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社会态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 (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 人在与环境发生相互联系时,总是根 据周围世界的客体能否满足自己的需 要,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来对其 决定取舍。 • 一种对象满足机体需要的价值越大, 个体态度也越积极。相反,人们就越 倾向于形成拒绝或逃避态度。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第三章 社会态度
赵玉芳
• • • •
态度的实质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测量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 一、什么是态度 •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 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 向。
一、什么是态度
• 对象性是指态度是指向特定对象或 内容; • 观念性是指态度是以知识观念为基 础的; • 评价性是指态度是具有正面和负面 指向的心理矢量; • 持久性是指主体指向一定对象的态 度是相对稳定和一致的。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 3.内化 • 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 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 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内 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 获得,是态度改变中最深刻的层次。
(二)平衡理论
• 代表人物:海德
• 主要观点: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 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的各 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 单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 化的压力。 • 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 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 状态。
• (3)信息加工动机 • 精确性动机驱动个体去坚持有效反 映真实和客观现实的态度; • 防御性动机驱动个体保护其重要的 价值和自我信念; • 表现性动机则驱使个体为了给他人 留下好的印象或者与他人友好相处 而认同他人的态度。
二、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
• 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六)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态度比异卵双 生子之间有更高的相关。 • 这表明个人的态度系统在一定程 度上仍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 • • • • 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劝说模式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态度的防卫与保护 态度改变的方法
• 不要当潜艇士兵
一、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
• • • • 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平衡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 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 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这 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 1.依从 • 指人们内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 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反应或表面行为。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 (2)信息加工的充分原则 • 充分性原则是指人们在做出态度改 变时总是尽可能地获得充分的把握。 • 充分性是由充分阈值和实际信心决 定的。
• 充分阈值是指个体希望具有的把 握水平。只要实际信心低于充分 阈值,个体就会被驱动去加工信 息,而且两者的差距越大,越可 能进行系统加工;差距越小,越 可能只进行启发加工。 • 受实际信心的影响
(四)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 1.认知反应路径 • 代表人物:G.Boher • 主要观点:(1)接收者主动地将说 服信息与他已有的相关知识与态度 联系起来,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看法 或认知反应; • (2)态度改变是以这些认知反应为 中介的
(四)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 (3)态度改变的程度和方向是由与 信息的内容和立场相关的认知反应 效价决定的; • (4)某一信息激起的积极支持反应 比例越大,负性反对反应比例越小, 态度朝着信息的方向的改变越大。
(二)平衡理论
• 评价:
• 首次将人际关系引入到认知领域, 并用简单的概念和图解揭示了个人 态度变化的过程。 • 没有阐明单元与主体认知系统之间 的关系,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心向关 系和客体之间的单元关系有怎样性 质的联系。
• 1.自我知觉理论 • 代表人物:贝姆 • 主要观点:当个体的行为与其原有 态度高度不一致时,会体验到不协 调的紧张感,态度的改变遵循认知 失调理论:而当个体的行为与原有 的态度不一致性很低时,个体会通 过推断形成态度,这与自我知觉理 论相符。
• 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 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 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 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态度的特点
• • • •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一)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 对于能够满足或是能够帮助自己 实现目的的对象,人们倾向于有 积极情绪体验,产生肯定态度。 反之,对于阻碍自己达到目标或 引起挫折的对象,则倾向于产生 消极情绪体验,产生否定态度。
(二)知识
• 知识影响人们态度的形成,也可 以使已经形成的态度发生改变。 对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对象, 人们有关态度的基本倾向是认知 性的。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 素 • 1.行为本身可否实施(如应急情境中 的救人行动) • 2.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 一致 • 3.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发生(如拉 皮埃尔研究中情境显然制约了态度 行为的发生。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 • 1936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成功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预测投票数与 实际投票数相差不到1%。 • 1972、1976及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盖 洛普民意测验所及其他主要新闻机构所做的民 意测验结果也显示,在选举行为上,态度有着 高度的预测行为的作用。
• 4.态度本身的因素:强度、深度、 外显度、向中度等都会影响态度与 行为的关系。 • 5.态度的可获得性 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 被意识到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 大(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可获得性 高)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 学习经验与态度形成 • 态度的功能和态度的选择 •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形成
• (一)主要观点 • 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 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 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 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二)态度学习的三种机制
