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以趣导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趣激学以趣导学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致关重要。
在历史课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导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好的“导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导语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汉朝的对外交流》一课,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直观性的图象、鲜明性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等,向学生展示“葡萄、核桃、苜蓿、花生、石榴、大葱”等彩色图片,当一个个逼真﹑鲜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它们原产地时?学生的兴趣骤然被激发,教师顿时牢牢抓住了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把学生悄悄引入了新课《汉朝的中外交流》这一课中。
课开始,以趣激学,引发动机,让学生兴趣盎然,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精心设疑提问,以趣导学
课堂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如教《汉朝的中外交流》时,我提出的问题是: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
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有何作用?问题一出学生们个个情趣盎然,他们一边认真看书,一边向老学究似的反复推敲字眼,学生们不仅很快把握了简述张骞出使西域事件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讲出了各自对其作用的见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仔细观察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表,思考讨论西汉输入﹑输出的产品有和特点或问题?说明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达到高潮,他们仔细地观察,激烈地讨论, 明白当时我国输入的主要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输出的主要是手工生产的技术和制品, 说明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位学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此可见,提出问题要精心设计,自学讨论要巧妙组织。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成励学
要让学生始终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时还必须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我在教学时,总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学《红军长征》时, 为了帮助学生领会长征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我利用多媒体放映电影《长征》和大型纪实片《重走长征路》片段,既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又焕发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扩展思维,使他们愉快地接受知识。
我常采用的教学手段还有:历史故事会﹑学生辩论会﹑师生互动评价反馈等,
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使学生能在各种浓郁兴趣的活动中吸取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成励学,对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四、丰富课外活动,深化兴趣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丰富课外活动,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寺庙,引导学生看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使他们学习兴趣长久,产生内在动力,形成愿学、乐学、勤学、会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