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公开课解析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精品教案

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精品教案

《交通运输业》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三、教学策略交通运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交通运输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尤为迅速。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才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

根据需要恰当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提高生活、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从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两个不同角度切入,从人们的需求出发,侧重人们对方式和线路的选择,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

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成三部分:一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二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三是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选择。

课时分配上为3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首先展示“吃货眼中的中国”为例,提出问题:国庆长假将至,你和你的家人有没有外出旅游?你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和路线分别是什么?以此作为导入,引入正文,激发学生兴趣。

正文部分首先通过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铁路分布格式,并解释原因,接着逐条了解我国南北主干线和东西主干线,最后通过读图活动了解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四、教学流程1.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B.全国分布较为均匀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2.对下列铁路枢纽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上海B.②为郑州C.③为成都D.④为济南3.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A.郑州B.兰州C.徐州D.株洲4.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名称:A_______ B 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_______线;②_______ 线;③_______线;④_______线。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公开课解析 共45页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公开课解析 共45页
北京
京包线
兰州

线 海
拉萨
• 七纵:京沪线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 线 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青 藏铁路
• 五横: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滨洲—滨 绥线 南昆铁路
京哈线 京广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包线
兰州
哈尔滨
北京
包头 京 包 线 天津

广
线
上海
广州
九龙
乌鲁木齐
与陇海线 交会城市
与长江线 交会城市
焦柳线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南北干线
与陇海线 交会城市 与长江线 交会城市
宝成— 成昆线
宝鸡
攀枝花
焦柳线 洛阳 枝城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郑州 武汉
商丘 九江
徐州
南京
上海
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运输线: 大秦线(山西大同——秦皇岛) 神黄线(陕西神木——河北黄骅港) 迁曹铁路(迁安北站——曹妃甸) 焦作——兖州——日照线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低, 连续性好
线路造价高,长途大宗货物 占地广;短 运输和客运 途运输成本 高
当代最重要的 运输方式,高 速化(日本新 干线、磁悬浮 列车)
机动灵活, 成本高,载 短途货运和客 周转快, 重小,能耗 运,承担集散 装卸方便, 大,运费贵 任务 适应性强
发展最快,应 用最广,地位 日趋重要(高 速公路)
大型化、高速化
管道 运输
运量大,损 耗小,连续 性强,管理 方便
设备投资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 灵活性差,只 向大量运送气体、 铺设管道 能运一种货物,液体或粉末状、 且单向运输 颗粒状固体货物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课件)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课件)

(1) 南部路线从印度运往中国的矿产最有可能是什么。(2分 (2) 简要说明东盟路线所在区域的地势地形特征及其形成原 因。(6分) (3)北部路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自然带?说出其中生态环境 较为脆弱的两个自然带并说明原因。(10分) (4)泛亚铁路北部路线东段经过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简要分 析该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5)泛亚铁路对我国石油运输有何积极意义? (4分)
【练习】 1.图中规划建一个 海港和一个航空港,A、 B、C、D、E、F、G哪点 适合建港口,并说明理 由。 B合适,有较好的深 水港湾,与城市近,可 依托城市协调发展
图7-12
2.航空港址宜选在E、F、G中的哪处?试说出理由。 E处, E地地形平坦开阔,又有一定坡度便于排 水,而F地距城市太近,且地势不开阔, G距城市太 远
航空港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 影响较大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 物流频繁的地区最为有利
与市内干道和其他对外 占地广,地形平坦开阔,利于 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 跑道建设和飞机起飞;坡度适 的地点;最方便客货的 当,以利排水;少云雾和雷雨、 集散;应接近铁路枢纽; 暴雨,风速小;地质条件好, 应靠近城市边缘,减轻 地基牢固;与城市应有一定的 市内拥堵 距离,有高速公路相通
学习目标
• 1.能够按照一定要求合理选择、组合运输线路。
• 2.能够读各类图表描述我国各交通线路的分布特 点及其区位条件。(重点) 3.能够在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上准确指出铁路干 线和铁路枢纽城市的名称。(重点) • 4.能够在我国主要的港口分布图上准确填写港口 的名称,并能说出其区位条件。
知识点一:合理选择交通线路以及 影响交通线的区位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经济腹地广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掌握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知道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理解,认识到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历史演变,如古代的交通方式,近现代的交通发展等。

