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方便了群众需求,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明显。
二、我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物流是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而我区的物流业正处于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转型过程中,只发挥了运输、仓储和装卸功能,且运输和仓储设施大都靠租赁,装卸基本靠人力,对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功能发挥还是一片空白。
同时,由于物流企业的“小、散、弱、乱”,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在经营和转型过程中问题较多、矛盾突出,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单一,服务滞后。
资料表明,我区现阶段的物流只是通过运输、仓储和装卸实现了物品在时间和空间的位移,没有形成多功能、综合性、高品位的服务,这与现代物流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真正初具现代物流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仅有中邮物流一家,但它的现代物流管理也是不全面的,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整体看来,大都处于一种
低水平的初级阶段,低层次的竞争十分激烈,从而导致整体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管理松散,不够专业。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辖区内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行政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科学指导,经营上缺乏认知和理念。
物流企业往往只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不够全面的市场信息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此失彼,固步自封。
同时,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才严重匮乏,既懂得专业物流知识又懂得物流经营策划的管理者更是凤毛麟角。
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制约了我区物流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快速转变,影响了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
(三)成本较高,满意度低。
由于巴州区地处大巴山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内陆城市。
区内的运输目前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目前尚无高速公路贯通,铁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产品的出口外运,生产、生活资料的调入主要通过区内的二级公路,仅有部分通过铁路运至乐坝再由汽车运输,造成运输成本极高;因全区的物流企业“小、散、弱、乱”的问题突出,物流供需企业长期合作的少,互信度差,合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因公路线路长、仓库容量小、车辆单边运输多、服务观念淡漠、潜规则意识强,低层次竞争激烈等问题的存在,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
润,把高额的成本转嫁到物流需求方,加之物流业人才匮乏,专业服务技能差,服务随意性大,产品破损率高造成了客户的满意度极差。
(四)服务淡漠,层次不高。
由于区内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单打独斗意识强,经营的随意性大,相互合作少,长期只能提供传统物流中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有些甚至是打着“物流”的幌子从事传统的运输业务,仓储企业也只能提供简单的货物保管服务,这与现代物流的理念相去甚远。
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涵盖了货物的购、运、调、储、管、配送和信息处理上的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我区物流业的现代化服务观念弱,管理水平不高,延伸服务不到位,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旦发生服务质量问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区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和发展进程。
(五)认识不高,观念落后。
一些行政部门对发展现代物流业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认知,对这一新兴的前沿产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行政监督管理手段和指导方式,不能准确把握物流科学前沿的重要信息,对区内和周边的物流动态,行业变化缺乏透彻了解,部分判断只能依靠主观臆测,缺乏科学性。
同时,运输和仓储企业由于受自身管理体制的制约,加之对现代物流业缺乏认知,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
保管服务,无法提供信息化的现代物流管理服务,并且满足于自身目前的经营状况,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和信任基础,难以提供综合性服务。
(六)基础薄弱,投入不够。
一是我区的物流企业底子薄,经营场所全部租赁,物流车辆95%租赁,缺少现代物流所应具备的自动装卸设备、自动分拣设备、信息化平台,且我区现有的物流企业都上个体经营者,缺乏资金投入,且没有投入的积极性;二是交通状况欠佳,区内目前最好的公路也只有二级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尚在建设之中,还没有形成通车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导致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三是由于我区属贫困地区,财力十分有限,公共物流设施投入机制十分脆弱,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七)传统经营,辐射力弱。
我区的物流业长期以来者是传统物流的经营模式,物流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长期缺乏信任与合作。
同时,现代物流手段的缺失,物流业仅仅满足于货物的运进、运出,实现物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与周边城市的交流缺乏平台,合作缺乏基础,难以对周边省、市乃至整个西南片区形成辐射力。
再次是受交通备件的限制,本来居于区域物流中心位置的巴州,把具有战略地位的地理资源优势拱手让给了相邻的广元、南充、达州等城市,
使自己成为物流链上的最后一环。
三、我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随着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现代物流观念在行政管理者和物流从业人员中的更新和升华,巴城区域优势的不断显现,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已变成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巴城距成都、西安、重庆均在400公里之上,受这三座大城市的辐射较小。
同时,巴州又位于南充、汉中、广元、达州四市的中心区域,距离都在200公里之内,在这200公里的消费半径内有500多万人口,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自成消费中心。
这为巴州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二)交通商贸,规模提升。
巴中市委“构建大交通”战略的稳步实施,广巴高速公路、乐巴铁路的建设临近尾声,通车在即。
同时过境的南汉高速、达巴高速的规划立项,巴达、巴南铁路的规划,巴中即将成为横贯东西、纵通南北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大交通的格局逐渐形成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要条件;同时,巴中的商贸已完成了从单一的购、销、调、存向多种经营业态转变,实现了从商业网点不足向数量型的扩张转变,商贸活动日益频繁,区
域性的大商贸格局已具雏形,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的必要条件。
(三)信息网络,不断完善。
现代物流就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应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物流业各环节的管理经营的信息化,从而提高货运速度、降低成本。
巴州区自1993以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了以光缆、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信息网络覆盖,且技术日趋成熟。
如今电信打破了市场垄断格局,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并存的信息网络竞争格局,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四)政策环境,日趋成熟。
从“十.五”伊始,国家就出台了若干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文件,加大对现代物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接着,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运输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巴中被列入了川东北物流区域,并把物流中心建设纳入四川省发展思路的“三中心”之首;市、区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也高度重视,在
