一块整钢”,所以是一个主义而不是两个主义,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斯大林曾提出,马恩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后来把它推广到历史领域,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马恩恰恰是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唯物史观来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基石的。

尽管如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各自有所侧重。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词是“辩证”,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关于辩证法问题;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原著选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原著选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原著导读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介[德]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恩格斯在1886年写作的,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杂志《新时期》第四期和第五期上。

1888年,恩格斯补写了一篇序言,以单行本出版。

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资产阶级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又重新搬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并改头换面,以此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英国、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出现了新黑格尔主义并流行起来。

在德国,也出现了许多折衷主义的流派,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新康德主义,影响最大也最坏。

新康德主义者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发展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宣扬以实现某种抽象道德为目标的反动的“伦理社会主义”。

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分子利用新康德主义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妄图把工人运动引入歧途。

不少人曾经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结合,污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抄袭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而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区别。

为了批判新康德主义,反击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和攻击;为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需要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为了澄清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错误认识,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恩格斯便借《新时代》杂志请他评论丹麦哲学家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的机会,写下了《终结》这部哲学著作。

《终结》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分析批判黑格尔哲学以及概述其学派解体过程,通过分析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hughken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于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并总结了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而对于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却出现了很大的失误,留下深刻的教训,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一种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面前的最迫切和最主要的任务。

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内战取得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战胜资产阶级理解为一种高得多的事情,虽然形式上是比较和平的,这就是说,在政治上已战胜资产阶级并且用军事方式巩固了这个胜利之后,现在应当在组织国民经济方面、在组织生产方面、在全民的计划和监督方面也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

”[1]遵照列宁的教导,布尔什维克的工作重心也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阶级斗争的缓和而发生转变,从集中力量粉碎帝国主义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变为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到了3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一步缓和。

苏联“人数最多的一个剥削阶级,即作为资本主义复辟支柱的富农阶级”也已经通过农业集体化被完全消灭了,“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后根源被消灭了”[3],社会上已经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是()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答案:C2.马克思对唯物史观进行初步探索的著作是()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林木盗窃案的辩论》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答案:A3.以()和剩余价值论这两大发现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A:科学社会主义B:剩余价值论C:唯物史观D:劳动价值论答案:C4.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学说,是一个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的结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解放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A:个人智慧B:集体智慧C:历史智慧D:群体智慧答案:B5.恩格斯说:“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

这个人指()。

A:谢林B:康德C:费尔巴哈D:黑格尔答案:D6.《神圣家族》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C: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关系概念答案:ABC7.《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B: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C: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D: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E: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答案:ABCDE8.马克思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

”《哲学的贫困》的主要内容包括:()。

最新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最新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精品资料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9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

它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辩证方法的时候,通常援引黑格尔,认为他是表述了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采取的仅仅是它的“合理的内核”,而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且向前发展了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现代的、科学的形态。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他甚至在观念的名称卞把它变成了独立的主体)是现实的创造主,而现实只是夕1造主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性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性的东西而已。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时候,通常援引费尔巴哈,认为他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权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629.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采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把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而摈弃了它那些唯心主义的和宗教伦理的杂质。

大家知道,费尔巴哈虽然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极力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

恩格斯屡次说过:费尔巴哈“虽然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摆脱旧的唯心主义的束缚”,“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322、326页)。

202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练习卷及答案2

202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练习卷及答案2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的202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卷及答案,希望考生好好复习。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总结和归纳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指出哲学的大体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B.思维与精神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2.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全数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大体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从根本上来讲,这两大阵营划分的标准是A.是不是承认世界的同一性B.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是不是承认世界的可知性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3.赫拉克利特以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此刻、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必然的分寸上燃烧,在必然的分寸上熄灭。

这种观点是一种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械,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依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眼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并无别的意义。

”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定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D.把客观事物看做是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转变发展6.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类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读后感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读后感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读后感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之所以能发动一场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实践唯物主义。

用“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

但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态,而是同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重在改变世界,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又是实践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观是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

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斯大林在其著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结合马
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侧重实践、重视劳动而解读辩证法。