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及其原因。

2. 中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介绍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中国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

3. 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探讨中国交通运输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考察学生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教材,提供学生系统的学习材料。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设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如投影仪、电脑等,进行教学演示和互动。

4.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挑战,如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等。

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机遇,如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完整版)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完整版)

徐州 兰州 上海
京哈线 与 哈大线 成昆线 与 包成线 沪昆线 与京广线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沪昆线 与京九线
南昌
郑州 徐州 株洲
2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知识链接
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xxxx
K
T Z
D
G
普通列车 快速列车 特快列车 直达特快列车 动车组列车 高速动车组列车
2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① 辽中南工业基地。② 京津唐工业基地。③ 长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④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①丰富的煤、铁 、石油资源 ;②交通便利;③良好的工业基础 3.①科技力量雄厚;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制约因素: 水 资源短缺 。;4.①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 制约因素:能源短缺 。 5.交通便利。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市场广阔;②国家优惠的政策;③许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利用外资;④交通便利。 制约因素: 能源短缺。 6.科 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乘坐火车需要查看时刻表。读下表,完成任务。
活动P104
(1)从北京到广州的T15次、K598/K599次列 车,途中各需要多少时间?
T15 20小时33分钟 K598/K599 29小时28分钟
(2)如果乘火车从广州到郑州,希望早上到达, 应该乘哪一次列车?
T16
2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亚欧大陆桥
10.中国的农业
1.商品粮基地:A___平原B___平原C___地区
2.四大牧区:①_牧区②_牧区③_牧区④_牧区
D___平原E______平原F____平原G____平原
3.经济类作物分布区:A __ B __ C __ D ___

《中国交通运输》说课稿

《中国交通运输》说课稿

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业》说课稿独店中学王恒乐政史组教学目标:(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三)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四)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

(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知识。

(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精】《交通运输业》教案

【精】《交通运输业》教案

《交通运输业》教案两课时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作用;(2)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掌握我国铁路南北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的分布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阅读统计图和交通图,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大致分布格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青藏铁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业的作用;(2)我国铁路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的分布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铁路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的分布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读图、识图、记忆、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公共汽车、火车、飞机、出租车、地铁、轮船。

提问:跟交通运输工具有关的产业是什么?(学生回答:交通运输业)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课学习(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学生回答)明确: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提问:“要致富,先修路”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明确:说明便利的交通对致富及其重要,既能让本地产品流通出去,也能让外界产品流通进来,形成商品流通渠道。

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展示“我国公路、铁路、民航”统计图提问:在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运里程、民航通航里程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据图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民航,可以看出中国交通运输线路总长度大幅度增加。

过渡: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为改善西部交通运输状况,国家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联系西藏的干线公路,还修建了兰新、成昆、北疆、青藏等联系边远地区的铁路。

展示图片: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铁路(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提问: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连连看活动:飞机水路运输汽车管道运输火车航空运输轮船公路运输管道铁路运输过渡: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其突出。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高二地理教案【7篇】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高二地理教案【7篇】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高二地理教案【7篇】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高二地理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高二地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

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1、洋流的概念: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

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

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初中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2、能正确选择运输方式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运用地图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三、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四、教学方法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飞机图片导入提问:同学们坐过这种交通工具吗?过渡:如何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特点选择交通方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解析目标】关键词:特点选择【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特点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铁路运输的特点公路运输的特点水路运输的特点海洋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的特点管道运输的特点活动二:填写下表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活动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给学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如下:旅行一般按路程、票价、时间、旅行目的及其交通条件等因素,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货运则要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数量、价格、时效等情况来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人们出行大多希望尽快到达,所以远距离出行多乘飞机或乘火车,近距离多乘汽车。