2006-2020年《巴中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将发展现代物流业列入了重中之重,并把黄家沟物流园区建设纳入2008年度市级重点项目建设。
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系统、各部门相继制定政策、出台措施,优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指导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
加之我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下处于跨越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春天已经到来。
(五)流通扩大,市场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的商贸流通逐渐由弱到强。
截止2008年底,全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到284个,实现年销售总额4.76亿元,较1978年7375万元增长了6倍,同时,我区的市场体系建设已从单一的商业主渠道发展成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性质的市场体系格局,到2008年底,城区已建各类专业市场18个,综合性农贸市场8个,大型综合性超市11个,连锁店381个,加盟店267个,各中心场镇和乡镇共建设专业市场56个,综合性农贸市场29个。
商贸流通的活跃,市场体系的完善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我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六)对外开放,不断加强。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提高。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
息化的深入,经济建设各个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
巴州区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近年来与周边省市、全国各地乃至部分国家的往来更加频繁,贸易更加活跃,商贸活动正不断融入全国、全球经济圈。
与各地的交流、交往更加频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带来了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
这些变化对物流业的需求加大,要求更高。
传统物流的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步伐,客观上形成了对现代物流需求巨大的潜在市场。
(七)后发优势,明显优越。
传统物流的设备陈旧,代价高昂,成本费用高,而现代科学技术所生产的物流设备先进,成本费用较低,我区的物流业可直接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打造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信息平台;直接应用现代物流的理念指导我区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没有过渡期和高成本压力、心理压力,这正如我国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样,可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后来居上的最佳效果。
可以说,区人民政府在这个时期提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是理性的、科学合理的,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
四、我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不利因素
尽管我区在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上存在众多有利条件,时机趋于成熟,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
区的经济虽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经济总量仍然不高,仍是老、边、穷地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还要克服不少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才会使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唇齿相依的。
我区的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量和产值都处于低水平阶段,且有不断下滑之势,基础非常脆弱。
工业总产量和产值不及发达地区的一个行政村,现阶段难以形成对物流业的有力支撑。
(二)物流人才紧缺。
我区物流业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过渡时期,其运作模式依托传统方法,技术含量不高,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的人才较少,既懂得物流知识又能对物流业进行规划管理者更是寥寥无几,而我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领域几乎空白,这从客观上制约的我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可整合利用的物流资源匮乏。
我区物流业的现状是“小、散、弱、乱”,一直以来都是单打独斗,相互之缺乏信任基础和合作基础,造成了重复建设和物流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设施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
但这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难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将资源重新整合,达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四)周边城市物流分流挑战大。
巴州区的四个周边近邻城市达州、广元、汉中、南充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超前于我区,且目前的交通状况优于我区。
这几个城市又都在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并已具有一定基础,现代物流模式已初见端倪,对物流、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吸引力更大,对我区物流业的分流作用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我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
(五)建设融资异常困难。
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基础设施耗资巨大,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一方面没有现成的可利用资源,需要选址新建;另一方面难有企业能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同时,政府的投入有限,区内的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较高,也难以形成对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金融支持。
五、对我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思考和建议
在建设巴中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过程中,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取向与政府调控作用相结合,以调整、发展、提升、创新为主线,逐步建立起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和成熟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构筑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中心为支撑,以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的区域性物流中心,逐步建成川东北物流枢纽与节点。
(一)深化认识,科学指导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成熟,物流已发展成为一个前沿产业,它的成熟与发展不仅仅是某一系统、某一单位的工作,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指导,统筹协调。
建议区人民政府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商务、发改、交通、建设、国土、水利、电力、环保,税务等为成员的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物流业的指导。
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制定措施,落实专人,解决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在建设和经营过程的矛盾和问题,为加速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保驾护航。
同时,政府要科学制定物流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建立统一的物流指标体系,及时准确把握物流科学的前沿信息,理性判断与分析,实施对区域内物流业的有效监管与指导。
(二)因地制宜,大力拓展现代流通方式。
高效、快捷和低成本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点。