1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 联系在一起:学生和偏激 2 强化: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某些 态度 3 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 而形成(米德拉斯基的实验)
(三)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 理论
(三)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
• (二)自我确认理论 • 代表人物:斯蒂尔 • 主要观点:人们并不总是特别在意 他们认知的一致性,而是介意维持 自我价值。在不协调状态下,与态 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威胁人们将自己 看成是理性的或者诚实个人的观点, 于是通过改变态度以和自己的行为 相一致来证明其自我价值。
(三)家庭
• 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态度,都深刻 地受到父母早期的影响。
(四)群体参照
• 群体参照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 行为方式上认同的自己所属或所选 择的群体。 • 首先,人们隶属或用以参照的群体 的规范、态度或特征,会作为个人 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使个人作为 群体成员依从于群体压力,并做出 相同的选择。
(四)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 2.双加工模型 • 认知反应路径强调了说服中个体主 动、努力的加工过程,但是有些时 候非努力的加工也会产生个体态度 的改变。
• (1)两种加工方式 • 系统加工反映了对信息的全面、仔 细、深思熟虑的分析与加工,它是 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动机水平才 能进行的。 • 启发加工则是以认知启发策略—— 仅仅凭经验的方法——的基础上做 出的判断。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 然模型
• 模型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 • • 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 态度主体的特性 劝导说服力 劝导情境的作用
(一)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
• 1.态度强度与向中度的作用 • 态度的强度通常与认知的支持有 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态度强度越 大,理性的理由也越充分可靠, 因而改变起来也越困难。
• 2.态度向中度 • 态度的向中度高,其对于个人的 意义就越重要,相应的认知与情 感支持也越多,改变起来也就越 困难。
• 3.态度深度 • 如果态度与个人强烈的情绪体验相 联系,那么深度特征更为突出。这 种态度在改变过程中常常引发“理 通情不达”成相反的“情通理不达” 的效应。 • 有强烈情绪背景的态度,会存在非 常强烈的、自发的态度改变抗拒反 应,使人有意无意地拒绝改变自己 原有的态度。
三、态度的维度
• (一)指向 •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是指人们对 于态度对象是肯定还是否定。 • (二)强度 • 强度是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 一指向的程度。
三、态度的维度
(三)深度 • 深度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 象上的卷入水平。它的测量指标, 通常是一种态度得不到支持时所 产生的挫折感强度。
二、态度改变的劝说模式
• (一)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 外部刺激: • 劝导者,劝导信息,情境 • 内部因素: • 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 然模型
• 研究的问题: • (1)个体面对说服信息时,他 在思考什么? • (2)个体的这些想法和认知加 工过程是否影响个体的态度改变, 改变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转折 •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 (R.T.LaPiere)1934年进行的一项著名 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对态度可以预 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四、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1)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2)具 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3)态度 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 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 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 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 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 思维方式。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 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 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 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 轻视等。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 (四)认识功能 • 对于周围环境的一切客体,人们都是通 过态度来赋予它们对于人们的意义的。 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只有在与我们的既 有经验联系到一起,主体对其产生了一 定的态度时,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才明 确,人与其有关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引导。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 • • • • 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知识 家庭 群体参照 文化 遗传与性别

三、态度的维度
(四)向中度 • 是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 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 的程度。其指标是一种态度同一 个人根本信念关联的水平或与价 值系统中心的关系。

三、态度的维度
• (五)外显度 • 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 现的外露程度。外显度可以表现 在行为的方向上,也可以是行为 方式的表现。
(四)群体参照
• 其次,个人对于认同和选择的参 照群体,会自愿采纳群体的态度。 • 第三,对于同一群体的隶属,使 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 和社会视角,从而使群体中各成 员的态度自然地渐趋一致。
(五)文化因素
• 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 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 • 文化背景直接决定着人们对许多 事物的态度,乃至整个思维方式。
• (二)自我防御功能 • 人需要选择有利于自我形象和价值 确立的态度来进行自我防御,使自 己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突转移方 向。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 (三)价值表现功能 • 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使人们可 以主动表现自己。主动表明态度、 积极参与某个隶属群体、实际帮 助别人等,都是人们选择并表明 一定态度的方式。人们通过这些 态度来表明自己的价值。
• 2.认同 • 认同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 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 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或群体的 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 态度或行为方式。
• 认同与依从的根本区别: • 第一,态度的变化是自愿的,而不 是被迫的; • 第二,认同性的态度变化是已有情 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 认知因素。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 态度的根本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