有时为了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有专门乘旅游船的。

货运,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小结: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可通过三步进行准确的选择,依次为:运距,运量和运费.【课堂检测】第一关:能抢就抢连线题第二关:有问必答选择运输方式第三关:眼明手巧选工具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第四关:集体智慧绽光彩家住济南的小明在暑假期间想到昆明去玩,请你帮他设计一条铁路旅游路线。

(能说几种就说几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对重点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学生看、画、比、描、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掌握知识,也作为参与教学的一种形式,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三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教案

初三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教案

初三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依据。

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案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认识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惜交通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

2.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如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提问学生这些图片分别代表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引出课题“中国的交通运输”。

2. 讲授新课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依据分别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如速度、运量、运费等。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如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时间要求等。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展示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介绍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如南北向的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等,东西向的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组织学生进行铁路干线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具体影响。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实际的运输需求情境,如旅游、货物运输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阐述选择的理由。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交通运输业》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总结讨论,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运用地图说出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熟记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难点】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客运、货运依据;2.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发展的方向及重要意义。

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猜测每一秒钟,寄出多少件快递?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不仅提升运输速度,更注重运输质量和效率。

一起走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业。

师: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及所学知识,你能列举出哪几种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生:(可能的答案)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板书)第五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板书)一、交通运输工具活动1 结合生活及所学知识,你能列举出哪几种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展示系列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古代交通运输工具(牲畜驮运、马车、轿子、帆船等)和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活动2:以下为现代化大都市内部的交通工具。

请将图片与相关文字用直线连接起来。

(板书)二、交通运输方式(板书)1.公路运输展示公路运输等图文资料。

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满足“门对门”。

缺点: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适宜短途运输(板书)2.铁路运输展示铁路运输等图文资料。

铁路运输优点: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

缺点: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适宜长距离运输。

(板书)3.航空运输优点:速度最快、舒适、安全等优点缺点:运量较小,运价较高适用于客运、贵重和急需物品(板书)4.水路运输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

优点: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缺点: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板书)5.管道运输优点: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等 适宜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

4-3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湘教版)

4-3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湘教版)

海洋运输
中国东部临洋,海岸线漫长曲折, 优良港湾众多,发展海洋运输条件优 越。中国已成为航运大国,商船吨位 和货运量居世界前列。
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为沿海航线 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沿海航线北部 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部以广州和 香港为中心。远洋航线以上海、大连、 天津、秦皇岛、青岛、广州、湛江和 香港为枢纽。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建立了航运联系。
➢【思考】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目的 性质 ➢ 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会根据旅客出行的
、货物本身的
等,
价格 速度 运量 考虑运输
的高低、运输
的快慢、
的多少等方面。
3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
公路
水运(内河和航海)
1.运量较小 2.运费较高
公路运输一般负担短途运输,但在铁路运输和水运不发达的地区,往 往也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3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水路运输
优点 1.运量最大 2.运费最低
缺点 1.速度最慢 2.灵活性差、连续性差 3.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长途、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Hale Waihona Puke 3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较低 最高
运速
较快 较快
运量
较小 较大
灵活性
最差 最好 较好 较差
4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的选择
客运:根据旅客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货运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航空运输 (数量不大)
短途 —公路运输
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 长途 —航空运输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远距离运输)

《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总结讨论,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运用地图说出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熟记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难点】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客运、货运依据;2.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发展的方向及重要意义。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师:同学们知道新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是哪一条吗?观看视频《成渝铁路——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1.分析铁路运输的优点与缺点。

2.成渝铁路起始点?铁路线路走向?途经主要地形区?生:(可能的答案)1.优点:运量较大、速度较大、运价较低;全天候(较少受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缺点: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受轨道限制,灵活性较差;工程投资大;短途运输成本高2.四川成都—重庆;东西走向;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板书)第五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板书)一、我国铁路干线活动1 在我国铁路干线图上,圈画南北向铁路干线。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

活动1:在我国铁路干线图上,圈画东西向铁路干线。

滨州—滨绥线;京包—宝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活动2:小组合作:1.用☆标注家乡所在省份;2.确定3个或3个以上美食,设计出寻美食的铁路干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3.小组展示点评。