斯大林突出
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关系,提出了坚持实践方向的理论方针。

通过斯大林的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入理解。

他强调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提出了辩证法要实事
求是,要坚持植根于实践和对实践指导;重视理论上的实践性部分,
在思想理论的分析中,要重视它们在实践领域的应用;要在实践中剥
离事物的复杂性,不断掌握实践的变化和规律性。

斯大林也提出了以实践精神改造和发展社会的思想,把实践作为
检验批评和理论、实践耦合的基础,突出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性理论分
析的贡献。

他认为,唯物史观是把实践放在历史范畴中,把它作为历
史发展过程的唯一根据。

综上所述,斯大林在他的著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侧重实践、重视劳动而解读辩证法,充
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想。

斯大林的著作为人类唯物主义理论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在当今的思想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辩证哲学的书籍排行榜

辩证哲学的书籍排行榜

辩证哲学的书籍排行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辩证哲学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主张寻找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通过解决矛盾和对立来认识现象的辩证发展规律。

辩证哲学对人类思维和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以下就是一份关于辩证哲学的书籍排行榜:1.《辩证法的根本问题》作者:列夫·维托根斯坦这本书是辩证哲学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对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和矛盾客观性的规定性。

该书对于理解辩证法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矛盾论》作者: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和思想家,他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强调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和推动作用。

这本书在中国及国际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3.《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提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方向。

4.《辩证法的逻辑学》作者:恩斯特·布洛赫这本书是对辩证法逻辑学的全面系统阐述,作者通过研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规律,深入剖析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和辩证法的运用方法,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辩证哲学著作。

5.《演绎法与辩证法》作者:弗兰茨·布伦塔诺这本书是对辩证法和演绎法之间关系的独特阐述,作者通过对两种逻辑方法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辩证法与演绎法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和应用。

这本书对于探讨辩证法与其他逻辑学派别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6.《辩证法研究》作者:乔治·霍克希尔特这本书通过对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的探讨,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辩证哲学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辩证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堂练习—马原(辩证法)单选

随堂练习—马原(辩证法)单选

随堂练习—马原(辩证法)单选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A 物质和运动的观点B 实践和认识的观点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 对立和统一的观点2、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句话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A 客观性B 普遍性C 多样性D 条件性3、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 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D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4、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该观点主要体现了()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体D 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5、“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这句谚语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 世界是物质的D 矛盾具有普遍性6、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A 简单B 低级C 前进D 联系7、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B 把世界看作事物和过程的集合体是辩证法的基本思想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D 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9、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其核心是()A 联系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对立统一规律D 质量互变规律10 列宁称为“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的矛盾是指()A 逻辑矛盾B 辩证矛盾C 客观矛盾D 主观矛盾1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12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西方人说成“失败教会成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失败总是与成功相生相伴,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在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至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现将有关研究观点择要综述如下。

一、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是单线还是多线主要有六种观点:1.单线论。

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依次由低级向高级更替和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主张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是统一的,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只有一种序列,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任务就是揭示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共性。

2.多线论。

不少学者认为,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道路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发展序列。

人类一旦走出原始社会,从野蛮进入文明,历史就开始呈现多样化的文明图景。

这不仅体现在所有制形态上,而且体现在人类历史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或多种途径与方式上。

因为真正的历史总是活生生的人的历史,历史是人的作品,而非既定的思想和概念的历史。

3.先单线后多线论。

一些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马克思坚持单线历史观,他从“世界历史”思想出发,认为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必须经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进人世界历史;7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马克思晚年的笔记表明,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想由“单线论”转向了“多线论”,承认在一个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各种经济成分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多向性发展的可能性。

4.一元多线论。

有的学者认为,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中,由于环境的孤立封闭,历史发展是单线的;近代以后,由于交往和环境的变化,社会发展是多线的。

所谓社会发展的单线和多线问题,只是指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体形式。

无论是社会的单线发展还是多线发展,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单线与多线只是一个形式和具体模式问题,而生产力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内在结构运动,社会发展是一元的,又是多线的。

5.一般性与多样性统一论。

一些学者认为,历史发展既不是单线的,也不是多线的,而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019年公务员矛盾论考试

