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群生态学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从小到大龄级比例绘图,即年龄金字塔(年龄锥体)。 按拨登海默(Bodenheimer,1958)的划分,年龄锥体 可 分 为 3 个 基 本 类 型 : 增 长 型 种 群 (expanding population);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下降型 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
生命表的编制已逐渐趋向规范化。生命表中 各栏的符号意义如下:
X=按年龄的分段(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
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目 l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X/n0 dX=从X 到X+1期的死亡数目 qX=从X到X+1期的死亡率 eX=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或平均余率
⑶ 种群的数量统计
①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 相对密度——表示个体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绝对密度调查方法:1.总数调查;2.抽样调查(样方 法,标志重捕法p45) 相对密度调查方法:用少,多,较多,最多表示;或 用+,++,+++,表示。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表示种群生殖状况的指标,是种群增加的固 有能力。常用种群中每年每千个体的出生数或每年每 一个雌个体的产子数来表群 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不同年龄组(age classes) 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它对种群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都有很大影响。研究种群动态和对种群数量进行预 测预报都离不开对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比例 越大,种群出生率越高;而种群中缺乏繁殖力的年老个比 例越大,种群的死亡率越高。个体可分为三个生态时期: 繁 殖 前 期 (pre-reproductive period) , 繁 殖 期 (reproductive period),繁殖后期(post-reproductive period);各年龄期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
⑷ 生命表(life table)的编制
定义 生命表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
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是生态学家研 究种群动态的有利工具。生命表最先应用 于人口统计学上,特别是人寿保险业上。
①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以藤壶为例)
藤壶是海滨潮间生活的一种固着甲壳动物。 康内尔(Conell)从1959~1968年这10年间 对固着在岩石上的藤壶逐年进行精心观察, 编制出藤壶生命表(见下表3.3)。
2.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
空间特征:种群都要占据一定的分布区,组成种 群的个体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繁殖和生长。不同种 类的个体所需空间的性质和大小不同。
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是以占有一定面积和空间的个 体数量,即种群密度来表示的,是指单位面积或单 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目。种群数量是随时间不断变化 的。
图3.1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仿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B. 稳定型种群;C. 下降型种群
1. 增长型种群(expanding population)
其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 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却很少。这样 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遗传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 征方面具有共性,但在某些方面具有差异性。种群 内的这种变异性和个体遗传有关。
3. 种群的动态
⑴定义:种群的动态指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 变动规律。即:种群的数量或密度;种群的分布;种群 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种群调节。
⑵种群的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中的种群数量,通常以个 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 粗密度(crudedensity):每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就称为种群的粗密度。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按照生物实际所 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2. 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
介于A型和C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型,说明种 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其出生 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稳定。
3. 下降型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
其年龄锥体呈壶型,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 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 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 群。
死亡率是描述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常用种群中每年 每千个体的死亡数表示。死亡率也分为最低死亡率和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动态的两个因素。
③迁入和迁出
迁入——指生物个体或其种子从原有生活地向特定地 区成群迁居的一种行为。
迁出——迁入的相反行为。 扩散(dispersion)——大多数动植物生活周期中的基本 现象,迁入和迁出即是生物的一种扩散行为。植物种 群中迁入迁出现象很普遍。对动物而言,食物是迁徙 的因素。
图3.2 1974年墨西哥人口与美国人口的年龄分布
利用年龄金字塔也可以推测人口发展趋势,图 3.2是增长迅速的墨西哥人口和增长缓慢的美国 人口在1974年的年龄分布图。 1982年我国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反映了人 口发展特点和趋势。(李p47)
性比(sexual structure):反映种群中雄性个 体与雌性个体比例的参数。性比在个体不同的 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受精卵的♂/♀比 大约是50:50,称为第一性比;幼体成长到性 成熟期间,♂/♀比会发生变化,称为第二性 比;以后还会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为第三 性比。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3.1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 种群(population)的概念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 的总和。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具体存在的基本 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 本组成单位。
物种(species)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 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 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生命表的编制已逐渐趋向规范化。生命表中 各栏的符号意义如下:
X=按年龄的分段(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
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目 l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X/n0 dX=从X 到X+1期的死亡数目 qX=从X到X+1期的死亡率 eX=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或平均余率
⑶ 种群的数量统计
①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 相对密度——表示个体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绝对密度调查方法:1.总数调查;2.抽样调查(样方 法,标志重捕法p45) 相对密度调查方法:用少,多,较多,最多表示;或 用+,++,+++,表示。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表示种群生殖状况的指标,是种群增加的固 有能力。常用种群中每年每千个体的出生数或每年每 一个雌个体的产子数来表群 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不同年龄组(age classes) 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它对种群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都有很大影响。研究种群动态和对种群数量进行预 测预报都离不开对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比例 越大,种群出生率越高;而种群中缺乏繁殖力的年老个比 例越大,种群的死亡率越高。个体可分为三个生态时期: 繁 殖 前 期 (pre-reproductive period) , 繁 殖 期 (reproductive period),繁殖后期(post-reproductive period);各年龄期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
⑷ 生命表(life table)的编制
定义 生命表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
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是生态学家研 究种群动态的有利工具。生命表最先应用 于人口统计学上,特别是人寿保险业上。
①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以藤壶为例)
藤壶是海滨潮间生活的一种固着甲壳动物。 康内尔(Conell)从1959~1968年这10年间 对固着在岩石上的藤壶逐年进行精心观察, 编制出藤壶生命表(见下表3.3)。
2.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
空间特征:种群都要占据一定的分布区,组成种 群的个体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繁殖和生长。不同种 类的个体所需空间的性质和大小不同。
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是以占有一定面积和空间的个 体数量,即种群密度来表示的,是指单位面积或单 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目。种群数量是随时间不断变化 的。
图3.1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仿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B. 稳定型种群;C. 下降型种群
1. 增长型种群(expanding population)
其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 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却很少。这样 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遗传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 征方面具有共性,但在某些方面具有差异性。种群 内的这种变异性和个体遗传有关。
3. 种群的动态
⑴定义:种群的动态指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 变动规律。即:种群的数量或密度;种群的分布;种群 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种群调节。
⑵种群的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中的种群数量,通常以个 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 粗密度(crudedensity):每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就称为种群的粗密度。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按照生物实际所 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2. 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
介于A型和C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型,说明种 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其出生 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稳定。
3. 下降型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
其年龄锥体呈壶型,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 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 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 群。
死亡率是描述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常用种群中每年 每千个体的死亡数表示。死亡率也分为最低死亡率和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动态的两个因素。
③迁入和迁出
迁入——指生物个体或其种子从原有生活地向特定地 区成群迁居的一种行为。
迁出——迁入的相反行为。 扩散(dispersion)——大多数动植物生活周期中的基本 现象,迁入和迁出即是生物的一种扩散行为。植物种 群中迁入迁出现象很普遍。对动物而言,食物是迁徙 的因素。
图3.2 1974年墨西哥人口与美国人口的年龄分布
利用年龄金字塔也可以推测人口发展趋势,图 3.2是增长迅速的墨西哥人口和增长缓慢的美国 人口在1974年的年龄分布图。 1982年我国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反映了人 口发展特点和趋势。(李p47)
性比(sexual structure):反映种群中雄性个 体与雌性个体比例的参数。性比在个体不同的 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受精卵的♂/♀比 大约是50:50,称为第一性比;幼体成长到性 成熟期间,♂/♀比会发生变化,称为第二性 比;以后还会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为第三 性比。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3.1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 种群(population)的概念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 的总和。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具体存在的基本 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 本组成单位。
物种(species)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 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 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