美食参考:北京烤鸭、哈尔滨锅包肉、上海灌汤包、武汉热干面、长沙臭豆腐、成都火锅、兰州拉面、新疆羊肉串、宝鸡凉皮等。

生:(可能答案)广州(艇仔粥)→长沙(臭豆腐) →武汉(热干面) →北京(烤鸭)→包头(烤全羊)→兰州(兰州拉面)铁路干线:京广线、京包—包兰线(板书)二、我国主要铁路枢纽师:铁路枢纽指几条铁路干线相交或衔接的地点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有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

第21讲__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第21讲__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教学过程及内容
说明及课后记
(导入新课)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的“先行官”。可见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重要部门。
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4、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20分)
东中西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东部
52.52
53.68
58.12
中部
30.92
29.90
27.92
西部
16.66
16.42
13.96
例题精析
说明及课后记
读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C)
A.拉萨B.攀枝花C.武汉D.深圳
2、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D)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工程
C.三峡水利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
3、图中B铁路线的名称是(C)
A.京九线B.京广线C.焦柳线D.宝成线
问题:1、南北干线与东西干线交汇处的城市。
2、分析南昆铁路,青藏铁路,陇海—兰新,京九,滨绥—滨洲的意义。
三、公路
公路发展很快,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形成覆盖全国全部2000多个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庞大公路网,1992年通车里程达105.7万千米,通往西藏的有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滇藏公路。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如北京一天津一塘沽线、沈阳一大连线、京沪高速公路等。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教学设计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教学设计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教学设计《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教学设计第十二单元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本单元是认识祖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交通运输事业上感受到我国社会需主义建设的强大。

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深刻体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更为迅速。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

2、使学生学习如何看《中国交通图》并了解几条重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起止点。

过程方法:在小组协作中培养学生查找能力,使学生学会查找从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广州、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的铁路线。

情感态度: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巨大发展,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学会看《中国交通图》知道几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进行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进行爱党、爱祖国的教育,学会看交通图。

第一课《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

(2)技能目标:用图表说明问题;能介绍交通运输发展和变化的相关的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同学的介绍补充知识,培养倾听能力。

(3)情感目标:以我国古代交通运输业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以社会主义祖国取得的成绩骄傲,更加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阅读图表,用图表说明问题。

教学设计: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信息万变的时代变化,也将推动我们国家各方面化,交通运输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此,在备这课时,从学生最为熟悉的北始,说说交通运输所发生的变化。

然后再由北京的变化想到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变化,引出本科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京包线
兰州

线 海
拉萨
• 七纵:京沪线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 线 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青 藏铁路
• 五横: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滨洲—滨 绥线 南昆铁路
京哈线 京广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包线
兰州
哈尔滨
北京
包头 京 包 线 天津

广
线
上海
广州
九龙
乌鲁木齐
可通过此桥运至中国的连云港,再转运至日本、韩国及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这条铁路线的全程运输要比通过苏伊士运河或绕
道好望角的海上运输航线,分别缩短运距1.1万和1.5 万千米Z比取道西伯利亚的第一亚欧大陆桥距离缩短 2000多千米,而且沿线的自然、经济条件都较好。第 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亚欧之间的运输 时间,节省大量运费,而且对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 以及提高东桥头堡连云港在国际海陆空联运中的战略地 位,起到重要作用。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不大)
——航空运输
运 方 式
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
短途 ——公路运输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选 择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远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选择运输方式
货物和数量 起点至终点 铁路公路 河运海运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一吨活鱼 密云水库--北京
短途货运和客 运,承担集散 任务
发展最快,应 用最广,地位 日趋重要(高 速公路)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宜对象
发展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运量大,投 资省,运价 低(尤其海 运)
最快捷(尤 其长途)
速度慢,灵活 对时间要求不高 性和连续性差 的大宗和笨重货