2019年公务员矛盾论考试

1. 《实践论》写于()年。

(单选 4分)∙[A] 1935[B] 1936[C] 1937[D]1938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敌我矛盾降为次要方面,社会生活主要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判断 2分)∙[A] 正确[B] 错误3. “中国革命创造性地把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使中国革命成为资本主义阶梯的第三大因素,成为被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范例。

”出自()。

(单选 4分)∙[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布哈林[D]列宁4. 毛泽东哲学是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

(判断 2分)∙[A] 正确[B] 错误5. 毛泽东哲学是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

(判断 2分)∙[A] 正确[B] 错误6.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

(多选 6分)∙[A] 《实践论》[B] 《矛盾论》[C] 《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7. 作者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最辉煌的时期是()。

(单选 4分)∙[A] 19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到五十年代中期[B] 19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期[C] 20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到五十年代中期[D]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8. (),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内部逐渐滋生出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风气。

(单选 4分)∙[A] 从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B]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C] 从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D]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写于()年。

(单选 4分)∙[A] 1949[B] 1950[C] 1956[D]195710. 真正把实践和认识作为一对矛盾,系统地、完整地、全面地形成一套理论,来描述认识的全过程的人是()。

(单选 4分)∙[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毛泽东11. 当前我们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9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

它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辩证方法的时候,通常援引黑格尔,认为他是表述了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采取的仅仅是它的“合理的内核”,而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且向前发展了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现代的、科学的形态。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他甚至在观念的名称卞把它变成了独立的主体)是现实的创造主,而现实只是夕1造主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性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性的东西而已。

”(《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时候,通常援引费尔巴哈,认为他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权威的哲学家。

但这并不.629.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采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把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而摈弃了它那些唯心主义的和宗教伦理的杂质。

大家知道,费尔巴哈虽然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极力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

恩格斯屡次说过:费尔巴哈“虽然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摆脱旧的唯心主义的束缚”,“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322、326页)。

辩证法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一词,意思就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

在古代,所谓辩证法,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

古代有些哲学家认为,思维矛盾的揭露以及对立意见的冲突,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

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后来推广到自然界现象中去,就变成了认识自然界的辩证方法,这种方法把自然界现象看作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现象,把自然界的发展看作是自然界中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看作是自然界中对立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

辩证法从根本上说来,是同形而上学截然相反的。

(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一)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

因此,辩证方法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现象,如果被孤立地、同周围现象没有联系地拿来看,那就无法理解,因为自然界的任何领域中的任何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同周围条件没有联系、与它们.630.隔离的现象,那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反之,任何,种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同周围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受周围现象所制约的现象,那就可以理解、可以论证了。

(二)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静止不动、停滞不变的状态,而是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东西在破坏,在衰颓。

因此,辩证方法要求我们观察现象时不仅要从各个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翔度去观察,而且要从它们的运动、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发展、它们的产生和衰亡的角度去观察。

在辩证方法看来,最重要的不是现时似乎坚固,但已经开始衰亡的东西,而是正在产生、正在发展的东西,哪怕它现时似乎还不坚固,因为在辩证方法看来,只有正在产生、正在发展的东西,才是不可战胜的。

恩格斯说:“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Protist)(原始的活细胞。

—斯大林注)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中。

”(《马克思恩格恩格斯说,因此,辩证法“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25页)。

(三)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发展过程看作简单的增长过程,看作量变不引起质变的过程,而是看作从不显著的、潜在的量的变化到显露的变化,到根本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质变不是逐渐地发生,而是迅速地、突然地发生的,表现为从一种状态飞跃式地进到另一种状态,并且不是偶然发.631.生的,而是有规律地发生的,是由许多不明显的逐渐的量变积累而成的。

因此,辩证方法认为,不应该把发展过程了解为循环式的运动,了解为过去事物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把它了解为前进的运动、上升的运动,了解为从旧质态到新质态的转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恩格斯说:“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自然界不是循着一个永远一样的不断重复的圆圈运动,而是经历着实在的历史。

这里首先就应当指出达尔文,他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700页)恩格斯在说明辩证的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时写道“在物理学中……每种变化都是量到质的转化,是物体所固有或所承受的某一形式的运动的量在数量上发生变化的结果。

