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世界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335~336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四川乐山二模)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解析:C材料体现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与其性质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与十月革命的目标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反映出十月革命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十月革命对东方反殖民斗争产生了影响,树立了榜样,但不是使东方实现了非殖民化,故D项错误。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容忍相当的资本主义,取得不错成效。这引发党内争议,赞成者认为此法应该进一步推动,以富国强兵;反对者认为此法违背社会主义理念,应及时停止。这一争议()

A.属于姓“资”姓“社”的大是大非问题

B.纠结于是否应该让俄国实现富国强兵

C.反映出苏联建设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D.体现出教条主义对社会主义探索的阻挠

解析:D列宁根据苏俄的国情采取新经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反对者直接拿社会主义理念的条条框框去反对,故D项正确。A项本身说法错误;争议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借鉴资本主义,B项错误;苏俄当时尚未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模式,C项错误。

3.十月革命以后的40多年间,苏联工业基本按照“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经济地理领域学者主张“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政府逐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这一变化反映苏联()

A.国际关系影响工业布局

B.国际安全的危机基本解除

C.开始重视工业发展规律

D.试图彻底改革斯大林模式

解析:C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的国际关系使苏联增强按“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工业,这与

题意相反,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之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之后苏联工业由之前按“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到按“工业布局指导思想”布局,说明苏联开始重视工业发展规律,按经济规律进行工业布局,故C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无论是赫鲁晓夫改革,还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改变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4.美国作家威尔·罗杰斯曾这样描写罗斯福:“整个国家都站在他那边,即使他做的事情是错的,人们还是追随他。事实如此,人们拥护他所做的一切,如果他把国会大厦烧为灰烬,人们仍然会欢呼喝彩,‘烧得好啊,我们总算点起了一把大火’。”由此推断()

A.罗斯福新政冲击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B.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民众宣泄不满

C.美国民众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很不满

D.罗斯福新政激发了美国民众的信心

解析:D根据材料“整个国家都站在他那边,即使他做的事情是错的,人们还是追随他”可知罗斯福新政赢得了民众的大力支持,激发了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如果他把国会大厦烧为灰烬,人们仍然会欢呼喝彩”是作者的假设,A、C两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所以答案选D。

5.至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与英国进行文化的较量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

解析:D1959年时美英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其意识形态相同,美国不必与英国进行文化较量,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是美国在海外输出图书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9年属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美国向外大量输出图书意在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文化渗透,是和平演变政策的表现,故D项正确。

6.(2017·河北石家庄摸底)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西欧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解析:D材料反映英国注重发展与本国利益相关的国家的关系,摆脱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光荣孤立”政策。“光荣孤立”政策是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的,“三环外交”是综合国力衰落的选择。

【新知生成】“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7.(2017·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该图反映出()

A.低收入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20世纪80年代最强

C.高收入国家已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D.各国因时调整各自的经济发展重点

解析:D图片材料表明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是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表现。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先升后降,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逐渐上升,与其原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有关,表明了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时代的国情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故答案为D项。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但是不能表明低收入国家都实行这一模式,故A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的年代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故B项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到目前方兴未艾,故C项排除。

8.1978年后,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A.“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

B.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

C.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解析:A据材料中“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势马上改观”,是因为中国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