运量小、成本 以客运为主,货
高、投资大、 运多轻型贵重、
京沪线 陇海线

北京
连云港

线 徐州
上海
京广线
浙赣线
北京
湘黔线
上海
株洲
贵阳
昆明
广州
乌鲁木齐
京广线
陇海线
北京
郑州


连云港 线
广州
乌鲁木齐
宝成线 成昆线
成都
宝鸡 陇
连云港

线
昆明
乌鲁木齐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包头
兰州

连云港

线
京哈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满洲里
北京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绥芬河
大连
南北干线 宝成— 成昆线
• 3、近年来,我国铁路发展迅速,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 通车,至此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近8万公里。与此同时,我国铁 路提速总里程达1.65万公里,这标志着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 所有的地区、所有省份,标志着中国的铁路交通已经为所有的 中国人服务,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省黄海之滨的连云
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 2006年7月 l日,世界上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 原铁路青藏铁路正式全线 通车了,一条钢铁游龙将 史无前例地穿越可可西里、 三江源、羌塘草原,进入 那个覆盖着冰雪、开着雪 莲花的雪域高原深处,到 达佛学圣地拉萨。从上个 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 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 到最终全线建成通车,青 藏铁路建设走过了半个世 纪的历程。青藏铁路从西 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 在这世界屋脊高原最具挑 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 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 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 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 挑战。它的全线贯通创造 了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 史上的纪录。
青藏铁路 (西宁—格尔木—拉萨)
2、铁路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全
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 形成了“七纵五横”的全国性铁路网
干线 京哈线 京沪线
七 纵 京九线
京广线
我国铁路“五横七纵”比较表
跨越省区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重要意义
京、津、 北京、天津、秦 华北平原、辽 连接东北、华北,
辽、黑 皇岛、沈阳、长 河平原、松嫩 东北经济发展的支
春、哈尔滨
平原

京、津、 北京、天津、德 华北平原、江
冀、鲁、 州、济南、徐州、淮平原、长江
苏、皖、 蚌埠、南京、镇 三角洲

江、常州、无锡、
苏州、上海
沟通了华北与华东, 是东部沿海地区的 交通大动脉
京、津、 北京、霸州、衡 华北平原、江
冀、鲁、 水、商丘、阜阳、淮平原、鄱阳
豫、皖、 九江、南昌、赣 湖平原、江南
与陇海线 交会城市
与长江线 交会城市
焦柳线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南北干线
与陇海线 交会城市 与长江线 交会城市
宝成— 成昆线
宝鸡
攀枝花
焦柳线 洛阳 枝城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郑州 武汉
商丘 九江
徐州
南京
上海
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运输线: 大秦线(山西大同——秦皇岛) 神黄线(陕西神木——河北黄骅港) 迁曹铁路(迁安北站——曹妃甸) 焦作——兖州——日照线
港,西出我国新疆西北边境的阿拉山口,然后再穿越哈
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 直抵荷兰北海边的鹿特丹港,全长10 900千米。它是 一条横贯亚欧两大陆,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国际海陆 联运通道。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在国际海运史上揭 开了新的一页。从欧洲、中东各国运往亚太地区的货物,
五十吨钢材
上海----济南
一万吨海盐 十万吨大米
天津----上海 武汉----上海
二、中国的铁路
1、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只有2.2万千米,这些铁路主要 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大的内陆地区铁路很少。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大了铁路的建设,新修了许多铁路 干线。例如著名的南昆铁路,将西南内陆和华南联为一体,有 利于将大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公开课解 析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宜对象
发展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低, 连续性好

线路造价高,长途大宗货物 占地广;短 运输和客运
途运输成本 高
当代最重要的 运输方式,高 速化(日本新 干线、磁悬浮 列车)
机动灵活, 成本高,载
周转快, 重小,能耗 装卸方便, 大,运费贵 适应性强
技术强
急需物品
历史最悠久,目前 国际间大宗货物运 输的主要方式,向 巨型化、高速化方 向发展
大型化、高速化
管道 运输
运量大,损 耗小,连续 性强,管理 方便
设备投资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 灵活性差,只 向大量运送气体、 铺设管道
能运一种货物,液体或粉末状、 且单向运输 颗粒状固体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