例如,水的温度最初对它的液体状态是无足轻重的;但是由于液体水的温度的增加或减少,便会达到这样的一点,在这一点上这种聚集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水就会变为蒸汽或冰……例如,必须有一定的最低强度的电流才能使电灯泡中的白金丝发光,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白热点和融解点,每种液体在一定的压力下都有其特定的冰点和沸点,—只要我们有办法造成相应的温度;最后,例如,每种气体都有其临界点,在这一点上相当的压力和冷却能使气体变成液体……物理学的所谓常数(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点。

—斯大林注),大部分不外是这样一些关节点的名称,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该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

”(同上,第404页)接着,恩格斯讲到化学时又说:“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

黑.632.格尔本人已经知道这一点……拿氧来说:如果结合在一个分子中的有三个原子,而不是象普通那样只有两个原子,那末我们就得到臭氧,一种在气味和作用上与普通氧很不相同的物体。

更不待说,如果把氧同氮或硫按不同的比例化合起来,那末其中每一种化合都会产生出一种在质的方面和其他一切物体不同的物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404-405页)最后,恩格斯在批评杜林,批评这位大骂黑格尔而暗中又到窃黑格尔关于从无感觉世界王国进到感觉的王国,从无机界王国然界的现象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们都有其反面和正面,都有其过去和将来,都有其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而这种对立面的斗争、旧东西和新东西之间的斗争、衰亡着的东西和产生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就是发.633.简略说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的基本特征就是这样。

不难了解,把辩证方法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该有多么巨大的意义;把这些原理应用到社会历史上去,应用到无产阶级党的实际活动上去,该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既然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现象,既然一切现象都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那就很明显,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不应当象历史学家常做的那样,从“永恒正义”或其他某种成见出发,而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奴隶占有制度,从现代的条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反常的荒谬事情。

然而在原始公社制度瓦解的条件下,奴隶占有制度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合乎规律的现象,因为它同原始公社制度相比是前进了一步。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在沙皇制度和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条件下,譬如说在1905年的俄国,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正确的和革命的要求,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当时意味着前进一步。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要求,从我们苏联现在的条件看来,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和反革命的要求,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同苏维埃共和国相比是后退了一步。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显然,没有这种观察社会现象的历史观点,历史科学就会无法存在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的观点才能使历史科学不致变成偶然现象的糊涂账,不致变成一堆荒谬绝伦的错误。

其次。

既然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既然旧东西衰亡和新东西生长是发展的规律,那就很明显,没有什么“不可动摇的”社会秩序,没有什么私有制和剥削的“永恒原则”,没有什么农民服.634.从地主、工人服从资本家的“永恒观念”。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用社会主义制度来替代,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代替了封建制度一样。

这就是说,不要指靠已经不再发展的社会阶层,即使这些阶层在现时还是占优势的力量,而要指靠正在发展的、有前途的阶层,即使这些阶层在现时还不是占优势的力量。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马克思主义者和民粹派斗争的时期,俄国无产阶级同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个体农民比较起来,还是占极少数。

但是无产阶级是一个发展着的阶级,农民则是一个日趋瓦解的阶级。

正因为无产阶级是一个发展着的阶级,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就指靠无产阶级。

他们没有错,因为大家知道,无产阶级后来从一个不大的力量发展成了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头等力量。

这就是说,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就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

其次。

既然从缓慢的量变进到迅速的、突然的质变是发展的规律,那就很明显,被压迫阶级进行的革命变革,是完全自然的和必不可免的现象。

这就是说,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摆脱资本主义压迫,不可能通过缓慢的变化,通过改良来实现,而只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质变,通过革命来实现。

这就是说,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就要做革命者,而不要做改良主义者。

其次。

既然发展是通过内在矛盾的揭露,通过基于这些矛盾的对立势力的冲突来克服这些矛盾而进行的,那就很明显,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完全自然的和必不可免的现象。

这就是说,不要掩饰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而要暴露和揭开这些矛盾,不要熄灭阶级斗争,而要把阶级斗争进行到底。

.635.这就是说,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就要执行无产阶级的不调和的阶级政策,而不要执行使无产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利益相协调的改良主义政策,不要执行使资本主义“长入”社会主义的妥协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