在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过程中,要把现代流通方式的理念贯穿于始终,大力拓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现代物流业在我区的跨越发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拓展现代流通方式要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现代管理方式和流通网络的企业,借助其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成熟的流通网络,推进我区流通方式的快速转变、发展和提高;其次,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加大投入,促进区内现有一定基础,进一步加快发展愿望大的企业提高档次、建立平台、提升功能;再次,鼓励推动中小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把业务往来相近,有共同利益基础的企业通过参股或共同出资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应;第四要鼓励连锁经营,既要引进外面的在企业在巴州建立连锁店,又要扶持本地企业在外地建立连锁店,实现流通网络和区域性覆盖和全国性覆盖,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三)统筹兼顾,加速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依托,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集聚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才能有效支撑现代物流业在巴州区发展壮大。
首先,要结合区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好有一定辐射力的批发市场,加速建设“城西市场”和“南门市场”二期工程,为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交易提供平台;其次,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花大力气建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让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的渠道更加通畅便捷;再次,打造好南滨夜啤一条街、小街子服装特色一条街、草坝街小商品一条街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商业街,打造名品名店,突出专业和特色;第四要加快城市广场、回风、中坝3个区域商业中心的建设,
并要新建一批大型购物中心,适时推进南池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快恩阳、清江两个区域商业中心的建设。
同时要建好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进一步改善物流发展的硬件设施条件。
(四)加大投入,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是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产业的核心要素。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是抢滩物流产业高端市场的必由之路,巴州的信息网络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其它发达地区还有相当的差距,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实现高端信息技术的更新和信息网络的城乡全覆盖,并融入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网络中去,逐步形成以连锁商业为核心的实体网络和以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商贸流通体系,形成对现代物流业信息网络的强力支撑。
(五)创新思路,强化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竞争相当激烈,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物流作为一个前沿产业当然也不例外。
我区的现代物流人才极度匮乏,如何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知识的的人才,我们认为:一方面要“筑巢引凤”,积极为引进既掌握物流知识,又懂得物流
规划管理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包括政策条件、物资条件,为人才引进工作大开绿灯,高端人才的到来可加速我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尽快缩小与周边物流业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放水养鱼”,既要在区内职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又要引进具有物流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实现我区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
同时,要开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培训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专才。
(六)搭建平台,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业的客观载体和现实基础。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物流园区在规划选址、土地使用,手续审批、建设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税收支持和政策倾斜,使物流园区建设提速并迅速做大做强。
同时要加大交通网络建设力度,使之与园区配套。
并且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也要加强监管,使之做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实现园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七)大力招商,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
传统物流的观念在我区根深蒂固,传统物流的经营方式的一尘不变。
尽管一些从事传统物流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并且也开始接触现代物流的动作模式,但对现代物流业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生疏。
在
这个时期适时引进部分具有成功物流运作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物流企业,可直观地带动我区物流企业学习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更重要的是用他们现代的经营理念来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实现我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榜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八)建设基本框架
根据巴州区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网络实际,结合《巴中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我们认为,巴州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不能局限为某一点,应在内部形成一个框架,简单说可以概括为“三点一线”:
“三点”就是三个物流园区(配送中心)。
即:黄家沟现代物流园(集仓储、配送、经销、贸易、加工、货运代理、信息、运输于一体)、东兴高速物流园(集仓储、配送、经销、贸易、加工、货运代理、信息、运输于一体)、火车站配送中心(以工业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配送为主)。
这“三点”是巴中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础工程,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载体。
“一线”就是一个体系。
是指构建主要包括信息化体系、物流标准体系、统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这些体系是巴中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物流业发展的中心线。
(九)建设基本模式
1、引进综合性物流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或几家现代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经营模式可直接实现从传统的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过渡,该模式的效果效果作用明显,但难度很大。
2、由区内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承建。
正如2009年的市级重点项目——黄家沟现代物流园的建设由巴中人民商场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这种模式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受融资困难的影响较大。
3、组建区内物流股份制经营企业。
由区内有实力的运输、仓储、商贸企业通过合并、重组或共同出资的方式形成股份制企业,这种方式只需政府给予引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实施起来因各企业受自身利益驱使而有阻力。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建设“三点”时可根据每个点的具体交通条件和功能定位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巴州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时机已趋成熟,诸多有利条件已经形成。
尽管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